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渔火前一句(天下第一庄在哪里)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上一句是什么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上一句是什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人张继的七绝《枫桥夜......

一河渔火前一句(天下第一庄在哪里)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上一句是什么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上一句是什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
到客船。”唐人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实是脍炙人口。然而,对于诗
中“江枫”二字,历来释意纷纭。或释为“江
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
的轮廓,所以称‘江枫’”yeYEYXdg;或曰乃张继“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
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或将“江枫”作为景物配组的一方
,与“渔火”对仗,以示
“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
以上众说从各个角度,均将“江枫”释为“江边的枫树”,笔者认为不
甚确切。对此,前人也曾指出如此解字失之偏颇。清人王瑞履在其《重
论文
斋笔录》中道:“江南临水多植乌桕,秋叶饱霜,鲜红可爱,诗人
(指张继)不知枫叶生山,性最恶湿,不能种之江畔也。此诗‘江枫’
二字,亦未免误认耳。”从植物学角度观之,此说不乏
其理。
至于张继诗中“江枫”之搜趣网“江”,若释为“江边”之“江”,应纯
属子虚乌有。从地理环境察之,寒山寺一带从古到今,根本不存在能称
得上“江”的大河。可见张继“江枫”之“
江”确非水名。
明代苏州诗人高启有诗云:“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
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此诗与张继《枫桥夜泊》遥相呼
应。诗中“江城”恐是“江村”之
误。去过寒山寺者可曾留意,这座古
刹就位于苏州阊门外枫桥镇的江村桥旁。可见,张继诗中之“江枫”乃
指江村桥和枫桥,高启诗句便佐证。
枫桥并非无名之桥。据明代李日华称:“枫
桥旧名封桥,后因张继
诗‘江枫渔火’句改枫桥。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常住’
字。”由此推想,当年张继夜泊江村桥和封桥之间的河中时,他已闻封
桥之名。而作为诗人的张继
,却运用艺术不必拘泥事实之手法,妙将封
桥之“封”化作“枫”(枫、封谐音),以注重意境创造,便咏出“江
枫渔火对愁眠”之佳句来。封桥,这座本不起眼的小桥乃因张继写就此
诗的人文背景而变为“枫桥”,并名扬四海。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枫桥:桥名,在今苏州城外。
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3.江枫:江边的枫树。
4.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5.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旅愁,难以入睡。
6.姑苏:即苏州。
7.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诗僧在这里住过而得名。
〔今译〕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
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赏析]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www.souquanme.com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搜趣网,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上一句是什么,选自于哪首诗?

作品信息
  【名称】枫桥夜泊
  【年代】唐代
  【作者】张继
  【体裁】七言绝句
编辑本段
作品原文
怀禅微刻《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① 
  [唐] 张继
张继枫桥夜泊书法帖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②。 
  姑苏城外寒山寺③,
  夜半钟声到客船④。
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注释
  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也作《夜泊枫桥》。②.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
  ④.孟薰: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唐诗摘钞》:"夜半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要之,诗 江村桥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译文
  在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结霜了,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心中只感寂寞。苏州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天下第一庄在哪里?

