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熙宁九年是什么意思?
有光宗耀祖的意思
祖德、宗功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农村文化中很核心的价值部分
是孔子的儒家伦理思想对国人的内化
这种思想教育我们作为子孙的后辈
要努力进去得取功名光宗耀祖
祖德流注三潭水,是说祖德很多
宗功九茂八月花,是说宗功很旺
个人理解是两方面意思
要么是说祖辈创的功德无量惠及子孙
要么是教育后辈光宗耀祖
祖德、宗功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农村文化中很核心的价值部分
是孔子的儒家伦理思想对国人的内化
这种思想教育我们作为子孙的后辈
要努力进去得取功名光宗耀祖
祖德流注三潭水,是说祖德很多
宗功九茂八月花,是说宗功很旺
个人理解是两方面意思
要么是说祖辈创的功德无量惠及子孙
要么是教育后辈光宗耀祖
中国皇帝
中国的历代皇帝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夏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 2、帝启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1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40年 6、少康22年 7、帝抒17年
8、帝槐26年 9、帝芒18年 10、帝泄16年 11、不降59年
12、帝扃21年 13、胤甲21年 14、帝孔甲31年 15、帝皋11年
16、帝发19年 17、履癸53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商
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周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7年2、成王诵37年3、康王钊26年4、昭王瑖5l年5、穆王满55年
6、共王紧扈l2年7、懿王囏25年8、孝王辟方15年9、夷王变16年
l0、厉王胡37年-共和时代l4年-ll、宣王靖46年12、幽王宫湼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5l年2、桓王林23年3、庄王铊15年4、厘王胡齐5年5、惠王阆
25年6、襄王郑33年7、顷王壬臣6年8、匡王班6年9、定王瑜2l年
1O、简王夷14年11、灵王泄心27年l2、景王贵25年13、悼王猛1年
l4、敬王匈44年15、元王仁7年l6、贞定王介28年17、哀王去疾1年
18、思王叔1年19、考王嵬15年20、威烈王午44年2l、安王骄26年
22、烈王喜7年23、显王扁48年24、慎靓王定6年25、赧王延59年
26、东周君杰7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春秋战国
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秦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12年2、二世胡亥3年3、子婴l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汉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12年。
2、惠帝盈7年。
3、少帝(吕后专政)8年。
4、文帝桓23年。
5、景帝启l6年。
6、武帝彻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始元,l3年。
8、宣帝询本始,25年。
9、元帝爽初元,16年。
lO、成帝骜建始,26年。
ll、哀帝欣建平,6年。
12、平帝珩元始,5年。
l3、孺子婴居摄,3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新朝
新朝:公元9--25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东汉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建武33年。
2、明帝庄永平l8年。
3、章帝炟建初l3年。
4、和帝肇永元17年。
5、殇帝隆延平1年。
6、安帝佑永初19年。
7、顺帝保永建l9年。
8、冲帝炳永加l年。
9、质帝钻本初l年。
lO、桓帝志建和2l年。
ll、灵帝宏建宁22年。
12、少帝辨光熹1年。
l3、献帝协初平32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三国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魏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黄初7年。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齐王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曹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蜀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章武3年。
2、后主禅建兴4l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吴
吴:公元222--28O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权黄武31年。
2、会稽王亮建兴7年。
3、景帝休永安7年。
4、乌程候皓元兴l7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晋
西晋:265--316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
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
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
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
东晋:317--4O2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
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
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
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
5、穆帝司马聃永和l7年。
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
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
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
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十六国
十六国:304--439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303--347共七个皇帝建都:成都。
l、李特2年2、李流l年。3、李雄30年4、李班l年5、李期3年
6、李寿5年7、李势5年。
前赵:304--329匈奴建都:平阳(山西临汾)历五帝
l、刘渊6年2、刘和l年3、刘聪8年4、刘l杰l年5、刘曜l3年
后赵:319--352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勒l5年2、石弘l年3、石虎l5年4、石世l年5、石遵l年
6、石祗?年7、冉闵3年。
前燕:357--37O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15年2、慕容儁1l年3、慕容暐1l年。
前秦:351--394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健4年2、符生3年3、符坚27年4、符丕2年5、苻登9年
6、符荣l年
前凉:313--376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茂5年2、张骏22年3、张重华9年4、张耀灵l年5、张祚3年
6、张玄靓9年7、张天钖l2年。
后秦:384--4l7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苌8年2、姚真22年3、姚弘2年。
后燕:384--409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l3年2、慕容宝3年3、慕容盛3年4、慕容熙7年5、高云3年。
南燕:398--4lO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7年2、慕容超6年。
北燕:409--436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跋22年2、冯弘6年。
后凉:386--4O3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光13年2、吕绍l年3、吕篡1年4、吕隆1年。
南凉:397--4l4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3年2、秃发利鹿狐3年3、秃废傉檀13年。
西凉:4O0--42O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暠17年2、李歆4年。
北凉:397--439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业4年2、沮渠蒙逊33年3、沮渠牧犍7年。
西秦:385--43l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3年2、乞伏乾归24年3、乞伏炽磐l6年4、乞伏暮末4年。
夏:4O7--43l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19年2、赫连昌4年3、赫连定4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裕永初3年。
二、少帝刘义符景平2年。
三、文帝刘义隆元加30年。
四、孝武帝刘骏孝建11年。
五、废帝刘予业永元l年。
六、明帝刘彧秦始8年。
七、后废帝刘昱元徴5年。
八、顺帝刘准升明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建元4年。
二、武帝肖赜永明ll年。
三、废帝肖昭业隆昌l年。
