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后一句(曾国藩有言曰:"功可强立 名可强成 不为圣贤 便为禽兽)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是什么意思?“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是:如果不能像圣贤那样用贤德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用不择手段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曾国藩的......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后一句(曾国藩有言曰:"功可强立 名可强成 不为圣贤 便为禽兽)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是什么意思?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是:

如果不能像圣贤那样用贤德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用不择手段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曾国藩的那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是什么意思啊?

4月15日“笔会”上吴令华先生《梁漱溟先生二三事》一文,提及梁漱溟先生于1927年书写的对联。其联上联为“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下联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其下联不难理解,且而今已成为至理之名言;吴先生认为上联有些歧义,似有曹孟德哲学之嫌。
其实,此联出自其名丝毫不减曹孟德的晚清“中兴名臣”、“一代儒宗”——曾国藩。最初见于曾氏《求阙斋日记》(即曾国藩日记),且是曾氏一生谨遵的座右铭。吴先生对此联的解释不无道理,但在我看来此联的字面意思当理解为:不能成为圣贤,便只能成为禽兽;不要去问收获,只问耕耘得如何更为贴切。
然此联亦并非曾氏原创,最初出自曾氏早年的恩师,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字镜海,湖南善化人)。道光二十一年,这位镜海先生以一本自著的《畿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相赠。曾氏对其书及此联都极为推崇,并将此联悬挂于居室之中。之后,在其日记中,将其联略作改动。遂成“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嘉言(见右图),后被收入梁启超所辑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乍看上联的确似乎绝对至极,乃至荒谬。其实此联表明的是曾国藩破釜沉舟的坚决态度,不流于俗的雄心壮志:“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只有做圣贤一条路可走,否则便堕落为禽兽!千百年来为人称道和引用。同时也正是抱着这种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志向,曾国藩得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一跃成为名垂青史的封疆大吏,成就了其非凡人生和千秋功业

曾国藩有言曰:"功可强立,名可强成,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第一个要点是正心诚意
  “方今天下大乱,人怀苟且之心。出范围之外,无过而问焉者。吾辈当立准绳,自为守之,并约同志共守之,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决心一辈子同自己心中的贼做斗争,即使心中的贼像鸡冠一样竖起来,也决不安抚。“功可强立,名可强成。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宋代诗人唐鉴的名句有?

宋代是继唐代之后又一个诗艺术最发达的朝代,就留存到今天的宋诗总量说,要远远超过唐诗。
  宋代诗人很懂得唐诗的价值,很注意向唐代诗人学习,如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李商隐以及晚唐一些诗人都曾是宋代一些诗人学习的对象。在继承唐诗传统的基础上,他们又另辟蹊径,有了自己的创造,因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关于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几百年来一直争论未休,很难下一个精确的论断。从两代诗歌的总体成就来看,唐代诗歌的成就要更高一些,对后世和世界的影响要更大一些,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一位专家说:“就内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就技巧论,宋诗较唐诗更为精细。然此中各有利弊,故宋诗非能胜于唐诗,仅异于唐诗而已。”(缪钺《论宋诗》)这是比较允当的评价。
 
