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畏上一句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注释】果:果真,真的。畏:1.害怕,恐惧。2.敬畏,敬服。讳:1.隐瞒,忌讳。2.回避,顾忌。色:脸色,表情。媚:巴结,讨好。
【解读】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人们对其多有畏敬。他们说话直言不讳,脸上也从来不会有讨好的神色。。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是庄重的,近距离接触是温和的,可听他说话又是严厉的。”
(《论语•子张》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这大概可以解释为,跟一个君子打交道,可以感觉到三种季节变化:看他时,觉得脸上冷冰冰的,如冬天一般,令人望而生畏;可一旦接近,又觉得非常亲和,如春天一般,令人心生暖意;可一开口说话,又觉得他的话凉飕飕的,如秋天一般,既有凉气又凉得怪舒服的。
这也可以理解为:君子出口之“言”、脸上之“色”均冷,对谁都不会“讳言媚色”;但是,一旦接近,会感受到他的“心”并不冷。
能做到“言不讳,色不媚”,令人敬畏的也就是有德有才的真仁者、真君子;而假仁者、伪君子才做不到“言不讳,色不媚”呢,只要能让自己的日子好过,能不让别人的日子好过,怎么着都行。
伪君子行走于世戴面具,真君子行走于世不戴面具。
言不讳的何充
晋朝时王含在担任庐江郡守时,贪污腐败,声名狼藉。可王含有个权倾一时的大将军哥哥王敦,王敦袒护其兄,有一天特意于众人面前说:“我哥哥在庐江肯定是个好干部,庐江人个个都夸他。”当时何充为王敦属下,掌管文书,也在座,当即一脸正色纠正道:“我就是庐江人,听到的跟这完全不一致。”王敦哑巴了。在座其他人都为他惶恐不安,可何充反而安然若素,神态自若。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反侧:惶恐不安,不安。如:辗转反侧。)
何充这一不畏强权,敢说真话的言行被记载到了《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汉语中“方正”这一词意为:指人的品行正直不阿,不为外力所屈服。“方正”也是中国历代选人用人的标准之一。
【注释】果:果真,真的。畏:1.害怕,恐惧。2.敬畏,敬服。讳:1.隐瞒,忌讳。2.回避,顾忌。色:脸色,表情。媚:巴结,讨好。
【解读】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人们对其多有畏敬。他们说话直言不讳,脸上也从来不会有讨好的神色。。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是庄重的,近距离接触是温和的,可听他说话又是严厉的。”
(《论语•子张》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这大概可以解释为,跟一个君子打交道,可以感觉到三种季节变化:看他时,觉得脸上冷冰冰的,如冬天一般,令人望而生畏;可一旦接近,又觉得非常亲和,如春天一般,令人心生暖意;可一开口说话,又觉得他的话凉飕飕的,如秋天一般,既有凉气又凉得怪舒服的。
这也可以理解为:君子出口之“言”、脸上之“色”均冷,对谁都不会“讳言媚色”;但是,一旦接近,会感受到他的“心”并不冷。
能做到“言不讳,色不媚”,令人敬畏的也就是有德有才的真仁者、真君子;而假仁者、伪君子才做不到“言不讳,色不媚”呢,只要能让自己的日子好过,能不让别人的日子好过,怎么着都行。
伪君子行走于世戴面具,真君子行走于世不戴面具。
言不讳的何充
晋朝时王含在担任庐江郡守时,贪污腐败,声名狼藉。可王含有个权倾一时的大将军哥哥王敦,王敦袒护其兄,有一天特意于众人面前说:“我哥哥在庐江肯定是个好干部,庐江人个个都夸他。”当时何充为王敦属下,掌管文书,也在座,当即一脸正色纠正道:“我就是庐江人,听到的跟这完全不一致。”王敦哑巴了。在座其他人都为他惶恐不安,可何充反而安然若素,神态自若。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反侧:惶恐不安,不安。如:辗转反侧。)
何充这一不畏强权,敢说真话的言行被记载到了《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汉语中“方正”这一词意为:指人的品行正直不阿,不为外力所屈服。“方正”也是中国历代选人用人的标准之一。
言而不讳上一句
上一句是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该句话出处是《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部分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并分为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学文属于智育修养,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
该句话出处是《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部分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并分为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学文属于智育修养,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
弟子规的全文及意思
一、原文: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命自我作 福自我求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於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二、译文:
一、总 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译文】
《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对己谨慎约束,对人诚实可信。处事要博爱民众,并亲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二、入则孝 出则悌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译文】
当父母呼唤的时候,应当即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做的事,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译文】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译文】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照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侍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译文】
外出办事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以免父母挂念。居处要安在固定的地方,职业要稳定不能轻易变化。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译文】
不要因为事情小就自作主张,假如自作主张的去做事,就不符合做儿子的礼仪。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译文】
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不要私自把它们藏起来。假如你把东西藏起来,一经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译文】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准备齐全。凡是父母所厌恶的东西,一定要小心谨慎的处理掉。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译文】
如果身体受了伤,就会给父母带来忧愁。如果品行上有什么缺失,就会使父母蒙受羞耻。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恶我, 孝方贤。
【译文】
父母关爱我,我孝敬父母又有什么困难呢。父母憎恶我,我还能克尽孝道,这种孝才算是真正有孝道。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译文】
