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句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
正体,上下阕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蝶恋花》词牌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之情为多
蝶恋花是词牌名,很多人填过,其中写爱情较出名的有柳永和欧阳修的,苏轼的那首也比较有名了。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此作题一作“春景”。上片写暮春自然风光。从郊游少年的视角,由小到大,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层次感、色彩感和运动感。“天涯何处无芳草”,既是对暮春景色拓开一景,又点化游春少年的惆怅,引发下片境界。下片写自然背景中的人事: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自然春意与人事春情相绾合,优美地表现出在流走跃动的春之气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恋情之萌动及转瞬便迷失的怅惘。有声有色,情韵悠远,颇富婉媚绰约的风姿。是一篇天韵圆转的佳作。《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指秋霜)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妆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赏析】
这是深闺佳人的伤春词。作者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三迭“深”字,则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闺房寂落之况,可以想见。树多雾浓、帘幕严密,愈见其深。“章台路”当指伊人“游冶处”,望而不见正由宅深楼高而来。可知物质环境之华贵,终难弥补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欢而不见,感青春之难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感花摇落而有泪,含泪而问花,花乱落而不语。伤花实则自伤,佳人与落花同一命运。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蕴最为深沉。整首词如泣如诉,凄婉动人,意境浑融,语言清丽,尤其是最后两句,向为词评家所赞誉。
蝶恋花
冯延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赏析】
本词抒写了一片难以指实的、浓重的感伤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种对于整个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脱的苦闷,词中也同时包含着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以及他甘心为此憔悴的执着感情。“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表现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状,语淡而意远。
蝶恋花
欧阳修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爱人如行云游荡在外而忘归,春将暮残,百草千花的寒食踏春路上游人双双对对,更显闺中女子的孤独,乃至梦中也寻他不见,表现她对爱人的思念和痴情。全词塑造了一个情怨交织内心的闺中思妇形象。语言清丽婉约,悱恻感人。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www.souquanme.com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上片以“春愁”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态,笔意婉约。下片抒情,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拟把”、“强乐”三句辞意顿折,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最后揭明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为伊”,方始画龙点晴地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那“盈盈仙子”(《曲玉管》)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全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描写心理充分细腻,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蝶恋花
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晏几道词作鉴赏
此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抒写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闲愁。词的上片借细节和衬景构成一幅和谐的闺中闲眠图,这一景境中融入闺中人独处空闺的闲愁;下片纯以花月状人,句句辞兼比兴,处处意存双关。全词室内景物、户外景色交相辉映,女主人公的容态与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缱绻的闺中女子形象。她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怅然怀想。她也许是思念远方的情人,也许是伤惋青春的易逝。此处暗用李白《折荷有赠》之“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的意境。“捻”意为用手指轻轻搓转,表现执扇时怅然无绪的情态,极为传神。“初”、“生”二字,前后关联,暗示因节序变换,令闺中人顿生新的怅望之情。空闺独守,本已寂寞难耐,偏又有“隔叶莺声”,撩人意绪。“似学秦娥唱”句把莺声比似学秦娥之唱。扬雄《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此言年轻貌美的女子,其歌声之美可知。以莺声之欢快,反衬人心之怅恨,命意与着笔确有含蓄蕴藉之妙。莺啼婉啭,是实处着笔;闺中索寞,则是虚处命意,运实于虚,终无一字点破。“午睡醒来”二句,深化闺中女郎百无聊赖的孤寂情状。她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床上的双纹翠席,犹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这两句点明睡醒,而由翠簟联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户看花。
下片转写户外优美的自然场景:夏雨初霁,徐徐的和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着晶莹的雨珠,亭亭玉立,曳生姿。“碧涨”,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虚喻,“碧涨”是实写,前虚而后实,意脉不断,运意十分灵活。“脉脉”二句,更是传神入化之笔。作者赋予雨后荷花以人的风韵和感情,它含情脉脉,泪珠脸,有情有思。这个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红相向”三字,似写朵朵红荷,曳相映,实写荷花带雨,向人脉脉欲语;人带泪珠,对之黯然神伤。是花是人,迷离莫辨,已达到物与人交融、浑然合一的境地。结拍二句,时间由午后过渡到夜晚,写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于依托明月遥寄相思的传统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别开境界。“绿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喻女郎乌发。“新月”傍云而上,犹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新月弯弯,犹似愁眉。作者运用双关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写怀人之情;又避开对形象作直露的绘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状人之愁眉,通过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与境谐,气氛浓重。
此词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设喻新巧而又隽永传神,具有独特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小晏词“词情婉丽”、“曲折深婉”的特色。