四、废帝肖昭文延兴l年。
五、明帝肖鸾建武5年。
六、东昏侯宝卷永元13年。
七、和帝肖宝融中兴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衍天监48年。
二、简文帝肖纲大宝2年。
三、元帝肖绎承圣4年。
四、敬帝肖方智绍泰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永定3年。
二、文帝陈倩天加7年。
三、废帝陈伯宗光大2年。
四、宣帝陈顼太建l4年。
五、后主陈叔宝至德7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北朝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23年2、明元帝嗣15年3、太武帝寿28年4、文成帝睿14年
5、献文帝弘6年6、孝文帝宏29年7、宣武帝恪l6年8、孝明帝诩12年
9、孝庄帝子攸3年1O、节闵帝恭1年l1、安定王朝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2年2、文帝宝炬17年3、废帝钦2年4、恭帝廓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lO年2、孝昭帝演l年3、武成帝湛4年4、后主纬11年
5、幼主恒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l年2、明帝毓4年3、武帝邕l8年4、宣帝赟l年
5、静帝阐2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隋朝
隋朝:58l--6l8杨姓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开皇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大业12年。
三、恭帝杨侑义宁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唐朝
唐朝618--9O7李姓建都:长安
一、高祖渊武德9年。
二、太宗世民贞观23年。
三、高宗治永徽34年。
四、中宗显嗣圣1年。
五、武则天垂拱21年。
六、中宗(复辟)神龙5年。
七、睿宗旦景云3年。
八、玄宗隆基先天43年。
九、肃宗亭至德7年。
十、代宗豫宝应17年。
十一、德宗适建中26年。
十二、顺宗诵永贞l年。
十三、宪宗纯元和l5年。
十四、穆宗恒长庆4年。
十五、敬宗湛宝历2年。
十六、文宗昂太和14年。
十七、武宗炎会昌6年。
十八、宣宗忱大中13年。
十九、懿宗漼咸通l4年。
二十、僖宗儇乾符l5年。
二十一、昭宗晔龙纪16年。
二十二、哀帝祝天佑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五代
五代十国9O7--96O
后梁:9O7--923,共16年。朱姓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开平6年。
二、末帝友贞乾化11年。
后唐:923--936共14年。李姓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同光4年。
二、明宗嗣源天成8年。
三、愍帝从厚应顺l年。
四、废帝从珂清泰2年。
后晋936--946共1l年石姓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天福7年。
二、出帝重贵开运4年。
后汉947--95O共4年刘姓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天福2年。
二、隐帝承佑乾佑2年。
后周951--960共lO年郭姓、柴姓建都:汴梁
一、太祖威广顺3年。
二、世宗荣显德6年。
三、恭德宗训l年。
十国:
前蜀:9O7--925建都:成都
一、王建12年。
二、王衍8年。
吴:892--937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15年。
二、杨渥3年。
三、杨隆演lO年。
四、杨溥l7年。
楚:896--95l建都:长沙
一、马殷35年。
二、马希声2年。
三、马希范l5年。
四、马希广3年。
五、马希萼2年。
六、马希崇l年。
闽:897--946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4O年。
二、王延均3年。
三、王昶4年。
四、王延义4年。
五、王延政3年。
南唐:937--975建都:金陵
一、李升7年。
二、李璟l9年。
三、李煜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22年。
二、高从海20年。
三、高保融l2年。
四、高保勗l年。
五、高继冲l年。
南汉:9O5--97l建都:广州
一、刘隐12年。
二、刘32年。
三、刘玢1年。
四、刘晟l6年。
五、刘鋹l3年。
吴越:893--978建都:钱塘
一、钱鏐41年。
二、钱元瓘lO年。
三、钱佐6年。
四、钱倧l年。
五、钱俶40年。
北汉:951--979建都:太原
一、刘崇4年。
二、刘钧l4年。
三、刘继恩l年。
四、刘继元1l年。
后蜀:933--965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l年。
二、盈昶3O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宋朝
(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曙,治平,在位4年。
六、神宗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3年。
九、帝昺,祥兴,在位3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元朝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海山,至大,在位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明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4年。
三、成祖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搜趣网,洪熙,在位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南明
福王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朱由榔,年号永历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清朝
清朝:l644--l9ll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仪,为宣统,在位3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年号洪宪。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夏
(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 2、帝启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1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40年 6、少康22年 7、帝抒17年
8、帝槐26年 9、帝芒18年 10、帝泄16年 11、不降59年
12、帝扃21年 13、胤甲21年 14、帝孔甲31年 15、帝皋11年
16、帝发19年 17、履癸53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商
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周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7年2、成王诵37年3、康王钊26年4、昭王瑖5l年5、穆王满55年
6、共王紧扈l2年7、懿王囏25年8、孝王辟方15年9、夷王变16年
l0、厉王胡37年-共和时代l4年-ll、宣王靖46年12、幽王宫湼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5l年2、桓王林23年3、庄王铊15年4、厘王胡齐5年5、惠王阆
25年6、襄王郑33年7、顷王壬臣6年8、匡王班6年9、定王瑜2l年
1O、简王夷14年11、灵王泄心27年l2、景王贵25年13、悼王猛1年
l4、敬王匈44年15、元王仁7年l6、贞定王介28年17、哀王去疾1年
18、思王叔1年19、考王嵬15年20、威烈王午44年2l、安王骄26年
22、烈王喜7年23、显王扁48年24、慎靓王定6年25、赧王延59年
26、东周君杰7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春秋战国
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秦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12年2、二世胡亥3年3、子婴l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汉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12年。
2、惠帝盈7年。
3、少帝(吕后专政)8年。
4、文帝桓23年。
5、景帝启l6年。
6、武帝彻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始元,l3年。
8、宣帝询本始,25年。
9、元帝爽初元,16年。
lO、成帝骜建始,26年。
ll、哀帝欣建平,6年。
12、平帝珩元始,5年。
l3、孺子婴居摄,3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新朝
新朝:公元9--25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东汉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建武33年。
2、明帝庄永平l8年。
3、章帝炟建初l3年。
4、和帝肇永元17年。
5、殇帝隆延平1年。
6、安帝佑永初19年。
7、顺帝保永建l9年。
8、冲帝炳永加l年。
9、质帝钻本初l年。
lO、桓帝志建和2l年。
ll、灵帝宏建宁22年。
12、少帝辨光熹1年。
l3、献帝协初平32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三国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魏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黄初7年。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齐王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曹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蜀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章武3年。