“天下第一庄”是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枣庄市。

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当时“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

明、清两代的帝王,每每经京杭大运河巡视江南,都要在台儿庄登岸巡游。乾隆皇帝巡游台儿庄,看到繁荣的商贸业,南来北往的舟楫,称台儿庄是“天下第一庄”。

扩展资料:

台儿庄古城依运河而建,因运河漕运而兴,繁荣于明清,是有名的江北水乡、运河古城。重建的台儿庄古城,保留了原有河道、街巷的肌理,遵循“留古、复古、扬古、用古”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这座古城的脉络和痕迹。所以,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华古水城,置身其间,仿若身处江南水乡。

1938年3月23日,中国国民党10万大军,在台儿庄浴血奋战,中国军队在历时一个月的激战中,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这场战争发生前,日军已经占领了南京、济南,企图沿津浦线继续攻下徐州,以便沟通南北战场,夺取武汉、郑州等地。

而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自古是水陆交通要地,为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军顽强坚守,至死不退。虽然最终我方伤亡惨重,仍取得了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而战场所在地台儿庄却因为激烈的炮火几乎被夷为平地,为纪念台儿庄大捷,国民政府曾决定“在台儿庄重建新城”。除了保留有五十多处保存完好的战争遗迹,还依地方史志记载,复建了整座古城,再现了昔日的繁华盛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下第一庄

台儿庄为什么是天下第一古城?拜托各位大神

天下第一庄 天下第一庄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当时“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明、清两代的帝王,每每经京杭大运河巡视江南,都要在台儿庄登岸巡游。 乾隆皇帝巡游台儿庄,看到繁荣的商贸业,南来北往的舟楫,称台儿庄是“天下第一庄” 台儿庄简介 明朝万历年间,为摆脱黄河泛滥淤塞对京杭大运河的影响,朝廷下令对运河治理改道,从微山湖向东流经台儿庄。明清两代大运河漕运繁忙,台儿庄逐渐形成商贸重镇,号称“水旱码头”,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乾隆皇帝南下巡游至此,题书“天下第一庄”。 台儿庄的古与今 据《峄县志》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当时“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明、清两代的帝王,每每经京杭大运河巡视江南,都要在台儿庄登岸巡游。乾隆皇帝巡游台儿庄,看到繁荣的商贸业,南来北往的舟楫,称台儿庄是“天下第一庄”,他在台儿庄不仅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而且还留下了一首触景于韩庄、构思于运河、诗成于台儿庄的佳作:“韩庄水气罩楼台,雨后斜阳岸不开,人在长亭深处好,风帆一一眼中来。” 世事变迁,大运河风光不再,但东西走向的台儿庄运河依然通航,直达沪浙,古城的繁荣一直被水浸润着,直到抗日战争初期的台儿庄大战爆发。 如今,沿运城市杭州、扬州等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河道也被现代化开发。运河申遗专家阮仪三教授认为:台儿庄古城具有千年运河上最完整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目前,城区内仍保留长达3公里的古运河河道及明清时期的街巷、码头等遗址,古城城市肌理、道路和水系框架基本完整,台儿庄是中国最后一座“活”着的运河古城。 台儿庄地处南北文化交融的承接点,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岭南建筑、闽南建筑等八种风格建筑杂列其中,佛祖寺、清真寺、天主教堂、妈祖庙等五大宗教及民间信仰72座庙宇聚于一城。 台儿庄地势低洼,沟渠相串,连通运河,百姓筑台而居,拥有7公里古水街水巷,舟楫摇曳,遍游全城,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古水城。 1938年3月23日4月8日,中国国民党10万大军,在台儿庄浴血奋战,歼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了抗战初期最大的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为纪念台儿庄大捷,国民政府曾决定“在台儿庄重建新城”。然而,这一愿望终未实现。 1992年,台儿庄区政府拿出半年的财政收入3000万元,建了一座大战纪念馆。这是大陆第一个为国民党正面抗战修建的纪念馆。
满意请采纳

台儿庄古城 一个寻梦的地方!