蝶恋花
张先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
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
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张先词作鉴赏
此词将旷怨之情融入柳寄离情的境界中来表现,表情达意极为含蓄。全词将咏柳与写人熔于一炉,通过叙写伊人风尘中横被攀折之苦,移入人家后有所改变而仍有不满一事,塑造出一个浑然一体的动人形象,展示出一段曲折哀惋的特殊情事。
上片谓从外间移来了一株小小杨柳,将它栽种后院,从此它就脱离了横遭攀折飘零之苦。言下之意颇为自得。杨柳垂条轻盈袅娜,诗词中常与美人纤腰互为比喻。此处说“学舞宫腰”就将杨柳拟人化,开篇便宛然有一个歌女兼舞女的形象。“学舞”云云,可见其年尚小,不特“二月青犹短”的形容而然。这样,移柳之事似乎暗示着一个小歌女脱离风尘,进了人家宅院,于是境遇大变:“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灞陵亦作霸陵,乃汉文帝陵寝所,长安东,附近有灞桥,自汉唐以来均为折柳送别之地,“残丝乱絮”抛置之多,不言自明。二句暗示歌女脱离为人随意作践的境地,有了一个好心的主人扶持。
过片“几叶小眉寒不展”,以杨柳嫩叶比美人之眉,仍是继续前面的拟人,连下句依然显现着那个小歌女的形象。叶儿“寒不展”,状歌女颦眉情态,表明她心绪不佳。“莫唱《阳关》”四字暗示出离别情事。《阳关》,曲辞即王维名作《送元二使安西》,乃送别曲也。与谁离别呢?看来便是前述那位好心的主人了,他将外出,故伊人依依难舍。“真个肠先断”的“肠”与“眉”一样是柳的借喻。末二句进一步点明断肠原因,兼寄词人的感慨。其中代用了唐人雍陶《题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的名句。那柳丝似乎条条尽是离人怨苦的具象了。
蝶恋花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赏析】
这首词写对恋人的无穷相思和无尽的离愁别绪。上片写梦寻。“梦入江南”直接切入梦境,借“烟水”意象点染江南水乡迷茫、浩渺的景物特征,也显示出梦境的迷离恍惚。“行尽江南”几千里,写其在江南四方求索之急切与艰苦。“离人”句方始点明词人苦苦求索之对象与目的,而“不遇”则流露了梦寻离别美人情侣的失落与怅恨。“睡里”、“觉来”两句则概括了词人对情侣魂牵梦系,日思夜想的苦恋情怀,“消魂”伤神之状。下片写梦寻不见,托鱼雁传书也无准信,再去倚筝弦以寄托相思,却是抚奏遍筝柱缓弦,奏出来的都是离愁别绪的悲曲。全词不着一“愁”字,但处处言愁。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采,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倍“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搜趣网,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也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赏析】
这首小词写别后的凄哀愁情。上片写醉梦醒来,记得的只是因离别痛苦难遣而大醉以浇离愁,醒来更感慨人生如梦如云,聚无由,散去容易,眼下只剩自己一人独对斜月画屏,凄凉孤寂不尽。开篇破空而起,直陈与伊人醉中分别。紧接化用唐诗,形容聚会之短,分别之易。以下专就月夜忆人着笔生发。画屏闲展见出卧不合眼,环境空寂。下片写聚时的酒痕诗字,现在睹物怀人,无不都是凄凉哀伤,连红烛油流,也觉得替人流伤心泪。全词语淡情深,句句凄哀。结尾赋红烛以人性,更显凄凉。风格婉约,手法精妙。
蝶恋花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赏析】
本词抒写春日的闲愁。上片写迎春之情。开头三句写初春之景,有富贵之象。后两句是写主人公的活动,在意念上有倒装,他看到海燕双飞,而自己孤独伤心,面对芳春美景而触动春愁,故弹筝以抒情。下片抒送春之意。词意含蓄蕴藉,只表现主人公的一种情绪。此词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词作鉴赏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本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曳不尽的情致。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蝶恋花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赏析】
这首词写秋天清晨送别情人的情绪。上片全从送行人枕边感受着墨,表明别前心神不定,入睡不熟。“唤起”二句写浅睡假寐被唤起,不是睡眼惺忪,却是满眼晶莹,由于一夜辗转反侧,以致泪湿红绵中,别前之情凄切。下片写临别及别后景况。“执手霜风”,“执手相看泪眼”已够伤心了,再加上凄凄的秋风催行。“去意”、“别语”云云则临别千般叮咛,万般依恋尽在其中。末以送行人回房之孤独清冷收结。情人已远,村鸡报晓,闺房清寒,一派离索。全词写别,层次井然,抒写曲折缠绵,委婉动人,读后令人意想绵绵。
蝶恋花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zEtrKm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赏析】
此词起以风劲、絮卷、香飘、花落点染晚春景象,触发伤春情怀,“新酒”、“今春”二句,可见春恨刻刻不已,年年有加。“蝶去莺飞”象征所思分袂,“望断”点出怀人,“恼乱横波”,可知愁情满目,日暮愈深。写伤春闺思,情景交错,句句递进,辞婉情浓,怨流言外。全词清婉圆转,言短而意长,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言:“妙在写情语,语不在多,而情更无穷。”
此词据强村丛书本《小山词》,应是晏几道作。《乐府雅词》署名赵令畤作,此本从之。我们认为作者是晏小山。原因有三:一、《小山词》结集于晏几道逝世之前,一般不可能混入他人作品。二、《乐府雅词》载《蝶恋花》,字面与《小山词》所载有出入(见本词注),且有与词意龃龉处,《小山词》所录应是原作。三、就风格而论,此首与《小山词》其他十四首《蝶恋花》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遣词造句方式也基本相同,而与赵令畤十二首商调《蝶恋花》情韵气质则有明显区别。
蝶恋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赏析】
这首词描写闺中思妇伤春怀远的愁情怨绪。上片借杏花以写伤春悲情。“欲减”而实未减,显出节候的无常与心情的无奈。“不卷”者,讲珠帘垂挂而不卷,那人却躲在闺房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强调残余杏花能开几时的惜花情绪,“花几许”恰是暮春物象变化的典型特征,隐喻了深闺思妇如花青春犹如杏花之凋零!“啼痕”意象兼融人花,淋雨的花瓣儿如花啼泪痕,深闺思妇惜残红坠地而自伤落泪,人与花同命相怜,只恨清明时节凄凉细雨过于无情,寒气袭人,苦雨摧花,令思妇怕见落花而躲在闺中“深深处”。下片借飞燕以抒怀远愁绪。“宿酒”、“尽日”三句,写思妇闭锁深闺的重要原因,“恼破春情绪”,春情缭乱恼煞人,即眷恋夫君的情怀难以按捺,于是借酒浇愁忘忧,宿酒过量而醒迟。酒醒后,尽日唯一缕沉香相伴,其孤寂可知。“飞燕”句将恼怨发向飞燕,它将夫君归家的喜讯传错,让自己空欢喜一阵,实烦恼一番,实在难堪!真是怨奇而情深。最后以“小屏风”之景结思夫君之情:“西江路”,即广西苍梧一带之西江,恰是词人宁远军承宣使任所地域。词人以悬想、虚设深闺思妇神往西江路怀念自己的方式,抒写了词人对闺中爱侣的深切相思。语言婉约清丽,情致柔和缠绵,意境蕴藉含蓄,结尾余韵不尽,神味久远,深得好评。
此首亦见强村本《小山词》,《乐府雅词》卷中作赵令畤词。
蝶恋花
贺铸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苹花满湔裙处。
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赏析】
此词为伤春怀人之作。上www.souquanme.com片写景。“几许”三句以柳阴、游丝意象组合成浓阴清凉、游丝弥漫的富有暮春时节特征的景象,柳阴浓茂则暗示出柳絮必多。“天际”二句乃词人悬想之词,暗示词人与金陵某位女子有类似桃叶渡江的恋情,并在妇女洗衣的白苹洲分手离别,故见白苹花而伤神断肠,流露出对金陵女子的怀恋。下片写自己日后的思念和孤寂的凄苦。“竟日”三句写伤春之闲寂、郁闷。“竟日微吟”全因寄情,灯下操琴,也为吐心曲,两个细节代替了无数思念的忧伤语。“数点”二句以景结情。全词曲笔写伤春和相思,语淡情深。
冯延己词
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却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蝶恋花
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销,看却春还去。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
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华蜚,梦断巫山路。满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似否?
