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是什么意思?
《华严经》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敬请请师父、师兄们帮解释一下华严经上的两句话.佛法要是没人讲解,世间再聪明,再有智慧的人,他也不懂.为什麼呢 它跟世间法不一样.世间法是从意识心裏流出来的,就是说分别执著的心裏面流出来的.佛法是从清净心流出来的.
补充:
佛法一定要有内行的人讲解,没有内行的人讲解,世间聪明智慧的人看佛经会把意思看错。这个道理你们在此地也听了不少,不需要再重复。佛法是真实的智慧,不是落在意识里面,用意识心去求佛的真实义,没有这个道理,经上常讲无有是处。世间人没有真实智慧,他怎麼能解佛的意思?
佛教说的宇宙人生真相是什么?
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诸法平等,无有高下。
真实智慧,源于真心。
所谓宇宙人生真实面貌,有朋友会问:难道我们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吗?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真假的界限又在哪里呢?
何谓真假?我们会说真假难辨。为何难辨?我们世间人认为物质世界,森罗万象,千变万化,纷繁错杂;精神世界,人心善恶,思维想法,不可预测。以我们现在这一点微不足道的知识、思维、逻辑推断能力,如何能够窥探宇宙,参透世间,明辨真假?貌似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以我们有限的能力了达无限的宇宙,看似的确不现实。殊不知,问题并不在此。为何真假难辨?问题并非出在外界事物上,而是我们自身。我们辨别真假的这颗心,这种思维,这样的想法本身出了问题。我们用错误的心、思维、想法来看待一切事物,真实面貌如何浮出水面,真假又如何明辨?
所以,说句实在话,我们很可怜啊!的确可怜。我们从出生,生活到如今,有谁能明确告诉我们要用正确的心,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想法去生活、工作,对待一切人、事、物?谁能明确指出真假的边界,指出心的根本问题所在?这也是为什么人类的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终其一生也达不到宇宙真理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他们也用错了心,用错了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直在用习惯性的心、思维、想法来辨别、看待一切事物,却浑然不知这个根本上的心出了问题。有朋友会说:我才不管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宇宙真理与我无关,我过我的生活,你看我过得不也挺好嘛?的确,有些朋友现前的生活不能说大富大贵、衣食无忧,小康生活应该不成问题。如果我们能够保证这样富足的生活维持到永远,那么宇宙真理我个人也觉得无关紧要。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我从高中开始定下了一个目标:追求真理。但是,后来我发现追求真理这一个想法本身就是一个贪心。为什么?贪图真理,所谓的求知欲,这也是一个欲望,一个贪心。
释迦牟尼佛当年为什么放下自己拥有的一切,历经千辛万苦,求得真理?并不是他吃饱了撑着,贪图真理。而是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困苦不堪,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人们,拯救人们,脱离苦难。这是佛陀的真心,是慈悲的体现。
所以,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自以为是!为什么?因为你自以为是的时候,你看不见其它任何的东西,只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牢牢地束缚住。要知道,假上认假,哪里会得到真?只有在真上认识事物,真理才能显现。
今天,我向大家明确道出真假的边界。但在此之前,需要提醒一句,请暂时先放下自己久远以来坚固执着的思维想法,甚至是成见,不管是对于我本人或是对于佛法的成见。摒除心中的琐事和杂念,用清净心、平常心来听我道来。在明白我说的意思的基础上,不要再加上自己的多余的想法,否则大家永远也理解不了我的意思。也许大家听完之后,不能马上接受,存在很多疑惑和不解,这个留待日后在生活中自己慢慢去辨别、分析、验证。
真假的边界在于一个字“变”。永恒不变即为真,瞬息万变便是假。
遍观外界事物,包括我们的身体。有情众生,包括人、动物有生、老、病、死;无情众生,包括植物、矿物有生、住、异、灭;我们生活的宇宙,包括太虚空有成、住、坏、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今天的世界已不再是昨天的世界,今天的生活已不再是昨天的生活,今天的你也已不再是昨天的你。
有朋友问:世界确实在改变,但是我还是我呀,我没有变成其它人呀?那么,请问:什么是你?