2、后主禅建兴4l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吴
吴:公元222--28O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权黄武31年。
2、会稽王亮建兴7年。
3、景帝休永安7年。
4、乌程候皓元兴l7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晋
西晋:265--316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
2、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
3、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
4、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
东晋:317--4O2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
2、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
3、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
4、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
5、穆帝司马聃永和l7年。
6、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
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
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
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十六国
十六国:304--439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303--347共七个皇帝建都:成都。
l、李特2年2、李流l年。3、李雄30年4、李班l年5、李期3年
6、李寿5年7、李势5年。
前赵:304--329匈奴建都:平阳(山西临汾)历五帝
l、刘渊6年2、刘和l年3、刘聪8年4、刘l杰l年5、刘曜l3年
后赵:319--352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勒l5年2、石弘l年3、石虎l5年4、石世l年5、石遵l年
6、石祗?年7、冉闵3年。
前燕:357--37O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15年2、慕容儁1l年3、慕容暐1l年。
前秦:351--394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健4年2、符生3年3、符坚27年4、符丕2年5、苻登9年
6、符荣l年
前凉:313--376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茂5年2、张骏22年3、张重华9年4、张耀灵l年5、张祚3年
6、张玄靓9年7、张天钖l2年。
后秦:384--4l7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苌8年2、姚真22年3、姚弘2年。
后燕:384--409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l3年2、慕容宝3年3、慕容盛3年4、慕容熙7年5、高云3年。
南燕:398--4lO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7年2、慕容超6年。
北燕:409--436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跋22年2、冯弘6年。
后凉:386--4O3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光13年2、吕绍l年3、吕篡1年4、吕隆1年。
南凉:397--4l4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3年2、秃发利鹿狐3年3、秃废傉檀13年。
西凉:4O0--42O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暠17年2、李歆4年。
北凉:397--439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业4年2、沮渠蒙逊33年3、沮渠牧犍7年。
西秦:385--43l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3年2、乞伏乾归24年3、乞伏炽磐l6年4、乞伏暮末4年。
夏:4O7--43l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19年2、赫连昌4年3、赫连定4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裕永初3年。
二、少帝刘义符景平2年。
三、文帝刘义隆元加30年。
四、孝武帝刘骏孝建11年。
五、废帝刘予业永元l年。
六、明帝刘彧秦始8年。
七、后废帝刘昱元徴5年。
八、顺帝刘准升明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建元4年。
二、武帝肖赜永明ll年。
三、废帝肖昭业隆昌l年。
四、废帝肖昭文延兴l年。
五、明帝肖鸾建武5年。
六、东昏侯宝卷永元13年。
七、和帝肖宝融中兴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衍天监48年。
二、简文帝肖纲大宝2年。
三、元帝肖绎承圣4年。
四、敬帝肖方智绍泰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永定3年。
二、文帝陈倩天加7年。
三、废帝陈伯宗光大2年。
四、宣帝陈顼太建l4年。
五、后主陈叔宝至德7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北朝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23年2、明元帝嗣15年3、太武帝寿28年4、文成帝睿14年
5、献文帝弘6年6、孝文帝宏29年7、宣武帝恪l6年8、孝明帝诩12年
9、孝庄帝子攸3年1O、节闵帝恭1年l1、安定王朝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2年2、文帝宝炬17年3、废帝钦2年4、恭帝廓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lO年2、孝昭帝演l年3、武成帝湛4年4、后主纬11年
5、幼主恒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l年2、明帝毓4年3、武帝邕l8年4、宣帝赟l年
5、静帝阐2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隋朝
隋朝:58l--6l8杨姓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开皇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大业12年。
三、恭帝杨侑义宁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唐朝
唐朝618--9O7李姓建都:长安
一、高祖渊武德9年。
二、太宗世民贞观23年。
三、高宗治永徽34年。
四、中宗显嗣圣1年。
五、武则天垂拱21年。
六、中宗(复辟)神龙5年。
七、睿宗旦景云3年。
八、玄宗隆基先天43年。
九、肃宗亭至德7年。
十、代宗豫宝应17年。
十一、德宗适建中26年。
十二、顺宗诵永贞l年。
十三、宪宗纯元和l5年。
十四、穆宗恒长庆4年。
十五、敬宗湛宝历2年。
十六、文宗昂太和14年。
十七、武宗炎会昌6年。
十八、宣宗忱大中13年。
十九、懿宗漼咸通l4年。
二十、僖宗儇乾符l5年。
二十一、昭宗晔龙纪16年。
二十二、哀帝祝天佑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五代
五代十国9O7--96O
后梁:9O7--923,共16年。朱姓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开平6年。
二、末帝友贞乾化11年。
后唐:923--936共14年。李姓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同光4年。
二、明宗嗣源天成8年。
三、愍帝从厚应顺l年。
四、废帝从珂清泰2年。
后晋936--946共1l年石姓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天福7年。
二、出帝重贵开运4年。
后汉947--95O共4年刘姓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天福2年。
二、隐帝承佑乾佑2年。
后周951--960共lO年郭姓、柴姓建都:汴梁
一、太祖威广顺3年。
二、世宗荣显德6年。
三、恭德宗训l年。
十国:
前蜀:9O7--925建都:成都
一、王建12年。
二、王衍8年。
吴:892--937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15年。
二、杨渥3年。
三、杨隆演lO年。
四、杨溥l7年。
楚:896--95l建都:长沙
一、马殷35年。
二、马希声2年。
三、马希范l5年。
四、马希广3年。
五、马希萼2年。
六、马希崇l年。
闽:897--946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4O年。
二、王延均3年。
三、王昶4年。
四、王延义4年。
五、王延政3年。
南唐:937--975建都:金陵
一、李升7年。
二、李璟l9年。
三、李煜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22年。
二、高从海20年。
三、高保融l2年。
四、高保勗l年。
五、高继冲l年。
南汉:9O5--97l建都:广州
一、刘隐12年。
二、刘32年。
三、刘玢1年。
四、刘晟l6年。
五、刘鋹l3年。
吴越:893--978建都:钱塘
一、钱鏐41年。
二、钱元瓘lO年。
三、钱佐6年。
四、钱倧l年。
五、钱俶40年。
北汉:951--979建都:太原