蝶恋花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华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加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蝶恋花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
正体,上下阕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蝶恋花》词牌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之情为多
蝶恋花是词牌名,很多人填过,其中写爱情较出名的有柳永和欧阳修的,苏轼的那首也比较有名了。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此作题一作“春景”。上片写暮春自然风光。从郊游少年的视角,由小到大,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层次感、色彩感和运动感。“天涯何处无芳草”,既是对暮春景色拓开一景,又点化游春少年的惆怅,引发下片境界。下片写自然背景中的人事: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自然春意与人事春情相绾合,优美地表现出在流走跃动的春之气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恋情之萌动及转瞬便迷失的怅惘。有声有色,情韵悠远,颇富婉媚绰约的风姿。是一篇天韵圆转的佳作。《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指秋霜)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妆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赏析】
这是深闺佳人的伤春词。作者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三迭“深”字,则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闺房寂落之况,可以想见。树多雾浓、帘幕严密,愈见其深。“章台路”当指伊人“游冶处”,望而不见正由宅深楼高而来。可知物质环境之华贵,终难弥补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欢而不见,感青春之难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感花摇落而有泪,含泪而问花,花乱落而不语。伤花实则自伤,佳人与落花同一命运。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蕴最为深沉。整首词如泣如诉,凄婉动人,意境浑融,语言清丽,尤其是最后两句,向为词评家所赞誉。
蝶恋花
冯延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赏析】
本词抒写了一片难以指实的、浓重的感伤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种对于整个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脱的苦闷,词中也同时包含着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以及他甘心为此憔悴的执着感情。“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表现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状,语淡而意远。
蝶恋花
欧阳修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爱人如行云游荡在外而忘归,春将暮残,百草千花的寒食踏春路上游人双双对对,更显闺中女子的孤独,乃至梦中也寻他不见,表现她对爱人的思念和痴情。全词塑造了一个情怨交织内心的闺中思妇形象。语言清丽婉约,悱恻感人。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www.souquanme.com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上片以“春愁”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态,笔意婉约。下片抒情,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拟把”、“强乐”三句辞意顿折,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最后揭明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为伊”,方始画龙点晴地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那“盈盈仙子”(《曲玉管》)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全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描写心理充分细腻,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蝶恋花
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晏几道词作鉴赏
此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抒写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闲愁。词的上片借细节和衬景构成一幅和谐的闺中闲眠图,这一景境中融入闺中人独处空闺的闲愁;下片纯以花月状人,句句辞兼比兴,处处意存双关。全词室内景物、户外景色交相辉映,女主人公的容态与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缱绻的闺中女子形象。她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怅然怀想。她也许是思念远方的情人,也许是伤惋青春的易逝。此处暗用李白《折荷有赠》之“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的意境。“捻”意为用手指轻轻搓转,表现执扇时怅然无绪的情态,极为传神。“初”、“生”二字,前后关联,暗示因节序变换,令闺中人顿生新的怅望之情。空闺独守,本已寂寞难耐,偏又有“隔叶莺声”,撩人意绪。“似学秦娥唱”句把莺声比似学秦娥之唱。扬雄《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此言年轻貌美的女子,其歌声之美可知。以莺声之欢快,反衬人心之怅恨,命意与着笔确有含蓄蕴藉之妙。莺啼婉啭,是实处着笔;闺中索寞,则是虚处命意,运实于虚,终无一字点破。“午睡醒来”二句,深化闺中女郎百无聊赖的孤寂情状。她午睡醒后,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那铺床上的双纹翠席,犹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这两句点明睡醒,而由翠簟联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户看花。
下片转写户外优美的自然场景:夏雨初霁,徐徐的和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带着晶莹的雨珠,亭亭玉立,曳生姿。“碧涨”,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虚喻,“碧涨”是实写,前虚而后实,意脉不断,运意十分灵活。“脉脉”二句,更是传神入化之笔。作者赋予雨后荷花以人的风韵和感情,它含情脉脉,泪珠脸,有情有思。这个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红相向”三字,似写朵朵红荷,曳相映,实写荷花带雨,向人脉脉欲语;人带泪珠,对之黯然神伤。是花是人,迷离莫辨,已达到物与人交融、浑然合一的境地。结拍二句,时间由午后过渡到夜晚,写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于依托明月遥寄相思的传统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别开境界。“绿云”明指夜空浮云,暗喻女郎乌发。“新月”傍云而上,犹如女郎愁眉,蹙于乌发之下。新月弯弯,犹似愁眉。作者运用双关的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写怀人之情;又避开对形象作直露的绘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状人之愁眉,通过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征性,使情与境谐,气氛浓重。
此词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设喻新巧而又隽永传神,具有独特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小晏词“词情婉丽”、“曲折深婉”的特色。