父母如果有过错,作子女的应该善意规劝使其改正,规劝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说话时声音一定要轻柔。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译文】
如果父母不听子女规劝,又不改正错误,等父母情绪好时再劝,如果还是不听,还要哭泣恳求,如果父母生气打子女,子女也甘愿接受绝无怨言。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译文】
父母生病的时候,煎好的汤药,做子女的都要先尝一尝。照料生病的父母要日夜服侍在床前,不能随意离开。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译文】
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经常伤心痛苦,哀思亲恩。在守丧期间,要夫妻分居,不能吃肉饮酒。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译文】
为父母守丧要完全按照礼法办事,举行祭礼时要表达出极大的诚恳,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父母在世时一样克尽孝心。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译文】
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就包含其中了。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译文】
彼此把财物看得很轻,兄弟之间的怨恨就不会产生。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忿恨就自然消失了。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译文】
在吃饭的时候,应当让年长者先用;在坐的时候,应当让年长者先坐下;在走路的时
候,让年长者走在前面,年幼的跟在后面。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译文】
如果听见年长者叫唤人,就应立即帮他去叫喊。如果要叫喊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译文】
称呼长者,不可以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译文】
走在路上如果遇上了尊长,要快步迎上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不说话,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译文】
如果骑着马行路时遇见长者要下马,坐着车行路时遇到长者要下车。长辈走后,自己还要在原地呆会儿,等长辈走到百步以外,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译文】
如果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长辈坐下以后,命令你坐,这时你才可以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译文】
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些,但是也不能太低,如果低到听不太清楚,那也是不适宜的。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译文】
在见尊长的时候,走路要快些,见过尊长告退的时候,动作一定要缓慢。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双目望着长辈,不能左顾右盼。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译文】
服侍叔伯等父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堂表兄,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恭敬。
三、谨而信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译文】
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一个人很容易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www.souquanme.com惜此时此刻的宝贵时光。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译文】
早晨起床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在洗脸洗手的时候还要刷牙漱口。每次大小便完毕,都要把手洗干净。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惧紧切。
【译文】
帽子一定要戴端正,穿衣服时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译文】
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以免把衣帽弄脏。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译文】
衣服的穿着贵在整洁干净,而不在于华贵漂亮。见长辈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平时在家时穿的衣服要和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译文】
对于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译文】
血气方刚的年龄,千万不要贪杯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译文】
走路时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要端庄直立。作揖行礼时要把身子弓下去,行叩拜礼时要表现得恭恭敬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译文】
在家门口站立时不要把脚踩在门坎上,不要瘸腿斜靠着,落坐时不要把两腿叉开,不要摇晃双腿。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译文】
进门时要缓慢地揭开门帘,不能弄出声响。走路拐弯时角度大些,以免碰到东西或人。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译文】
手里拿着未盛东西的器具,就像拿着装满了东西的器具一样小心。走进没人的房间,就像走进有人在的房间一样谨慎。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译文】
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时最容易发生差错。做事时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地对待看似简单的事。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译文】
凡是打架闹事的场合,绝对不能靠近。凡是不正经的事情,绝对不去过问涉足。
将入门, 问谁存;
将上堂, 声必扬。
【译文】
准备进入别人的家门时,首先要问一声:有人在家吗?准备上堂屋时,声音要平和大声。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译文】
当别人问是谁时,就要将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如果只回答“是我”、“是吾”,对方就弄不清楚究竟是谁。
用人物, 须明求。
傥不问, 即为偷。
【译文】
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当面提请求,以征得别人同意。假如不问一声就拿去用,这就是偷窃。
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
【译文】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里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的话就应当答应,不要小气不借。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译文】
凡是说话,首先要讲求信用。欺骗蒙混,胡言乱语,这怎么可以呢?
