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的名言名句。
他说:“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面对慢性病,他认为只要早期控制住了,就不会进一步恶化,所以治病救人必须早下手为强,要有战略。
古语云:“救死扶伤”,这个主体是人,所谓医者,是为人的生命而付出着,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眼前的一种病。
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担当。
2.勇于担当
他说:“我不怕,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
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他的一声吼鼓舞了多少人心;2020年,84岁高龄他依然逆行,没有坐票他就在餐车坐着,毅然前往武汉,向全中国发出了“肯定人传人”的声音。
正如300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给他的颁奖词: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敬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这种大无畏的担当精神,令人佩服。
3.回报//www.souquanme.com祖国
他说:“国家在那么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们这么个机会,从来没想过要留在那儿。”
这是他回忆自己的留学岁月时说的话,一个心中装着国家装着人民的人,一个心中感恩祖国感恩人民的人,他用一生的奉献在回报这祖国和人民的培养。
4.心中有尺
他说:“什么是道德标准的核心?简单一句话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别人。”
在他的心里,道德就像一把尺子,丈量着他的言行。
他把一次次不顾个人安危逆流而上,为的就是别人的安危。这样的尺子,希望更多的人珍藏之、践行之。
5.敬畏科学
2003年,钟南山坚持己见,发表观点。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
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所谓荣誉,都是奉献的累积,但如果过于在乎自己身上的羽毛,这样的荣誉又有何用。
钟老对自己的判断坚持是对医术的自信,也是对患者的负责,更是对科学的敬畏。
6.健康生活
他说:“疲劳过度的人在追逐死亡。”
对于当下年轻人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钟老一直在身体力行地提醒大家,因为早年间他也深受其害,但如今的他通过健身来维持健康,让他看起来一点不像84岁的样子。
他说:“健康是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只是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
还在熬夜的你,是不是很有启发?
“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人民日报》官微的评价让我深感认同。
可能你也会感觉到,每次听到钟南山的话,不论是他的为人之道、做事之则还是他的家国情怀、救人之力,都给人以思考,给人以力量。
因为这是一个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老人之感悟,是一位有担当的科学家之忠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之号召。
我们不得不为之点赞,且为之鼓舞。
在此,祝愿钟老,相信在2029年,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讲话的风采!
钟南山南抗击疫情的故事简介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而且是当之无愧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军人物。
17年前,非典型肺炎疫情爆发,面对未知的病毒,人们坠入恐慌,钟南山院士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不顾自身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与死神争夺生命——老人,变成了战士。有人评价说:“抗击非典如果没有钟南山院士,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2003年,钟南山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
17年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在感动所有中国人。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时,他依然奋战在和病毒较量的第一线,寻找战胜病毒的良药。现在,在肺炎的情况危急时刻,钟南山院士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有了他,就有了战胜的信念。您就是我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让我们向这位老人致敬,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三)
最美逆行,不怕牺牲
他建议公众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已高寿,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坚持真理,敢说真话
2003年,钟南山坚持己见,发表不同于其他专家的观点,最后被采纳。
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搜趣网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乐观积极,心态良好
钟南山院士说:做人要有四“乐”。第一“乐”:知足常乐;第二“乐”:自得其乐;第三“乐”:助人为乐;第四“乐”:苦中求乐。
钟院士说:“1971年我下乡搞科研时,在竹料镇,过年也不能回家。我就买了点花生、糖,大家在油灯下坐着。我当时就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是这样,以后会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来。”
强身健体,健康第一
其实很早就曝出钟院士身体素质非常好,20_年时有记者采访时,钟院士和记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层楼,结果到第七层楼时记者就跟不上了,之后记者采访得知,钟院士一直都有锻炼的习惯。
83岁钟南山院士“肌肉照”刷爆朋友圈,28岁小伙自愧不如!