蝶恋花
张先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
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
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张先词作鉴赏
此词将旷怨之情融入柳寄离情的境界中来表现,表情达意极为含蓄。全词将咏柳与写人熔于一炉,通过叙写伊人风尘中横被攀折之苦,移入人家后有所改变而仍有不满一事,塑造出一个浑然一体的动人形象,展示出一段曲折哀惋的特殊情事。
上片谓从外间移来了一株小小杨柳,将它栽种后院,从此它就脱离了横遭攀折飘零之苦。言下之意颇为自得。杨柳垂条轻盈袅娜,诗词中常与美人纤腰互为比喻。此处说“学舞宫腰”就将杨柳拟人化,开篇便宛然有一个歌女兼舞女的形象。“学舞”云云,可见其年尚小,不特“二月青犹短”的形容而然。这样,移柳之事似乎暗示着一个小歌女脱离风尘,进了人家宅院,于是境遇大变:“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灞陵亦作霸陵,乃汉文帝陵寝所,长安东,附近有灞桥,自汉唐以来均为折柳送别之地,“残丝乱絮”抛置之多,不言自明。二句暗示歌女脱离为人随意作践的境地,有了一个好心的主人扶持。
过片“几叶小眉寒不展”,以杨柳嫩叶比美人之眉,仍是继续前面的拟人,连下句依然显现着那个小歌女的形象。叶儿“寒不展”,状歌女颦眉情态,表明她心绪不佳。“莫唱《阳关》”四字暗示出离别情事。《阳关》,曲辞即王维名作《送元二使安西》,乃送别曲也。与谁离别呢?看来便是前述那位好心的主人了,他将外出,故伊人依依难舍。“真个肠先断”的“肠”与“眉”一样是柳的借喻。末二句进一步点明断肠原因,兼寄词人的感慨。其中代用了唐人雍陶《题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的名句。那柳丝似乎条条尽是离人怨苦的具象了。
蝶恋花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赏析】
这首词写对恋人的无穷相思和无尽的离愁别绪。上片写梦寻。“梦入江南”直接切入梦境,借“烟水”意象点染江南水乡迷茫、浩渺的景物特征,也显示出梦境的迷离恍惚。“行尽江南”几千里,写其在江南四方求索之急切与艰苦。“离人”句方始点明词人苦苦求索之对象与目的,而“不遇”则流露了梦寻离别美人情侣的失落与怅恨。“睡里”、“觉来”两句则概括了词人对情侣魂牵梦系,日思夜想的苦恋情怀,“消魂”伤神之状。下片写梦寻不见,托鱼雁传书也无准信,再去倚筝弦以寄托相思,却是抚奏遍筝柱缓弦,奏出来的都是离愁别绪的悲曲。全词不着一“愁”字,但处处言愁。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采,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倍“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搜趣网,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也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赏析】
这首小词写别后的凄哀愁情。上片写醉梦醒来,记得的只是因离别痛苦难遣而大醉以浇离愁,醒来更感慨人生如梦如云,聚无由,散去容易,眼下只剩自己一人独对斜月画屏,凄凉孤寂不尽。开篇破空而起,直陈与伊人醉中分别。紧接化用唐诗,形容聚会之短,分别之易。以下专就月夜忆人着笔生发。画屏闲展见出卧不合眼,环境空寂。下片写聚时的酒痕诗字,现在睹物怀人,无不都是凄凉哀伤,连红烛油流,也觉得替人流伤心泪。全词语淡情深,句句凄哀。结尾赋红烛以人性,更显凄凉。风格婉约,手法精妙。
蝶恋花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赏析】
本词抒写春日的闲愁。上片写迎春之情。开头三句写初春之景,有富贵之象。后两句是写主人公的活动,在意念上有倒装,他看到海燕双飞,而自己孤独伤心,面对芳春美景而触动春愁,故弹筝以抒情。下片抒送春之意。词意含蓄蕴藉,只表现主人公的一种情绪。此词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词作鉴赏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本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曳不尽的情致。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蝶恋花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赏析】
这首词写秋天清晨送别情人的情绪。上片全从送行人枕边感受着墨,表明别前心神不定,入睡不熟。“唤起”二句写浅睡假寐被唤起,不是睡眼惺忪,却是满眼晶莹,由于一夜辗转反侧,以致泪湿红绵中,别前之情凄切。下片写临别及别后景况。“执手霜风”,“执手相看泪眼”已够伤心了,再加上凄凄的秋风催行。“去意”、“别语”云云则临别千般叮咛,万般依恋尽在其中。末以送行人回房之孤独清冷收结。情人已远,村鸡报晓,闺房清寒,一派离索。全词写别,层次井然,抒写曲折缠绵,委婉动人,读后令人意想绵绵。
蝶恋花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zEtrKm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赏析】
此词起以风劲、絮卷、香飘、花落点染晚春景象,触发伤春情怀,“新酒”、“今春”二句,可见春恨刻刻不已,年年有加。“蝶去莺飞”象征所思分袂,“望断”点出怀人,“恼乱横波”,可知愁情满目,日暮愈深。写伤春闺思,情景交错,句句递进,辞婉情浓,怨流言外。全词清婉圆转,言短而意长,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言:“妙在写情语,语不在多,而情更无穷。”
此词据强村丛书本《小山词》,应是晏几道作。《乐府雅词》署名赵令畤作,此本从之。我们认为作者是晏小山。原因有三:一、《小山词》结集于晏几道逝世之前,一般不可能混入他人作品。二、《乐府雅词》载《蝶恋花》,字面与《小山词》所载有出入(见本词注),且有与词意龃龉处,《小山词》所录应是原作。三、就风格而论,此首与《小山词》其他十四首《蝶恋花》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遣词造句方式也基本相同,而与赵令畤十二首商调《蝶恋花》情韵气质则有明显区别。
蝶恋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赏析】
这首词描写闺中思妇伤春怀远的愁情怨绪。上片借杏花以写伤春悲情。“欲减”而实未减,显出节候的无常与心情的无奈。“不卷”者,讲珠帘垂挂而不卷,那人却躲在闺房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强调残余杏花能开几时的惜花情绪,“花几许”恰是暮春物象变化的典型特征,隐喻了深闺思妇如花青春犹如杏花之凋零!“啼痕”意象兼融人花,淋雨的花瓣儿如花啼泪痕,深闺思妇惜残红坠地而自伤落泪,人与花同命相怜,只恨清明时节凄凉细雨过于无情,寒气袭人,苦雨摧花,令思妇怕见落花而躲在闺中“深深处”。下片借飞燕以抒怀远愁绪。“宿酒”、“尽日”三句,写思妇闭锁深闺的重要原因,“恼破春情绪”,春情缭乱恼煞人,即眷恋夫君的情怀难以按捺,于是借酒浇愁忘忧,宿酒过量而醒迟。酒醒后,尽日唯一缕沉香相伴,其孤寂可知。“飞燕”句将恼怨发向飞燕,它将夫君归家的喜讯传错,让自己空欢喜一阵,实烦恼一番,实在难堪!真是怨奇而情深。最后以“小屏风”之景结思夫君之情:“西江路”,即广西苍梧一带之西江,恰是词人宁远军承宣使任所地域。词人以悬想、虚设深闺思妇神往西江路怀念自己的方式,抒写了词人对闺中爱侣的深切相思。语言婉约清丽,情致柔和缠绵,意境蕴藉含蓄,结尾余韵不尽,神味久远,深得好评。
此首亦见强村本《小山词》,《乐府雅词》卷中作赵令畤词。
蝶恋花
贺铸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苹花满湔裙处。
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赏析】
此词为伤春怀人之作。上www.souquanme.com片写景。“几许”三句以柳阴、游丝意象组合成浓阴清凉、游丝弥漫的富有暮春时节特征的景象,柳阴浓茂则暗示出柳絮必多。“天际”二句乃词人悬想之词,暗示词人与金陵某位女子有类似桃叶渡江的恋情,并在妇女洗衣的白苹洲分手离别,故见白苹花而伤神断肠,流露出对金陵女子的怀恋。下片写自己日后的思念和孤寂的凄苦。“竟日”三句写伤春之闲寂、郁闷。“竟日微吟”全因寄情,灯下操琴,也为吐心曲,两个细节代替了无数思念的忧伤语。“数点”二句以景结情。全词曲笔写伤春和相思,语淡情深。
冯延己词
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却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蝶恋花
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销,看却春还去。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
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华蜚,梦断巫山路。满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似否?
