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天上地下,唯吾独尊。
世尊出世,一般经上讲四方,东南西北各走七步,一个手指天,一个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有一些信仰其它的宗教,看到佛经上这些话,跟我说释迦牟尼佛太傲慢了,一出生下来,就天上天上,唯我独尊。
这句话里头「我」是大学问,我指的是什么?常乐我净的我,不是这个身体,禅宗里面所谓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个我。那个我是谁?佛!学佛的同学对这个「我」一定要认识清楚,否则的话就变成傲慢了。
佛在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谁的心想?我的心想,那才叫我。「我」在佛法里头有很深的意思,《佛学词典》里面讲八个我,通常我们讲两个,最重要的,我是主宰的意思。今天我能不能主宰?不能。我要能主宰,我身体健康,永远不生病,永远不老。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可见得没有我。
世间人心目当中我这个概念,佛法里头不承认。第二个重要意思是自在。你的身心都不自在,受外面境界的干扰,所以没有我。佛法讲我是真我,不是世间人所说的我,真我是真能做主宰,真正得大自在。那个我是什么?那个我是自性,明心见性就把我找到了。
大乘教里面跟我们说,法身里头有我。法身里头有常乐我净,般若里面有常乐我净,解脱里头有常乐我净。法身、般若、解脱叫三德秘藏,自性本具的三德秘藏,这三种里头有真我、有真常,常是什么?永恒不变是常;有真乐,乐是什么?没有苦,三苦八苦决定没有;有净,净是清净,本自清净,一尘不染,就是常乐我净,这四种净德,自性里头本来就有的。
佛讲的是这个我,那真是「天下天上,唯我独尊」,这个尊是尊重。换句话说,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说的什么?就是讲的法身、般若、解脱,就是讲的常乐我净。这个三德秘藏你证得了,就成佛了。所以世尊一出生做这种示现。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七十集)
无量那个天尊
是什么意思,在小说里看到好几次,好像是口头禅然而,道教正一派有“三无量”一词,也可容为“三无量天尊”;“天尊”在本词中并不代表任何神,只是将“无量”一词升格至最高。
综合来说,“无量天尊”是对别人的最高尊敬用语。
其实,最早说无量天尊应该是1949年后才出现。之前我们都称”无上天尊“或”无上太乙天尊“。 三清弟子一般施礼时,常随口唱“无上天尊”或“无上太乙天尊”,如遇众善信有不幸遭遇,则唱“无上太乙度厄天尊”“无上太乙救苦天尊”,无量这词最早是佛经上的,跟我们无关。解放后一群脑残和不懂或略懂道经的人士以讹传讹的成了无量天尊,把佛道不分了。福生的话应该是几本网络小说导致的,里面好说福生无量天尊。
而无量天尊的意思是:众多天尊,各位天尊。无量不是形容词,是虚指量词。按我们的口头语来说。最接近的应该是“我了个神啊”或“我的个神啊”"我地个神啊“"神啊”演变如今变成代词了。可以说和现在的“哎哟,我草”"我草“”我了个去“差不多意思。只是在想表达有没词表达时,用的一句话而表达的更加生动。但在正统道教里。是真没有张嘴无量闭嘴无量的。我们读是无上。
来源
福生无量天尊不能简化为无量天尊
来源:网络 作者:寂寥山夫 时间:2014-04-05 繁体中文版 手机访问道教之音本人入玄门二十余载。记得早年间,时有世人问及“佛家有‘阿弥陀佛'为口头用语,你们道家怎么说?”答曰:“口头禅非宗教之统一模式,不必各教尽有。”那时确实不曾听到类似“阿弥陀佛”的玄门用语。但老修行们在打交道时,常以“慈悲”或“您老慈悲”应之。
