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的《满江红》的名句是哪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翻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秋瑾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秋瑾的著名诗句有: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
译文: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九日感赋》
译文: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满江红小住京华》
译文: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译文:人们休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雄,连我那挂在墙上的宝剑,也不甘于雌伏鞘中,而夜夜在鞘中作龙吟。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九日感赋》
译文: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译文: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译文: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身体。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译文: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满江红小住京华》
译文: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
译文: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秋瑾名句
阿尔亚尔啊 而哈儿啊1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2秋瑾(1875—1907)女,原名闺瑾,小名玉姑,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96年依父母之命嫁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随丈夫寄居北京,目睹国势危急,清廷腐败,立志献身救国事业。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与陈撷芬成立共爱会,与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鼓吹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权。1905年初回国省亲,结识蔡元培、徐锡麟,加入光复会。7月再赴日本。9月加入同盟会,被推选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1906年初因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回国学生。次年创办《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继与徐锡麟分头准备于浙、皖两地同时举事,被推举为大通学堂督办,往来于沪、杭间,联络沪、浙军队与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搜趣网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7月13日因事泄被捕,15日凌晨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后经友人收殓,安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著作编为《秋瑾集》。
3《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4《翠楼怨》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
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
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
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
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招。
故剑珠还无恙,黄衫客风韵偏豪。
自叙乌阑,遍征红豆,替传哀怨谱离骚。
但恐玉萧难再,愁煞韦皋。
5《红毛刀歌》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1]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
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鸮。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
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6《满红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7《七绝》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8《七律》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9《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0《如此江山》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11《剑歌》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棱嶒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
胸中了了旧恩仇?
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
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
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
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
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好啦,
我只知道这么多了,
也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很抱歉不能更多的帮你
秋瑾在《满江红》中借用历史典故的一句是
秋瑾在《满江红》中借用历史典故的一句是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典故: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故事。
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典故: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满江红小住京华》清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www.souquanme.com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王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1898年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搜趣网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YsSXts,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满江红小住京华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什么意思
意思是: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出自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所写《满江红小住京华》,原句为: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搜趣网知音?青衫湿!
白话译文: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898年前后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
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作者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作者简介: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1907年,秋瑾创办《中国女报》,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总负责浙省各处起义工作,编复军制,商定完成革命起义大业,为同盟会革命工作肩负重大要务。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秋瑾是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 ,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江红小住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