蝶恋花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华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加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蝶恋花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
“绾”字的拼音是什么?
读音:[wǎn]
《莺啼序吴文英》原文与赏析
《莺啼序吴文英》原文与赏析
吴文英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弹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莺啼序》是词中最长的词调。全词分四片,每片四韵,共二百四十字。吴文英是这个词调的首创者,先后写过三首《莺啼序》,其中“天吴驾云阆海”一首,在杭州涌金门外西湖边上的丰乐桥重建时,由吴文英亲笔大书于楼壁,末署“淳祐十一年(1251)二月甲子”,一时满城传诵。三首《莺啼序》中,这首“残寒正欺病酒”堪称上乘。此词记叙吴文英“十载西湖”的一段亲身经历,其间本事已经难以详考。但读来犹如唐人的爱情传奇,曲折回环,哀艳兼并,与柳永的同类作品格调不侔。
据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之说,吴文英在苏、杭两地皆曾有所恋,后来或者离异,或者亡故,吴文英屡有词赋之。这首词中说到“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分明是追悼在杭州的不幸早逝的昔日恋人。吴文英还有《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渡江云三犯》(羞红颦浅恨)诸词,所叙盖同一情事。它们包含了吴文英个人情遇中的部分浪漫史与伤心史。
词调多数分上下两片,通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此词独分四片,就不能采用双调的习惯写法,否则不失之堆垛,就失之松散。吴文英在这四叠的词调中,就以情为文,以事为质。首片起兴,二片艳遇,三片重访,四片悼亡。中间的二、三两片,就重在记事,情经事纬,脉络井然。但吴文英化实为虚,词中摒弃了质实的记事记言,而出之以空灵蕴藉之笔,情采丰缛,本事隐约,具有优美的词的境界。同时在脉络井井之中,复插入逆笔倒叙,结构严密,笔致波澜。词长二百四十言,却没有令人感到冗长单调。这说明吴文英在此词的章法安排上,是颇费经营的。
首片为起兴,写伤春怀旧,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词中说自己外感于春寒,内伤于沉饮,闭户不出,寂寞度日。燕子飞来,似乎在报道春光将尽。清明时节,已在西湖画船、吴宫烟树中悄然逝去。满怀的客愁离情,就象空中的飞絮一祥,随风飘荡,悠悠无着。这是写客中春晚独居无聊的景况,伤春兼含伤别,伤怀兼含伤逝,从而带出下文。作词的时间是暮春,作词的地点或以为杭州,或以为苏州。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卷三据词中“晴烟冉冉吴宫树”语,定为“重到苏州作”。按吴文英在苏州任职仓幕,其官署即在阊门之侧。他后来在杭州化度寺作《鹧鸪天》词说:“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他的旧居也就在阊门附近。阊门为苏州城西门。此词云:“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西城”正与吴文英在苏州的居处相合,杨铁夫之说或得其实。
第二片为记叙正文,追记“十载西湖”即十年前在西湖畔与一女子情合欢会的往事。情节生动,富有传奇性。所叙情节又可分为四层。“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是记其初逢与追随,仿佛李商隐《无题》诗“车走雷声语未通”之情景。苏轼曾用“软红香土”一词以街上车马奔驰扬起的尘土,来形容京师的繁华。“娇尘软雾”,在词中就是指所恋女子的车尘。“趁”是追逐的意思,即惊艳之后追随香车,车前马后,直至湖边柳下。“傍柳系马”,又暗喻女子所居为杨柳门巷。“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是记其入门与通情。“溯红”,意思是沿着飘散落花的溪水而上,用了南朝小说刘、阮入天台的故事。传说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沿溪而上,见二仙女,遂相欢爱。词中就以“招入仙溪”表示到了女子的居处。“锦儿”为侍婢的代称,“偷寄幽素”就是由侍婢传简通情。唐传寄《莺莺传》中写红娘为张生、莺莺传笺,彼此暗达情愫。“溯红”这二句,就很象这类传奇故事中常见的情节。“倚银屏”四句,则是第二片的中心。前二句记其欢会,后二句记其分手。银屏是闺房中镂银的屏风。“春宽梦窄”造语奇警,为吴文英工于研意炼字的名句之一。“宽窄”犹云“长短”。“春宽”喻欢情之长,“梦窄”喻情缘之短。吴文英《三姝媚》词:“但怪得当年,梦缘能(如此)短”,即与此“梦窄”意同。情长缘短,乍合旋离,觉来正如青楼一梦。“断红”,形容断续的泪珠。“歌纨金缕”,乃指歌扇舞衣。这四句紧相连接,不仅说明了欢会短暂,而且见出离别匆匆。欢乐未终,离歌继之,二人挥泪而别,这次的艳遇也就到此结束了。最后“暝堤空”三句,则写梦醒人去,斜阳空堤,仅余鸥鹭而已。全片从初逢到惜别,层层递进,而又不断转折,语约而义丰,事异而情艳,恍惚迷离,真如传奇小说中发生的情事。
第三片为重访。同时插入往事的倒叙,为上片记事之续。“幽兰旋老”三句,交待出时移事去,而自己身世飘零如昔,为重访作过脉。“别后访、六桥无信”,点明旧地重游,音信杳然。这是由于“事往花委,瘗玉埋香”,旧日的恋人弃世而去,而且“几番风雨”,死已多年了。但吴文英并不顺着“花落人亡”笔势直下,“长波妒盼”和“青楼仿佛”两韵,改用了逆笔倒叙,前代词论家称之为“空际转身”,一致惊叹其工。因为访得恋人已死,若接以哀悼悲痛之情,不仅夺了下片词意,彼此意复,而且章法平直,缺少前后对应,波澜起伏。插入“长波妒盼”和“青楼仿佛”两韵,就避免了上述这些缺失,即补足了上片过于简约,匆匆未尽的情事,又增添了全阕开合动荡、忽断忽续的风致,确实是值得称道的。同时,“长波妒盼”和“青楼仿佛”两韵,一悲一欢,一离一合,也与上片的“春宽梦窄”相绾合,其间亦有暗脉贯通。“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渡口相逢,以春江夜泊,渔灯照影为背景,情韵与格调都比较高。宋词写情人欢会,很少用这种境界。“败壁题诗”,则用周邦彦《绮寮怨》词:“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兼及今昔,作为末片的过渡。