一、刘崇4年。
二、刘钧l4年。
三、刘继恩l年。
四、刘继元1l年。
后蜀:933--965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l年。
二、盈昶3O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宋朝
(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曙,治平,在位4年。
六、神宗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3年。
九、帝昺,祥兴,在位3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元朝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海山,至大,在位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明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4年。
三、成祖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搜趣网,洪熙,在位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南明
福王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朱由榔,年号永历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清朝
清朝:l644--l9ll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仪,为宣统,在位3年。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年号洪宪。
温县的名人有哪些
温县名人——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东汉末期、三国曹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温县招贤乡安乐寨)人,东汉末年,曾任曹操丞相府文学掾、丞相主簿、魏王太子中庶子;魏国时,为三朝元老,曾历任尚书右扑射、抚军将军、大将军、太尉、太傅、丞相等职;其死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晋宣帝,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
1.家族背景
司马懿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自仰八世,至东汉安帝时,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司马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司马俊,字元异。俊生京兆尹司马防,字建公。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晋书宣帝纪》)。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的一个诏书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晋书礼志》)。
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司马懿生在乱世中,“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
2.早年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之;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晋书宣帝纪》)。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他为上计椽。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据说,司马氏的先祖是祝融。祝融出自轩辕黄帝的长子重黎。以后历尧、舜、禹、夏、商数代,世世代代充任夏官(夏官为周代以前掌管军政和军赋的官职);周代改夏官为司马。到周宣王时,因家族功勋显赫被恩准以司马官名为姓氏。
楚汉间,赵将司马印与诸侯共同伐秦。秦朝灭亡后,依楚王项羽,被封为殷王。
“都河内……子孙遂家焉。”河内就成为司马氏后来的祖籍。其后经八代,可考的征西将军司马钧;钩子司马量,字公度,任豫章太守;量子司马隽,字元异,任颖川太守;隽子司马防,字建公,历任京兆尹、尚书右丞。防有八子,皆有才识,时称“八达”。司马懿即其二子。
汉灵帝光和三年至献帝建安六年(公元180-201年)二岁至二十三岁。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举孝廉。
娶妻张春华,温县北平皋人。出身贵族之家,品德闻名乡里,智识过人,为懿生三子一女:司马师、司马干和女南阳公主。郡守辟懿为河内郡上计掾(会计宫),勤于职守,名声很盛。
司空曹操闻司马懿博学多才,欲擢用,司马懿看不起出身“赘阉遗丑”的曹操,托风痹之病而不出仕。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二十九岁曹操被献帝拜为丞相,再次派人请司马懿出仕,以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丞相府文学掾(文牍之官)。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办事认真,勤勤恳恳。“至于刍多牧之间,悉皆临履。”先后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及主簿。
懿三弟司马孚被曹操征辟,初任陈思王曹植的文学掾,后迁太子中庶子。是年,司马师出生,字子元。三年后,司马昭出生,字子上。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十六岁。 三月,司马懿随曹操出征伐张鲁。十一月,张鲁降,懿向曹操建议。乘刘备初代刘璋,蜀人心未附,宜远征江陵,可震撼汉中、益州。曹操不纳,讥为“得陇望蜀。”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三十八岁
夏五月,曹操为魏王。十月,立曹丕为太子,迁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为太子“四友。”是年,司马朗死于征吴军中。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三十九岁
司马懿为丞相军司马,向曹操提出“经国远筹”的军屯建议,被曹操采纳。
建聋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四十岁
关羽围曹仁于樊城,于禁为关羽所虏。曹操惊恐,欲迁许都至河北。司马懿献计劝阻迁都,提出联合孙吴袭关羽后方以解樊围之策。曹操采纳。十二月,吴将俘获关羽,成为三国时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成功范例。
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怂恿曹操自立为帝。司马懿极力支持。曹操不纳。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四十一岁
正月,曹操死。司马懿将丧事办理得井井有条。曹丕代曹操为丞相之职,封司马懿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具体负责策划、组织、安排曹魏代汉事务。曹丕不听从司马懿的建议,白白放弃襄、樊二城。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四十一岁
十月,魏受汉禅。曹丕即位,为文帝,任司马懿为尚书,后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司马孚迁侍中,常侍军官,继而转平书郎、给事常侍、黄门侍郎、加骑都尉,后出任河内典农,封爵关内侯,转清河太守。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四十搜趣网二岁
司马懿迁侍中,尚书右仆射。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四十五岁
曹丕南巡,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坐镇留守许都,转抚军大将军,假节诫。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四十六岁
曹丕伐吴,再次让司马懿留守许都。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四十六岁
五月,曹丕病重,司马懿同曹真、陈群等受曹丕托孤之任,为曹睿顾命辅政。
十二月,明帝曹睿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时东吴犯魏。司马懿迎敌,大胜吴军。
被封为骠骑大将军。至此,司马懿可以开府治事,有了自己的办事机构,和统归自己指挥的军队,可以培植自己的力量。吴质称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在洛阳声望日隆。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四十八岁.
六月,曹真忌妒司马懿,为独揽大权,奏请明帝让懿屯兵宛城,主持对吴边境地区的军政事务。 司马孚迁度支尚书,主管军国的收支预算,后迁尚书右仆射,进爵昌平侯。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四十九岁 ,正月,蜀诸葛亮犯魏。魏不敌。明帝意诏司马懿驰援。此时,魏新城太守原蜀国降将孟达,又阴谋叛魏投蜀。司马懿当机立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新城平叛.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五十一岁
司马懿应诏加大将军、大都督,假黄械,协助曹真抵御蜀军。遇雨受阻,班师。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五十二岁
诸葛亮进犯天水。曹真病死。明帝诏司马懿都督雍、凉二州,抵御蜀军。懿奉行“敛军依险,只守不攻”方针,致蜀兵败。明帝派使臣劳军,赐懿耕地。懿奏请明帝,迁冀州农民到上邦种田,将京兆、天水、南安等地的冶炼业恢复起来 。
青龙元年(公元233年)五十四岁
司马懿主持开凿成国渠,修筑临晋破,将陕西西部水利进行治理,灌溉良田数千顷,充实了魏国国力。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五十五岁