说话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译文】
说话多,不如少说,因为言多必失,说的话只要切题恰当,切忌花言巧语。
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译文】
尖酸刻薄的话,下流不干净的话,千万不能说。粗俗的市侩习气,要彻底戒除。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译文】
对于自己没有完全看清楚的事,不要随便乱说,对于自己没有明确了解的事,不要轻易散布出去。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译文】
对于不妥当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别人,假如你轻易许诺,就会处在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的两难境地。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译文】
凡是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而且流畅。说话时不能讲得太快,不能讲得含糊不清。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译文】
那个说东家长,这个说东家短,如果别人说的这些事情与己无关,就不要去多管闲事。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译文】
看到别人的善行,就要向他看齐,即使和他相差得很远,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也会渐渐赶上他。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则警。
【译文】
看见别人做了坏事,就要自我反省。如果发现自己有错就要加以改正,如果自己没有做错事也要自我警惕。
惟徳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译文】
只有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的时候,才应当自我勉励,发愤赶上别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译文】
如果自己的穿着不如别人漂亮,如果自己的饮食不如别人的美味可口,用不着心里难过悲伤。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译文】
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高兴。如果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与你交往,有益的朋友就会与你断交。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译文】
听见别人恭维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欣然接受,如果这样,
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会逐渐与你亲近起来。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译文】
如果无意中做了坏事,这就叫“错”。如果是有意地为非作歹,这就叫“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傥掩饰, 增一辜。
【译文】
犯了错误却能够改正错误,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假如犯了错还要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
四、泛爱众而亲仁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译文】
无论什么人都必须互相关心和爱护,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译文】
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高,人们所重视的,并不是相貌的漂亮。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译文】
一个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名声自然会大。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轻訾。
【译文】
自己有才能,不能自私自利只为自己谋利。别人有才能,不能轻易地诋毁别人。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译文】
不要曲意巴结有钱人,不要对穷人骄横无礼,不要厌弃故交老友,不要只喜欢新交的朋友。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译文】
当别人很忙碌的时候,不要一有事就去打搅。当别人心情不安的时候,不要找他说话而打扰他。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译文】
发现了别人的短处,千万不要揭发出来,发现了别人的隐私,绝对不要说出去。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译文】
称道别人的善行,就等于做了一件好事。因为别人知道你在宣扬他的善行,就会更加勉励自己。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译文】
宣扬别人的短处就是一种罪恶。宣扬别人的短处会招致别人的痛恨引来祸患。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译文】
看到别人的长处要给予鼓励,这对双方在品德上都有益处。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加规劝,这对双方在道义上都是一种亏损。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译文】
无论是从别人手里得到东西,还是把东西给予别人,都要分得清清楚楚。给予别人的应该多些,获取别人的应该少些。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译文】
准备要求别人去做的事,首先要问一句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就应当立即停止。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译文】
对别人的恩惠要思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越短越好,对别人报恩要越长越好。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译文】
对待家里的婢女仆人,最重要的是自身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了,还要有仁慈宽厚的胸怀。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译文】
用势力去压服别人,别人的内心却不服。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才会口服心服无话可说。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译文】
同样是人,但类别不同。普通的俗人很多,而品德高尚的人很少。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译文】
真正的仁者,人们对他都心怀敬畏,说话时直言不讳,脸色也不谄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译文】
如果能与品行高尚的仁者亲近,会得到无限的益处。与仁者亲近,个人的品德就会日渐地进步,而过失就会日渐减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译文】
不接近品德高尚的仁者,会有无限的害处。这样一来小人就会乘机亲近他,什么坏事都可能做出来。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译文】
如果不努力实践礼义仁爱,只是学习经典文献,就会滋长浮华作风,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译文】
如果只努力实践仁义,不学习经典文献,就会只凭自己的见解去为人处事,就不会明白道理的真假与否。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译文】
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确实都很重要。
方读此, 勿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译文】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心里又想读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去开始读那本书。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译文】
不妨把学习的期限放宽些,但在学习时要抓紧时间用功。学习只要功夫到家,不懂的地方就会自然弄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译文】
如果心中有疑问,要随时做好记录,虚心向别人请教,求得准确的意义。
房屋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译文】
书房里要收拾得清爽,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要保持整洁,笔砚要放端正。
墨磨偏, 心不正;
字不敬, 心先病。
【译文】
如果把墨磨偏了,说明心不在焉。字写得潦草不整齐,说明思想不集中。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译文】
存列典籍要有固定的地方,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归还到原来的地方。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损, 就补之。
【译文】
即使有急事不看书了,也要把书本整理好。如果书本有缺损,应当修补完整。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译文】
不是圣贤经书,应该放弃不看。不好的书容易蒙蔽人的思想,破坏人的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译文】
一个人不能自甘堕落,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圣人和贤人的境界,都是可能通过自身努力逐渐达到的。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命自我作 福自我求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於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二、译文:
一、总 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译文】
《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对己谨慎约束,对人诚实可信。处事要博爱民众,并亲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二、入则孝 出则悌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译文】
当父母呼唤的时候,应当即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做的事,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译文】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听明白。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译文】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照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侍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译文】
外出办事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以免父母挂念。居处要安在固定的地方,职业要稳定不能轻易变化。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译文】
不要因为事情小就自作主张,假如自作主张的去做事,就不符合做儿子的礼仪。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译文】
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不要私自把它们藏起来。假如你把东西藏起来,一经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译文】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准备齐全。凡是父母所厌恶的东西,一定要小心谨慎的处理掉。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译文】
如果身体受了伤,就会给父母带来忧愁。如果品行上有什么缺失,就会使父母蒙受羞耻。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恶我, 孝方贤。
【译文】
父母关爱我,我孝敬父母又有什么困难呢。父母憎恶我,我还能克尽孝道,这种孝才算是真正有孝道。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译文】
父母如果有过错,作子女的应该善意规劝使其改正,规劝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说话时声音一定要轻柔。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译文】
如果父母不听子女规劝,又不改正错误,等父母情绪好时再劝,如果还是不听,还要哭泣恳求,如果父母生气打子女,子女也甘愿接受绝无怨言。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译文】
父母生病的时候,煎好的汤药,做子女的都要先尝一尝。照料生病的父母要日夜服侍在床前,不能随意离开。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译文】
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经常伤心痛苦,哀思亲恩。在守丧期间,要夫妻分居,不能吃肉饮酒。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译文】
为父母守丧要完全按照礼法办事,举行祭礼时要表达出极大的诚恳,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父母在世时一样克尽孝心。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译文】
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就包含其中了。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译文】
彼此把财物看得很轻,兄弟之间的怨恨就不会产生。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忿恨就自然消失了。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译文】
在吃饭的时候,应当让年长者先用;在坐的时候,应当让年长者先坐下;在走路的时
候,让年长者走在前面,年幼的跟在后面。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译文】
如果听见年长者叫唤人,就应立即帮他去叫喊。如果要叫喊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译文】
称呼长者,不可以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译文】
走在路上如果遇上了尊长,要快步迎上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不说话,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译文】
如果骑着马行路时遇见长者要下马,坐着车行路时遇到长者要下车。长辈走后,自己还要在原地呆会儿,等长辈走到百步以外,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译文】
如果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长辈坐下以后,命令你坐,这时你才可以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译文】
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些,但是也不能太低,如果低到听不太清楚,那也是不适宜的。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译文】
在见尊长的时候,走路要快些,见过尊长告退的时候,动作一定要缓慢。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双目望着长辈,不能左顾右盼。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译文】
服侍叔伯等父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堂表兄,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恭敬。
三、谨而信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译文】
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一个人很容易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www.souquanme.com惜此时此刻的宝贵时光。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译文】
早晨起床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在洗脸洗手的时候还要刷牙漱口。每次大小便完毕,都要把手洗干净。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惧紧切。
【译文】
帽子一定要戴端正,穿衣服时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译文】
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以免把衣帽弄脏。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译文】
衣服的穿着贵在整洁干净,而不在于华贵漂亮。见长辈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平时在家时穿的衣服要和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译文】
对于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译文】
血气方刚的年龄,千万不要贪杯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译文】
走路时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要端庄直立。作揖行礼时要把身子弓下去,行叩拜礼时要表现得恭恭敬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译文】
在家门口站立时不要把脚踩在门坎上,不要瘸腿斜靠着,落坐时不要把两腿叉开,不要摇晃双腿。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译文】
进门时要缓慢地揭开门帘,不能弄出声响。走路拐弯时角度大些,以免碰到东西或人。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译文】
手里拿着未盛东西的器具,就像拿着装满了东西的器具一样小心。走进没人的房间,就像走进有人在的房间一样谨慎。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译文】
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时最容易发生差错。做事时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地对待看似简单的事。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译文】
凡是打架闹事的场合,绝对不能靠近。凡是不正经的事情,绝对不去过问涉足。
将入门, 问谁存;
将上堂, 声必扬。
【译文】
准备进入别人的家门时,首先要问一声:有人在家吗?准备上堂屋时,声音要平和大声。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译文】
当别人问是谁时,就要将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如果只回答“是我”、“是吾”,对方就弄不清楚究竟是谁。
用人物, 须明求。
傥不问, 即为偷。
【译文】
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当面提请求,以征得别人同意。假如不问一声就拿去用,这就是偷窃。
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
【译文】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里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的话就应当答应,不要小气不借。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译文】
凡是说话,首先要讲求信用。欺骗蒙混,胡言乱语,这怎么可以呢?
