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对什么?对联
孤舟(平平)
独浆(平仄)
双浆(平仄)
孤对独:形容词对仗。
孤对双
舟对浆:同类名词对仗。
独浆(平仄)
双浆(平仄)
孤对独:形容词对仗。
孤对双
舟对浆:同类名词对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下一句
作者 全文 翻译 选自 作者经历 赏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题解]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注释]
1.次:停歇,这里指停船。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地势险要,倚长江而立。
2. 客路:指驿道。潮平:潮水上涨与两岸齐平。风正:指顺风。
4.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旧年:过去的一年。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5.乡书:家信。何处达:送到什么地方。
6.归雁:归来的大雁。这句是说,希望雁能把我的信捎到故乡洛阳去。
[翻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帆儿被风鼓了起来。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南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赏析]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www.souquanme.com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www.souquanme.com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让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相当优美的。
[题解]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注释]
1.次:停歇,这里指停船。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地势险要,倚长江而立。
2. 客路:指驿道。潮平:潮水上涨与两岸齐平。风正:指顺风。
4.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旧年:过去的一年。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5.乡书:家信。何处达:送到什么地方。
6.归雁:归来的大雁。这句是说,希望雁能把我的信捎到故乡洛阳去。
[翻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帆儿被风鼓了起来。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南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赏析]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www.souquanme.com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www.souquanme.com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是要经过洛阳的啊!让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相当优美的。
与“青山”有关的诗句或对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王勃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 【别人四首】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王勃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 【寒夜思友三首】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王勃 【始平晚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王勃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www.souquanme.com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王勃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于季子 【咏项羽】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张说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赵冬曦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卢僎 【题殿前桂叶】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蔡隐丘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周瑀 【临川山行】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沈如筠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搜趣网
王泠然 【句】 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咏八阵图送人)
孙逖 【句】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庐山》。见《诗式》)
崔国辅 【渭水西别李仑】 陇右长亭堠,山阴古塞秋。不知呜咽搜趣网水,何事向西流。
王维 【辋川集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王维 【辋川集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 【辋川集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辋川集木兰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王维 【辋川集茱萸沜】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王维 【辋川集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王维 【辋川集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维 【辋川集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王维 【赠韦穆十八】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王维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 【别辋川别业】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王维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王维 【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王维 【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王维 【哭孟浩然(时为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至襄阳有作)】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王维 【阙题二首】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缙 【别辋川别业】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北垞】 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裴迪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裴迪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一作留别王维)】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崔兴宗 【留别王维】 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前山景气佳,独往还惆怅。
李颀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储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 山北天泉苑,山西凤女家。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陆畅 【题悟公禅堂】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陆畅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陆畅 【夜到泗州酬崔使君】 徐城洪尽到淮头,月里山河见泗州。闻道泗滨清庙磬,雅声今在谢家楼。
陆畅 【题商山庙】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陆畅 【题独孤少府园林】 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
柳公权 【题朱审寺壁山水画】 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
张又新 【游白鹤山】 白鹤山边秋复春,张文宅畔少风尘。欲驱五马寻真隐,谁是当初□竹人。
张又新 【帆游山】 涨海尝从此地流,千帆飞过碧山头。君看深谷为陵后,翻覆人间未肯休。
张又新 【谢池】 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跻攀。今来惟有灵池月,犹是婵娟一水间。
张又新 【吹台山】 吹台山上彩烟凝,日落云收叠翠屏。应谓焦桐堪采斫,不知谁是柳吴兴。
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
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逐波云影参差远,背日岚光隐见深。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
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旧山认得烟岚近,湖水平铺碧岫间。喜见云泉还怅望,自惭山叟不归山。
杨汝士 【建节后偶作】 抛却弓刀上砌台,上方台榭与云开。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
鲍溶 【赠杨炼师】 柴烟衣上绣春云,清隐山书小篆文。明月在天将凤管,夜深吹向玉晨君。
鲍溶 【期尽】 鱼锁生衣门不开,玉筐金月共尘埃。青山石妇千年望,雷雨曾知来不来。
鲍溶 【秋暮送裴垍员外刺婺州】 婺女星边气不秋,金华山水似瀛州。含香太守心清净,去与神仙日日游。
鲍溶 【寄薛膺昆季】 楚山清洛两无期,梦里春风玉树枝。何况芙蓉楼上客,海门江月亦相思。
鲍溶 【秋夜怀紫阁峰僧】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鲍溶 【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鲍溶 【上巳日寄樊瓘、樊宗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世间禊事风流处,镜里云山若画屏。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鲍溶 【长安旅舍怀旧山】 昨夜清凉梦本山,眠云唤鹤有惭颜。青莲道士长堪羡,身外无名至老闲。