说出来可能许多人不会相信,就在最近,钟院士的健身照在网络刷屏,引起不少网友转发。
这是钟院士的手臂肌肉,你敢相信这是一位83岁的老爷爷?完全吊打28岁小伙!
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四)
84岁,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不禁让网友慨叹:“大国重器,国士无双。”
照片中,钟院士坐在嘈杂的餐车一角,他正在赶往武汉的高铁上,面前摆着文件和电脑。又是行程满满的几天,连轴转的会议、奔赴疾控中心、上媒体直播,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恐怕年轻人也吃不消。
不少网友说,“听见这个名字,犹如吃下定心丸”;但也有人表示,“年轻人也要赶快成长,钟教授如此辛苦,除了敬意,怎能没有愧疚?”
的确,照片之所以刷屏,因为它表达出了人们的复杂心情,这里面既有对这位高龄院士的崇高敬意,有对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敬意;也是在传递一种相信——在疾病面前对医学科学研究者的相信,对战胜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的相信,更是对广大医护工作者平安归来的相信。
钟南山院士,成为这场对抗肺炎战役中的一个清晰身影。然而还有很多的医护工作者,在蓝色口罩和厚重的防护服下,被模糊成统一的形象。
人们或许辨别不清他们每一位的模样,但崇高的医师职业道德却闪烁在每一位普通的医护人员身上。
当医护人员在发热病房坚守_个小时夜以继日,人们能感受到他们身心的疲累。当同济医院志愿者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申请书,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女医生写下现代版“与夫书”时,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他们也是父母、孩子、伴侣,却选择在生命危险面前,兑现救死扶伤的诺言,承担医者父母的责任。
面临危险,始见英雄,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是隔在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防护服后凝重的眼神、坚毅的表情,与时//www.souquanme.com钟争分夺秒的身影,凌晨时依旧灯火通明的医院……这一切,让这场战役变得不再抽象。
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单单是政府部门或者医务工作者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
无特殊事项不要去武汉,武汉市民尽量留在武汉,有疑似症状及时到医院门诊检测,每个人加强防护戴上PwcQSHVS口罩,少去人群扎堆的地方,养成勤洗手、不吐痰的好习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在保护他人,保护那些奋战在生死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
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五)
“非典”之后,钟南山连续担任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他敢说真话的风格一直没有变。这一特质,让他在“两会”上变成媒体追逐的对象,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他都会给出自己的看法,每一次言论几乎都会引发广泛的讨论。
20_年全国“两会”上,他说“雾霾与肺癌有极大的关系”。20_年,他又痛批一些公立医院的医生不讲医德、违规使用心脏支架创收的行为,他举例说:“广东某医院的一个心脏导管大夫为病人做冠状动脉照影,本来问题不大,但是最后给放了5个支架。”“我自己有一种感觉,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老觉得不管走到哪儿,自己都不太受欢迎。”钟南山说他一直记得中学时代一位老师曾对他说过:“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与自己的抱负比也会变得很小。”
“非典”之后,钟南山说自己讲话其实更谨慎了。“那些我认为很有把握的话,讲出来,通过媒体能够让有关人员特别是病者知道的话,是有很大好处的。我还是推崇这个,因为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但是能够启发大家思考就达到目的了,就很好。”
中国钟南山爷爷抗击疫情说过的话
在广东省于2020年2月29日举行的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作出多个重要判断。
1、关于提高治愈率,钟南山说:
如果有很好的临床治疗、生命支撑与营养保障,大概85%的重症患者的症状能够明显改善,有些重症患者经过七八天治疗,体内病毒含量大大减少。