说话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译文】
说话多,不如少说,因为言多必失,说的话只要切题恰当,切忌花言巧语。
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译文】
尖酸刻薄的话,下流不干净的话,千万不能说。粗俗的市侩习气,要彻底戒除。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译文】
对于自己没有完全看清楚的事,不要随便乱说,对于自己没有明确了解的事,不要轻易散布出去。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译文】
对于不妥当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别人,假如你轻易许诺,就会处在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的两难境地。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译文】
凡是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而且流畅。说话时不能讲得太快,不能讲得含糊不清。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译文】
那个说东家长,这个说东家短,如果别人说的这些事情与己无关,就不要去多管闲事。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译文】
看到别人的善行,就要向他看齐,即使和他相差得很远,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也会渐渐赶上他。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则警。
【译文】
看见别人做了坏事,就要自我反省。如果发现自己有错就要加以改正,如果自己没有做错事也要自我警惕。
惟徳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译文】
只有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的时候,才应当自我勉励,发愤赶上别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译文】
如果自己的穿着不如别人漂亮,如果自己的饮食不如别人的美味可口,用不着心里难过悲伤。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译文】
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高兴。如果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与你交往,有益的朋友就会与你断交。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译文】
听见别人恭维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欣然接受,如果这样,
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会逐渐与你亲近起来。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译文】
如果无意中做了坏事,这就叫“错”。如果是有意地为非作歹,这就叫“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傥掩饰, 增一辜。
【译文】
犯了错误却能够改正错误,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假如犯了错还要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
四、泛爱众而亲仁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译文】
无论什么人都必须互相关心和爱护,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译文】
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高,人们所重视的,并不是相貌的漂亮。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译文】
一个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名声自然会大。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轻訾。
【译文】
自己有才能,不能自私自利只为自己谋利。别人有才能,不能轻易地诋毁别人。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译文】
不要曲意巴结有钱人,不要对穷人骄横无礼,不要厌弃故交老友,不要只喜欢新交的朋友。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译文】
当别人很忙碌的时候,不要一有事就去打搅。当别人心情不安的时候,不要找他说话而打扰他。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译文】
发现了别人的短处,千万不要揭发出来,发现了别人的隐私,绝对不要说出去。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译文】
称道别人的善行,就等于做了一件好事。因为别人知道你在宣扬他的善行,就会更加勉励自己。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译文】
宣扬别人的短处就是一种罪恶。宣扬别人的短处会招致别人的痛恨引来祸患。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译文】
看到别人的长处要给予鼓励,这对双方在品德上都有益处。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加规劝,这对双方在道义上都是一种亏损。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译文】
无论是从别人手里得到东西,还是把东西给予别人,都要分得清清楚楚。给予别人的应该多些,获取别人的应该少些。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译文】
准备要求别人去做的事,首先要问一句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就应当立即停止。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译文】
对别人的恩惠要思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越短越好,对别人报恩要越长越好。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译文】
对待家里的婢女仆人,最重要的是自身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了,还要有仁慈宽厚的胸怀。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译文】
用势力去压服别人,别人的内心却不服。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才会口服心服无话可说。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译文】
同样是人,但类别不同。普通的俗人很多,而品德高尚的人很少。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译文】
真正的仁者,人们对他都心怀敬畏,说话时直言不讳,脸色也不谄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译文】
如果能与品行高尚的仁者亲近,会得到无限的益处。与仁者亲近,个人的品德就会日渐地进步,而过失就会日渐减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译文】
不接近品德高尚的仁者,会有无限的害处。这样一来小人就会乘机亲近他,什么坏事都可能做出来。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译文】
如果不努力实践礼义仁爱,只是学习经典文献,就会滋长浮华作风,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译文】
如果只努力实践仁义,不学习经典文献,就会只凭自己的见解去为人处事,就不会明白道理的真假与否。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译文】
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确实都很重要。
方读此, 勿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译文】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心里又想读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去开始读那本书。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译文】
不妨把学习的期限放宽些,但在学习时要抓紧时间用功。学习只要功夫到家,不懂的地方就会自然弄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译文】
如果心中有疑问,要随时做好记录,虚心向别人请教,求得准确的意义。
房屋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译文】
书房里要收拾得清爽,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要保持整洁,笔砚要放端正。
墨磨偏, 心不正;
字不敬, 心先病。
【译文】
如果把墨磨偏了,说明心不在焉。字写得潦草不整齐,说明思想不集中。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译文】
存列典籍要有固定的地方,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归还到原来的地方。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损, 就补之。
【译文】
即使有急事不看书了,也要把书本整理好。如果书本有缺损,应当修补完整。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译文】
不是圣贤经书,应该放弃不看。不好的书容易蒙蔽人的思想,破坏人的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译文】
一个人不能自甘堕落,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圣人和贤人的境界,都是可能通过自身努力逐渐达到的。
有没有弟子规句句解释
有,子弟规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便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优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人呼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先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廉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无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吴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於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轻訾
勿诌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却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另付<弟子规>
现在如果我们真的想有成就,要在根上扎根,扎根要在德行。德行在一般来讲是《弟子规》。《弟子规》句句做到,我们的道德,根就扎稳了,毛病习气慢慢会淘汰掉。
真正的根本是做人,《弟子规》一定字字句句统统要落实,变成自己日常生活行为,处事待人接物的原则,根基就在这个地方。
总序
《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其次是要对自己谨慎约束,对人诚实可信。处事要博爱民众,并亲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以下是弟子规里的经典语句,大家共勉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译文:称呼长者,不可以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表现的谦虚恭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服侍叔伯等父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堂兄弟,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恭敬。
朝早起,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译文:清晨要早起,一个人很容易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的宝贵时光。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译文:对于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译文:血气方刚的年龄,千万不要贪杯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译文:走路时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要端正直立。作揖行礼时要不身子弓下去,行叩拜礼时要表现的恭恭敬敬。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清略。
译文: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时最容易发生差错。做事时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地对待看似简单的事。
斗闹场,绝勿近;
邪避事,绝勿问。
译文:凡是打架闹事的场合,绝对不能*近。凡是不正经的事情,绝对不去过问涉足。
用人物,须明求;
傥不问,即为透。
译文: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当面提要求,以征求别人同意。假如不问一声就拿去,这就是偷窃。
借人物,及时还;
人借物,有勿悭。
译文;接了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的话就应当答应,不要小气不借。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译文:凡是说话,首先要讲求信用。欺骗蒙混,胡言乱语,这怎么可以呢?