四月,诸葛亮出斜谷犯魏。司马懿驻军渭水之北,仍坚持坚壁不战的方针。对垒百日,拖得诸葛亮病死。司马懿不损兵卒,取得胜利。
青龙三年(公元235年)五十六岁
司马懿迁为太尉,累增封邑,京都洛州一带发生大灾,司马懿从长安运粮五万斜到京师。
青龙四年(公元236年)五十六岁
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叛,自称燕王,司马懿被诏赴京,商议平叛之策。司马懿提 出一年平叛的计划,并谏议停止京城的宫室修建,减轻百姓负担,保证军事需要。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五十九岁
春,司马懿东征公孙渊。大军过温,懿在温县貌公台宴请家乡父老,誓平叛乱。八月,平定辽东叛乱,斩公孙渊父子。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六十岁
正月,司马懿回军至白屋。明帝病重,三日内五道圣旨诏懿还京师。于嘉福殿接受明帝托孤之任,同曹爽共同辅佐齐王曹芳。曹芳即位,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仍为太尉,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爽各领兵三千,轮流进宫宿卫,权势相当。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司马昭为骑都尉. 正始元隼(公元240年)六十一岁
司马懿上书谏议禁止“官室制度靡费”,提倡“节用务农”。
正始二隼(公元241年)六十二岁
五月,吴兵三路犯魏。六月,司马懿请缨督军迎敌,以精锐部队轻骑急进,使吴军闻讯夜遁。魏军追到三州口,斩俘敌军万余,缴舟船军资而还。秋七月,增封食郾城、临颖,并前四县,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列侯。
正始三年(公元242年)六十三岁 春,帝追封司马防为舞阳成侯。
三月,司马懿建议修广漕渠,引黄河水人沛水,灌溉东南各地。开始大规模的开垦,迅速发展淮北农田。
曹爽为独揽大权,使魏帝不诏,迁懿为太傅,外示尊崇,实夺其权。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六十四岁
九月,司马懿率军击吴将诸葛格,格惧,黄烧积到聚,弃城而逃。
司马懿大兴屯垦,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再修颖川诸陂万余顷农田,使淮北自此食廪充实。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六十五岁
春正月,司马懿从淮南至京,魏帝劳军。
大将军曹爽为猎取功名,在邓飏、李胜等怂恿下请旨伐蜀。懿认为不可。爽不听,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还。
正始六年(公元245年)六十六岁
秋八月,曹爽为了扩充实力,不顾司马懿的劝阻,撤了原明帝建制的中垒中坚营,将兵马归于其弟中领军曹奏营。冬十二月,帝诏司马懿朝会可乘舆上殿。
正始搜趣网七年(公元246年)六十六岁
正月,吴军骚扰魏祖中地区,当地百姓万余家,北渡污水逃难。
曹爽不听司马懿“收留安抚逃难百姓”的意见,把百姓遣返污南。结果,吴破祖中,损失百姓万余。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六十岁
四月,夫人张氏去世,享年59岁,葬洛阳高原陵,追赠广平县君。
五月,曹爽专擅朝政,把太后迁往永宁宫。司马懿称病蜇居,静待时机。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六十九岁
春三月,曹爽等密谋篡政。司马懿洞悉其奸,佯装病势垂危,麻痹曹爽等。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七十岁
春正月初九,魏帝赴高平陵渴拜祖陵。曹爽兄弟随往。司马懿乘机奏准太后,下令废黜曹爽兄弟。正月末,诛杀曹爽兄弟三人及何晏等三族。
二月,魏帝命司马懿为丞相,增封颖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并八县,邑二万户。十二月,加九锡之礼,懿固辞不受。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七十一岁
正月,魏帝命司马懿在洛阳建立祖庙,并封其子司马彤为平乐亭侯,司马伦为安乐亭侯。司马懿积劳成疾,不能上朝,每遇大事,魏帝亲幸懿府商讨。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七十二岁
春正月,兖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凌密谋纂逆拥立楚王曹彪。四月,司马懿率军前往讨伐平叛。帝封司马懿为相国,安平郡公,前后食邑五万户,子弟封侯者达十九人。六月,司马懿病重。八月,死于京师。终年七十二岁。九月,按其生前所瞩,土葬于首阳山,不起坟头,不立碑,不随葬祭品,死后遗孀不得与其合葬。逝后赐谥号“文宣”。晋立,追为宣帝。
温县名人——陈卜
陈氏始祖陈卜,原籍山西泽州郡(今晋城),后来由泽州搬居山西洪桐县。明洪武7 年(1374年),迁居河南怀庆府(今沁阳)。因始祖陈卜为人忠厚,精通拳械,深为近邻乡民所敬重。故将其居住的地方叫陈卜庄(解放后,陈卜庄并归温县,至今仍叫陈卜庄)。先祖后因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又迁居温县城东十里的常扬村。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著陈氐人丁繁衍,常杨村易名陈家沟。 始祖陈卜居温县后,为奠定家业基础,偏重于垦种兴建。先是六世同居,七世分家,兴家立业,人繁家盛。为保卫桑梓,地方得安,在村中设武学社,教授子孙。由于 1711 年以前陈氏家史无文字记裁,仅有囗传。直至1711年,陈氏十世祖陈庚为陈卜立碑,方简单记述了陈卜史实。然相距已有300余年。其间人物、事迹及有关拳术多有疏漏。所以关于拳艺、人物、事迹的文字记载,仅从我九世祖陈王庭记起。
据温县县志和陈氏家谱记载,「陈王庭在明末拳术已著名。於拳术更加研究,又多所心得, 代代相传,成为独特之密。」
温县名人——卜商
卜商(公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邑卜里村(今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政治家和文化教育家。系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和十哲之一。他一生东鲁求学,西河(陕、晋交界,南北向黄河一带)授教,为中华文明做出积极贡献,受到历代朝廷的封赦,被后人誉为百代宗师!他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一是协助孔子创立了儒学,精于《春秋》,长于《诗》、《易》;二是继承恩施遗愿,在孔子后传播儒学,发明了章句之法,使儒学光大起来;三是著书立说,注疏五经,编撰论语,丰富了儒学的内涵,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四是被魏文侯聘为师,痴心教育,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人才,使他们各有所为;五是结合实际指导魏国国政,使魏在七国中率先强大起来,成为我国从奴隶社会最早走向封建社会的诸侯国,推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孔子的学生——子夏的简介: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如其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事后素”,他立即得出“礼后乎”(即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的结论,孔子赞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但孔子认为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史记儒林列传》),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近人有以为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韩非子称“儒分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为将之视为法家(见郭沫若《十批判书》)。
汉代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最初主要是从子夏一系传授下来的,如东汉徐防说过:“《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 (《后汉书徐防传》)这里就认为,“六经”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子夏的传授。南宋的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叙述得更为具体,其云:“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虽传记杂言未可尽信,然要为与他人不同矣。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而《毛诗》之学,一云:子夏授高行子,四传而至小毛公,一云:子夏传曾申,五传而至大毛公。于《礼》则有《仪礼丧服》一篇,马融、王肃诸儒多为之训说。于《春秋》所云‘不能赞一辞’,盖亦尝从事于斯矣。公羊高实受之于子夏。毂梁赤者,《风俗通》亦云子夏门人。于《论语》,则郑康成以为仲弓。子夏所撰定也。”洪迈之说虽未必每事皆实,但学者一般以为亦非无稽之谈。
子夏晚年,因丧子而哭之失明,离群索居。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
山水画鼻祖——北宋画家郭熙
郭熙(约1020—1100年),字淳夫,河阳温(今河南省温县岳村乡西郭作村)人。他是公元11世纪,我国北宋中期最有代表性的山水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绘画理论家。在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初为画院艺学,后官至翰林待诏直长。师成五代山水画大家李成,而独树一格,深得宋神宗恩宠。“神宗好熙笔”,时有“评为天下第一”之说。郭熙的画当时人称“官画”,在官廷内屏壁、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和翰林学士院等机构之重要场所,皆悬挂有他的作品。而他为后人留下的《林泉高致》集则是我国画论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地探讨山水画创作的专门论著。它不仅是对以往山水画创作实践的全面总结,同时也代表着那一时期的最高理论水准。
