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嫁祸于人的上一句
孙权杀关公——嫁祸于人
盗马贼披袈裟--嫁祸于人
老猫犯罪狗戴枷——嫁祸于人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上一句是什么?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上一句是周瑜打黄盖。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话是一个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大意为你情我愿。
歇后语来自于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和、蔡中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和、蔡中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来的赤壁之战惨败。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
1、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2、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装样子两相情愿。
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6、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7、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8、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9、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10、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11、黄忠交朋友搜趣网——人老心不老。
12、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3、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14、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1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己所不欲,嫁祸于人 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搜趣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回答者:06//www.souquanme.com顺利平安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3-14 17:01
嫁祸于人 ( jià huò yú rén )
解 释 嫁:转移。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
出 处 《南史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鲁迅《两地书许广平》:“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
什么叫嫁祸于人?
解 释 嫁:转移。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
出 处 《南史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鲁迅//www.souquanme.com《两地书许广平》:“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或者因为自己变计,www.souquanme.com须有借口之故。”
近义词 以邻为壑
反义词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灯 谜 妖妇 出自《史记赵世家》。赵孝成王四年,韩国上党太守冯亭派使者求见赵王,说道:“韩国不能防守上党,想把上党纳入秦国。上党的官民都甘心归附赵国,不愿意归附秦国。现有城邑十七座,愿统纳入赵国,任凭大王赏赐官民。”赵王非常高兴,就召见平阳君赵豹,询问他:“冯亭要把上党纳入赵国,接受它好吗?”赵豹说:“现在秦国正像蚕吃桑叶般慢慢侵吞韩国土地,从中间断绝了韩国,不让韩国与上党相通,自以为可以稳坐而接受上党的土地。韩国所以不把上党让给强大的秦国而主动送给赵国,实质上是想嫁祸给我们赵国。强大的秦国天天在打主意而得不到,弱小的赵国却坐收其利,这是无故之利,有害无益。”赵王没有采纳赵豹的意见,派军队占领了上党,后来果然导致秦赵之战,赵国惨败。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自己的灾祸推给别人。
祸水东引的出处
网上常见人用“祸水东引” 这个词,它是不是成语呢?还有它有没有典故,或者它的出处是什么?这个词是从“移祸江东”演化过来的,“移祸江东”也作“嫁祸江东”
江东指古代楚国。 齐桓公率兵进攻楚国,楚王派人问齐为何进攻?管仲指楚有不按时进贡,及周昭王南巡死在汉水未能回去的两大罪状。 楚使者认为昭王之死与其无关。 典出左传僖公四年。 后遂以“移祸江东”指嫁祸他人,由别人顶罪。
后人误把江东当作三国东吴理解,是以有了“嫁祸东吴”“移祸东吴”“祸水东移”的用法,实际上是找不到典故的。
扩展资料:
二战时期的祸水东引:
二战的时候 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为避免自己遭受损失采取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不去阻止德意法西斯的有意战争行为,反而宣扬排斥社会主义(主要是苏联)而将德意法西斯的注意力转移到对战苏联。
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慕尼黑阴谋更是将“绥靖”推向了顶峰。“绥靖”已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
因为欧洲地理位置在西苏联在东,故将这种做法称为祸水东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祸水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