说话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译文:说话多,不如少说。因为言多必失,说的话只要切题恰当,切忌花言巧语。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来,勿轻传。
译文;对于自己完全没有看清楚的事,不要随便乱说,对于自己没有明确了解的事不要轻易散布出去。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译文;对于不妥当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别人,假如你轻易许诺,就会处在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的两难境地。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译文:看到别人的善行,就要相他看齐,即使和他相差很远,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也会渐渐赶上他。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则警。
译文:看见别人做了坏事,就要自我反省。如果发现自己有错误要加以改正,如果没有做错事也要自我警惕。
惟德学,惟才艺;
不如人,当自勉。
译文:只有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的时候,才应当自我 勉励,发奋赶上别人。
闻过怒,闻誉乐;
不如人,勿生成。
译文;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高兴。如果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与你交往,有益的朋友就会与你断交。
闻誉恐,闻过欣;
直谅士,渐相亲。
译文: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就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欣然接受,如果这样,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回渐渐与你亲近起来。
无心非,名为错;
有心非,名为恶。
译文:如果无意中做了坏事,这就叫“错”,如果是有意的为非作歹,这就叫“恶”。
过能改,归于无;
傥掩饰,增一辜。
译文://www.souquanme.com犯了错误却能够改正错误,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假如犯了错误还要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译文;无论什么人都必须互相关心和爱护,以为我们生活在同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译文;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高,人们所重视的,并不是相貌的漂亮。
才所大,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译文;一个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名声自然会大。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识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勿谄富,勿骄贫;
勿厌故,勿喜新。
译文:不要曲意巴结有钱的人,不要对穷人骄横无礼,不要厌弃故交老友,不要只喜欢新交的朋友。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
译文:发现了别人的短处,千万不要揭发出来,发现了别人的隐私,绝对不要说出去。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译文:看到别人的的长处要给予鼓励,这对双方的品德上都有益处。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加规劝,这对双方在道义上都是一种亏损。
凡取与,贵分晓;
与宜多,取宜少。
译文:无论是从别人手里得到东西,还是把东西给予别人,都要分的清清楚楚,给予别人的应该多一些,获取别人的应该少一些。
将加人,先问己;
己不欲,即速已。
译文:准备要求别人去做的事,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如果自己都不喜欢做的事,就应当立即停止。
恩欲报,怨欲忘;
报怨短,报恩长。
译文:对别人的恩惠要思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越短越好,对别人的报恩越长越好。
势服人,心不然;
理服人,方无言。
译文;用势力去压服别人,别人的内心却不服。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才会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讳,色不媚。
译文;真正的仁者,人们对他都心怀敬畏,说话时直言不讳,脸色也不谄媚。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译文:如果能与品行高尚的仁者亲近,会得到无限的益处。与仁者亲近,个人的品德就会日渐的进步,而过失就会日渐减少。
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进,百事坏。
译文;不接近品行高尚的仁者,会有无限的害处。这样一来小人就会乘机接近他,什么坏事都能做的出来。
不力行,但学文;
长浮华,成何人?
译文;如果不努力实践礼仪仁爱,只是学习经典文献,就会滋长浮华作风,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坏心志。
译文:不是圣贤经书,应放弃不看。不好的书容易蒙蔽人的思想破坏的人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
译文:一个人不能自甘堕落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圣人和贤人的境界都是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达到的。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便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优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人呼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先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廉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无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吴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於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轻訾
勿诌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却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另付<弟子规>
现在如果我们真的想有成就,要在根上扎根,扎根要在德行。德行在一般来讲是《弟子规》。《弟子规》句句做到,我们的道德,根就扎稳了,毛病习气慢慢会淘汰掉。
真正的根本是做人,《弟子规》一定字字句句统统要落实,变成自己日常生活行为,处事待人接物的原则,根基就在这个地方。
总序
《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其次是要对自己谨慎约束,对人诚实可信。处事要博爱民众,并亲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以下是弟子规里的经典语句,大家共勉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译文:称呼长者,不可以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表现的谦虚恭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服侍叔伯等父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堂兄弟,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恭敬。
朝早起,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译文:清晨要早起,一个人很容易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的宝贵时光。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译文:对于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译文:血气方刚的年龄,千万不要贪杯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译文:走路时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要端正直立。作揖行礼时要不身子弓下去,行叩拜礼时要表现的恭恭敬敬。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清略。
译文: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时最容易发生差错。做事时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地对待看似简单的事。
斗闹场,绝勿近;
邪避事,绝勿问。
译文:凡是打架闹事的场合,绝对不能*近。凡是不正经的事情,绝对不去过问涉足。
用人物,须明求;
傥不问,即为透。
译文: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当面提要求,以征求别人同意。假如不问一声就拿去,这就是偷窃。
借人物,及时还;
人借物,有勿悭。
译文;接了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的话就应当答应,不要小气不借。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译文:凡是说话,首先要讲求信用。欺骗蒙混,胡言乱语,这怎么可以呢?
