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卧龙得一可得天下后半句是什么?
凤雏卧龙得一可得天下后半句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分析:这句话意思是刘巴和法正两个人当中有一个人死了,汉朝就不能兴起。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意思: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位人才,任何一位诸侯只要得到其中的一位,就可以获得一方天下。
后半句话是指子初和孝直,只要这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挂了,那么汉室很难大一统了,同时这两个人也是非常厉害的,司马徽就希望刘备可以重视这两人,因为这两人同样是刘备的谋士,只是可惜的是两个人先后过世了。没有看到最后刘备的结局,如果他们两个不要那么快走,估计可以帮刘备少走很多弯路了。
引申含义:
就前一句话来说,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后,获得了诸葛亮的辅佐。在隆中对的基础上,刘备也即有了明确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在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又在庞统的陪同下进入益州。不过,因为庞统在中途不幸被杀,所以卧龙凤雏,刘备实际上只得到了孔明一个人的辅佐。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被忽略的后半句是什么?
东汉末年,汉室衰颓,诸侯争霸,群雄逐鹿,战乱频仍。各路英雄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接一个的在历史的舞台上展露头角。而最终留下了魏蜀吴三国,各自占据一地,割据一方。而三国之间为求壮大实力,对于贤士能者,谋臣虎将的需求也是十分大的。
而纵观三国时期的谋士,处于最顶端的,恐怕也就只有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两人了。而三国之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然而许多人却并不知道这句话其实尚未说完,还有下半句。那么下面的这句话是什么呢,又是什么意思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首先据演义记载,可知这句话的下半句便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这一句话其实是司马徽遇到刘备后说的。而在这一句话后面,还有另外一句话,"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而这两句中出现的人物,也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卧龙凤雏,指的便是诸葛亮和庞统,这二人自然不必多做解释。
而下半句提到的子初孝直,则分别是刘巴和法正,这二人坦白来说,也都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了。但是为何司马徽会说出这样的话语,也只能从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来分析了。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之后紧随其后的便是董卓之乱,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诸侯,而经过了一段时间无休止的战乱,最终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作为三国的君主,也承担着扩张自身,打击敌人的责任。
但是分析魏蜀吴三国的情况,曹操为一代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虎将众多,兵强马壮。孙权历经三代蛰伏,励精图治占据江东一片疆土。剩余的蜀汉一国,刘备虽然求贤若渴,但是真正到其麾下的谋士也就只有诸葛亮而已。诸葛亮即便鞠躬尽瘁,蜀汉的未来也是模糊不清的。
第二,子初与孝直这两人的能力不俗,就连诸葛亮都承认这二人能力不在自己之下。
上文也已经提到了,"子初"指的就是刘巴,"孝直"则指法正。刘巴,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邵东县一带)人。
刘备曾评价刘巴道:"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就连诸葛亮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说其"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刘巴此人博学多才,曾与诸葛亮一同制定《蜀科》,解决了刘备入蜀后面临的财政困难问题。可惜的是,其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次年就去世了。
至于说法正,他是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此人为名士搜趣网法真之孙,原本属于刘璋麾下谋士,后来归降于刘备。法正此人擅长军事谋略,极擅奇谋。在刘备围困成都时,法正劝说刘璋投降,后又曾在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
在刘备进位称王后,法正更是被其封为尚书令,护军将军。但与刘巴一样的是,法正也死于刘备称王的第二年,刘备伤心之余,还给了法正"翼侯"的谥号,法正也是唯一一个刘备敕封谥号的蜀汉大臣。在刘备讨伐东吴失败后,诸葛亮曾说:"有法孝直在,焉有此败?"
第三,司马徽的这句话,其实已经隐晦地指出了刘备想要兴复汉室的难度之大。
毕竟子初孝直二人,是就连奸雄曹操都想挖墙脚的存在。曹操经常对法正感叹道:"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足可见法正的实力。
但是司马徽能够说出这一句话,就证明了他其实并不看好蜀汉在三国争霸中的结局。毕竟司马徽搜趣网说了。庞统,诸葛亮,刘巴,法正,皆是不可多得的顶级谋士,其他人随便得一人就能够一统天下的存在,为什么到了刘备这里就不顶用了呢?
要知道,刘备以及其建立的蜀汉,可是集齐了司马徽所认可的四大谋士的。但是最终刘备也照样也没实现他一统天下的大志,反而在三国之中最先落得毁灭的下场。或许这其中也有天妒英才,除了诸葛亮之外的其余三人,都死得太早的原因。
但是也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蜀汉确实是魏蜀吴三国之中,实力最虚弱的那一个。但是司马徽的预言也是正确的,三人死后,就算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凭一人之力,也是不可能挽救已经衰败的蜀汉的。由此可知,司马徽的意思,可能是已经预料到了蜀汉后来的衰败甚至被灭国的结局了。
三国之中,卧龙和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后面还有一句是什么呢?
