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下一句(全民抗疫下一句是什么)

全民抗疫下一句是什么全民抗疫下一句是国难当前亦英雄抗疫,是一个流行语,该词于2020年入选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抗疫是抗新冠。新型冠状......

新冠肺炎肆虐下一句(全民抗疫下一句是什么)

全民抗疫下一句是什么

全民抗疫下一句是国难当前亦英雄
抗疫,是一个流行语,该词于2020年入选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抗疫是抗新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新型肺炎之下武汉为什么这么快解封?企业与国家共克时艰!

现在全国人民的经济正在有序复苏,新型肺炎基本得到控制,离不开全国人民上下的努力,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而在新型肺炎肆虐的中华大地上,越来越多的车企吹响援助“集结号”。

各大企业慷慨奉献

回顾一下在本次新型肺炎中率先响应的汽车企业,率先捐款的企业:BMW中国/华晨BMW,新型肺炎爆发后,全国人民上下纷纷响应,武汉当地医疗人员有限,在新型肺炎期间,车企广汽传祺捐赠了价值500万元共计30台本地产的GA6轿车,用以支持宜昌的抗疫工作,值得称赞当地支援能力急需加强,而BMW汽车的捐款行为也给其它企业开了一个好头,随后大众、奔驰等跨国汽车企业,以及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纷纷倾囊相助,值得一提的是,随后在2月12日,BMW汽车一步追加捐款2500万元人民币用于中国社会抗击新冠肺炎新型肺炎。

硬核操作无与伦比

而除了吉利汽车,行业的巨头米其林已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资300万元上汽乘用车、华晨雷诺金杯等企业在新型肺炎期间均向所在地防疫部门捐赠车辆,率先转产防护用品的汽车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新型肺炎期间,将防护用品运往新型肺炎灾区,但想要彻底解决防护用品资源缺口,还是需要有足量的产能保障,见此。

上汽通用五菱贯并且表示在紧急部署后会向医疗配给车辆免费提供汽配产品和服务五菱就造什么的理念,转营生产防护用品,将生产汽车NVH隔音棉的车间改为了无尘车间,并用于生产n95和一次性医用防护用品,相比其他采购防疫物资进行捐赠的汽车企业,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直接组织生产防护用品,成为了车圈中生产防护用品的第一人,可以说是相当硬核了。

面对疫情后的对策

很多汽车企业汽车压在经销商那里去了,新型肺炎汽车旗舰店的客流量明显下滑,大量订单车辆停产近2个月后,东风本田于3月11日逐步复工,目前产能已完全恢复到新型肺炎之前的峰值水平,三个工厂同时开工,新零售模式冲击传统旗舰店汽车旗舰店等经销商是汽车企业销售的最大渠道。

众志成城一起抗灾

因此旗舰店汽车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面对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不论是冲在一线抗击新型肺炎的医护人员,还是在后方默默无闻做出保障的社会力量新型肺炎沃尔沃汽车还直接为经销商工作人员提供总额超千万元人民币的补贴,除了突发新型肺炎之下的政策以外,沃尔沃汽车还从多个方面对经销商予以支持,例如加紧与银行抑或是努力寻找消灭病毒之法的科研工作者,全民聚力正拧成一股绳。

新型肺炎终于得到基本控制,虽然目前新型肺炎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但在全国人民上下团结抗疫的环境下,相信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完全战胜新型肺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从非典到新冠 中国车市的浮沉岁月

十七年光阴荏苒,病毒又至,但车市已经不是那个车市了。 

全年销售2070万台、销量下滑7.4%、产业利润下降15.9%......2019年的中国车市非但没有出现复苏的曙光,反倒让汽车人多了几声叹息。而进入新年,一众车企老大正想着重整旗鼓,努力让2018年吹下的牛在2020化为现实,谁知“新冠肺炎”已汹汹而至——

伴随武汉封城和全国各地拉响疫情警报,汽车行业也被按下了暂停键:工厂生产中断、商品车运输受阻、4S店闭门谢客、车主维保困难......