历史上的台儿庄,曾是一座三教九流云集、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秀美古城,《峄县志》用“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来形容这里的繁荣与兴盛,曾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庄”。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城夷为一片废墟,幸存者出于生存需要进行过修复,却未能恢复往日的繁华。时隔70多年,中共枣庄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城市品牌的决策,把台儿庄运河古城作为核心景区,进行全面恢复建设,重现了明清时期的古朴与繁荣。
台儿庄拥有京杭运河唯一一处水工设施完备、风貌遗存完整古运河,唯一的明清时期的古驳岸,唯一的明清时期的古码头,唯一能够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纤夫村。城内,由于没有进行过大规模改造,较好地保存了古代民居、水堤、水渠,古城肌理、道路和水系框架基本完整,历史风貌依然,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是运河申遗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重建之后的古城A区,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建筑有参将署、天后宫、私塾、驿站、吴家票号、大院、商铺、茶楼、酒楼和传统民居。
大门口
历史上的台儿庄拥有6个城门,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5公里,城内分布着繁荣街、顺河街、月河街、丁字街等街巷,这些街巷也是台儿庄大战时的主要战场。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说法很多。2009年深冬,吴官正同志来运河古城考察,他回忆起早年听到的一个故事。吴官正同志说,鲁班是你们枣庄人,他是中国各种匠人的祖师爷。鲁班有一个徒弟,名字叫泰山。这个徒弟聪明伶俐,却不守规矩,悟性好,却喜欢恶作剧,经常惹鲁班生气。有一天,鲁班把他赶出家门,不再承认这个徒弟。当时,在枣庄一带,已经有了加工粮食的石磨。可是,那时候的石磨,底层的轴,是在打造石磨时留下的石轴。石轴易断,只要石轴断掉,这盘磨就作废了。鲁班为此发愁多年,想不出解决办法。有一天,鲁班见到有人用加上铁环的木轴代替了石轴。木头韧性大,铁环耐磨,解决了石轴易断的缺陷。鲁班对此惊叹不已,询问是谁的发明。有人告诉他是泰山发明的。鲁班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泰山的家乡,就在今天的台儿庄一带。因为这个被革出师门的徒弟超过了老师,人们就把他的家乡称作泰家庄,后来,出现音转,称作台家庄,运河开通之后,南方人又把这里称作台儿庄。这条街道,是台儿庄的繁荣街。我们边走边看。
参将署
这座官式歇山悬山建筑是参将署,气势恢弘,有几分皇家风格,俗称大衙门。原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清代的参将,为副总兵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副司令员,统领骑兵600余人,负责管辖110里古运河河道。一个沿运城镇,朝廷为什么要派这样一位高官进驻呢?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从微山湖湖口至江苏骆马湖这110里运河的重要,二是这段运河,一度盗匪横行,官船和商船都受到侵扰。朝廷派一位三品参将来负责河道防务,表明对这一带运河高度重视。相传,在乾隆年间,一位参将来到台儿庄,安置妥当之后,开始遍访当地名人。有一天,他来到小北门,发现旁边有一家剃头铺,竖着“天下第一刀”的招牌。参将走了进去,要领教这位剃头师的手艺。剃头师在给参将洗头时,发现他的头骨高低不平,是个难剃的头,稍有不慎,可能把头皮刮破。对他说,参将大人,我这屋里,光线太暗,我到街上为您效劳如何?参将知道自己的头难剃,被剃头师刮破头皮,那是经常的事情。为了不受皮肉之苦,答应了剃头师的要求。