郭熙出生于温县普通平民家庭,平生好道家学说,喜作山川之游。他学画山水,原无师承,全赁个人爱好。北宋初年,由于李成与范宽对画坛的巨大影响,社会上专事摹仿“李、范”之风极盛。郭熙亦因六次临摹李成《骤雨图》而笔法大进。名公巨卿争相请他作画,而画名日隆。郭熙的前半生主要活动于大自然当中,对自然山川有着精密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及至熙宁年间进入宫廷画院,服务于宫禁,深得皇帝赏识,有机会观摩到历代绘画名作。郭熙虽属李成传派,但并非拘泥于一家,而是“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其山水画题材多样且富于变化,并善于精确地描绘不同地域山水的特征和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不同季节气候的微妙景象,赋于真切的感受,创造出超绝的意境。而且运思敏捷高超,善作大山大水,于高堂素壁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峰峦秀起,云烟变幻之千态万况。他年愈老而落笔愈壮,直至白头仍神明不衰,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郭熙与李成的山水一脉相传,并在李成的基础上有崭新的创造和提高,把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山水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在北宋中后期的山水画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郭熙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创作上,其艺术见解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书,使我们对他的风格和成就可以得出更明晰的认识。《林泉高致》分《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和《画记》六篇。前四篇由郭熙阐述而由其子郭思整理编纂,后二篇由郭思记述其父的创作和有关活动。此著要求山水画不仅要表现出“可行”、UMYLoAy“可望”,更重要的是要画出其“可游”、“可居”。要求画家对自然山水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体验,还要从远近、高低、正背等不同侧面看到山形的变化,用四时、朝暮、阴晴、雨雪等条件赋于山水以情感,并由自然形态的变化而引起观赏者情绪的变化,如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又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这些都成为后世山水画创作的不易法则。
郭熙的艺术创作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他不仅使北宋的山水画走向辉煌,更对南宋的山水画产生深远影响。研讨郭熙,对于探究两宋山水画发展的脉胳,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而郭熙以他超绝的山水画艺术与理论巨著《林泉高致》,奠定了自己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地位。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东汉末期、三国曹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温县招贤乡安乐寨)人,东汉末年,曾任曹操丞相府文学掾、丞相主簿、魏王太子中庶子;魏国时,为三朝元老,曾历任尚书右扑射、抚军将军、大将军、太尉、太傅、丞相等职;其死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为晋宣帝,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
1.家族背景
司马懿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自仰八世,至东汉安帝时,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司马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司马俊,字元异。俊生京兆尹司马防,字建公。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晋书宣帝纪》)。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的一个诏书称:“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晋书礼志》)。
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司马懿生在乱世中,“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
2.早年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之;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晋书宣帝纪》)。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他为上计椽。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据说,司马氏的先祖是祝融。祝融出自轩辕黄帝的长子重黎。以后历尧、舜、禹、夏、商数代,世世代代充任夏官(夏官为周代以前掌管军政和军赋的官职);周代改夏官为司马。到周宣王时,因家族功勋显赫被恩准以司马官名为姓氏。
楚汉间,赵将司马印与诸侯共同伐秦。秦朝灭亡后,依楚王项羽,被封为殷王。
“都河内……子孙遂家焉。”河内就成为司马氏后来的祖籍。其后经八代,可考的征西将军司马钧;钩子司马量,字公度,任豫章太守;量子司马隽,字元异,任颖川太守;隽子司马防,字建公,历任京兆尹、尚书右丞。防有八子,皆有才识,时称“八达”。司马懿即其二子。
汉灵帝光和三年至献帝建安六年(公元180-201年)二岁至二十三岁。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举孝廉。
娶妻张春华,温县北平皋人。出身贵族之家,品德闻名乡里,智识过人,为懿生三子一女:司马师、司马干和女南阳公主。郡守辟懿为河内郡上计掾(会计宫),勤于职守,名声很盛。
司空曹操闻司马懿博学多才,欲擢用,司马懿看不起出身“赘阉遗丑”的曹操,托风痹之病而不出仕。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二十九岁曹操被献帝拜为丞相,再次派人请司马懿出仕,以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丞相府文学掾(文牍之官)。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办事认真,勤勤恳恳。“至于刍多牧之间,悉皆临履。”先后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及主簿。
懿三弟司马孚被曹操征辟,初任陈思王曹植的文学掾,后迁太子中庶子。是年,司马师出生,字子元。三年后,司马昭出生,字子上。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十六岁。 三月,司马懿随曹操出征伐张鲁。十一月,张鲁降,懿向曹操建议。乘刘备初代刘璋,蜀人心未附,宜远征江陵,可震撼汉中、益州。曹操不纳,讥为“得陇望蜀。”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三十八岁
夏五月,曹操为魏王。十月,立曹丕为太子,迁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为太子“四友。”是年,司马朗死于征吴军中。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三十九岁
司马懿为丞相军司马,向曹操提出“经国远筹”的军屯建议,被曹操采纳。
建聋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四十岁
关羽围曹仁于樊城,于禁为关羽所虏。曹操惊恐,欲迁许都至河北。司马懿献计劝阻迁都,提出联合孙吴袭关羽后方以解樊围之策。曹操采纳。十二月,吴将俘获关羽,成为三国时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成功范例。
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怂恿曹操自立为帝。司马懿极力支持。曹操不纳。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四十一岁
正月,曹操死。司马懿将丧事办理得井井有条。曹丕代曹操为丞相之职,封司马懿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具体负责策划、组织、安排曹魏代汉事务。曹丕不听从司马懿的建议,白白放弃襄、樊二城。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四十一岁
十月,魏受汉禅。曹丕即位,为文帝,任司马懿为尚书,后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司马孚迁侍中,常侍军官,继而转平书郎、给事常侍、黄门侍郎、加骑都尉,后出任河内典农,封爵关内侯,转清河太守。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四十搜趣网二岁
司马懿迁侍中,尚书右仆射。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四十五岁
曹丕南巡,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坐镇留守许都,转抚军大将军,假节诫。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四十六岁
曹丕伐吴,再次让司马懿留守许都。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四十六岁
五月,曹丕病重,司马懿同曹真、陈群等受曹丕托孤之任,为曹睿顾命辅政。
十二月,明帝曹睿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时东吴犯魏。司马懿迎敌,大胜吴军。
被封为骠骑大将军。至此,司马懿可以开府治事,有了自己的办事机构,和统归自己指挥的军队,可以培植自己的力量。吴质称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在洛阳声望日隆。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四十八岁.