说话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译文:说话多,不如少说。因为言多必失,说的话只要切题恰当,切忌花言巧语。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来,勿轻传。
译文;对于自己完全没有看清楚的事,不要随便乱说,对于自己没有明确了解的事不要轻易散布出去。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译文;对于不妥当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别人,假如你轻易许诺,就会处在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的两难境地。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译文:看到别人的善行,就要相他看齐,即使和他相差很远,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也会渐渐赶上他。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则警。
译文:看见别人做了坏事,就要自我反省。如果发现自己有错误要加以改正,如果没有做错事也要自我警惕。
惟德学,惟才艺;
不如人,当自勉。
译文:只有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的时候,才应当自我 勉励,发奋赶上别人。
闻过怒,闻誉乐;
不如人,勿生成。
译文;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高兴。如果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与你交往,有益的朋友就会与你断交。
闻誉恐,闻过欣;
直谅士,渐相亲。
译文: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就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欣然接受,如果这样,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回渐渐与你亲近起来。
无心非,名为错;
有心非,名为恶。
译文:如果无意中做了坏事,这就叫“错”,如果是有意的为非作歹,这就叫“恶”。
过能改,归于无;
傥掩饰,增一辜。
译文://www.souquanme.com犯了错误却能够改正错误,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假如犯了错误还要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译文;无论什么人都必须互相关心和爱护,以为我们生活在同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译文;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高,人们所重视的,并不是相貌的漂亮。
才所大,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译文;一个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名声自然会大。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识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勿谄富,勿骄贫;
勿厌故,勿喜新。
译文:不要曲意巴结有钱的人,不要对穷人骄横无礼,不要厌弃故交老友,不要只喜欢新交的朋友。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
译文:发现了别人的短处,千万不要揭发出来,发现了别人的隐私,绝对不要说出去。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译文:看到别人的的长处要给予鼓励,这对双方的品德上都有益处。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加规劝,这对双方在道义上都是一种亏损。
凡取与,贵分晓;
与宜多,取宜少。
译文:无论是从别人手里得到东西,还是把东西给予别人,都要分的清清楚楚,给予别人的应该多一些,获取别人的应该少一些。
将加人,先问己;
己不欲,即速已。
译文:准备要求别人去做的事,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如果自己都不喜欢做的事,就应当立即停止。
恩欲报,怨欲忘;
报怨短,报恩长。
译文:对别人的恩惠要思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越短越好,对别人的报恩越长越好。
势服人,心不然;
理服人,方无言。
译文;用势力去压服别人,别人的内心却不服。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才会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讳,色不媚。
译文;真正的仁者,人们对他都心怀敬畏,说话时直言不讳,脸色也不谄媚。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译文:如果能与品行高尚的仁者亲近,会得到无限的益处。与仁者亲近,个人的品德就会日渐的进步,而过失就会日渐减少。
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进,百事坏。
译文;不接近品行高尚的仁者,会有无限的害处。这样一来小人就会乘机接近他,什么坏事都能做的出来。
不力行,但学文;
长浮华,成何人?
译文;如果不努力实践礼仪仁爱,只是学习经典文献,就会滋长浮华作风,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坏心志。
译文:不是圣贤经书,应放弃不看。不好的书容易蒙蔽人的思想破坏的人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
译文:一个人不能自甘堕落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圣人和贤人的境界都是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达到的。
弟子规全文
“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曰:「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在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搜趣网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编辑本段原文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恨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编辑本段作者生卒
? 据《弟子规密码》作者王俊闳考证: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绛州城关人即今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1647年即清朝顺治年间,卒于1729年即清朝雍正年间。此前关于李毓秀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及生于1662年、卒于1722年的说法均与史实不符。 ?