有人听说天下第一刀在街上为参将大人剃头,纷纷跑来看热闹。我们在清宫戏里看见过清朝官员的头型:后半部留着梳辫子,前半部剃光。所以,清代的理发师不叫理发师,而叫剃发师。这位剃头师手拿锋利的剃刀,用中指往上一弹,剃刀飞起一丈多高,在空中转了一个身,带着寒光迅速落下,剃发师稳稳接住,为参将大人剃掉一缕头发。然后,再把剃刀弹向空中,进行下一个回合。这位参将虽然是三品官,大军区副司令员的级别,也见过大世面。可是,在剃刀弹起落下的过程中,仍然心惊胆颤,害怕这位“天下第一刀”操作失误。在阵阵喝彩声里,剃头师说了一声“好了”,把剃刀收起,装进衣兜,向参将拱拱手,说:“大人,得罪了。”参将坐在椅子上,回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好像过了一道鬼门关。当他清醒过来,摸摸被剃光的头皮,没有丝毫擦伤。抬头看看剃头师得意的笑容和围观者的幸灾乐祸,定定神,说:“我看,你这‘天下第一刀’的头也该剃了,我让你领教老爷的‘天下第一箭’。”参将吩咐随从,把剃头师绑起来,拉到十丈开外,固定在一个木桩上。拉弓张箭,对着剃头师射去。箭头沿着剃头师的头皮,刺啦一声,头发掉下一缕,再发一箭,又射掉一缕。参将连射七七四十九箭,收起弓,拍拍手,说:“得罪了。”随从为剃头师松了绑,剃头师摸摸自己的头皮,觉得比同行剃得都光滑,而且头皮丝毫没伤。他双膝跪下,说:“今天小子服了大人。”参将说:“我的下属,个个都是好箭法。老爷特意在你后脑勺上留了一撮毛,让我的随从给你解决。”话音未落,已经有人搭弓,剃头师听到嗖的一声,那缕剩下的头发掉了下来。这件事,在方圆几百里传开,都知道这位参将和他下属的厉害。从此,沿运一带的盗贼再也不敢作案了。据说,因为这位参将管理河道有功,皇帝特许,参将署门前的这面影壁,刻上一品武官才能享受的麒麟砖雕。按照规定,三品武官的影壁,只能刻上豹子。参将署门前的这两个旗竿上的瞭望塔,就是供弓箭手值勤的平台。与繁荣街相通的箭道街,据说就是当年参将大人为剃头师理发的街道。
参将署占地面积7615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1937年1月,参将署改称为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在此设军火库,把青岛海军陆战队的军火存放于此,这批军火在台儿庄大战时派上了用场。现在我们看到是先期建设的大门和东西配房,参将署原样修复后,将成为为台儿庄历史博物馆,是景区内重要景点之一。
牌坊
这座牌坊为台儿庄“水路通衢”牌坊,展现了台儿庄重要的位置和曾经的繁荣。据出土的古石碑文记载:“台庄当地孔道为水陆通衢也”。台儿庄虽然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才走向兴盛,但是在古代,就是交通要道。当年,屈原由楚国出使齐国,联齐抗秦,经过的就是台儿庄。还有荀子的学生李斯、韩非,在兰陵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到秦国实现政治理想,也要经过台儿庄的。还有张良、韩信,都在台儿庄一带逗留过。在台儿庄一带,流传着韩信相面的故事。韩信是中国的大军事家,被后人称作兵仙、战神,他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可是,他出身贫寒,早年倍受欺凌,忍受过胯下之辱。相传,韩信一度在台儿庄游荡。这是可能的,因为他的家乡淮安,离台儿庄不远。台儿庄一带,人们相信看相术,这里的看相师也多。有一天,韩信让一个看相师预测一下,今后有没有指挥别人的可能。看相师抬头看看韩信,说,你这人骨瘦如柴,没用福相,指挥不了别人。韩信央求他认真看看,看相师轻蔑地低下头,再也不理他。第二天,韩信又来到这个摊位跟前,让他仔细看看,自己到底能够指挥多少人马。看相师摇摇头,说,你一个人也指挥不了。韩信说,我能够指挥你。看相师说他吹牛。韩信说,昨天晚上,我在你的摊位上拉了一堆屎,刚才,我眼睁睁地看着你清扫了出去。看相师说:这堆屎可不是一般的屎,那是金龙盘玉柱。明天,你如果再拉一堆,我仍然为你清扫。韩信再问,拉这堆屎的人能指挥多少人马?看相师说:多多益善。意思是,越多越好。韩信没用等到第二天再来拉屎,当天就离开了台儿庄,在楚汉相争中,扮演了惊天动地的角色。
拐角楼
