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官邪也的上一句(出自左传的名言)

左传中的名句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丘明惩恶而劝善。——,左丘明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丘明3.多行不义必自......

由官邪也的上一句(出自左传的名言)

左传中的名句

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左丘明
惩恶而劝善。
—— 左丘明

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左丘明

3.多行不义必自毙。
—— 左丘明

4.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 左丘明
5.修己而不责人。
—— 左丘明

6.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丘明

7.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左丘明

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左丘明

9.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 左丘明

10.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 左丘明

11.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 左丘明

12.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 左丘明

13.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 左丘明

14.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 左丘明

15.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 左丘明

左丘明的名言名句

丘明的名言 更多名人>>
1、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
2、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3、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5、无过乱人之门。
6、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7、朋友: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1、修己而不责人。
12、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14、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15、渡河未济,击其中流。
16、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17、祸搜趣网福无门,唯人所召。
18、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19、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20、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21、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2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3、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24、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25、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
26、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27、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28、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29、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30、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31、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
32、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33、不义不昵,厚将崩。
34、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35、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36、周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
37、无信患作,失援必毙。
38、四牡骙骙,旇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39、天无伏阴,地无散阳。
40、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41、夫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章,民有怨乱,犹不可遏,况神乎?
42、怨在小丑,犹不可堪,况在侈卿乎?
43、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44、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45、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46、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47、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48、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49、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5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51、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52、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53、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54、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55、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
5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5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58、若不早图,后君噬齐。
59、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
60、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左丘明
丘明,姜姓,丘氏,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楚国名臣左史倚相的孙子。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搜趣网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展开剩余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拔打24小时举报电话4000070609 或 在线举报

出自左传的名言

左传的名言: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丘明
国学古人文学中国
惩恶而劝善。
——左丘明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丘明
国学文言正能量诗经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丘明
国学正能量勤奋古代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丘明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子
中国简单爱情教师
修己而不责人。
——左丘明
哲理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一曲肝肠断,轻羽此去莫留连,更有南国花正好,莫向白苹洲上独叹秋水寒二曲肝肠断,深院梨花相谢早,五马罗堂久徘徊,油壁桐车载君去,去时盈盈红泪满红绡,三曲肝肠断,落花为雨侬为愁,秋千架上看笑靥,而今都随海棠瘦,唯自弄笛别院忆兰舟,四曲肝肠断,琵琶不语琴绝弦,鹦鹉架前说心事,垂画双立秉烛观,但得青鸟传信与香媛。五曲肝肠断,往事何堪忆从头,剪花笑谈灯影瘦,而今红螺渐蒙愁,明月华衫霓裳能记否?六曲肝肠断,欲倾心事无所藉,还自南园抚霜枝,云台黛色苍烟里,问君此去还谋定佳期?
——左丘明
伤感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丘明
正能量古代名著文言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丘明
赞美哲理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丘明
诗经古代简单文言
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左丘明
哲理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左丘明
古代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左丘明
礼仪国学古代励志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左丘明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左丘明
高考文化古代
止戈为武。
——左丘明