2、关于感染致死率,钟南山说:
截至2020年2月29日,新冠肺炎的病死率大概是2.5%,冠状病毒在人类中有3次暴发,从SARS到MERS,到此次的2019-nCoV,其中新冠病毒的病死率是较低的。人类以后对“冠状病毒”会比较重视,因为它的感染率比较高。
3、关于防疫重点,钟南山说:
除了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外,钟南山认为降低院内感染率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他说,院内感染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得好多了,极少有医护人员感染。早期,因为防护做得不到位,医院成为相互感染的场所,全国医护人员确诊病例1700多人,其中不少发生在武汉的医院。
4、关于传播方式,钟南山说:
“保持下水道的通畅极为重要!”钟南山提醒,2003年,香港曾经有一栋楼宇,上下楼层住户相继得病。他说,要吸取SARS期间淘大花园的教训,当时200多人得病、20多人死亡。
钟南山进一步解释,粪便干涸以后,风会把粪便里的病毒吹到不同的地方,预防新冠病毒应该注意这个问题。钟南山的团队已经从粪便里培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活病毒,他说,这并不一定意味着通过消化道传播。
5、关于假阴性问题,钟南山说:
出现病毒核酸检测“假阴性”问题,钟南山认为,核酸检测正规地做,肯定是准确的。有人说准确率是30%到50%,如果这样,真是让人无所适从。核酸检测取样绝大多数是鼻咽取样,方法是对的,采样同样很重要。他呼吁,要相信核酸检测的结果。如果医护人员正确取样,核酸检测的结果肯定就准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钟南山对当前疫情作出多个重要判断
钟南山在2003年的非典中做出了哪些伟大的贡献?
他积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每周二的大查房和周四的专家门诊,为患者服务;他坚持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教导学生“学本领和学做人相统一”,以身作则弘扬“医德就是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的价值观。
钟南山对非典做出了什么贡献 中国钟南山有什么贡献
钟南山多牛
钟南山院士是一位正直、善良、仁心、德高、严谨、守责、真诚、敬业的医生,耄耋年龄还为国家担忧操心,令人搜趣网尊敬。
新中国成立那年,钟南山考上了岭南大学的附属中学,成了一名中学生。在这所学校里,钟南山最出名的,是他的短跑速度和田径成绩。五年后,钟南山考入了北京医学院,他依旧喜爱体育运动,可以说,从小坚实的运动基础,造就了他超出于常人的体魄。
35岁的时候,钟南山进入广州一家医院,开启了他的医生生涯。之所以这样晚,是因为之前他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运动风潮,由于一段机缘,得以成为一名医生。当了医生以后,钟南山渐渐显露出他的医学才华。在这家医院,钟南山潜心研究呼吸系统疾病,论文也获了奖。
举个小例子,1984年,留学结束后,回到国内,有个关于检测患者是否存在隐匿性哮喘的难题,对于这个医学难题,许多人解决不了,但是,钟南山找来一个国外的诊断仪器,将它进行了简化和改造,马上就解决了。而他的论文直到16年后,才得到权威组织的认可。
钟南山的父亲,曾经留给钟南山一句话:
“要诚实、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句话,影响了钟南山的一生!不论是遇到SARS,还是遇到新型冠状肺炎,钟南山都在实践着这句话,用它作为自己的人生箴言。
钟南山主要事迹有哪些?
一、钟南山为抗疫情,不辞辛苦,不顾危险坐火车进武汉
作为一个老年人,正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容易感染的人群之一。而有一个老人却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决然的去往了抗疫的最前线,武汉市。这种精神让人敬佩,是我们全国人民的英雄。也正是钟南山院士这样的精神感染我们战胜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二、钟南山日夜兼程,不曾停息的工作
钟南山院士作为一个老年人,精力是有限的。但是钟南山院士在来武汉的火车上依然保持极高的工作效率,累了就靠在火车的座椅上闭目养神。一般人都不能坚持,这么强的工作强度也只有人民英雄钟南山院士能坚持下来,着足够感动世人了。
三、钟南山为显年轻,快步领奖
在疫情结束之后,颁奖典礼上钟南山院士快步走上讲台领奖。有些人说这有什么可以感动的,但是钟南山院士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快步走上讲台,是想告诉大家,我的身体还很好,我还能为国家继续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