【北宋诗歌】
  北宋初年,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在皇帝的秘阁(藏书处)编书,经常写诗唱和,后来编成《西昆酬唱集》(传说神仙所住的西方昆仑山上有座藏书楼,故用“西昆”比喻皇帝的秘阁)。他们刻意模仿晚唐诗人李商隐,追求辞藻的华丽,堆砌典故,诗歌内容浮泛空虚,造成很坏的诗风。由于这些人社会地位高,故影响很大。
  在“西昆体”盛行时期,没有受其影响并有自己独特创造的诗人是王禹偁〔chēng称〕、梅尧臣和苏舜钦。王禹偁受白居易的影响,关心民生疾苦,感情真挚,诗风流畅自然。且读他的一首《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野兴”,就是久住城市之后,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那种开朗、清新的感受。颔联是名句:沟壑中的草木在晚风中发出那种特有的声响,仿佛在倾诉着什么,座座山峰在夕阳的余晖中默然伫立,仿佛在冥想着什么。这一联就是所谓的“诗眼”,对仗工稳,妥贴自然,表达出人们感受过而又未说出的那种感觉,令人不禁称妙。棠梨叶落,养麦花开,村头的桥,原野的树,这一切和作者家乡的景象又多么相似呵!于是勾起他一股浓郁的乡思,同时也引发了读者不尽的联想。这首诗是在真情实感的催动下写出来的,是创作//www.souquanme.com,不是编造,因而真切感人。
  苏舜钦也是宋初有成就的诗人。他作过两任地方官,曾因直言敢谏一度被削职为民。他的诗劲健有力又平易近人,受到欧阳修的高度称赞。可惜由于宦途多舛,只活了40多岁便死了。他的七绝《淮中晚泊犊头》传诵最广: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晴朗的田野好看,阴天的原野同样美好。坐着小船沿淮河航行,在幽暗的氛围中突然发现岸上一树明丽的鲜花,该是多么令人兴奋!傍晚停泊在古庙旁边,诗人躲在船篷下看满川风雨大作,河中波起浪涌,又是多么富有生气。全诗由静写到动,表现出大自然的一派生机,也描绘出诗人细腻的感受。这首诗和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相似,但绝非抄袭,而是创造,也许//www.souquanme.com比韦诗还要好。
  梅尧臣与苏舜钦齐名,时称“苏梅”,都是欧阳修的好友。梅尧臣的诗古朴淡雅又刻画入微。他的夫人谢氏死后,他深情地写了几首《悼亡》诗,我们试读其中一首: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消磨。
  由于悲伤过度,每次出门都精神恍惚如在梦中,见人勉强寒喧更增痛苦。回到家中无人共语,在无眠的寂寞中觉察到孤萤透窗而入,一雁掠空而飞。世间没有比此更痛苦的事了,全付精神在其中消磨殆尽。全诗情景融合无间,把失偶的悲凉完全喻示出来。他的一些描绘民生疾苦的诗更有价值,与杜甫有相一致之处。