这个身体是你吗?如果这整个身体是你,那么你晚上睡觉,有人用刀砍掉你的胳膊,你醒来的时候还是你吗?
你的感受是你吗?如果感受是你,那么是快乐的感受是你,还是悲伤的感受是你?是昨天的感受是你,还是今天的感受是你搜趣网?你说所有的感受都是你,那岂不是有无数个你?
你的想法是你吗?如果你的想法是你,那么是哪种想法是你呢?是好的想法是你,还是坏的想法是你?是昨天的想法是你,还是今天的想法是你?你说所有的想法组成了你,那岂不是有无数个你?
你的行为是你吗?如果你bYjpi的行为是你,那么是哪种行为是你?是善的行为是你,还是恶的行为是你?是昨天的行为是你,还是今天的行为是你?你说从你生下来到现在所有的行为组成了你,那么明天的你岂不是不包括在今天的你之中,那么明天的你就不是今天的你。
你的认识外界事物的心是你吗?如果你认识事物的心是你,那么是哪种认识的心是你呢?是平和安详的心是你,还是烦恼浮躁的心是你?是昨天的认识的心是你,还是今天的认识的心是你?你说你从出生到现在一切的认识的心是你,那么明天的认识的心岂不是不包括在今天的认识的心之中,那么明天的你就不是今天的你。
可怜的人们啊!我们寻觅自我,却了不可得。无始以来,执着假象,认物为己,迷失本心,自取流转,如来说谓真可怜悯者!
听完这段分析之后,有朋友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哦,原来这世上没有我。我是假的,那我今后就不用吃饭,不用工作,不用生活,坐着等死吧。这便是人们长久以来对于佛法最严重的误解,是修学路上的巨大的误区!人们对于佛法的成见便在于此,认为佛法讲空,空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所以佛法是消极避世的,是不求上进的。可悲啊!这种想法障碍了多少人认识宇宙,认识自身的难得的机缘!
佛法的空不是没有,不是不存在。性空,相有。本性是空,现象是有,但这种有是妙有。我且问你:如果没有你,那么现在是谁用手打开电脑,搜索百度?是谁用眼睛观看我写的文字?又是谁在看完了之后明白了我说的意思?
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第一等聪明的人也理解不了佛陀的真实意义。所以世间的聪明叫世智辩聪,佛陀的叫智慧。我们用自己长久以来的习惯性的妄心去推测佛陀的真心,那么生生世世学习佛法也参悟不了佛陀的真实义!
如果想要领悟佛陀的真实义,那么必须用真心听法。如何运用真心听法?在看清楚写的文字,说的语言的当下,不要再夹杂其它任何的思维想法,或是分析辨别。听懂了就过去,这次没听懂也过去,不要再想它,没听懂以后再接着听,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总有一天心领神会。毕竟众生本来是佛,但以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
佛,这个字是梵文翻译过来的中国字,它本来的意思是觉悟。什么是佛?一个透彻明白了宇宙人生真实面貌的人是佛,一个觉悟了的狗、猫、猪、植物、矿物、桌子、椅子、床、水杯是佛。一个觉悟的人,他会恭敬供养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皆是佛。
你恭敬佛,赞叹佛,佛爱护你;你打骂佛,羞辱佛,佛一样爱护你。佛对众生的心是不变的,所以是真心;佛对众生的爱是不变的,所以叫慈悲。我们世间的爱是会变的,所谓爱情,即使这一生不变,生生世世必然会变。
为什么佛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却做不到?因为佛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众生本为一体。
众生本为一体。我且问你:如果现在你的左手无缘无故打了你的右手一拳,那么你的右手会去还你的左手一拳吗?为什么不会?因为都是你呀,是一体的。那么为什么我打你一拳,你会打我一拳?因为我是我,你是你。
众生完全不知道啊!好像茫茫的大海,波浪翻滚,浮起无数的水泡。当这些水泡“啪”地一下破掉之后,又回归了茫茫的大海。
我们就好像这无数的水泡,虚幻不实,各有各的身体。当这场梦破掉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白我们同为一体。所以,这一体便是真心,是佛法的真如本性,真心自性。
佛法是不二法门。生佛一体,虚实一体,空有一体,性相一体,善恶一体,好坏一体,上下一体,前后一体,乃至道家的《易经》里讲的阴阳一体。
因为一体,所以清净;因为一体,所以平等;因为一体,才能觉悟。清净、平等、觉是我们的自性三宝,是学佛人真正的皈依处。有时候我们讲觉、正、净,是一个意思。觉是觉悟,正是平等,净是清净。
前面讲到了“善恶一体”,有朋友可能会问:既然善恶一体,为什么佛要求我们积德行善,惩恶扬善呢?这是个好问题呀!