回想17年前,非典车市里的峥嵘岁月,再看今朝,又是几多叹息几多愁......

 

复盘:Swww.souquanme.comARS后的车市狂欢

消毒水、口罩、隔离、传染病医院......似曾相识的字眼唤回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SARS!

2002年末,首例SARS病毒患者在广东被发现。短短几个月时间,香港、湖南、四川、山西、浙江、北京......相继出现感染案例。从首例病患确诊到疫情基本消灭,近9个月时间,SARS病毒在国内共计致病5327例,死亡349例。 

伴随SARS而来的,是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多个行业的衰落,股市大盘也随之受到冲击,在当年4月的第4周,单周跌幅甚至达到了7.23%。但在这其中,也有一个行业成了意外——车市。

据乘联会数据,2003年国内汽车销量达到439.2万辆,同比增长率高达34.2%。国人在经历了非典时期的公共交通紧张之后,渴望拥有私人交通工具的心理急于付诸现实,大量资金涌入乘用车消费市场,当时一媒体这样报道了北京的买车盛况:

“2003年4月份,北京地区4S店的平均成交率远超之前的20%-30%,人们不再纠结于‘货比三家’,甚至对车的颜色也不太在意,基本4S店内有车就会被卖掉。”

如此的场景,除了限牌前夜,也只有在非典时期能看到了。

不过,当时的盛况与其说“仰仗”时势,倒不如更多地看作社会发展趋势使然。

首先,历经了九个五年计划、改革开发和“入世”的中国,全国经济增速持续稳定在8%以上,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顺利突破13.74万亿元。经济发展了,人民的收入自然也有了提高——以北京市为例,当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已达到24045元/年,按照一户四位职工进行计算,两至三年的时间就能攒出一台车钱。因此,买车的经济条件此时已经具备了。

其次,彼时国内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已进入激活期。据记载,2002年末,国内千人汽车保有量仅有约16辆,相比当时美国763辆的千人持有规模,相差约48倍。而随着拥有汽车的便利和时尚感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购第一台车。在数据上,这一点也反映地尤为强烈:2001年全国汽车销售237.1万台,增速14.1%;2002年全国汽车销售324.9万台,增速37.03%。在整体市场“井喷”的背景下,03年取得全国销售439.2万辆,增长34.2%的成绩一点也不值得意外。

最后,从市场供给侧而言,家用普及型汽车趋于成熟。此时的市场上,既有降价到十余万的经典“老三样”,也有“新三样”福美来、伊兰特、凯悦相继上市,同时,价格低廉的入门级轿车奇瑞QQ等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新车开始满足国民多样的购车需求。

总之,2003年的汽车产销热更多是受到国内经济大环境和行业正向发展的影响,如果非要把“非典”扯进来,那它顶多算是刺激了人们的消费决断,决定性作用?不存在的。

 

直面:车市里的新冠阴霾

2020年1月上旬,为了促进春节汽车消费,销售们在朋友圈里发起了广告: 

“接下来的日子会是这样:物流停运,厂区停工;慢一点‘配置不全’;迟一秒‘颜色不齐’;晚一步‘没有车了’”。

没想到,一语成谶......当月中下旬开始,疫情形势猛然升级,武汉封城、各地活动管控、多省相继开始疫情一级响应,各大汽车厂家也因此紧急宣布延长假期、暂缓复工。

以武汉为例,众所周知,它既是新冠肺炎爆发的中心,也是我国的六大车都之一。在全长13km的东风大道上,密布着7家整车企业、12家汽车总装工厂、500多家零部件生产商,54家“世界五百强”......

