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的后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后面是什么)

话说天下大势后面是什么见下,“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这是中国古典......

话说天下大势的后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后面是什么)

话说天下大势后面是什么

见下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这是中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第一句话,作者是小说家______. 请你说出这部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和一个故事 用出自这部名著的歇后语写一句话 仿写句子“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人名不改) 改写成陈述句:做一件事是坐在一边关看效率高,还是自己搜趣网亲手动手效率高呢?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人物:曹操.故事:三顾茅庐
做一件事不是坐在一边观看效率高,是自己亲自动手效率高.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三国里,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出自谁的口?,
下列成语和歇后语均出自于“三国”时期,
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搜趣网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谚语、歇后语:
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3、过五关,斩六将;
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6、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7、徐庶进搜趣网曹营——一言不发;
8、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9、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10、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
11、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2、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13、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自哪里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自《三国演义》的卷首语,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此句也用来表示人物或事情的发展分分合合拥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注定。
此句是形容三国时期,描述了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由于各国后主过于无能而亡国。蜀后主刘禅被钟、邓合军擒于成都,吴后主惧战而降,魏后主曹奂被迫移位于司马炎改年号为晋,从此天下皆归司马掌控。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出自哪

这句话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里。

搜趣网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出此处。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此句是形容三国时期,描述了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由于各国后主过于搜趣网无能而亡国。

蜀后主刘禅被钟、邓合军擒于成都,吴后主惧战而降,魏后主曹奂被迫移位于司马炎改年号为晋,从此天下皆归司马掌控。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 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 

《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2]  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之一。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什么意思?

快一点哦!

《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出此处。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此句也用来表示人物或事情的发展分分合合拥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注定。

这句话本身是对历史的很好的描述。硬要深究其中道理,不外乎一个“利”字,所谓分有分利,合有合利,分利大则人心思分,合利大则人心思合。古今中外,无不如此。治国安民,计皆出于驭利之术也。

扩展资料

原因:

“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开疆辟土,筑城修河,这些原不能说是什么虐政,正可视作一笔投资,和罗斯福造田纳西工程性质可以有相类之处。但是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却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于是怨声载道,与汝偕亡地和皇权为难了。

这种有为的皇权不能不同时加强它对内的压力,费用更大,陈胜吴广之流,揭竿而起,天下大乱了。人民死亡遍地,人口减少了,于是乱久必合,又形成一个没有比休息更能引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所谓养民。养到一个时候,皇权逐渐累积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这种循环也因而复始。”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