六月,曹真忌妒司马懿,为独揽大权,奏请明帝让懿屯兵宛城,主持对吴边境地区的军政事务。 司马孚迁度支尚书,主管军国的收支预算,后迁尚书右仆射,进爵昌平侯。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四十九岁 ,正月,蜀诸葛亮犯魏。魏不敌。明帝意诏司马懿驰援。此时,魏新城太守原蜀国降将孟达,又阴谋叛魏投蜀。司马懿当机立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新城平叛.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五十一岁
司马懿应诏加大将军、大都督,假黄械,协助曹真抵御蜀军。遇雨受阻,班师。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五十二岁
诸葛亮进犯天水。曹真病死。明帝诏司马懿都督雍、凉二州,抵御蜀军。懿奉行“敛军依险,只守不攻”方针,致蜀兵败。明帝派使臣劳军,赐懿耕地。懿奏请明帝,迁冀州农民到上邦种田,将京兆、天水、南安等地的冶炼业恢复起来 。
青龙元年(公元233年)五十四岁
司马懿主持开凿成国渠,修筑临晋破,将陕西西部水利进行治理,灌溉良田数千顷,充实了魏国国力。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五十五岁
四月,诸葛亮出斜谷犯魏。司马懿驻军渭水之北,仍坚持坚壁不战的方针。对垒百日,拖得诸葛亮病死。司马懿不损兵卒,取得胜利。
青龙三年(公元235年)五十六岁
司马懿迁为太尉,累增封邑,京都洛州一带发生大灾,司马懿从长安运粮五万斜到京师。
青龙四年(公元236年)五十六岁
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叛,自称燕王,司马懿被诏赴京,商议平叛之策。司马懿提 出一年平叛的计划,并谏议停止京城的宫室修建,减轻百姓负担,保证军事需要。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五十九岁
春,司马懿东征公孙渊。大军过温,懿在温县貌公台宴请家乡父老,誓平叛乱。八月,平定辽东叛乱,斩公孙渊父子。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六十岁
正月,司马懿回军至白屋。明帝病重,三日内五道圣旨诏懿还京师。于嘉福殿接受明帝托孤之任,同曹爽共同辅佐齐王曹芳。曹芳即位,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仍为太尉,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爽各领兵三千,轮流进宫宿卫,权势相当。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司马昭为骑都尉. 正始元隼(公元240年)六十一岁
司马懿上书谏议禁止“官室制度靡费”,提倡“节用务农”。
正始二隼(公元241年)六十二岁
五月,吴兵三路犯魏。六月,司马懿请缨督军迎敌,以精锐部队轻骑急进,使吴军闻讯夜遁。魏军追到三州口,斩俘敌军万余,缴舟船军资而还。秋七月,增封食郾城、临颖,并前四县,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列侯。
正始三年(公元242年)六十三岁 春,帝追封司马防为舞阳成侯。
三月,司马懿建议修广漕渠,引黄河水人沛水,灌溉东南各地。开始大规模的开垦,迅速发展淮北农田。
曹爽为独揽大权,使魏帝不诏,迁懿为太傅,外示尊崇,实夺其权。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六十四岁
九月,司马懿率军击吴将诸葛格,格惧,黄烧积到聚,弃城而逃。
司马懿大兴屯垦,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再修颖川诸陂万余顷农田,使淮北自此食廪充实。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六十五岁
春正月,司马懿从淮南至京,魏帝劳军。
大将军曹爽为猎取功名,在邓飏、李胜等怂恿下请旨伐蜀。懿认为不可。爽不听,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还。
正始六年(公元245年)六十六岁
秋八月,曹爽为了扩充实力,不顾司马懿的劝阻,撤了原明帝建制的中垒中坚营,将兵马归于其弟中领军曹奏营。冬十二月,帝诏司马懿朝会可乘舆上殿。
正始搜趣网七年(公元246年)六十六岁
正月,吴军骚扰魏祖中地区,当地百姓万余家,北渡污水逃难。
曹爽不听司马懿“收留安抚逃难百姓”的意见,把百姓遣返污南。结果,吴破祖中,损失百姓万余。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六十岁
四月,夫人张氏去世,享年59岁,葬洛阳高原陵,追赠广平县君。
五月,曹爽专擅朝政,把太后迁往永宁宫。司马懿称病蜇居,静待时机。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六十九岁
春三月,曹爽等密谋篡政。司马懿洞悉其奸,佯装病势垂危,麻痹曹爽等。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七十岁
春正月初九,魏帝赴高平陵渴拜祖陵。曹爽兄弟随往。司马懿乘机奏准太后,下令废黜曹爽兄弟。正月末,诛杀曹爽兄弟三人及何晏等三族。
二月,魏帝命司马懿为丞相,增封颖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并八县,邑二万户。十二月,加九锡之礼,懿固辞不受。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七十一岁
正月,魏帝命司马懿在洛阳建立祖庙,并封其子司马彤为平乐亭侯,司马伦为安乐亭侯。司马懿积劳成疾,不能上朝,每遇大事,魏帝亲幸懿府商讨。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七十二岁
春正月,兖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凌密谋纂逆拥立楚王曹彪。四月,司马懿率军前往讨伐平叛。帝封司马懿为相国,安平郡公,前后食邑五万户,子弟封侯者达十九人。六月,司马懿病重。八月,死于京师。终年七十二岁。九月,按其生前所瞩,土葬于首阳山,不起坟头,不立碑,不随葬祭品,死后遗孀不得与其合葬。逝后赐谥号“文宣”。晋立,追为宣帝。
温县名人——陈卜
陈氏始祖陈卜,原籍山西泽州郡(今晋城),后来由泽州搬居山西洪桐县。明洪武7 年(1374年),迁居河南怀庆府(今沁阳)。因始祖陈卜为人忠厚,精通拳械,深为近邻乡民所敬重。故将其居住的地方叫陈卜庄(解放后,陈卜庄并归温县,至今仍叫陈卜庄)。先祖后因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又迁居温县城东十里的常扬村。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著陈氐人丁繁衍,常杨村易名陈家沟。 始祖陈卜居温县后,为奠定家业基础,偏重于垦种兴建。先是六世同居,七世分家,兴家立业,人繁家盛。为保卫桑梓,地方得安,在村中设武学社,教授子孙。由于 1711 年以前陈氏家史无文字记裁,仅有囗传。直至1711年,陈氏十世祖陈庚为陈卜立碑,方简单记述了陈卜史实。然相距已有300余年。其间人物、事迹及有关拳术多有疏漏。所以关于拳艺、人物、事迹的文字记载,仅从我九世祖陈王庭记起。
据温县县志和陈氏家谱记载,「陈王庭在明末拳术已著名。於拳术更加研究,又多所心得, 代代相传,成为独特之密。」
温县名人——卜商