1月26日,神龙汽车率先发布延迟复产的公告,随后,东风汽车系统内的车企以及丰田、本田、现代、雷诺等也先后宣布将复工时间延迟至2020年2月9日之后,产量占全国8.8%的生产基地就此陷入了停滞,“车荒”来了。

而在汽车产销链的另一头,各大4S店、汽贸的日子也不好过。

虽然近两年,国人已经普遍接受了线上购物,但汽车交易仍旧以线下售卖为主。伴随新冠肆虐全国的脚步,大量4S店一没车可卖;二没人可用;三得不到政府的营业许可,一来二去,只能关门谢客。 

当然,和学校搞远程教育一样,汽车经销商也整出了自己的办法——线上接待、VR看车、直播卖车,但成效能有多少呢?

2月10日午后,记者打开了抖音App的直播页,随手一翻就看到了奥迪、奔驰、宝马等多个品牌在直播卖车,观看人数少则40余,多则略超500,整体围观看热闹的人多,真正有买车意愿者寥寥,主播则操着常用的卖车话术,干干地介绍着车型卖点。直播中途还偶尔会出现卡顿和剧烈的镜头抖动,令人不适。

由于门店无法正常运营,南京的多家经销商也开展了网络售车活动,但据一工作人员透露,线上售车有所收获,但直播并未产生成交。其直言,疫情已经对该店的新车销售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相比17年前,当下层层细分的区域隔离制度让私家车也没了多少用武之地。当你走出小区都需要一步步测体温、出示身份证、查通行证的时候,你还会有兴趣通过重重检查绕到城郊买上一台汽车吗?

 

思考:未来,车市将拐向www.souquanme.com何处?

医学上有一种心理病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它表现为个人经历、遭遇或目睹他人受伤、死亡后产生的精神障碍,往往会引发患者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等反应,对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 

而可以想象,在新冠肺炎肆虐的当下,感染、隔离、死亡等信息每天都在我们耳边回响,在焦虑情绪的接力传染中,断言社会集体性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许有些言重,但如此大规模的疫情,也势必将给公众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影响,譬如保守化的消费、增加储蓄规模等等。

这些反映到车市中就是——车很可能会愈加卖不动。

事实上,较2003年非典时期,当下最大的问题不是购车选择不够多,也不是车太贵、百姓买不起,而是购车意愿不比以往了。 

21世纪前二十年的经济飞跃、城市化进程和购车优惠政策,极大地释放了公众的潜在消费需求。从2018年开始,国内车市销量就开始同比下滑,到了2019年,跌幅更是扩大到了7.4%。可以说,中国车市的发展重心已经从“增量”转移到了“存量”。

而存量时代,汽车市场的增长不再依靠新用户拉动,有车一族的换购需求渐渐成为消费主流。

这时,购车意愿就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换不换车?多久换一次车?换个多贵的车?这些都会受到购车意愿的影响。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停工、延迟复产除了打乱企业生产计划外,大量员工的收入也会随之降低。虽然短期的降薪并不会严重到让大家“揭不开锅”,但对还贷行为多少会产生压力,消费水平也可能有所降低,而随之形成的“创伤记忆”更会进一步干扰到未来的消费行为,比如购车——“现在的车还能用,不如把搜趣网原本打算换车的钱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如此之下,大众的消费行为趋于谨慎,换车周期延长,新车销量的跌幅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当然,中国的汽车人也不必气馁太过。虽说总体下滑,但每年2000万台左右的汽车消费市场仍是稳稳的全球第一。而在新冠肆虐之后,公众也势必会更进一步地关注呼吸健康和生命安全,又会给汽车产销引入了新的卖点。厂商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强相关产品的研发适配,静待疫情褪去后,消费升级需求的到来。

最后,愿疫情快快消散,春天早日降临人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病不死,后患还是后福? | 多难兴业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rker.

尼采《偶像的黄昏》里的这句箴言,如今诸多国人都能信手拈来——凡杀不死我们的,终使我们更加强大。但是,对刚刚经历过撕心裂肺创痛的人们来说,心灵鸡汤是无论如何听不进去的。

“这些大道理屁用都没有!”大熊在微信那头打出的字,我却“看”出了咆哮的声音,“你没有亲身经历,根本不知道那种痛苦!”