这座拐角搂,为京津冀地区的建筑形式,南北两侧的弧形卷棚,充分体现了这种建筑的开放性。拐角楼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积1514平方米,设计功能为传统商业。西南方向正在修建的是一座观光桥。在清理地基的时候,发现古代的桥基,印证了一个流传几百年的传说。相传,在运河开通之前,这里就是一条河道,只是比较窄。在拐角搂这个位置,有一座只有一个僧人的寺庙。河对岸,有一个老年寡妇,跟尚相好。夜深人静的时候,和尚涉水过河,翻过后墙,与寡妇幽会。一个冬天的深夜,和尚又潜伏到寡妇的卧室。寡妇既为他的到来激动万分,也抱怨他的腿脚凉得像冰块。这个过程,让儿子听到了。孝顺儿子变卖了十亩稻田,为和尚建了一座桥。多年之后,母亲去世,这个为和尚建桥的儿子,办完母亲的后事,就把和尚杀了。因为,这个和尚占有了他父亲的未亡人,败坏了他的家风。那时候,杀人是要偿命的。孝子杀了和尚,在桥上题了一副对联:修桥顺母意,杀僧报父仇。然后,逃之夭夭。第二年,万历皇帝降旨开挖台儿庄运河,走已有的河道,那座被称作孝桥的石桥被拆掉了。为母亲修桥又杀掉父亲情敌的儿子,在京津冀一带做生意发了财。晚年,回到家乡,在寺庙的地基上建了一座拐角搂,经营北方商品。在当时,也算是招商引资项目。由于杀僧的事情已经过了诉讼期,当地政府也就既往不咎了。
徽派建筑
这座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以及西侧建筑,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徽派建筑是徽商来台儿庄经商的产物。在台儿庄的繁荣街,许多店铺、民居建有明显的马头墙,虽然跟正宗的徽派建筑略有差异,却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有了外地建筑的涌入,就容易产生故事。这座徽派建筑,就流传着一个传奇故事。在这座建筑不远处,有一座京派酒楼。经营这座酒楼的,是一家北京客商,老板有一儿一女,儿子还小,女儿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有一天,一个进京赶考的徽州公子,途经台儿庄,来这座酒楼用餐,与老板的女公子一见钟情。那时候,由于受封建礼教约束,男女之间只能眉目传情,不敢明确表达心意。公子喝了两壶美酒,也没找到表明爱情的机会,遗憾地离开。他回到船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熬到半夜,迷迷糊糊地感到观音菩萨降临,给了他yeYEYXdg一把扇子。公子问她,这把扇子能让他得到那位小姐吗?观音笑而不答。公子一惊,从梦中醒来,发现手中握了一把扇子。他展开扇子,发现上面有“父子同科”四个字。他不明白这四个字的涵义,随手煽了煽。这一煽不要紧,公子从船舱里飘了起来,一直飘到小姐的绣楼里。小姐也没入睡。下面的故事我就不具体讲了,删掉两千字,大家自己想像。鸡叫三遍的时候,公子感到口渴。那时候没有保温瓶,小姐又不敢给公子烧水,就到到楼下水缸里舀来一瓢凉水,让公子喝了。公子喝下凉水,感到肚子疼,不大一会儿,就疼得断了气。小姐慌了神,不知道怎么办。情急之下,她掀开地板砖,把这个与自己春风一度的情郎藏在下面,重新盖上地砖。十个月之后,小姐生下一个儿子。老板娘为了掩盖丑闻,对外宣称是自己生下一个老生儿子。到孩子懂事的时候,让他跟自己的儿子叫哥哥。这个孩子聪明异常,十八岁就考中举人。二十岁,准备赴京考进士。他的身世,尽管长期隐瞒,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人们听说他要去考进士,在背后议论道:“少爹无娘的小杂种,跟她舅舅论弟兄。这样的人怎能考进士呢?”这句话让他听到了,回家告诉了母亲。所谓母亲,其实是他外婆,老人家没法把这件事给孩子说清楚,就让他去绣楼问姐姐。他去了姐姐也就是亲生母亲的绣楼。生母哭哭啼啼地陈述了一切。孩子问父亲埋在什么地方,他要去父亲坟前祭奠。他的生母掀开地砖,二十年前的情郎现出真身。奇怪,这么多年过去了,身体竟然没有腐化,就像熟睡了一般。儿子问母亲,父亲生前是否留下了什么东西。母亲从衣箱里找出一把扇子。儿子把扇子展开,看到上面有“父子同科”的字样,就对着父亲的身体煽了一下。躺在地砖下面的徽州公子打了一个呵欠,坐了起来。那把扇子,随即不见了。儿子叫了一声爸爸,年轻的父亲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孩子的妈妈向他说明了原委,三口人紧紧拥抱。第二天,父子两人乘船进京,参加考试,同科考中。所以,在台儿庄,观音是爱情之神、科举之神。这父子同科进士,没在在台儿庄做官,但是在酒楼旁边,建了这栋徽派建筑,作为公共客栈。
