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得下一句是什么(求仁得仁的下一句)

“求仁得仁”下一句是什么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出自司马迁,的《伯夷列传》。节选: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得下一句是什么(求仁得仁的下一句)

“求仁得仁”下一句是什么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出自司马迁 的《伯夷列传》。

节选: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译文:

有学问的人,阅览的书籍极为广博,但仍然要从“六艺”中查考可信的依据。《诗经》、《尚书》虽残缺不全,然而有关虞、夏史事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的。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决定禅让给虞舜。而虞舜以及后来的夏禹,四岳九牧都一致推荐,

才试任官职管理政事几十年。待到他们的功绩已经建立,然后才把帝位传给他们。这表明,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帝王是最大的继统,传交帝位是这样的难啊!但是,有的人却说:尧要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

并以此为耻而逃避隐居起来。到了夏代,又有卞随、务光两个人不肯接受帝位,双双投水而死。这些,又怎么说起呢?太史公说:我曾经登上箕山,那上面居然有许由的墓呢。孔子排列论述古代的仁人、圣人和贤能之人,

象吴太伯、伯夷一类,记载十分详尽。我所听说韵许由、务光,他们的德义是极高的,而有关他们的文字经书里记载得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扩展资料

作者介绍: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或前135年—?),夏阳(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均考察风俗,

采集史迹传说。继承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司马迁得以饱览朝廷藏书,又随汉武帝到各地巡游,增长了见识;他同时开始着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写一部“名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事”的通史的遗愿。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

李陵出征匈奴时因友军接应不力身陷重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以宫刑。受此大辱,司马迁愤不欲生,

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决心“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伯夷列传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句话怎么理解?

原文是这样的: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简单翻译如下:
冉有问:“夫子会帮助卫国国君吗?”子贡回答说:“嗯,我去问问先生。”子贡进屋问道:“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答道:“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答道:“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夫子不会帮助卫君的。
简单的说是做事做人原则。现在许多人经常抱怨,为什么我做好人要遵守这、遵守那,坏人却可以为所欲为?按照孔子的说法,你做好人,已经得到了肯定,又抱怨什么呢?
其实现实生活中,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考虑太多,更不必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顾虑的太多反而bsmSJAkVXx会一事无成,因为很多事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尤其是年轻人,只要认准了目标,觉得可行,那么就放手拼搏吧,年轻人就该激情四射的努力奋进而不是故作高深四平八稳的老成持重,那是老年人的事,基本是表面的故作平静掩饰内心的空虚和信息不足。以前我www.souquanme.com也以为稳稳当当是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际范围的扩大,接触优秀的人多了,了解很多优秀的人之后才明白: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人家比你聪明的同时比你更努力!他们认准的事是竭尽全力去做,从不抱怨,不到最后绝不放弃。这些人,无论做什么都会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有根本原因的。
这句话就是其实就是关于原则的问题,只管干,不要抱怨,更不要后悔,走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未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尽可忽略。求仁得仁,足矣。做事的初心往往是好的,做事的过程中出现变动或者明明得到了最初想要的,却发现还可以收获更多,然而却没有得到这个更多,这一贪念就使得初心不再了。不忘初心,适可而止。既有所得,夫复何求?

求仁得仁的下一句

求仁得仁
[ qiú rén dé rén ]
基本解释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详细解释
【解释】: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出自】:《搜趣网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示例】:君所谓~,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朝闻道,昔SI可矣。他怎么想的啊?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伯夷、叔齐商朝人,宁死不食周粟。饿死!
孔子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既然是我坚持的道理,那么为了我坚持的而付出了,又哪里来得什么怨恨。这里的仁,其实就是仁义礼智信的统称,君子所要坚持的良好品德。
后面的朝闻道昔死可矣,其实也可以这么分句:朝闻道昔死,可矣。这里的死有一种说bsmSJAkVXx法是:固守,执行,坚持做到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上午知道了“道”,下午就遵守着“道”的标准,君子就应该这样。这里的朝昔也可以看成一种比喻,并不一定指的一天,全句也可以理解成,只要你明白了“道”,那么搜趣网不管你理解了多长时间,只要你可以尽快的遵守,操持“道”的标准就可以了!
楼主把这两句话一起拿出来,可能的疑惑在于仁和道的不同,但是对待的态度却是类似的吧?
其实前者和后者根本就是一个意思!仁,可以是道的具体化,而道,就是孔子所追求的所有。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