每家门店在2月亏掉20多万,目睹亲友在封城后无力抵抗病魔肆虐、眼睁睁地走向渊薮……他的遭遇是千万江城人的缩影。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咱们还有希望”的劝解面前,排斥性反弹并不难理解。“受苦者为大,遇难者居先”,自然,相慰的友人绝不会介意大熊的愤懑与怒火。

“以后你工作怎么办?”这个现实问题不得不考量,太多经销商在逃离行业。

“就这么着呗。”

“还继续做着?”

“先继续做着。”

我在输入框里打了一段字,想想又删掉了,决定等大熊情绪平复一段时间再说给他听:

“你终究还是选择继续前行,这恰恰是最好的路径。自汶川地震以来,我们熟悉了一种提法:多难兴邦。作为国之梁柱型的产业,汽车又何尝不能以同样的视角看待每一次不可抗力的灾患考验?就像‘建设伟大祖国’一样,并不是需要每时每刻每个人挂在嘴上、想在心里,而是在他们自己都未必察觉的步伐中,行业在前进,国家在进步。”

带给行业更多进化的驱动力和进取意识,考验内生力量、加速筛选强弱,更兼外有诸如311大地震之后日系车重振的参考示范,“多难兴业”并非只是求慰之辞。

灾祸和苦难的意义,从来都不缺乏慰藉和鼓舞的歌咏。荀子有云: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冷眼可以对慰藉与鼓舞嗤之以鼻,而生活的现实终将选择能够从灾患中重新站起的积极勇者。

关键是,谁能挺到最后?

空前停摆,生死边缘

几十年来,全民意识到自身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接近生和死的边界线。

由1月23日武汉封城伊始,很快自我封禁席卷了整个华夏。当国家的肌体陷入休眠,都市的血液流动近乎停滞,繁华蜕变成简化,年节的喜庆被替代为小心翼翼和内心惶惶。

囤粮备水、闭户不出、心头战兢……在整个国度为了阻断病毒传播而自我禁闭的初期,这些特征能够令人联想到什么场景?于是,国家不惮于使用那个令人心惊的字眼,对这场病毒掀起的对垒下了定义——“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全民都开始急切地关注口罩的购买、接收与佩戴,首次带着后怕自觉认真洗手;觥筹交错、天伦团圆切换为亲自下厨和在线聚会;掏出手机,最习惯性查询的信息,乃是平素并不在意的“疑似”、“确诊”数据字样;连愤怒的焦点都转向了某些机制的迟缓和已经受罚的惰政者,互联网的17年飞速发展,让新冠肺炎对舆论搅动效果百倍于非典。

既然是战时,那么从制造端到销售端,以及整个供应链,整个汽车产业的停摆也就不足为奇。分界线的两端,不仅隔出肉身的安危,同样也划分了行业的存亡。

一位朋友的内弟之前是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冲压车间的合同工,去年岁末在公司减支浪潮里丢了工作的他,刚刚了解到原来未被裁员的工友命运也不算太好,“厂子一直就不能复工,底薪也砍了15%,说是管理层收入降四成呢,有些人直接打算能出去走动就跳槽了,”他面无表情,或许更惦记着还没有着落的下一份工作。

幸运和不幸总是需要对比来衬托,京沪广等地疫情防控态势良好,当地车企可谓“相对幸运”。张文宏作出最坏的估算“申城8万人感染”实际上控制在三百余人水平,于是截至2月29日上海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达到94.5%。倒是疫病核心重灾区湖北省,这样难熬//www.souquanme.com的日子要比其他省份多出至少两个月。

湖北拥有汽车大省身份,2019年全国汽车产量的8.8%(全国第4名)、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482家;武汉曾经号称“中国底特律”,7家整车厂/500多家零部件企业、生产37种汽车车型、总产量超百万辆;但此时如许光环反而意味着停摆之下损失更高。

湖北以外的车企们从2月17日开始陆续复工,但细究班次和实际排产,则远远难追正常水平。因此,在那个无法重置的2月份,全国乘用车产量、批发销量和零售量同比降幅分别为80.6%、78.5%和82.0%,创下史无前例的跌势纪录,从200万辆级跳水为20万辆级。特别是2月第一周,较之2019年同期跌去95%,甚至仅稍稍高于2018年的百分之一。