末篇以悼亡为全词总结。“危亭望极,草色天涯”,一片暮春景色,与首片的伤春呼应;“叹鬓侵半苎”,双鬓半白,正与“十载西湖”的青春年少相对照,针线甚密。“离痕欢唾,尚染鲛绡”,分记昔日悲欢;“嚲凤迷归,破鸾慵舞”,又暗寓一存一亡,都带有总结前事的意味,适用于末段结句。“蓝霞辽海沉过雁”,是说音信不通,雁书不达,因此只能将此情天“长恨”,谱入哀筝之曲,借一声声哀弦为之招魂了。“漫相思、弹入哀筝柱。”就是指吴文英的这首《莺啼序》。吴文英以这首《莺啼序》为已故的恋人招魂。宋亡后,汪元量重过金陵,又用《莺啼序》这个词调为宗社倾复的南宋招魂,用意更深广了。
张炎《词源》提到词调中有“序子四片,其拍颇碎”,《莺啼序》亦属序子之体。此词第三片“长波妒盼”一韵,第四片“暗点检”及“殷勤待写”两韵,都是长达五句,方始押韵,句长而韵短,节奏特别缓慢,可能与这个曲调的“其拍颇碎”有关。
吴文英词以“密丽”为尚。《莺啼序》一词凡四叠,与双调相比,写法上本来易散而难合,易疏而难密。但吴文英此词,情经事纬,左抽右旋,既有主干,又有穿插,明脉暗络,回环相生。虽然还说不上什么“密不容针”,但绝无冗辞复笔,这就是他疏中求密,因难见巧才做到的。同时这首词也长于修辞,温厚端丽,哀感顽艳,兼而有之。“春宽梦窄”之句,意深笔曲,尤见炼字之工。说梦窗词的“密丽”特色,这首《莺啼序》应该是长调中一个特殊而又恰当的例子。
全章精粹,空绝古今。追叙昔日欢场,写得踌躇满志。言离别,泪痕血点惨淡淋漓之极。抚今追昔,悼叹无穷。结笔尤写来呜咽。(陈廷焯《云韶集》评)
此调颇不易合拍,《词律》详言之矣。兹篇纵横自如,全体精粹,空绝古今。“轻把斜阳”二句,束上起下,琢句精炼。序别离多事,淋漓惨淡之致。末段抚今追昔,悼叹无穷。(陈廷焯《词则别调集》评)
梦窗精于造句,超逸处,则仙骨珊珊,洗脱凡艳;幽索处,则孤怀耿耿,别缔古欢。如……《莺啼序》云:“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俱能超神入妙。(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第一段伤春起,都藏过伤别,留作第三段点睛。燕子画船,念无限情事,清明吴宫,是其最难忘处。第二段“十载西湖”,提起。而以第三段“水乡尚寄旅”作钩勒。“记当时、短楫桃根渡”,“记”字逆出,将第二段情事,尽销纳此一句中。“临分”,“泪墨”,“十载西湖”,乃如此了矣。“临分”于“别后”为倒应,“别后”于“临分”为逆提。“渔灯分影”,于“水乡”为复笔。作两番钩勒,笔力最浑厚。“危亭望极,草色天涯”遥接“长波妒盼,遥山羞黛”zEtrKm,“望”字远情,“叹”字近况,全篇神理,只消此二字。“欢唾”是第二段之欢会。“离痕”是第三段之临分。“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应起段“游荡随风,化为轻絮”作结。通体离合变幻,一片凄迷,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然得其门者寡矣。(陈洵《海绡说词》)
柳词《夜半乐》云:“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此种长调,不能不有此大开大合之笔。后吴梦窗《莺啼序》云:“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三、四段均用此法。(陈锐《袌碧斋词话》)
吴文英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弹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莺啼序》是词中最长的词调。全词分四片,每片四韵,共二百四十字。吴文英是这个词调的首创者,先后写过三首《莺啼序》,其中“天吴驾云阆海”一首,在杭州涌金门外西湖边上的丰乐桥重建时,由吴文英亲笔大书于楼壁,末署“淳祐十一年(1251)二月甲子”,一时满城传诵。三首《莺啼序》中,这首“残寒正欺病酒”堪称上乘。此词记叙吴文英“十载西湖”的一段亲身经历,其间本事已经难以详考。但读来犹如唐人的爱情传奇,曲折回环,哀艳兼并,与柳永的同类作品格调不侔。
据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之说,吴文英在苏、杭两地皆曾有所恋,后来或者离异,或者亡故,吴文英屡有词赋之。这首词中说到“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分明是追悼在杭州的不幸早逝的昔日恋人。吴文英还有《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渡江云三犯》(羞红颦浅恨)诸词,所叙盖同一情事。它们包含了吴文英个人情遇中的部分浪漫史与伤心史。
词调多数分上下两片,通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此词独分四片,就不能采用双调的习惯写法,否则不失之堆垛,就失之松散。吴文英在这四叠的词调中,就以情为文,以事为质。首片起兴,二片艳遇,三片重访,四片悼亡。中间的二、三两片,就重在记事,情经事纬,脉络井然。但吴文英化实为虚,词中摒弃了质实的记事记言,而出之以空灵蕴藉之笔,情采丰缛,本事隐约,具有优美的词的境界。同时在脉络井井之中,复插入逆笔倒叙,结构严密,笔致波澜。词长二百四十言,却没有令人感到冗长单调。这说明吴文英在此词的章法安排上,是颇费经营的。
首片为起兴,写伤春怀旧,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词中说自己外感于春寒,内伤于沉饮,闭户不出,寂寞度日。燕子飞来,似乎在报道春光将尽。清明时节,已在西湖画船、吴宫烟树中悄然逝去。满怀的客愁离情,就象空中的飞絮一祥,随风飘荡,悠悠无着。这是写客中春晚独居无聊的景况,伤春兼含伤别,伤怀兼含伤逝,从而带出下文。作词的时间是暮春,作词的地点或以为杭州,或以为苏州。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卷三据词中“晴烟冉冉吴宫树”语,定为“重到苏州作”。按吴文英在苏州任职仓幕,其官署即在阊门之侧。他后来在杭州化度寺作《鹧鸪天》词说:“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他的旧居也就在阊门附近。阊门为苏州城西门。此词云:“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西城”正与吴文英在苏州的居处相合,杨铁夫之说或得其实。