何谓善恶?为他人着想是善,自私自利是恶。为什么要积德行善?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每天的念头就是为自己,这便是严重的“我执”,对“我”的执着。我想这样,我想那样;这是我的,不是你的;我要挣钱,我要工作,我要生活,等等等等。
“我执”是心的根本问题所在!因为有我,所以我们看世间的一切都是对立的:善恶,真假,是非,对错,空有,上下,前后。如果破除了“我执”,“众生一体”才真正明白,才能真正觉悟。所以,积德行善至搜趣网关重要。因为做善事,能够尽快地帮助我们破除“我执”。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的“我执”只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害的还是他自己。这叫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我说的意思大家要明白。不是没有我,是不要执着这个我。活在当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发一颗利益大众,为大众服务的心。我们的身体还在世间,要为众生服务,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才是真正的度众生。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至此,我已经将佛法的核心意义简要圆满地介绍给大家。如果完全听懂了,应该当下觉悟,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应用。但是,大家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我们明白了道理,但是真正想要做到却是困难重重。原因有两点:一、我们自身从无始劫来,习气不断,烦恼重重。二、外界修学环境恶劣,诱惑巨大。
我们正处于末法时期。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的一千年是正法时期,再过一千年是像法时期,之后的一万年是末法时期。当今是佛陀灭度的大约三千二百年,正处于末法时期。所谓五浊恶世,这个时期的众生,贪嗔痴三毒烦恼严重,自私自利,造无边的罪业。
为什么疫情这么严重,病毒这么猖獗?我们的贪心造成的。财、色、名、食、睡为地狱五条根,是入地狱的原因。当末法时代的一万年过去了,人间将再也没有佛法,没有真理,那时候便是真正的人间地狱。所以,说实在话,不是我学了佛才这么认为,事实便是如此:只有佛法能够真正拯救人间,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疫苗不会起到根本的作用,是治标不治本。根本在哪里?在人心。世界上什么最毒?人心最毒!
心净则身净,身净则土净。一切疾病的根源都是心出了问题。心清净平等,身体就干净健康,行为便善良正直,做事便公正妥当,国土便清净和平。
请注意,这绝对不是唯心论。唯心论讲的心还停留在思维意识层面,没有达到根源。唯心论和唯物论是不究竟的,问题就出在一个“唯”字。因为有“唯”,所以两种论不是偏在心,就是偏在物。佛法告诉我们,心即是物,物即是心,心物一体,心物不二,即为中道了义。佛法讲的心已经超越了心意识的范畴,到达了本性,真心自性。
我们经常把佛陀的真心比喻成一面镜子。大家试想一下,镜子里面本身空无一物,但是它却能显现一切事物。无论大小、高低、善恶、好坏,在镜子面前一律平等显现。并且,镜子在显现的当下,有没有动一个念头,一个搜趣网思维,一个想法?没有。镜子没有想:我要显现什么;我要如何显现。但是,它却能完美地,圆满地显现一切。
我们的心要像一面镜子,面对外界一切事物,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样处理事情才能真正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以前我们处理事情好像一定要动用思维意识,虽然事情也能处理好,但是绝对达不到完美的地步!