求帮忙找一下苏辙的诗歌名句

求帮忙找一下苏辙的诗歌名句,诗句的大意是:好多道理要等到了一定年纪,才能明白。
惟教之不改,而后诛之。 《新论中》
见宋苏辙《新论中》。诛:惩罚。这两句大意是:对于教之不改的人,才施以惩罚。刑罚的目的是教育人、改造人。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动则咎之,势必人人谨小慎微,无新适从。故前人有“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见《尚书胤征》)之说,意在孤立首犯,教育胁从,分化敌人,争取多数。此二句强调应注重教化,作者认为,只要施以教化,多数人定可悔过自新,此时再对顽固不化者施刑,他也无话可说。可以此二句强调对犯错误的人应注重教育,注意打击少数争取多数,只对首犯和教之不改者施以惩罚。
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 《观会通以行典礼论》 —— 苏辙名言
见宋苏辙《观会通以行典礼论》。繁:繁多的事物。夷:平地。这两句大意是:遇到繁多的事情,好像只在处理一件事;处于危险的境地,好像是走在平地上。人的一生中,有时往往会许多事情一拥而至,有时则会处于艰险的境地。这种时候,关键在于要心神镇定,不为事情的繁多而慌张,不为处境的艰险所吓倒,在心理气质上要~,沉着地分析情况,从容地制订对策。这两句可用于教导或称扬人们遇乱履险而能从容自若。
以烦手烹鱼,则鱼必溃;使学者制锦,则锦必伤。 《荀龙知澶州李孝纯知棣州》
见宋苏辙《荀龙知澶州李孝纯知棣州》。烦手:古代民间音乐里一种复杂的弹奏手法,这里是指快道弹奏的乐手。烹鱼:烧鱼。学者:读书人。锦:丝织品。这两句大意是:用快速弹奏的乐手去烧鱼,那么鱼必定被烧烂;用饱学的读书人去织锦,那么锦必定被损坏。人各有专长,而办事各须一定的技巧,擅于此者不一定长于彼。俗语说“隔行如隔山”,若以善于弹奏的乐手去烧鱼,以满腹经纶的学者去织锦,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这两句比喻说明外行人去做不同行的事只会把事情做坏。
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刘挚右丞》
见宋苏辙《刘挚右丞》。责人:要求别人。义:公道。持己:要求自己。这两句天意是:用语言去要求别人很容易,而用公道来要求自己实在是困难。严于责人而疏于责己,这是常人易犯的毛病。知道了这个毛病,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这两句告诫人们要求别人不可过严,对于自己则必须以道义作为准则,从严要求。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 《盛南仲知衡州》
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正身:使自身行为端正。正人:使别人行为端正.指批评、教育别人。本句大意是:世上根本没有不能端正自身却能端正别人的人。俗话说:“己不正焉能正人”,意思是要纠正别人的错误,必须自己行为端正。否则的话,怎能有资格去教育别人呢?只有自身行为端正,才能理直气壮地去批评、教育别人,才会使别人乐于接受。本名句可供论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道理。
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 《颖滨遗老传上》 —— 苏辙经典语录
宋苏辙《颖滨遗老传上》。深忧:忧虑甚深。这两句大意是事变没有发生时能深忧远虑,当事变发生时就能毫不畏惧。人要具有忧患意识。平安无事之时能居安思危,预作准备,当事变发生时,自然不会惧怕。若平日无忧无虑,事起突然,毫无心理准备,则必然惊慌失措,不知应对,产生畏惧心理,处事就先输了一着。这两句可用于劝导人们居安思危搜趣网;也可用于说明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 《类篇叙》
宋苏辙《类篇叙》。无、有:指有无对待、处置事情的方法。待:对待,处理。十百:这里表示数量少。乱:混乱难理。若一:好像只有一件事。这几句大意是:处理事情没有方法,那么事情虽少,也是混乱不堪;处理事情有方法,那么事情虽然很多,也好像只有一件事那样容易。对待事情,关键在于胸中有无处理的方法。没有方法,事情很少,也会手脚忙乱,办得一团糟;有方法,事情很多,也能镇定自若,办得有条不紊。办事的成败和效果的优劣是与办事方法的有无、多少成正比的。这几句可用于说明事要办得好,先要预作估计,预想办法;也可在事后说事情办糟了//www.souquanme.com是因为无方法,办得妥善了是因为方法得当。