第二片为记叙正文,追记“十载西湖”即十年前在西湖畔与一女子情合欢会的往事。情节生动,富有传奇性。所叙情节又可分为四层。“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是记其初逢与追随,仿佛李商隐《无题》诗“车走雷声语未通”之情景。苏轼曾用“软红香土”一词以街上车马奔驰扬起的尘土,来形容京师的繁华。“娇尘软雾”,在词中就是指所恋女子的车尘。“趁”是追逐的意思,即惊艳之后追随香车,车前马后,直至湖边柳下。“傍柳系马”,又暗喻女子所居为杨柳门巷。“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是记其入门与通情。“溯红”,意思是沿着飘散落花的溪水而上,用了南朝小说刘、阮入天台的故事。传说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沿溪而上,见二仙女,遂相欢爱。词中就以“招入仙溪”表示到了女子的居处。“锦儿”为侍婢的代称,“偷寄幽素”就是由侍婢传简通情。唐传寄《莺莺传》中写红娘为张生、莺莺传笺,彼此暗达情愫。“溯红”这二句,就很象这类传奇故事中常见的情节。“倚银屏”四句,则是第二片的中心。前二句记其欢会,后二句记其分手。银屏是闺房中镂银的屏风。“春宽梦窄”造语奇警,为吴文英工于研意炼字的名句之一。“宽窄”犹云“长短”。“春宽”喻欢情之长,“梦窄”喻情缘之短。吴文英《三姝媚》词:“但怪得当年,梦缘能(如此)短”,即与此“梦窄”意同。情长缘短,乍合旋离,觉来正如青楼一梦。“断红”,形容断续的泪珠。“歌纨金缕”,乃指歌扇舞衣。这四句紧相连接,不仅说明了欢会短暂,而且见出离别匆匆。欢乐未终,离歌继之,二人挥泪而别,这次的艳遇也就到此结束了。最后“暝堤空”三句,则写梦醒人去,斜阳空堤,仅余鸥鹭而已。全片从初逢到惜别,层层递进,而又不断转折,语约而义丰,事异而情艳,恍惚迷离,真如传奇小说中发生的情事。
第三片为重访。同时插入往事的倒叙,为上片记事之续。“幽兰旋老”三句,交待出时移事去,而自己身世飘零如昔,为重访作过脉。“别后访、六桥无信”,点明旧地重游,音信杳然。这是由于“事往花委,瘗玉埋香”,旧日的恋人弃世而去,而且“几番风雨”,死已多年了。但吴文英并不顺着“花落人亡”笔势直下,“长波妒盼”和“青楼仿佛”两韵,改用了逆笔倒叙,前代词论家称之为“空际转身”,一致惊叹其工。因为访得恋人已死,若接以哀悼悲痛之情,不仅夺了下片词意,彼此意复,而且章法平直,缺少前后对应,波澜起伏。插入“长波妒盼”和“青楼仿佛”两韵,就避免了上述这些缺失,即补足了上片过于简约,匆匆未尽的情事,又增添了全阕开合动荡、忽断忽续的风致,确实是值得称道的。同时,“长波妒盼”和“青楼仿佛”两韵,一悲一欢,一离一合,也与上片的“春宽梦窄”相绾合,其间亦有暗脉贯通。“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渡口相逢,以春江夜泊,渔灯照影为背景,情韵与格调都比较高。宋词写情人欢会,很少用这种境界。“败壁题诗”,则用周邦彦《绮寮怨》词:“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兼及今昔,作为末片的过渡。
末篇以悼亡为全词总结。“危亭望极,草色天涯”,一片暮春景色,与首片的伤春呼应;“叹鬓侵半苎”,双鬓半白,正与“十载西湖”的青春年少相对照,针线甚密。“离痕欢唾,尚染鲛绡”,分记昔日悲欢;“嚲凤迷归,破鸾慵舞”,又暗寓一存一亡,都带有总结前事的意味,适用于末段结句。“蓝霞辽海沉过雁”,是说音信不通,雁书不达,因此只能将此情天“长恨”,谱入哀筝之曲,借一声声哀弦为之招魂了。“漫相思、弹入哀筝柱。”就是指吴文英的这首《莺啼序》。吴文英以这首《莺啼序》为已故的恋人招魂。宋亡后,汪元量重过金陵,又用《莺啼序》这个词调为宗社倾复的南宋招魂,用意更深广了。
张炎《词源》提到词调中有“序子四片,其拍颇碎”,《莺啼序》亦属序子之体。此词第三片“长波妒盼”一韵,第四片“暗点检”及“殷勤待写”两韵,都是长达五句,方始押韵,句长而韵短,节奏特别缓慢,可能与这个曲调的“其拍颇碎”有关。
吴文英词以“密丽”为尚。《莺啼序》一词凡四叠,与双调相比,写法上本来易散而难合,易疏而难密。但吴文英此词,情经事纬,左抽右旋,既有主干,又有穿插,明脉暗络,回环相生。虽然还说不上什么“密不容针”,但绝无冗辞复笔,这就是他疏中求密,因难见巧才做到的。同时这首词也长于修辞,温厚端丽,哀感顽艳,兼而有之。“春宽梦窄”之句,意深笔曲,尤见炼字之工。说梦窗词的“密丽”特色,这首《莺啼序》应该是长调中一个特殊而又恰当的例子。
全章精粹,空绝古今。追叙昔日欢场,写得踌躇满志。言离别,泪痕血点惨淡淋漓之极。抚今追昔,悼叹无穷。结笔尤写来呜咽。(陈廷焯《云韶集》评)
此调颇不易合拍,《词律》详言之矣。兹篇纵横自如,全体精粹,空绝古今。“轻把斜阳”二句,束上起下,琢句精炼。序别离多事,淋漓惨淡之致。末段抚今追昔,悼叹无穷。(陈廷焯《词则别调集》评)
梦窗精于造句,超逸处,则仙骨珊珊,洗脱凡艳;幽索处,则孤怀耿耿,别缔古欢。如……《莺啼序》云:“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俱能超神入妙。(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第一段伤春起,都藏过伤别,留作第三段点睛。燕子画船,念无限情事,清明吴宫,是其最难忘处。第二段“十载西湖”,提起。而以第三段“水乡尚寄旅”作钩勒。“记当时、短楫桃根渡”,“记”字逆出,将第二段情事,尽销纳此一句中。“临分”,“泪墨”,“十载西湖”,乃如此了矣。“临分”于“别后”为倒应,“别后”于“临分”为逆提。“渔灯分影”,于“水乡”为复笔。作两番钩勒,笔力最浑厚。“危亭望极,草色天涯”遥接“长波妒盼,遥山羞黛”zEtrKm,“望”字远情,“叹”字近况,全篇神理,只消此二字。“欢唾”是第二段之欢会。“离痕”是第三段之临分。“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应起段“游荡随风,化为轻絮”作结。通体离合变幻,一片凄迷,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然得其门者寡矣。(陈洵《海绡说词》)
柳词《夜半乐》云:“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此种长调,不能不有此大开大合之笔。后吴梦窗《莺啼序》云:“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三、四段均用此法。(陈锐《袌碧斋词话》)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什么意思?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出自唐代杜牧的《会友》。表达了对朋友一见如故的感情。
原文: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天涯明月新,朝暮最相思。
译文:
与你刚认识的时候,感觉好像是曾经见过或者家乡来的人。天边的月亮仍然很新,朝朝暮暮最是相思的时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描写春雨的诗句并加上赏析