心中空无一物,但对于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谓“照见五蕴皆空”,何谓“照见”?不起心动念,没有“我执”,众生一体才能像镜子一样照见。动了一个念头,一个思维,一个想法就不是照见。“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组成我们这个人的全部因素。前面分析“什么是你”的时候就是从这五个因素出发的。色是身体,受是感受,想是想法,行是行为,识是认识的心。
这次讲解从开始到现在,我们讲了很多的名词:佛,真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觉悟,众生一体,真如本性,真心自性。名词虽多,但意义一致,都是讲的同一个东西。
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佛经浩如烟海,到底讲了个什么意思?跟诸位说,佛陀没有意思!朋友们会很诧异:怎么会没有意思呢?的确如此,正因为佛陀没有意思,佛法才包含无量无边的意义。
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为什么无人说?不是没有人说,是根本说不出来。语言说出来的都是方便义,不是佛陀的真实义。真理说不出来,大家只能通过语言文字去领悟它。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是什么意思
引大德江味农居士的开示:何以即为谤佛耶?经文似未明言,其实已暗示在如来二字之中矣。圆证本性,方称如来。空寂性中,那得有念?那复有我?凡作念我当如何如何,惟妄想未寂,我执未空之凡夫则然。乃谓如来如是,是视如来同凡夫矣,非谤而何?当知说法是报化佛,并非法身如来。然必证得法身,方成报化身。故报化身与法身,虽不一而不异。故法身无念无说,报化身虽有说而实无念。经文特举如来为言者,意在显此。以示切不可疑佛有说法之念。一有此疑,无异疑佛性不空寂,未证法身矣。亦即无异谓并未成佛矣。故曰即为谤佛也。
又复佛之说法,无非对机。机者,机缘。对机之言,正明说法亦是缘生。缘生体空,故法本无法。如来已证体空,故说即无说。岂得谓有所说法耶?佛何以能不起念随缘说法?前所谓修因时悲愿熏习之力,是也。此理,十卷金光明经,说之最为详明。不可不知。兹引而说之。经曰:‘佛无是念,我今演说十二分教,利益有情。’十二分教,谓三藏。详开三藏为十二部分也。此言佛说经律论三藏,利益众生。初不作念我当如是也。经又曰:‘然由往昔慈善根力搜趣网,于彼有情,随其根性、意乐、胜解,不起分别,任运济度,示教利喜,尽未来际,无有穷尽。’此言,虽不起念我当说法度众。然能随彼众生根性、意之所乐、所解者而说之。且虽如是善应机缘,尽未来际,开示教化,利益一切,皆令欢喜,说法无尽。
请教一句佛经的意思
以佛眼观一切十方国土中一切物。尚不见无。何况有法。毕竟空法。能破颠倒。作和解?多谢解译上是有问题的.
例如说:
以望远镜观一切十方天上中一切物。尚不见星。何况用肉眼。毕竟早上。日夜颠倒故。
意思是佛眼尚不见(无法见到)无, 相对眼, 见应解作观看或了解.
所以 不见 不能解作不著.
用佛眼来看, 一切事物都不见有与无(无分别相), 何况还有什么定法? 最终还是要归结到法空上来, 才能破世间颠倒的知见.
但 何况 所指应该是比佛眼更差的方法又或比无更难明白的对象, 都不是你的意思.
佛佗原来意思应该是:
以五眼中最高层次的佛眼来看一切事物. 尚且无法见到无,何况用有法去了解, 全因为只有了解空法才能破除颠倒知见.
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出自哪里
尔时,胜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来大智慧,希有无等伦,
一切诸世间,思惟莫能及。
凡夫妄观察,取相不如理,
佛离一切相,非彼所能见。
迷惑无知者,妄取五蕴相,
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见佛。
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
如是解法性,则见卢舍那。
因前五蕴故,后蕴相续起,
于此性了知,见佛难思议。
譬如闇中宝,无灯不可见,
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亦如目有翳,不见净妙色,
如是不净心,不见诸佛法。
又如明净日,瞽者莫能见,
无有智慧心,终不见诸佛。
若能除眼翳,舍离于色想,
不见于诸法,则得见如来。
一切慧先说,诸佛菩提法,
我从于彼闻,得见卢舍那。
“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佛是圆满的觉悟者,离一切相,不执一相一法,而能随缘现万相万法,不执不卡,圆满周遍。纵有智慧者,如独觉一般,虽然解得因缘道理。但仍不离法执,不能彻了无二之慧。众生虽本具佛性,与佛无二无别,然无佛出世,如同珍宝置于暗中,虽未曾失,无光不显。佛不出世,众生无由晓了究竟智智,得悟究竟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