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 《陆贽》
宋苏辙《陆贽》。戒:警惕。这两句大意是:警惕之心容易遗忘,骄傲之心容易滋长。戒心易忘,骄心易生,是人之常情。正因为这样,才须要特别注意戒骄戒躁。可引用以作警戒。
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上皇帝书》
宋苏辙《上皇帝书》。这两句大意是:世界上没有不从下开始而一下登得很高,没有不从近开始而一下能到远处的。此二句是说,办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不可急于求成,不可企图来一个飞跃一蹴而就。正如走路一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步步登高,不能至泰山绝顶。可以此劝告人办什么事都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上皇帝书》 —— 苏辙名言
宋苏辙《上皇帝书》。这两句大意是:如果法律只行施于平民百姓,而屈服于达官权贵,天下人将不服气。韩非认为:真正实行法治,应“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使有才能之士脱颍而出,使奸佞不法之徒丧魂落魂。但若刑法只施于平民百姓,对达官贵族是刑不上大夫,那谁能为之服气?歪风邪气又怎能得到涤荡?长此以往,天下得不到治理,反而会生出激变来。可以此二句说明执法必须平等,否择人心不服。
贵而犯法,义不得宥;过而知改,恩不废叙。 《叔谆》
宋苏辙《叔谆》。贵:地位高者。义:道理上。宥:赦免。叙:委派官职。这几句大意是:地位显贵的人知法而犯法;从道理上讲更不应宽宥赦免;有了过错而真正知道悔改的人应宽厚对待,不要影响他的晋升提拔。~几句说明,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必须“行法治,明赏罚”,实行“恩威井济”的方针,我国历史上的明君贤臣几乎无不厉行此种治国之道。贞观年间广州都督党仁弘姿意妄为,“赃百余万”被人弹颏,唐太宗曾为其说情,结果还是依法被诛,太亲为此作了自我批评;北宋宰相赵普是参加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登上皇位的功臣,可是他“营邸店”以官商牟利.加之庇护受贿官员,被宋太祖免了相位;明太祖朱元璋的驸马欧阳伦违禁贩茶出境,牟取暴利.被朱元璋“以私贩论死”,马皇后苦苦求情也无济于事,可见明智的封建统治者也懂得“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烙赂章也”(《左传桓公二年》)的道理,只有对贪官污吏施以严刑峻法,才能防止腐败,严明吏浩。古时与今天的以法治国有本质不同,但对贪官污吏,特别是对“赏而犯法”者严惩不贷,其道理是相通的。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
宋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俗:风俗。本句大意是:法令在上层制定以后,下层就形成了相应的风俗习惯。法令给百姓规定了哪些事可行,哪些事不可行,本来具有强制的性质;久而久之,在民间就形成了相应的风俗习惯,执法的自觉性也因之提高。两句说明了法制与民俗的关系,强调了立法的重要性。
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 《殿试武举策问一首》
宋苏辙《殿试武举策问一首》。奇:指设搜趣网计袭击。正:指对阵交锋。旋:轮番。环:圆环。无端:没有开头之处。这几句大意是:用兵作战,有设计奇袭和对阵交锋两种,两者可以轮番使用,如一十圆环一样,没有开头之处。战阵之间,若一味地施展诈伪之术,设计袭击对方;或单纯地凭借兵强马壮,进行对阵交锋,都会被敌人掌握其活动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因而应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交替使用突然袭击和正面进攻两种策略,使敌人摸不着规律,这样定可获胜。可以此几句说明战争是千变万化的,用兵时应机动灵活。不应拘于一种形式。
示之以形,禁之以势,使之望而不敢犯,犯而无所得。 《殿试武举策问一首》 —— 苏辙经典语录