编辑本段解释
总 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易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易解: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请参考地藏经,孝子应如何给往生者修福)。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论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出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易解: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言语为福祸之门。孔门四科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可见言语之重要。)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易解: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以夺取为目的。”青少年守则明言:助人为快乐之本。)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易解: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搜趣网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敬老尊贤)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易解: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易解: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防止肠病毒,要学会洗手,手心、手背、指缝间均要仔细搓洗)(陶渊明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易解: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作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易解:饮酒有害健康,要守法,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夫子劝勉我们:食物不要过分讲求精美,烹调不要过分要求细致。)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不是为了满足口目。) 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 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抖动,这些都是很轻浮、傲慢的举动,有失君子风范。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易解: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开门的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转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拿东西时要注意,即使是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易解: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如赌博、色情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的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碍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中庸:用功日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不安,心定不下来。 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 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书本是智慧的结晶,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整。(古人一书难求,故有修补之举。)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易解: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低,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孟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唐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编辑本段《弟子规》另解
从各方面考虑之后,我觉得即使在成年人中、居士团体中,乃至出家僧团中,学习《弟子规》都有必要,一个人学和不学肯定有很大差别。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弟子规》看作所有教育的顶巅,有了它一切具足、没有它一切不成,这是不对的。虽然它在教导人生哲理、规范世俗行为上是一部好论典,但与佛教胜义、世俗的真理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这方面务必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否则,特别喜好孔孟思想搜趣网的个别人觉得:“《弟子规》是一切学问之最,只要懂得孔子的思想就可以,学佛没有什么。”把孔子与释迦牟尼佛相提并论,我觉得这是一大错误! 我看过不少儒家先贤的书,如《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里面对今生的做人讲得很好,可却没有涉及业因果、前后世的甚深道理,更未触及佛教所揭示的一切万法真理。因此,如果有人说孔子与释迦牟尼佛一样,我们可以跟他辩论:不说特别深奥的道理,单单是前后世或六道轮回的存在,儒教传统思想中有没有提到?大家不妨观察一下。我详详细细地翻过很多书,觉得儒家注重的是今世,来世几乎很少提及,更不要说揭示心性本体,让人明心见性了。因此,对它太重视了恐怕也不行,只能说:在世俗方面,它是很好的教言。 —— 索达吉堪布 聊起最近颇受追捧的《弟子规》,张老先生有些“急”了:“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让孩子背诵《弟子规》,殊不知《弟子规》是借用孔子做门面,其实是那些卖写书人、出书人各自的私
编辑本段原文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恨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编辑本段作者生卒
? 据《弟子规密码》作者王俊闳考证: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绛州城关人即今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1647年即清朝顺治年间,卒于1729年即清朝雍正年间。此前关于李毓秀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及生于1662年、卒于1722年的说法均与史实不符。 ?
编辑本段解释
总 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易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易解: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请参考地藏经,孝子应如何给往生者修福)。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论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出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易解: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言语为福祸之门。孔门四科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可见言语之重要。)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易解: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以夺取为目的。”青少年守则明言:助人为快乐之本。)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易解: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搜趣网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敬老尊贤)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易解: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易解: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因为时光宝贵,转瞬即逝,应当好好珍惜和努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防止肠病毒,要学会洗手,手心、手背、指缝间均要仔细搓洗)(陶渊明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易解: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作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易解:饮酒有害健康,要守法,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夫子劝勉我们:食物不要过分讲求精美,烹调不要过分要求细致。)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不是为了满足口目。) 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 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抖动,这些都是很轻浮、傲慢的举动,有失君子风范。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易解: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开门的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转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拿东西时要注意,即使是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易解: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如赌博、色情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的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碍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中庸:用功日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不安,心定不下来。 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 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书本是智慧的结晶,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整。(古人一书难求,故有修补之举。)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易解: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低,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孟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唐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编辑本段《弟子规》另解
从各方面考虑之后,我觉得即使在成年人中、居士团体中,乃至出家僧团中,学习《弟子规》都有必要,一个人学和不学肯定有很大差别。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弟子规》看作所有教育的顶巅,有了它一切具足、没有它一切不成,这是不对的。虽然它在教导人生哲理、规范世俗行为上是一部好论典,但与佛教胜义、世俗的真理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这方面务必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否则,特别喜好孔孟思想搜趣网的个别人觉得:“《弟子规》是一切学问之最,只要懂得孔子的思想就可以,学佛没有什么。”把孔子与释迦牟尼佛相提并论,我觉得这是一大错误! 我看过不少儒家先贤的书,如《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里面对今生的做人讲得很好,可却没有涉及业因果、前后世的甚深道理,更未触及佛教所揭示的一切万法真理。因此,如果有人说孔子与释迦牟尼佛一样,我们可以跟他辩论:不说特别深奥的道理,单单是前后世或六道轮回的存在,儒教传统思想中有没有提到?大家不妨观察一下。我详详细细地翻过很多书,觉得儒家注重的是今世,来世几乎很少提及,更不要说揭示心性本体,让人明心见性了。因此,对它太重视了恐怕也不行,只能说:在世俗方面,它是很好的教言。 —— 索达吉堪布 聊起最近颇受追捧的《弟子规》,张老先生有些“急”了:“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让孩子背诵《弟子规》,殊不知《弟子规》是借用孔子做门面,其实是那些卖写书人、出书人各自的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