全年会惨到什么地步?相关部门和分析机构给出的数字一再令人后背发凉:

 IHS Markit: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因为疫情缩减170万辆;

 LMC Automotive:今年全球销量预期值下调350万辆,中国占一半以上;

 广州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局局长叶华东估计,第一季度汽车产量低于原计划约25万辆,影响产值300亿元;

……

面对直降一个数量级的2月业绩,经销商的焦虑则要比制造商更为直接。当疫情稍稍得到控制,我们《汽车公社》记者团队实地调研了京沪等城市的4S店,伴随着更多的异地远程反馈,共同勾勒出一幅疫情下的经销商众生相。

一边是门店闭锁不开、或者复工延迟,另一边是居民自我禁闭,无法到店看车,上牌手续也趋于停顿。尽管直播和线上销售一度成为热点词汇,然而由于消费者习惯、汽车大宗商品属性、经销商缺少直播经验等因素,往往有雷声无雨点。

从上海市区东侧五角场,到西北嘉定,乃至客流聚集地的闵行中春路,几乎所有的4S店都在封店三周后冷清开场。自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乃至丰田、本田、大众等强势合资车企,尽皆一片空荡的展厅、零星的销售员、大批被灰尘掩盖的新车,在这个春天显得尤为不合时宜。比及3月初,上海汽车经销店客流渐显抬头之势,倒是反衬出其他城市复苏的滞后。

供应链则背负了双重压力,零部件供应不仅直接关系着整车厂能否安然度过疫情期,同时也决定着大小供应商们目前愁云笼罩的前途。

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数据,目前中国共有10万余家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零部件企业创造了全球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仅湖北就聚集了博世、德尔福、法雷奥、弗吉亚、伟世通、安波福等近500多家跨国零部件巨头和本土中小型供应商企业。疫情之下,订单匮乏、人手奇缺,供应商和主机厂一样普遍延迟开工、减少轮班。类似法雷奥湖北工厂关闭到2月13日,已经算是相对不错的情况。

嘉定一家线束供应商的中层管理人员告诉《汽车公社》:“2月复工率大概在60%左右,湖北工人回不来,现在管理层也得跑生产线。后面市场上线束供应不足,订单倒是有了,但去哪里找熟练工?”2、3月需求不足,而4、5月又可能遇到上游供应商和主机厂的积压订单,开工率的严重起伏让公司惴惴不安,尤其是考虑到长账期、慢回款带来的波折。“只能安慰自己,起码比湖北同行好一些吧。”

供应链停顿对零部件企业构成致命打击,同样是车企一道流血不止的伤口。

北京奔驰致函天津武清区政府请求批准供应商复工,提到了断供的量化损失:“(配件)只有一天的安全库存,一旦停限产超过一天,都将导致北京奔驰停产,如果北京奔驰不能在2月10日复工,经济损失每天将超过4亿元人民币”。现代汽车韩国蔚山工厂面临停产5天的风险,据估计至少损失6千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5.2亿元)。

暗黑的数字、凄冷的事例,唱衰和哀叹都很容易,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生死一线的悬崖处境更需要思考和行动。

从3月10日全部14所方舱医院宣布“休舱大吉”,到中外疫情反转,再到大众汽车集团掌门人迪斯透露“现在只有中国业务有营收”,全民战“疫”,车市何向?这个问题,恐怕不应该只是愁云惨雾笼罩。

加速洗牌,祸福相偕

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培根在说什么,尤其身处当事之时。每一次灾难的冲击,在国运和行业的画板上,刻画出的决不是单调的下行曲线。

祸患在短期加诸了创伤与心悸,而长期则是带来辩证的反转和洗牌的分化,故而焉知非福,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是概莫能外。