卜商(公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邑卜里村(今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政治家和文化教育家。系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和十哲之一。他一生东鲁求学,西河(陕、晋交界,南北向黄河一带)授教,为中华文明做出积极贡献,受到历代朝廷的封赦,被后人誉为百代宗师!他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一是协助孔子创立了儒学,精于《春秋》,长于《诗》、《易》;二是继承恩施遗愿,在孔子后传播儒学,发明了章句之法,使儒学光大起来;三是著书立说,注疏五经,编撰论语,丰富了儒学的内涵,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四是被魏文侯聘为师,痴心教育,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人才,使他们各有所为;五是结合实际指导魏国国政,使魏在七国中率先强大起来,成为我国从奴隶社会最早走向封建社会的诸侯国,推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孔子的学生——子夏的简介: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如其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事后素”,他立即得出“礼后乎”(即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的结论,孔子赞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但孔子认为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史记儒林列传》),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近人有以为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韩非子称“儒分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为将之视为法家(见郭沫若《十批判书》)。
汉代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最初主要是从子夏一系传授下来的,如东汉徐防说过:“《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 (《后汉书徐防传》)这里就认为,“六经”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子夏的传授。南宋的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叙述得更为具体,其云:“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虽传记杂言未可尽信,然要为与他人不同矣。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而《毛诗》之学,一云:子夏授高行子,四传而至小毛公,一云:子夏传曾申,五传而至大毛公。于《礼》则有《仪礼丧服》一篇,马融、王肃诸儒多为之训说。于《春秋》所云‘不能赞一辞’,盖亦尝从事于斯矣。公羊高实受之于子夏。毂梁赤者,《风俗通》亦云子夏门人。于《论语》,则郑康成以为仲弓。子夏所撰定也。”洪迈之说虽未必每事皆实,但学者一般以为亦非无稽之谈。
子夏晚年,因丧子而哭之失明,离群索居。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
山水画鼻祖——北宋画家郭熙
郭熙(约1020—1100年),字淳夫,河阳温(今河南省温县岳村乡西郭作村)人。他是公元11世纪,我国北宋中期最有代表性的山水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绘画理论家。在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初为画院艺学,后官至翰林待诏直长。师成五代山水画大家李成,而独树一格,深得宋神宗恩宠。“神宗好熙笔”,时有“评为天下第一”之说。郭熙的画当时人称“官画”,在官廷内屏壁、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和翰林学士院等机构之重要场所,皆悬挂有他的作品。而他为后人留下的《林泉高致》集则是我国画论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地探讨山水画创作的专门论著。它不仅是对以往山水画创作实践的全面总结,同时也代表着那一时期的最高理论水准。
郭熙出生于温县普通平民家庭,平生好道家学说,喜作山川之游。他学画山水,原无师承,全赁个人爱好。北宋初年,由于李成与范宽对画坛的巨大影响,社会上专事摹仿“李、范”之风极盛。郭熙亦因六次临摹李成《骤雨图》而笔法大进。名公巨卿争相请他作画,而画名日隆。郭熙的前半生主要活动于大自然当中,对自然山川有着精密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及至熙宁年间进入宫廷画院,服务于宫禁,深得皇帝赏识,有机会观摩到历代绘画名作。郭熙虽属李成传派,但并非拘泥于一家,而是“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其山水画题材多样且富于变化,并善于精确地描绘不同地域山水的特征和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不同季节气候的微妙景象,赋于真切的感受,创造出超绝的意境。而且运思敏捷高超,善作大山大水,于高堂素壁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峰峦秀起,云烟变幻之千态万况。他年愈老而落笔愈壮,直至白头仍神明不衰,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郭熙与李成的山水一脉相传,并在李成的基础上有崭新的创造和提高,把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山水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在北宋中后期的山水画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郭熙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创作上,其艺术见解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一书,使我们对他的风格和成就可以得出更明晰的认识。《林泉高致》分《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和《画记》六篇。前四篇由郭熙阐述而由其子郭思整理编纂,后二篇由郭思记述其父的创作和有关活动。此著要求山水画不仅要表现出“可行”、UMYLoAy“可望”,更重要的是要画出其“可游”、“可居”。要求画家对自然山水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体验,还要从远近、高低、正背等不同侧面看到山形的变化,用四时、朝暮、阴晴、雨雪等条件赋于山水以情感,并由自然形态的变化而引起观赏者情绪的变化,如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又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这些都成为后世山水画创作的不易法则。
郭熙的艺术创作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他不仅使北宋的山水画走向辉煌,更对南宋的山水画产生深远影响。研讨郭熙,对于探究两宋山水画发展的脉胳,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而郭熙以他超绝的山水画艺术与理论巨著《林泉高致》,奠定了自己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地位。
中国皇帝顺序简练一点就名字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搜趣网’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 32年。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搜趣网’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 32年。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