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下一句是什么?
01
富贵当思原由
“英雄不问出处”下一句是“富贵当思原由。”这句话出自明代诗人杨基的一首诗,叫做《感怀》,这句诗的意思是:英雄不要问他的来历,富贵了应当思考他的原由,就如饮水思源。
“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这句诗的意思是:英雄不要问他的来历,富贵了应当思考他的原由,就如饮水思源。这句话出自明代诗人杨基的一首诗,叫做《感怀》,全诗内容为“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这首诗中提到了两个非常知名的重要人物,被杨基看作是“英雄”的代表,其一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邓禹,其二“英雄”代表人物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邓禹在光武帝开创东汉基业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在刘秀建国之后,按功劳设立云台二十八将,邓禹位列第一名;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隐居隆中,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虽然他如此自高,但当时能够瞧上他的人非常少,只有少数几个人非常看重他,比如水镜先生、徐庶等人。
扩展资料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krSDCZA。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www.souquanme.com》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富贵当思原由
“英雄不问出处”下一句是“富贵当思原由。”这句话出自明代诗人杨基的一首诗,叫做《感怀》,这句诗的意思是:英雄不要问他的来历,富贵了应当思考他的原由,就如饮水思源。
“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这句诗的意思是:英雄不要问他的来历,富贵了应当思考他的原由,就如饮水思源。这句话出自明代诗人杨基的一首诗,叫做《感怀》,全诗内容为“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这首诗中提到了两个非常知名的重要人物,被杨基看作是“英雄”的代表,其一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邓禹,其二“英雄”代表人物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邓禹在光武帝开创东汉基业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在刘秀建国之后,按功劳设立云台二十八将,邓禹位列第一名;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隐居隆中,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虽然他如此自高,但当时能够瞧上他的人非常少,只有少数几个人非常看重他,比如水镜先生、徐庶等人。
扩展资料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krSDCZA。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www.souquanme.com》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煮酒论英雄”的前一句是什么?
原文出至《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没有前一句。
长使英雄泪满襟上一句是什么!
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上一句是:出师未krSDCZA捷身先死。
这句话出自盛唐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杜甫(712-770)krSDCZA,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搜趣网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这句话出自盛唐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杜甫(712-770)krSDCZA,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搜趣网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