反转,首先来自“涨与跌”。车市后续利好和利空因素,并非一面倒的压制性态势,而是呈现出拉锯战局面。

3月初已经初步出现反弹的端倪,部分4S店人气开始走旺,一些车企销量回升速度较快。当然,鉴于市场惯性、生产复工快而需求释放缓慢、就业人群结构变化等因素,应该对“报复性反弹”谨慎与乐观并存。

疫情爆发后,公交暂时停运会强化消费者对私家车需求的认知,在“避开危险区域”的意识之下,自由移动出行会出现更显著的诉求,因此疫情会对首购群体购车起到促进作用,而中国车市连年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首购需求的沉寂。“灾后及时消费”心理也确实存在,对于短期内拉升市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体现在餐饮和旅游行业更为显著,对汽车等大宗消费作用相对较轻。

政策扶持已然是箭在弦上:以佛山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已经着手推出汽车消费刺激政策;2月16日《求是》发表最高讲话,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以8大限购城市为例,2019年乘用车零售量共计289.65万辆,如果能够全部放宽,将有望释放20%或58万辆乘用车新增需求。

反转,还体现在“进与退”。外力压迫每每能够促使内在能量爆发,同样的一幕已经在历史长河里多次上演。

“灾难是进化的重要前提”,从来无法指望“出无敌国外患者”能够建立千秋伟业。新冠肺炎的肆虐,让不少人第一次发现,原来库存某些条件下是个好东西,合理库存水平并非唯少为上;也让诸多整车企业和经销商之间密切抱团,一派与子同袍气氛;亦使得汽车产品自身形态和生产物流模式加速进化,号称N95级空气净化能力和自动物流车成为疫情期间热搜词汇。

在我们到店调研的过程中,频繁出现店员以感激口吻讲述整车厂的扶持策略,这种现象还是首次遇见。譬如沃尔沃、奥迪、北京现代等品牌都取消了2月份销量目标考核,甚至直接为经销商员工发放人员补贴。“我们最欣慰的是,厂家加快返利兑付速度,延长贴息支持松绑市场及售后服务支持兑付政策,还增加了经销商人员专项激励政策,”一位一汽-大众经销商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至于“中与外”的反转,疫情方面已经确凿无疑,汽车行业则会后续跟进。在反转的性质之外,也是另一重维度的变化——洗牌分化。正如英国学者、布道师托马斯富勒(Thomas Fuller)所云: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当韩国勉强度过病例爆发高峰,意大利、伊朗却以远高于中国的发病率、死亡率令世人惊骇,而美国和日本的病例数量上升期势头亦难乐观。尤其是美国更笼罩了一片疑云,连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都不能确认导致数万人死亡的流感里面有多少是新冠肺炎。

这场疫病对汽车行业的打击,其实早就波及到海外。韩国车企线束零件有87%来自中国,即便立即扩张其本土和东南亚线束产能,也不过只有中国的20%至30%水平;根据日本国际贸易中心统计,2019年日本进口汽车零部件中约37%从中国进口。据悉,中国产零部件供应的短缺,或导致现代、起亚韩国汽车减产5万辆,损失高于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8亿元),而丰田、日产、菲亚特克莱斯勒等多家跨国车企海外工厂也面临停产风险。

欧洲车企同样无法置身事外,惠誉国际评级指出,由于依赖中国包括湖北省供应商工厂提供的零部件和生产设备,特别是刹车、电器配线,德系车企和供应商所受打击高于其他欧洲汽车制造商,大众、通用、日产、三菱、雷诺和本田等车企损失可能最为严重。

分化的角度足以令人称奇,2月份合资车企跌势超过库存相对充足的自主品牌,于是中国本土车企批发销量市场份额又难得地回归到50.5%的水平(但零售仍在40%级别),成为五年来新高。跌幅低于大盘的吉利、长安、奇瑞、传祺等强势自主品牌有力地推动了份额拉升,海马等弱者则残酷地交出了0辆的白卷。

