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残犹有傲霜枝上句或下句
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上一句是: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梅花傲雪的诗句
1、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2、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3、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
5、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6、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苏轼《西江月梅花》
7、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8、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9、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10、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1、弄梅骑竹嬉游日。——王国维《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12、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13、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14、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15、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6、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吴涛《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
17、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18、银河宛转三千曲。——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19、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懈恋花》
20、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21、一朵江梅春带雪。——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22、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柳宗元《早梅》
23、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2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5、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26、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赵显宏《昼夜乐冬》
27、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8、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2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30、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3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32、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33、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34、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35、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36、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齐己《早梅》
37、天涯也有江南信。——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38、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39、去时梅萼初凝粉。——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40、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41、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搜趣网》
42、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43、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44、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45、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46、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www.souquanme.com——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47、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48、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9、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李清照《临江仙梅》
50、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2、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3、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
5、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6、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苏轼《西江月梅花》
7、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8、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9、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10、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1、弄梅骑竹嬉游日。——王国维《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12、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13、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14、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15、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6、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吴涛《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
17、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18、银河宛转三千曲。——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19、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懈恋花》
20、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21、一朵江梅春带雪。——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22、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柳宗元《早梅》
23、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2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5、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26、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赵显宏《昼夜乐冬》
27、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8、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2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30、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3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32、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33、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34、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35、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36、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齐己《早梅》