临水商铺
对面的商铺,是典型的南面临水、北面临街的江南水乡建筑,占地面积1092平方米,建筑面积1270平方米,设计功能为餐饮和传统商业。这样的水乡建筑在A区的东面和其他区还有很多。台儿庄的商铺内外,聚集着南来北往的三教九流。人们从四面八方带来传奇故事,丰富着这里的精神生活。有些故事,尽管无法接受现代科学的检验,但是,却有着劝人行善的教化功能。中国人相信命运,佛教传入中土之后,传统的天命论与佛教的轮回观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死轮回学说,规范着人们的言行。许多人相信,今世的命运,是前世的修行,今世的修行,又决定来世的命运。命运一经决定,个人努力不能改变。
可是,在台儿庄,流传着个人品质改变命运的故事。这个故事涉及三个人物,而这三个人物,又涉及三处建筑。话说有一天,三个灵魂要转世为人,阎王爷给他们选择命运的权利。他问第一个灵魂:你到世上,是愿意要别人的钱呢,还是一生都把钱送给别人?那个灵魂不愿意把自己的钱给别人,就说:我想一生都要别人的钱。阎王爷冷笑一声,给他一碗迷魂汤,让他喝了之后,忘记前生,然后转世。在这个灵魂喝过迷魂汤的时候,阎王爷说:你到人世上去当乞丐吧!这句话,让第二个灵魂听见了,他在回答阎王爷的询问时,表示愿意终生给别人钱。阎王爷说:你到人世上当财主救济穷人吧。第三个灵魂来到阎王爷面前,他说既不愿意当财主,也不愿意当乞丐,希望能够掌管生杀大权。阎王爷答应了,放他到世间掌管生死。这三个人在同一天出生在台儿庄。第一个出生的,本来应该当乞丐。可是,这个孩子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后来当了台儿庄的税务官。虽然每天收取别人的钱,却没有成为乞讨为生的人。前面的陈家大院,就是他建造的。第二个出生的人,本来应该当财主,因为他为人过于精明,明察秋毫,水至清则无鱼,没能成为财主,当了吴家票号的二掌柜,负责兑现银子。尽管一生都把银钱交给别人,这些银子却不是自己的。第三个出生的人,本来应该当判官,主宰生死。可是,因为他的母亲和奶奶失言,阎王爷让他当了医生,成为台儿庄首富,外号四十万。关于四十万的发家史,我们到万家大院再作介绍。
(二)运河税史馆与陈家大院
这座典型的鲁南建筑是陈家大院,为陈、王、袁、骆四小家—陈家的府第。占地768平方米,建筑面积663平方米。这样的私人府第,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建成这样的规模。一般的鲁南民居,是土墙草顶,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只是不坚固,每隔几年就要维修。那些经商赚了大钱,往往大兴土木,建造豪宅。在鲁南,建造民居有个说道,做过朝廷命官的人,门头常常很大,门口有两个石狮子。经商或者种地致富的平民,宅院无论建得多大,门头都要收敛。这座民宅的主人,虽然是税务官,却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人,门头没敢建大。可是在大门西旁,建了几间面朝繁荣街的门市,使院落与院门保持匀称。这临街的门市,如今成为运河税史馆。相传,这个大院的主人,就是我刚才讲的那个一生都向别人讨钱的税务官,退休之后,建造了这处豪宅。
我们先看看这些廊柱,它与其他的廊柱略有不同:其他廊柱,柱子下面是石鼓,鲁南建筑,廊柱下面的基石上有一点凸起。这是什么原因呢?据兰陵籍美国作 家王鼎钧先生说:古代,皇帝建造宫殿,百工云集,大家昼夜忙碌,情绪紧张。木工师傅求功心切,发现徒弟偷懒,狠狠地责打了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去了一分。结果,根据这把尺子做成的柱子,比实际需要短了一寸。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那些珍贵的金丝楠木,是从广西运来的,从原产地运到京城,要花一年时间。这意味着,在限期内不能建成宫殿。皇帝知道了,必定勃然震怒。木工师傅大哭,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
石匠是鲁南人。他抽着水烟袋想出了办法:在打造廊柱的墩面时,留出凸起,弥补了廊柱被截短的不足。工期没有耽误,皆大欢喜。这一创意,既增加了美感,又避免了阴雨天廊柱下存水容易腐烂的毛病。后来,在建造有廊柱的楼房时,纷纷效仿这种方法。再往后,人们发现在基石上留出凸起,废料费工,于是改为石鼓。可是,鲁南人为了纪念石匠的智慧和团队精神,在建造有廊柱的房子时,仍然采用在基石上留出凸起的方式。