由于上汽大众销量暴跌近九成,拉低德系销量份额,日系又一次在市占率上逼近德系,而丰田和大众2月上牌量差距小到空前——18,785辆对比23,114辆仅差不到20%,要知道1月份大众上牌量还比丰田高出一倍。

强者屹立,弱者崩溃;自主分化,头部集中;德系僵持,日系进攻,这种马太效应的趋势在疫情之下没有冲淡,反而得以放大。

不同的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可能面临的势头也不尽相同:中西部区域将因为实际需求的推动而渐渐恢复购车需求,SUV能够更好地契合需求;疫情催生的首购更侧重年轻人和入门车,有利于自主品牌;大城市受疫情影响较重,新能源车受到拖累更为显著。

黑与白交战,辩证从来贯穿了每一场矛盾的始终。

诚然,不利因素也会让我们审慎对待市场预期。疫情对节假日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根据部分机构估计,仅旅游、餐饮和影视等行业就将损失近万亿产值,尤其是第三产业所覆盖的4亿就业人员。因而大部分消费者短期收入都将面临下降压力,消费意愿也会淡化。不过考虑到对国家宏观经济长期表现抱持信心,我们更倾向于市场在近期内能够触底回暖,尽管上半年几乎难以出现同比增长的月份。

根据《汽车公社》基于乘联会数据进行的推算,全年乘用车零售销量大约同比下跌7.9%至1,904万辆,其中5~12月在积压订单的推动和激励政策促进下有望实现6.1%的同比增长,将第一季度的损失“部分追回”。

中国汽车,多难兴业

令人心生慰藉的消息还在不断传来。

3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了300多家湖北以外地区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商复工复产情况,目前已有90%以上实现复工复产,工人的复工率也达到80%;湖北省等待复工的企业最早也可于3月11日复工复产。中国汽车产业的生命力和复苏势头,已经盖过了悲观预期。

生死,催促深思;分化,推动进化。

苏格拉底曾以睿智的眼光打量这样的关联:“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而在断崖边上走过一圈的中国汽车产业,与其将新冠肺炎视为一次纯粹的拖累和挫折,倒不如看作是“多难兴业”的又一次体现和积累。

无论置身其间、背负苦难的承压者如何痛苦,无论他们的愤怒、怨怼、谩骂怎样被我们所理解和怜惜,都无法更改中国汽车在风波中持续前行的客观大势。毕竟,“中国”和“汽车”两个元素都具备无可比拟的沉重份量,故而,多难能够兴邦,亦可兴业。

灾难无法战胜中国汽车。

毋庸置疑,全球最多人口、第三大国土面积、历史最悠久之一的文明古国,在当代层面同样罕有对手:我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搜趣网业门类的国家;2019年已经是制造业产值登顶全球的第十年,早在2017年便超过美、日、德制造业产值之和。

汽车产业,则是“无工不富”的制造业分类下最具备杠杆效应的支柱,同房地产一样关联了无数上下游产业,是政策调控经济必不可少的焦点领域。就如同工业企业转产口罩,率先动作的是上汽通用五菱、是比亚迪。何哉?以熟练工人数、设备厂房先进性、调度效率而言,难有出车企之右者。

当这两大元素合并为“中国汽车”,那么这四个字背后的强大内生力量——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庞大而多样的市场需求,以及中正平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已经远超过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想象,赋予“多难兴业”坚实的基础前提。

新近里皮在接受采访时妙语令人百感交集:“我在中国生活了8年,和那里的人民有过很深的交流。我知道中国人下定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除了足球以外,执行力是很惊人的,所以中国现在能够很好地抗击疫情。”暂时不去考虑和国足相关的嘲讽,这段话倒是准确地点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之处,足以战胜疫情,也足以在长远的将来振兴汽车产业。

从决策到聚力,中国的体系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效率独树一帜。尽管局部还存在“体制问题”被诟病的现象,但以整体而言,已经是唯一能够支撑如许庞大国度运转的体系。我们为什么能够很快见到疫情的曙光?仅以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费用进行对比:

 中国:公立医院40元/人,第三方机构<160元/人,医保患者免费;