曾国藩的一些对联

同科十进士;庆榜三名元。
题京师长沙会馆放眼瀛台小;置身天地孤。
题安徽宿松小孤山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地销魂。
赠妓女大姑时贤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自题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赠左宗棠石床润极琴丝静;玉座尘消砚水清。
题峨眉山广福寺水宽山远烟霞迥;天淡云闲今古同。
题湖口石钟山船厅长笛不吹江月落;高楼遥吸好风来。
题湖口石钟山船厅长笛不吹山月落;高楼遥吸海云来。
题南京燕子矶观音阁松云山下无多地;烟雨寺中第一楼。
题南京鸡鸣寺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
题南京鸡鸣寺豁蒙楼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
题焦山枯木堂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
题徐州云龙山放鹤亭大笔高名海内外;君来我去天东南。
赠孙琴西观察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
赠李竹吾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赠江西刘养素梦泛扁舟镜湖月;身骑瘦马剑关云。
赠吴莘畲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自题书斋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自题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
题金陵鸡鸣寺豁蒙楼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自题立千仞巅,慕鲁连子;无片言妄,希司马公。
自题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
自题与人为善,取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自题业绍二南,群伦宗主;道承一贯,累世通家。
赠觐堂上公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赠某人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归。
赠胡林翼于汉宋间,折衷一是;以江海量,翕受群言。
赠袁漱六太史大笔横飞,颠张醉素;名山高卧,鹤骨松心。
赠萧心庄茂才俭必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赠弟国潢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赠弟国荃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自题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与岷樵同死,日月增光。
挽邹汉勋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自题百战山河,剩此楼头烟树;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
题奉新九天阁万里神通,渡海遥分功德水;六朝都会,环山长护吉祥云。
题金陵灵谷寺龙王殿千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题扬州何栻宅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题新都桂湖枕霞榭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樽浊酒,重来此地看湖山。
题吴城望湖亭两点金焦,劫后山容申旧好;万家食货,舟中水调似承平。
题邗江瓜洲盐栈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
题金陵湖南会馆戏台境讶虎溪,绿水一江环净域;地称鹫岭,青山万点拥禅关。
题潼南大佛寺正殿山门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自题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忧患亦畅天怀。
自题七月诞生,郭汾阳曾见织女;八州作督,陶长沙亦为部民。
贺李瀚章五十寿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挽弟国华曾巩文章,愧作醉翁门下士;王阳家学,仍为汉代弟子员。
挽郭世偁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儒冠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挽李秀峰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挽汤海秋勋业略同马伏波,骨归万里;精诚差比岳忠武,寿少二龄。
挽刘松山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自题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至诚相许与,有章曾荐郭汾阳。
挽彭玉麟属纩寄箴言,劝我勉为范宣子;盖棺有定论,何人更议李临淮。
挽袁端敏甲三百战守三城,章贡尤应千世祀;两年跻八座,江天忽报大星沉。
挽江忠源孤军断外援,差同许远城中事;万马迎忠骨,新自岳王坟畔来。 >
挽罗遵殿文学哭秋风,途穷江左罗昭谏;羁愁听夜雨,肠断人间苏子由。
挽袁若瑛江天搜趣网落德星,有人知是戴安道;大地埋坚石,我看敬铭苏老泉。
挽郭家彪春草系诗怀,有人恸哭谢康乐;秋风搜趣网埋战骨,无计招魂马伏波。
挽谢邦翰巨石咽江声,长鸣今古英雄恨;崇祠彰战绩,永奠湖湘子弟魂。
题湖口石钟山昭忠祠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描成这般花样;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
题衡阳莲湖书院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题湘乡东山书院,在湘乡城东湖海诗名二十年,身世略同黄仲则;沅湘故国三千里,魂灵归傍贾长沙。