宋苏辙《殿试武举策问一首》。示:显示。形:样子。禁:制止。势:威势,这几句大意是:以某种形式向敌人显示力量,以威势使敌人的行为受到制止,使敌人望见了却不敢进犯,即使进犯了也一无所得。军队必须有声势,有威风。这样,敌人见了便感到胆怯,不敢轻易发动进攻;由于心里胆怯,发动进攻也会一无所得。这几句说明从严治军,树立军威的重要性。
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上皇帝书》
宋苏辙《上皇帝书》。这两句大意是:资财,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命脉和万事成败的根本。无数铁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和正在证明:无论古今中外,无论任何国家政权,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就必然在各方面落后于他人,甚至会导致内忧外患,危及生存。即使是一个企业,工厂,没有足够的资本.也难以生产、经营。一个家庭、个人,没有必要的财产,就无法维持生计。因此,今天看来,作者的这个论断也还有着现实意义,可供论述经济工作的重要性时引用。
非举无以知其贤,非试无以效其实。 《郭知章知海州江公著通判陈州》
宋苏辙《郭知章知海州江公著通判陈州》。举:推举。无以:无从。试:考核。效:验证。实:实际才能。这两句大意是:(对于士人)不经过推举,就无从知道他的贤才;不经过实际考核,就无从验证他的实际才能有当大。对于士人,要通过推荐,介绍.使人知道他是贤才;还要通过实际考核使他的实际才能表现出来。不举荐,会埋没人才,这是可惜的;而不经过考核就轻率任命也是盲目的。这两句可用于表达要通过推荐和实际考核来发现人才。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 《上皇帝书》
宋苏辙《上皇帝书》。主:掌握。执简:掌握住简明的总纲。御:驾驭。繁:纷舞的事情。这两句大意是:全持全局谋划大计方略的人,必须掌握住简明的总纲,去驾驭纷繁的事务。大计谋,总策略,所涉及的事情头绪必然纷繁,如果不分主次,巨细,平均使用力量,必然陷于琐碎事务之中,茫无头绪。如果先分析条理层次,抓住总钢,则不但眉日清楚,也可提纲挈领,使全局皆活。古云“纲举耳张”,即是这个道理。这两句也可紧缩为“执简御繁”,多用于告诫人们办事要抓住纲要带动全面。
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 《吴氏浩然堂记》 —— 苏辙名言
宋苏辙《吴氏浩然堂记》。临乎:面对。本句大意是:面对死生得失毫不畏惧。这里的“死生得失”,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如能做到无私无畏,就能置生死于度外,保持崇高的节操。今天可用以赞扬临危不惧的英雄人物。
不为易勇,不为崄怯。 《吴氏浩然堂记》
宋苏辙《吴氏浩然堂记》。崎(xian显):同“险”,险阻。这两句大意是:不因为容易就敢作敢为,也不因为艰险就胆怯畏惧。常言道:“软的欺负硬的怕,不是英雄是狗熊”。苏辙~二句,便是从正面讲了这一道理。在弱者面前大施淫威,拣着方便大显身手,不是英雄行为,而恰恰反映了虚弱胆怯的心理特征。迎着风浪上,敢挑重担子,不为困难所吓倒的人,才是真正的豪杰。
涅于浑浊而不缁。 《冯京加恩制》
宋苏辙《冯京加恩制》。涅(nie聂):染。不缁(zi姿):指染不黑,比喻品格高洁,不受外界污染。本句大意是:虽身处浑浊的环境而不受其影响,仍保持高尚的节操。可用来形容“出淤泥而不染”,在污浊的环境中仍然坚持高风亮节的人。
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服茯苓赋叙》
宋苏辙《服茯苓赋叙》。为然:是这样的。这几句大意是:严冬酷暑不能使它改变,岁月流逝不能使它衰败,树木中唯有松柏如此。这几句高度赞美了松柏。时光的流逝,寒暑的磨难,都对它无可奈何,只能使它长得更加苍劲浓郁。可用以赞松,或借以颂人。
专以一身任天下,其智之所不见,力之所不举者多矣。 《历代论汉光武上》 —— 苏辙经典语录
宋苏辙《历代论汉光武上》一身任天下:一个人承担天下之重任。不举:不能胜任。说明一个人再聪明能干也难以胜任天下之重任。
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
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饮食暖衣,无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 —— 苏辙名言
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