37、天涯也有江南信。——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38、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39、去时梅萼初凝粉。——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40、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41、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何逊《咏早梅搜趣网》
42、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43、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44、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45、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46、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www.souquanme.com——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47、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48、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9、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李清照《临江仙梅》
50、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是什么句意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赠刘景文》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
2、擎:文中指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向上托举荷叶)
3、傲霜:文中指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解说】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色是在秋末冬初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
【鉴赏】
《赠刘景文》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诗中所托为秋天景物。第一句写枯荷。荷出污泥而不染,本为高洁品质之象征,惟到秋末,池荷只剩残茎,连枯叶也已无存,确是一片凄寂。昔李璟作《山花子》,首句云:“菡萏香销翠叶残。”王国维乃谓“大有‘从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苏轼此诗首句,殆更过之。夫留得枯荷,尚能听雨,近则连枯叶亦无之,其衰飒至极矣。然则作者嗟叹感喟之情仅此一句,第二句便将笔势劈空振起,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残菊与枯荷,虽同为衰飒场面,却以“傲霜枝”三字写出了秋菊的孤高之态和贞亮之节,看似与第一句对文,有互文见义、相与呼应之势;事实却侧重在“傲”字上。
“擎雨”之“盖”乃实写,不过说像伞盖一样的荷叶都已一干二净;而“傲霜”之“枝”的“傲”则以移情手法写出了菊的内在精神,示人以凛不可犯的气概。这就比第一句深入了搜趣网,也提高了。第三句则爽性喝破,人人皆以萧瑟秋风、严寒冬日为苦,作者却偏偏赞之为“一年好景”,且谆谆嘱咐“君须记”,此真以平淡无奇之语言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受;至于收句,倘无力回天,则全诗必成虎头蛇尾,强弩之末。而作者乃从花写到枝,从枝叶写到果实,所谓“正是橙黄橘绿时”,乃金秋乍逝,百物搜趣网丰收的季节,“橙黄橘绿”,又搜趣网呈现一派熙熙融融景象,在前两句枯淡凄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现了炫目摇情的色彩,真使人疑为神来之笔。然而作者除了用几个植物名称和几种简单明快的色调之外,再无其他噶枝蔓之句,这就给予作者一种踏实稳重、矜平躁释的美的感受。
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渚莲塘荷,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领风骚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诗人的高明还在于,他不是简单地写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将描写的笔触伸向了荷叶和菊枝。终荷花之一生,荷叶都是为之增姿,不可或缺的。同样,菊之所以被誉为霜下之杰,不仅因为它蕊寒香冷,姿怀贞秀,还因为它有挺拔劲节的枝干。花残了,枝还能傲霜独立,才能充分体现它孤标傲世的品格。这两句字面相对,内容相连,是谓“流水对”。“已无”、“犹有”,一气呵成,写出二花之异。
可是,不论是先谢还是后凋,它们毕竟都过时了,不得不退出竞争,让位于生机盎然的初冬骄子──橙和橘。至此,诗人才满怀喜悦地提醒人们:请记住,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还是在“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屈原《橘颂》)的初冬时节!这里橙橘并提,实则偏重于橘。从屈原的《橘颂》到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树一直是诗人歌颂的“嘉树”,橘实则“可以荐嘉客”。橘树那“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的坚贞节操,岂止荷、菊不如,直欲与松柏媲美了。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作者说,虽然秋去冬来,荷尽菊残,但仍是橙黄橘绿的美好时光。诗中用“傲霜枝”作比,意在歌颂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菊残犹有傲霜枝”,后来有人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
2、擎:文中指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向上托举荷叶)
3、傲霜:文中指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解说】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色是在秋末冬初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
【鉴赏】
《赠刘景文》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诗中所托为秋天景物。第一句写枯荷。荷出污泥而不染,本为高洁品质之象征,惟到秋末,池荷只剩残茎,连枯叶也已无存,确是一片凄寂。昔李璟作《山花子》,首句云:“菡萏香销翠叶残。”王国维乃谓“大有‘从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苏轼此诗首句,殆更过之。夫留得枯荷,尚能听雨,近则连枯叶亦无之,其衰飒至极矣。然则作者嗟叹感喟之情仅此一句,第二句便将笔势劈空振起,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残菊与枯荷,虽同为衰飒场面,却以“傲霜枝”三字写出了秋菊的孤高之态和贞亮之节,看似与第一句对文,有互文见义、相与呼应之势;事实却侧重在“傲”字上。
“擎雨”之“盖”乃实写,不过说像伞盖一样的荷叶都已一干二净;而“傲霜”之“枝”的“傲”则以移情手法写出了菊的内在精神,示人以凛不可犯的气概。这就比第一句深入了搜趣网,也提高了。第三句则爽性喝破,人人皆以萧瑟秋风、严寒冬日为苦,作者却偏偏赞之为“一年好景”,且谆谆嘱咐“君须记”,此真以平淡无奇之语言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受;至于收句,倘无力回天,则全诗必成虎头蛇尾,强弩之末。而作者乃从花写到枝,从枝叶写到果实,所谓“正是橙黄橘绿时”,乃金秋乍逝,百物搜趣网丰收的季节,“橙黄橘绿”,又搜趣网呈现一派熙熙融融景象,在前两句枯淡凄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现了炫目摇情的色彩,真使人疑为神来之笔。然而作者除了用几个植物名称和几种简单明快的色调之外,再无其他噶枝蔓之句,这就给予作者一种踏实稳重、矜平躁释的美的感受。
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渚莲塘荷,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领风骚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诗人的高明还在于,他不是简单地写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将描写的笔触伸向了荷叶和菊枝。终荷花之一生,荷叶都是为之增姿,不可或缺的。同样,菊之所以被誉为霜下之杰,不仅因为它蕊寒香冷,姿怀贞秀,还因为它有挺拔劲节的枝干。花残了,枝还能傲霜独立,才能充分体现它孤标傲世的品格。这两句字面相对,内容相连,是谓“流水对”。“已无”、“犹有”,一气呵成,写出二花之异。
可是,不论是先谢还是后凋,它们毕竟都过时了,不得不退出竞争,让位于生机盎然的初冬骄子──橙和橘。至此,诗人才满怀喜悦地提醒人们:请记住,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还是在“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屈原《橘颂》)的初冬时节!这里橙橘并提,实则偏重于橘。从屈原的《橘颂》到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树一直是诗人歌颂的“嘉树”,橘实则“可以荐嘉客”。橘树那“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的坚贞节操,岂止荷、菊不如,直欲与松柏媲美了。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作者说,虽然秋去冬来,荷尽菊残,但仍是橙黄橘绿的美好时光。诗中用“傲霜枝”作比,意在歌颂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菊残犹有傲霜枝”,后来有人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首诗下面两句是什么?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首诗下面两句是什么?隆冬时节,百花凋零,只有菊花傲霜盛开,成为冬天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