挽凌玉垣吴会未平,是先帝与荩臣临终遗恨;楚材方盛,愿后人继我公不世勋名。
挽胡林翼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自题一心履薄临深,畏天之鉴,畏神之格;两眼沐日浴月,由静而明,由敬而强。
题金陵湖南会馆地仍虎踞龙蟠,洗涤江山,重开宾馆;人似澧兰沅芷,招邀同贤,同证乡关。
题金陵湖南会馆对榻京华,忆否夜雨深谈,情同昆弟;牵丝岭峤,留得春风遗爱,泽及子孙。
挽金树荣逋寇在吴中,是先帝与荩臣临终恨事;荐贤满天下,愿后人补我公未竟勋名。
挽胡林翼得见夫子为文学侍从之臣,虽死何恨;侧闻人言于父母昆弟无间,其贤可知。
挽黄子寿夫人圣代褒崇迈古今,生而旂常,殁而俎豆;忠臣浩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
题湘乡昭忠祠目君为承明著作之才,九列交推非独我;思亲因泣血悲哀而死,万缘前定不由人。
挽柯小泉割臂岂初心,是孝子忠臣莫可如何之事;归真无片语,有堂上胯下万难忍言之衷。
挽陈岱云知府源兖夫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题州县官厅与舒严并称溆浦三贤,同蹶妙年千里足;念吴楚尚有高堂二老,可怜孝子九原心。
挽向伯常师棣夫作大儒宗,裙布荆钗,曾分黄卷青灯苦;子为名节度,经文纬武,都自和丸画荻来。
挽胡林翼母无日不以龚黄召杜相规,愿诸君力行古道;斯民正当水火刀兵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题直隶督署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挽乳//www.souquanme.com母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题州县官厅未免有情,忆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也;谁能遣此,怅梁空泥落,何时重盼燕归来。
赠妓女“春燕”更无遗憾,看儿孙中外服官,频叨九重芝诰;频触悲怀,忆畴昔晨昏聚处,相对一局楸枰。
挽程颖芝杏林看棣萼双华,春日衔书,犹是倚门健在;缟索换宫袍五色,秋风碎杵,不堪游子归来。
挽孙芝房继妻京华一见便倾心,当时书肆订交,早钦宿学;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酒樽和泪,来吊诗魂。
挽莫友芝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惭神鬼;休预怕白来灾祸,只要暮年心气,感召祥和。
自题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寮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
题两江总督衙署少壮剧豪雄,到暮年折节谦虚,但思尽忠补过;东南名将帅,赖先生苦心调护,只为骨肉弟昆。
代弟曾国荃挽胡林翼大地干戈十二年,举室效愚忠,自称家国报恩子;诸史离散三千里,音书寄涕泪,同哭天涯急难人。
挽五弟曾国葆四年使节甫归程,岂期游子春晖,寸草难留三月景;八十老翁应破涕,为道文孙秋捷,佳音报?九原人。
挽萧汉溪提学太夫人归路三千指故乡,记否黄鹤晴川,曾上高楼持使节;去年重九作生日,岂意只鸡斗酒,又来萧寺吊诗魂。
挽陈岱霖湖山积久发奇光,藉此地鼓舞轩鼚,聊寄酬洞庭衡岳;科目何尝无国士,愿诸君淋漓感激,安排作孝子忠臣。
题京都长沙会馆戏台诀别夫君十七年,如今泉壤相从,道有子为黄门给事;痛哭慈母一千里,尚愿水浆少进,留此身立青史功名。
挽毛寄云太夫人冯唐易老,雍齿且侯,三字故将军,匹马短衣春射虎;左抱宜人,右弄孺子,孤山林处士,芦帘纸阁夜谈龙。
赠彭玉麟武昌居天下上游,看郎君新整乾坤,纵横扫荡三千里;陶母是女中人杰,痛仙驭永辞江汉,感激悲歌百万家。
挽胡林翼母七州团练使,八座太夫人,爱日忽颓,乡里荣哀天下羡;哲嗣名状元,曾孙新进士,文星环绕,高堂福寿古来稀。
挽刘詹岩殿撰绎太夫人还家便永诀,痛高堂七十岁倚门倚闾,知九泉定呼憾事;治水甫成功,念下河亿万姓己饥己溺,拼一死永奠生灵。
挽潘鸿焘英名百战总是空,泪眼看山河,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慧业多生磨不尽,痴心说因果,望来世,再为哲弟,并为勋臣。
挽五弟曾国葆竭治民治兵治贼之心,丹陛推诚,从病积贤劳,三疏乞休犹未允;后忠列忠武忠节而逝,黄泉聚首,知功成皖鄂,百年遗恨定同销。
挽胡林翼八年九子四登科,更芸馆齐名,相与掞藻摛华,合众口曰难兄难弟;万里孤云一回首,痛萱帏永隔,尚冀节哀顺变,留此身以事父事君。
挽粱俪裳太夫人万缘今已矣,新诗数卷、浊酒一壶,畴昔绝妙景光,只赢得青枫落月;孤愤竟何如,百世贻谋、千秋盛业,平生未了心事,都付于流水东风。
挽梅霖生 ●相关资料   曾国藩(1811-1872),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等职。1853年初(咸丰二年底)为对抗太平天国,以在籍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旋扩编为湘军。次年发布《讨粤匪檄》,攻击太平天国。率兵阻击太平军,并出省作战,夺取武昌和田家镇。1855年在湖口、九江被打败,退守南昌。次年因太平天国发生杨韦事变,再陷武昌。1858年占九江,令李续宾率湘军主力攻三河,被太平军歼灭。旋以曾国荃吉字营为基础,扩充实力。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主张“借洋兵助剿”。1862年(同治元年)为协办大学士,派李鸿章到上海,左宗棠入浙江,伙同“常胜军”、“常捷军”夹击太平军,并派曾国荃围攻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次年奉命督办直隶(今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军务,对捻军作战,后战败回两江总督任。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上海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1867年授大学士。次年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查办天津教案,残民媚外,受到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后病死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楹联著述有《曾文正公楹联》、《曾文正公联语选录》等。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