绝句(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春雨(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赏析: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穿着白布夹衫,和衣怅卧。他的心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究竟何以如此呢?诗在点明怅卧之后,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交待 :“白门寥落意多违 。”据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过去的欢会处,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见对方的踪影。与所爱者分离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结地怅卧的原因。怅卧中,他的思绪浮动,回味着最后一次访见对方的情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仍然是对方住过的那座熟悉的红楼,但是他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靠近它一点,只是隔着雨凝视着。往日在他的感觉里,是那样亲切温存的红楼,如今是那样地凄寒。在这红楼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许连自己都不清楚。他发现周围的街巷灯火已经亮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前飘过,恍如一道道珠帘。在这珠帘的闪烁中,他才迷蒙地沿着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独自走回来。他是这样地茫然若失,所爱者的形影,始终在他的脑际萦回。“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他想象着,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强烈的思念 ,促使他修下书札,侑以玉珰一双,作为寄书的信物 。这是奉献给对方的一颗痛苦的心,但路途遥远 ,障碍重重,纵有信使,又如何传递呢?“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且看窗外的天空,阴云万里,纵有一雁传书,又能穿过这罗网般的云天么?以上是这首诗大致包含的意境。男主人公的处境、活动、心情,基本上是清楚的。读者所难于知道这种恋爱的具体对象和性质。据作品本身看,所爱的对方大约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远离而去了。李商隐在他的组诗《柳枝五首》序中便曾述及洛阳有一个女子属意于他,但不幸被“东诸候取去 ”,而铸成了遗憾事。《春雨》诗中推想对方“远路应悲春晼晚”,又感到当时的环境如“万里云罗”,可见这种恋爱或许也是与受到“东诸侯”之类权势者的阻离有关。不过,这终究只能是一种推测。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春雨(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赏析: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穿着白布夹衫,和衣怅卧。他的心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究竟何以如此呢?诗在点明怅卧之后,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交待 :“白门寥落意多违 。”据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过去的欢会处,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见对方的踪影。与所爱者分离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结地怅卧的原因。怅卧中,他的思绪浮动,回味着最后一次访见对方的情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仍然是对方住过的那座熟悉的红楼,但是他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靠近它一点,只是隔着雨凝视着。往日在他的感觉里,是那样亲切温存的红楼,如今是那样地凄寒。在这红楼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许连自己都不清楚。他发现周围的街巷灯火已经亮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前飘过,恍如一道道珠帘。在这珠帘的闪烁中,他才迷蒙地沿着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独自走回来。他是这样地茫然若失,所爱者的形影,始终在他的脑际萦回。“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他想象着,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强烈的思念 ,促使他修下书札,侑以玉珰一双,作为寄书的信物 。这是奉献给对方的一颗痛苦的心,但路途遥远 ,障碍重重,纵有信使,又如何传递呢?“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且看窗外的天空,阴云万里,纵有一雁传书,又能穿过这罗网般的云天么?以上是这首诗大致包含的意境。男主人公的处境、活动、心情,基本上是清楚的。读者所难于知道这种恋爱的具体对象和性质。据作品本身看,所爱的对方大约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远离而去了。李商隐在他的组诗《柳枝五首》序中便曾述及洛阳有一个女子属意于他,但不幸被“东诸候取去 ”,而铸成了遗憾事。《春雨》诗中推想对方“远路应悲春晼晚”,又感到当时的环境如“万里云罗”,可见这种恋爱或许也是与受到“东诸侯”之类权势者的阻离有关。不过,这终究只能是一种推测。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