在从前有这样一句话流传度很广,很多人一定都听说过它。这句话就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里边的“卧龙”和“凤雏”指的就是诸葛亮和庞统,这句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夸这俩人的能力很是厉害,可以有安天下之大能,这我就不再过多解释了,可这句话后边确实还是有一句话,一直以来,一直被世人所忽视。
后一句话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子初和孝直,也是当时很有名有才华的谋士,甚至在历史上比诸葛亮还要聪明,只不过是他们两个人去世的比较早,而《三国演义》有太过于神化诸葛亮,这才导致了他们两个人很少有人知道。
关于子初和孝直这两个人,其实我个人而言,是真心认为他们也是很优秀的谋士的,而对于“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这句话,是有足够资格和“卧龙凤雏”比肩。先说一说孝直吧,他自从到了刘备的阵营里边以后,就立下了很多的大功,而且还被刘备封为尚书令,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很高的职位了,在他死了以后,刘备哭了好几天,十分的不舍。
还有就是《三国志》的作者说,孝直的能力是可以比肩郭嘉的,而郭嘉是什么人,那可是三国第一谋士,所以孝直的聪明才智,在这里就可以看的出来了。
接下来再说一说子初,子初这个人,是诸葛亮亲口承认的厉害,诸葛亮曾经说“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子初这个人,在还是刘备敌对方的时候,就准确预料到了刘备的一举一动,虽然他当时的主公没搜趣网有听他的话,还是被刘备打败了吧,但是刘备亲口下令说,谁敢动子初一点,我就诛他三族!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下一句是啥,蕴含了什么道理?
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在三国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正是因为诸葛亮与庞统奇高的才能,可以辅佐君主发展壮大,方能成就霸业。
也确实如此。刘备起初接连败仗,虽然有关羽张飞的帮助,大战却是输多胜少。不得已之后辗转于刘表、曹操的手下。只有在遇到诸葛亮之后,才算是真正的成为一方之主,与曹操孙权分居抗衡。
之后更是随着庞统的加入,刘备又占据益州,若荆州没有丢失,益州与荆州遥相呼应,刘备匡扶汉室的希望非常大。庞统虽然英年早逝,只是帮刘备拿下了益州之后便死去了,对蜀国的影响远没有诸葛亮的大。但庞统的功劳却不容忽视,他为蜀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若不是拥有益州之地,说不定荆州丢//www.souquanme.com失之后就能够让刘备一蹶不振。
那么“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为何刘备拥有了两个人之后,还是输了呢?
其实,“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后面还有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才是刘备最终搜趣网失败的根本原因!
这句话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这完整的一句出自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口。出现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章节中。(司马徽虽然在三国中的戏份不多,但是这位先生却是一位真正的世外高人,颇有战国时期的异士“鬼谷子”的影子。他虽然没有参与到纷斗中,但是三国中的名仕几乎和他都有关系)。
这后半句的子初孝直指的正是法正和刘巴。卧龙凤雏、子初孝直四人,皆在刘备账下。
其实三国中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所夸大,但是并不能代表诸葛亮不是没有经天纬地之才。诸葛亮擅长的并非领兵打仗,而是政务后勤。或许在司马徽的眼中,法正刘巴与庞统一样,擅奇谋,若三人在前线谋敌,诸葛亮坐镇后方,刘备就非常有可能达成一统。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两个人英年早逝!
庞统、法正、刘巴三人死得都早,蜀国只留下一个诸葛亮,即便再呕心沥血,也独木难支。刘备复兴汉室的希望实在渺茫。
而魏国最后之所以能够一家独大(三国后期其实是魏国胜,晋只是坐享其成而已),就是因为前方与后方完美搭配的结果。前方有司马懿统兵,在与诸葛亮交战中虽然没有取得什么优势,但是也没丢过城池土地。
而诸葛亮几次出征,都是因为后方吃紧的原因不得不退军。与之相比的魏国后方,有大臣陈群坐镇,陈群管理内政的能力也是一等一的,司马懿可以毫无顾忌的在前线杀敌。这样对耗下去,蜀国自然不是对手。
正因如此,司马徽的这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说的实在是正确,而刘备在拥有了诸葛亮与庞德之后依旧失败,也正中这句话的后半句所言。
“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可得天下”出自哪首诗?
出自《三国演义》,司马徽老先生说的一句话:“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