 美国:3,270美元/人(约合人民币23,000元);

 日本:10万日元/人(约合人民币6,450元);

 韩国:10万韩元/人(约合人民币600元);

……

国家调控、举国体制,尽管听上去不如“自由市场”那般让某些公共知识分子称心顺耳,但别忘了,在应对沉重打击时,美国房地美和房利美也不得不照搬中国的模式“今夜我们都是中国人”。

此外,灾难强化了筛选,在物竞天择的模式下令强者脱颖而出、弱者就此泯灭,资源得到集中和优化配置,带给行业更多进化的驱动力和进取意识。

前文里已经对分化和反转之述已备矣,而海外实际上也有类似的先例。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之后,丰田在当年被拉下全球销量三甲序列,不过其持续推进优化供应链、着手降低成本,很快便重新回归冠军王座。

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地位极其难以被取代,并不仅仅是由于每年2,500~3,000万辆的销量规模。上文提到全球80%零部件在华生产,而海关总署2019年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额超600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在华子公司对外出口占40%。

东南亚进口替代?产能转移?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并非易事。如果是短期应对突发事件,诸如湖北区域的线束和刹车供应停摆,已经拖累全球车企海外工厂产出,但刹车生产需要大型专用搅拌设备和特殊铸件,转移难度较大。如果是长期角度的产能迁移,很可能最终搬走的只是价值链最末端的组装环节,而整个供应链仍然严重依赖中国,一如越南手机产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居高不下,导致贸易长期逆差。

疫情的中外反转,甚至会部分抵消中国经济在新冠肺炎中蒙受的损失。

逐利的资本永远呈现“地震效应”,地壳运动让一部分地区凹陷为洼地,就可能让另一部分地区凸起为山峰。就像疫情期间A股得到拉升,毕竟资本没有其他更好的去向。如果其他国家陷入不利态势,中国却可能恰恰吸引到更多投资。从这层意义来说,国内经济会在下半年获得机遇,加上政府刚刚宣布的新基建投入,有望推动经济上行。

泰戈尔在《飞鸟集》里写道:“是大地的泪滴,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It is the tears of the earth that keep her smiles in bloom.)”新冠肺炎疫情将举国困于居所,未尝不是深思苦难祸患如何转变为财富的一次机遇。

金融风暴、非典疫情……加上如今的新冠肺炎,中国汽车行业从来不会被灾害击倒,哪怕困顿迷惘、遍体鳞伤。终究,多难兴业,将成为还不够完美的中国汽车行业通往理想彼岸的航向,在历史上写下愈挫愈勇的篇章。

本文节选自《汽车公社》杂志3月刊封面故事。

文/石劼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全球疫情再一次抬头,疫情什么时候能彻底结束?

没有人知道疫情什么时候能够彻底结束,因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疫情会有反弹的迹象,新冠病毒本身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的情况。

虽然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三年时间,我们国内也基本有效防控住了新冠疫情,但因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全面放开了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这也导致新冠疫情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经常反弹。在这种情况之下,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结束,这也意味着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将会感染新冠肺炎,很多人也会因此产生一定的抗体。

新冠疫情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结束。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的传播环境比较复杂,特别是在出现奥密克戎毒株之后,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能力和隐匿性会变得更强。即便很多人已经感染了新冠肺炎,有些人也会成为无症状感染者。当无症状感染者和身边的人接触的时候,新冠疫情便会进一步扩散。在这种情况之下,心新冠疫情基本上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突然结束,所以我们需要始终抱着防控新冠疫情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并不好。

除了我们国内以外,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并不好,甚至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全面放开了新冠疫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新冠疫情出现奥密克戎毒株之后,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性并不强,很多人本身也没有出现任何后遗症,所以很多人在新冠疫情的防控问题上掉以轻心,很多国家和地区也会经常出现疫情的反弹情况。

以我个人来看,新冠疫情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消失,我们需要做好长时间跟新冠疫情做斗争的准备,同时也需要尽量避免新冠疫情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