驿站
驿站是古代朝廷飞报军情、接送客人、运输军需的中转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命脉”。其功能,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机关招待所。凡持有“驿关”证件的官员,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在主要邮路上一般每隔10华里设有一个邮铺,次要邮路二三十里不等。台儿庄驿站为水驿,是伴随着台儿庄漕运业发展而设立的。最初设置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河漕总督御史曹时聘在这里设立水驿驿丞一人。清乾隆七年,驿务由本地县丞管辖,但编制增加到五人。台儿庄水驿是京杭大运河上一处重要的驿站。
台儿庄驿站占地面积1108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为苏州园林风格建筑,现在作为驿站文化展示区,本着尽可能恢复当年的驿站陈设,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真实的文物,向游人展示中华民族三千年邮驿文明史及地方驿站发展历程。
1923年5月6日,一辆从浦口开往天津的国际列车,途经枣庄境内的临城镇沙沟,被自称为救国军的山区土匪孙美瑶部队劫持,三十多个外国人和上百中国人被拉到山里作人质,向北洋政府提条件。这起劫车案,震惊中外,被称为“民国第一案”。按照现在的评判标准,这是一起绑架案,典型的恐怖事件。可是,这件事的背景特别复杂,它涉及到孙中山与北洋政府的关系。实施绑架的,是地方土匪孙美瑶,背后却有着另外的力量。
据当事人回忆,在发生临城劫车案之前,孙美瑶的军师孙桂枝曾在这个驿站里与孙中山的心腹张锦湖接头。张锦湖是枣庄人,当过孙中山的贴身保镖,蒋介石就是通过他与孙中山认识的。临城劫车案发生前夕,张锦湖从上海来到台儿庄,与孙桂枝接头,是不是策划了这次“民国第一案”,,我们不得而知,估计,被劫列车经过临城的时间,是由张锦湖提供的。
私塾
这座庙堂式建筑是私塾学校。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除秦朝曾短暂停废外,作为私学的一种,成为官办学校黉学的重要补充。私塾在漫长的传统社会绵延不衰,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它与官学并驾齐驱,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鼓励学子辛苦耕耘,不懈奋斗,为培养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上台儿庄私塾众多,大多兴建于清朝,成为当地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被现代教育取代。这所私塾占地面积1197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为私塾文化和古玩字画、文房四宝古本图书展示区。在明代,台儿庄算是一个新兴城镇。富商大贾不少,文化建设滞后。一些有钱的人家,为了子孙能够接受儒家文化教育,也为了积德行善,就投资办学,于是就有了这所私塾学校。当时来这里经商的人,文化水平有限,也不愿意当私塾先生。学校建起,没人执教。凑和着请来的老师,尽管卖力,却因为水平有限,使学生的成绩不见起色。主人为此大伤脑筋。有一天,一个手持莲花落的人来私塾门口讨饭。主人发现此人口齿伶俐,非一般乞丐可比,就跟他商量,能不能留下来任教。讨饭人说,可以留下来试用三天,不行他就走人。这个讨饭的,的确不是一般的乞丐,他是崇祯朝的新科状元。新科状元为什么流落为乞丐呢?据说,这个新科状元名叫李磐,被皇帝点为状元之后,发现朝廷腐败,无意留在京城做官。就换上便服,不辞而别。在城墙根儿买了个莲花落,出了京城,一路讨饭,成为逍遥自在的自由人。他在私塾任教三天,学生的成绩大有起色。于是主人决定长期雇他任教。半年之后,一位县丞来台儿庄上任。私塾的主人作为地方知名人士,准备宴请县丞,借此炫耀一下自己的地位。因为李磐已经在私塾任教半年,主人忽略了他曾是乞丐的身份。决定让这位李先生作陪。