九十年代初,本人云游至东北地区,常往来于关东各庙之间。当时偶尔有顽皮的小道友以“无量天尊”调侃,但若被老道长听到,总以愠色或训诫止之。由于感到新奇,我曾向道友们请教“无量天尊”是怎么回事?原来却是一个趣闻。
八十年代初,广播电台常播出某著名评书艺人所说搜趣网的传统评书。书中道家人物出场时,每以“无量——佛”为口头称号。后来在一次政协会上,评书艺人恰与千山无量观许信有大师同在一组,于是大师向艺人提出建议:道家不称佛,所以“无量佛”不宜用于道家人。而艺人为了评书的需要,恳请大师解决一个类似于“阿弥陀佛”的四字用语。大师无奈,但又念其评书为世间之艺www.souquanme.com术,与玄门并无相干,遂告之以“道教尊神称天尊”。评书家触类旁通,于是“无量天尊”就这样产生了。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许大师及东北地区有威望的老道长们相继羽化归去。与此同时,社会上很多观念也在急速更新。在此“大气候”影响之下,教门内道友们的思想及思维方式也开始由原来的墨守陈规而渐渐转向了追求外相上来,对新事物的接受也就快得多了。于是“无量天尊”这个带着幽默味道的艺人用语,也从最初的“顽皮话”而渐成为“合法化”了。记得在八年前东北某道观的一次大型宗教活动中,我第一次听到了“无量天尊”出现在玄门羽士的发言中,着实令我目瞪口呆!当然潮流难以逆转,后来,“无量天尊”便迅速出现在东北大部分道友尤其是道俗之间的交往中。甚至殿堂上道友们在为香客助磬的同时,语气悠长地口称“无—量—天—尊”已成为定规,俨然世人笔下影视小说中之情状。更在此同时,关东的道友不断入关南下,因此又将“无量天尊”带到了大江南北……
去年冬天,先后有两位南方小道友以手机短信方式与我联系,总以“无量天尊”开头以示恭虔。我感慨之余,曾以专页为之训导。现将大概内容重述如下:
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但如果省略掉“度人”、“福生”、“功德”,而仅保留“无量”,也就是说将原称号简化为“无量天尊”,那么还是原意吗?很显然,如依文寻意,“无量天尊”当解为“无穷多天尊”或“很多天尊”,像话吗?有这样简称的吗?其实,用此语者稍加审辨,便不难明白:“无量”是量的概念,怎能称之为天尊?
来源:道教之音http://www.daoisms.org/article/sort026/info-2619.html
道士们说//www.souquanme.com“福生无量天尊”是什么意思?
三清弟子一般施礼时,常随口唱“无上天尊”或“无上太乙天尊”,如遇众善信有不幸遭遇,则唱“无上太乙度厄天尊”“无上太乙救苦天尊”,即呼唤道教大仁大慈寻声赴感的太乙天尊(类似佛教的观世音菩萨)显灵帮助不幸的人,救苦度厄。这种唱礼,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国。解放后,被传讹为无量天尊,无量天尊是一些不懂道教的人自创的,道教常常使用“太上”“至上”“无上”,表达道的至高至尊。
道教没有无量天尊。
三无量搜趣网就是:无量观,无量寿,无量福。三无量出处很早了,后来因为佛教出了个无量佛,和道教无量福同音,所以为了区别,后期道教改为“无量天尊”。无量天尊的意思是,众多天尊。无量天尊不可以单独用,只可以和其他几个一起用,因为道教实在没有“无量天尊”这一天尊,所以要称“福生无量天尊”。
道教的这一词,最早是“无量寿福”,乃祝福善信的一个专用名词同佛教的“阿弥陀佛”并非一意;但道教的“无上寿福”的“福”字在西南地区的方言发音中与“佛”音相同,为避免曲解人们将佛教密宗的“无量寿佛”与“无量寿福”混淆,故后来全国道教统一以“福生无上天尊”作为常尊圣号。
然而,道教正一派有“三无量”一词,也可容为“三无量天尊”;“天尊”在本词中并不代表任何神,只是将“无量”一词升格至最高。
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
道教常念的口号无量天尊是不是相当于佛教的阿弥陀佛?!