陈去疾 【西上辞母坟】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殷尧藩 【游山南寺二首】 山中尽日无人到,竹外交加百鸟鸣。昨日小楼微雨过,樱桃花落晚风晴。
殷尧藩 【游山南寺二首】 踏碎羊山黄叶堆,天飞细雨隐轻雷。朗陵莫讶来何晚,不忍听君话别杯。
殷尧藩 【新昌井】 辘轳千转劳筋力,待得甘泉渴杀人。且共山麋同饮涧,玉沙铺底浅磷磷。
沈亚之 【题侯仙亭】 新创仙亭覆石坛,雕梁峻宇入云端。岭北啸猿高枕听,湖南山色卷帘看。
施肩吾 【效古词】 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施肩吾 【忆四明山泉】 爱彼山中石泉水,幽深夜夜落空里。至今忆得卧云时,犹自涓涓在人耳。
施肩吾 【西山静中吟】 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若数西山得道者,连予便是十三人。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王勃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 【别人四首】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王勃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 【寒夜思友三首】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王勃 【始平晚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王勃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www.souquanme.com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王勃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于季子 【咏项羽】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张说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赵冬曦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卢僎 【题殿前桂叶】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蔡隐丘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周瑀 【临川山行】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沈如筠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搜趣网
王泠然 【句】 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咏八阵图送人)
孙逖 【句】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庐山》。见《诗式》)
崔国辅 【渭水西别李仑】 陇右长亭堠,山阴古塞秋。不知呜咽搜趣网水,何事向西流。
王维 【辋川集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王维 【辋川集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 【辋川集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辋川集木兰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王维 【辋川集茱萸沜】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王维 【辋川集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王维 【辋川集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维 【辋川集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王维 【赠韦穆十八】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王维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 【别辋川别业】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王维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王维 【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王维 【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王维 【哭孟浩然(时为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至襄阳有作)】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王维 【阙题二首】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缙 【别辋川别业】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北垞】 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裴迪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裴迪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一作留别王维)】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崔兴宗 【留别王维】 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前山景气佳,独往还惆怅。
李颀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储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 山北天泉苑,山西凤女家。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陆畅 【题悟公禅堂】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陆畅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陆畅 【夜到泗州酬崔使君】 徐城洪尽到淮头,月里山河见泗州。闻道泗滨清庙磬,雅声今在谢家楼。
陆畅 【题商山庙】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陆畅 【题独孤少府园林】 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
柳公权 【题朱审寺壁山水画】 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
张又新 【游白鹤山】 白鹤山边秋复春,张文宅畔少风尘。欲驱五马寻真隐,谁是当初□竹人。
张又新 【帆游山】 涨海尝从此地流,千帆飞过碧山头。君看深谷为陵后,翻覆人间未肯休。
张又新 【谢池】 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跻攀。今来惟有灵池月,犹是婵娟一水间。
张又新 【吹台山】 吹台山上彩烟凝,日落云收叠翠屏。应谓焦桐堪采斫,不知谁是柳吴兴。
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
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逐波云影参差远,背日岚光隐见深。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
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旧山认得烟岚近,湖水平铺碧岫间。喜见云泉还怅望,自惭山叟不归山。
杨汝士 【建节后偶作】 抛却弓刀上砌台,上方台榭与云开。山僧见我衣裳窄,知道新从战地来。
鲍溶 【赠杨炼师】 柴烟衣上绣春云,清隐山书小篆文。明月在天将凤管,夜深吹向玉晨君。
鲍溶 【期尽】 鱼锁生衣门不开,玉筐金月共尘埃。青山石妇千年望,雷雨曾知来不来。
鲍溶 【秋暮送裴垍员外刺婺州】 婺女星边气不秋,金华山水似瀛州。含香太守心清净,去与神仙日日游。
鲍溶 【寄薛膺昆季】 楚山清洛两无期,梦里春风玉树枝。何况芙蓉楼上客,海门江月亦相思。
鲍溶 【秋夜怀紫阁峰僧】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鲍溶 【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鲍溶 【上巳日寄樊瓘、樊宗宪,兼呈上浙东孟中丞简】 世间禊事风流处,镜里云山若画屏。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鲍溶 【长安旅舍怀旧山】 昨夜清凉梦本山,眠云唤鹤有惭颜。青莲道士长堪羡,身外无名至老闲。
陈去疾 【西上辞母坟】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殷尧藩 【游山南寺二首】 山中尽日无人到,竹外交加百鸟鸣。昨日小楼微雨过,樱桃花落晚风晴。
殷尧藩 【游山南寺二首】 踏碎羊山黄叶堆,天飞细雨隐轻雷。朗陵莫讶来何晚,不忍听君话别杯。
殷尧藩 【新昌井】 辘轳千转劳筋力,待得甘泉渴杀人。且共山麋同饮涧,玉沙铺底浅磷磷。
沈亚之 【题侯仙亭】 新创仙亭覆石坛,雕梁峻宇入云端。岭北啸猿高枕听,湖南山色卷帘看。
施肩吾 【效古词】 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施肩吾 【忆四明山泉】 爱彼山中石泉水,幽深夜夜落空里。至今忆得卧云时,犹自涓涓在人耳。
施肩吾 【西山静中吟】 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若数西山得道者,连予便是十三人。
拜求对联:一声叹息孤舟远。下联
上联:一声叹息孤舟远
下联:千里相思小月寒
下联:千里相思小月寒
孤舟一字横愁水 ,下联,独浆什么?
上联是,孤舟一字横愁水 ,
下联是,独浆两撇搅清波。
————————————
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一、字句对等。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二、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三、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四、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五、/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六、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下联是,独浆两撇搅清波。
————————————
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一、字句对等。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二、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三、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四、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五、/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六、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