中午,县丞大人被请到私塾,李先生尊嘱在客厅等候。入席时,县丞谦让一番,让私塾先生坐上座。其实,宴席的贵宾是县丞,他让李先生坐首席,并不是尊师重教,而是虚假的客套。没想到,这位私塾先生不客气,毫无愧色地坐了首席。县丞很不高兴,可是他不能把话收回,只能坐正次宾的位置。酒过三巡,县丞越想越气,问:“先生赴过宴吗?”意思是,你懂得请客的规矩吗?李先生说:“我赴过宴,可是不多。第一次是在岳父家里,我就坐这个地方。第二次,在北京紫禁城里,坐的也是这个地方。今天,是第三次了。”县丞一惊。因为,在紫禁城赴宴坐上座的,唯有状元具备这个资格。他想起半年前,朝廷发出过寻找失踪状元的布告,上面绘有李状元的面相。仔细看看,有些像。于是问道:“先生贵姓?”李先生没有客气说声“免贵”,居高临下地说:“我姓李。”县丞赶紧离座,在门口跪下,说:“状元大人,原谅小人有眼无珠。”县丞的随从,跟在后面,纷纷跪下。李状元翻眼看看县丞,理也没理,扔掉筷子,用手抓肉,大吃大嚼。主人发现之后慌了,问县丞是怎么回事儿,县丞不敢答应。问李先生,李先生说你们不用管,自己继续喝酒吃肉。主人三番五次上前讲情,李先生就是不听。怎样收场呢?有人想到了学生。于是让二十几个学生集合起来,来到客厅门口,一齐喊李先生。李磐状元听到学生的声音,赶紧把手擦干净,正襟危坐。因为,当老师的必须为人师表,不能在学生面前失去风度。李状元坐正之后,说:“看在我学生的面子上,今天就原谅了你这个势利小人。你以为,我是状元就应该坐主宾,一般教书先生就没有资格坐这吗?都给我记住了,以后,只要跟教书先生一桌吃饭,就要请先生坐上座!”县丞谢了又谢,临走的时候说:“状元老爷,明天,我到参将署借来八抬大轿,请您到下官的小衙门一坐,正式赔礼。”第二天上午,八人大轿如期来到私塾门口。可是,一向早期的李先生,屋门却迟迟不开。想叫他,又怕失礼。一直得到中午,主人觉得不对,才去推门。他们发现,李先生没在屋里,行李也不见了。这间平时有些凌乱的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原来,李状元已经在天亮之前走了,他不让朝廷知道行踪。这件事,在台儿庄留下了老师坐上座的传统。
京派酒楼
这处紧挨私塾的北京四合院,是京派酒楼。京派建筑有两种特色:一是高大宏伟、具有皇家气象宫殿,二是朴素内敛的民居。这处京派建筑,把两种特色融为一体。它占地面积1279平方米,建筑面积940平方米。京派酒楼连同东面徽派建筑和对面的临水商铺,规划为商业区,重点发展地方特色美食。
苏杭茶楼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不同品种的茶叶,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5000年的风风雨雨。这座江南水乡风格建筑为苏杭茶楼,设计功能为茶艺文化展示。中国的茶叶,分为绿茶、青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由于品种不同,饮法不同,环境不同,饮者的境界品位不同,对茶的功能要求不同,饮茶中派生出来的艺术表现不同,于是产生了中国特色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是东方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在这里,你将体味到“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的眷眷情谊。刚才我们在参观了陈家大院。在台儿庄,有两户陈家,一家是当过税务官的陈家,另一家是贾三近的外婆家。利用大家领略茶文化的时间,我介绍《金瓶梅》的作者与他外婆家的往事。这户老陈家,最初不住在台儿庄,而是住在峄县城西面的贾泉村。不过,那时候,这个村子还不叫贾泉村,而是叫龙塘村,因为村子北面,有一眼山泉,名叫龙塘泉。
赵家大院

西南侧的鲁南建筑是赵家大院,规划占地面积2207平方米,建筑面积1610平方米,设计功能为高档会所。
广济桥
我们走的这座桥是古城的“广济桥”,取“广济天下之民”之意。
鲁南民居
在赵家大院和万家大院之间的建筑是鲁南民居,占地面积1517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设计功能为中档客栈,也可以从事餐饮业态。“泰山石敢当”是鲁南地区地方信仰与外来信仰的融合,有镇宅避邪的功能。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