很多道门弟子,或是修道之人,通常在互相打招呼时都会唱礼口呼“福生无量天尊”,如遇善信遭遇不幸,也会唱“无上太乙度厄天尊”“无上太乙救苦天尊”。
这与佛教信徒常挂嘴边的“阿弥陀佛”如出一辙。
“阿弥陀佛”,梵语为Amitābha,大乘经中记载,阿弥陀佛曾经立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以此广度无边众oYHRfhM生,成就无量功德。
其中的“阿弥陀”为其名讳,意义为无量光,无量寿,佛为其称谓。因此“阿弥陀佛”,又称为无量寿佛,言指其拥有无尽的生命。
打败无天的十七颗舍利子分别都代表了哪些佛祖?
无天佛祖是《西游记后传》里面的反派大BOSS,打败他需要集齐17颗古佛所化的舍利子才行,这17颗舍利子分别代表了燃灯古佛、药师佛等一系列古佛,其中最后一颗舍利子名为无骨舍利,其化身正是孙悟空。
01、《西游记后传》属于虚构,其中情节并不代表佛教真实文化
无天佛祖是电视剧《西游记后传》独创的角色,其中的情节都是基于《西游记》进行再创作,思想天马行空,剧情大胆突破,跟现实之中的固定认知有很大颠覆,所以不必以佛教或道教文化来反驳虚构的神话情节。
回到剧中,无天原本是佛教的大护法紧那罗菩萨,由于传教功劳甚大,本可以接任佛祖之位。但是他受到了佛教的不公平对待,以及如来佛祖的陷害,坠入了深渊。
在深渊之中的紧那罗菩萨不甘心,就舍弃了善念,化身为“无敌”的大魔头无天,冲出了深渊,把如来佛祖逼到凡间躲灾,无天借此掌管了三界。
而要想打败无天佛祖,消除这个危害三界的大魔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凑齐17颗舍利子。
02、《西游记后传》并未明示舍利子具体来源,佛教编制排位可推测出佛祖身份
这17颗舍利子的第一颗和最后一颗都有明示,第一颗舍利子就是燃灯古佛,他算出了此次劫难,预知无天将要危害三界,就提前把舍利子藏了起来,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地仙镇元子,指引孙悟空进行舍利子的收集。
剧情的前半段,无天佛祖圆寂之后,就化成了第一颗舍利子。而到大结局的时候,镇元子才说出孙悟空其实就是最后一颗舍利子——无骨舍利。
而其余的舍利子都是只讲收集过程,并没有说出具体是由谁所化。而通过剧情分析,无天佛祖被打败之后,如来佛祖得以回归,并把唐僧从倒数第一提拔到佛教排名第6的无量功德佛,填补空缺。
所以剩下的那15颗舍利子,就是佛位前列的诸佛所化。这样17颗舍利子的来源就清晰了,他们分别是:
燃灯上古佛(第1颗舍利)、药师琉璃光王佛(第2颗)、释迦牟尼佛(如来佛祖,并未圆寂,排除在舍利子之外)、弥勒佛(第3颗)、清净喜佛(第4颗)、毗卢尸佛(第5颗)、宝幢王佛(第6颗)、阿弥陀佛(第7颗)、无量寿佛(第8颗)、接引佛(第9颗)、金刚不坏佛(第10颗)、宝光佛(第11颗)、龙尊王佛(第12颗)、精进善佛(第13颗)、宝月光佛(第14颗)、现无愚佛(第15颗)、婆留那佛(第16颗)、斗战胜佛孙悟空(第17颗舍利)。
03、17颗舍利子只是情节需要,孙悟空才是真正核心
其实看这种神话小说或者影视剧,也就是图一乐,真要仔细分析,也是要研究蕴含的深意,读懂作者究竟想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什么?
而在《西游记后传》之中,这17颗舍利子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引导故事发展的那一条线,它推动了孙悟空前去寻找线索,在收集舍利的过程之中一步步的冲开迷雾,揭开真相。
整个故事的真正核心还是孙悟空,无天佛祖自己也说过:“成也悟空,败也悟空。”他多次想拉拢孙悟空,都没有取得成功。
孙悟空也从刚开始的愣头青,被无天玩弄于股掌之间,几近死亡,逐步成长为成熟稳重、为了三界众生舍生取义的大英雄。
最终,孙悟空牺牲掉自己,化身为无骨舍利,打败了无天,拯救了三界。而三界众生又以愿力让他复活,他也蜕变成了新的万佛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