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是什么意思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十九)“人不知”社会中同时存在的两种乱相
详解:朱熹《论语集注》对这一章的解释是这样的:“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也就是说:“一个人既好勇又怨贫不安于本分,就一定要作乱。指责不仁之人而使之无地自容,也一定会引发乱子。”通常的解释,都和这大同小异。
这种解释之下,就意味着定义一群人,一旦他们具有“好勇疾贫”或者“人而不仁,疾之已甚”的性质,就可以带上“动乱分子”的高帽了。且先不说这种一竹竿打倒一群人的说法有多大的意义,就说如果连指责“不仁之人”使他们“无所容”也怕出乱子,那是否意味着都要去当老好人?见到这好勇斗狠、为富不仁的主是否都要躲着走?如果不仁之人是“暴君恶吏”,是否对“暴君恶吏”也让他们继续暴虐?
有人对此引申解释为“小人作乱,往往演为世间大祸。防祸之端,必须对待不仁之人不疾之太甚,进而长期以道德威化,促其自新。”这就把儒者当成基督教的传教士了,而“防祸”的说法更可笑,所谓是“祸”躲不过,人,顶天立地,岂能委顿如此?这类的解释都是腐儒之见,由此而败坏了儒家、《论语》、孔子。
实际上,这一章是上一章“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延伸。何谓“好勇疾贫”?好于勇而疾于贫也。疾于贫,即“贫者”之相,其“贫”而好于勇,所谓好勇斗狠。“好勇疾贫”,“贫者”,好勇斗狠。
何谓“人而不仁,疾之已甚,”“疾”,病、得病、特指传染病,因此引申出“急速”等意思。“之”,指代前面的“人而不仁”,就是不仁之人,特指为富不仁之人。“已”,通假“以”,“甚”,“斟”的初文,本义是用勺舀酒等喝,引申为“过分享乐”。“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为富不仁之人被“过分享乐”之病急速传染。“乱”,乱相也。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说的是“人不知”社会中同时存在的两种乱相:“贫者”,好勇斗狠;“富者”,为富不仁,被过分享乐之病急速传染,所谓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对这一章最好的、所有人都熟悉的典型例子就是:“十里洋场上海滩”。其实,这种例子简直太多了,是“人不知”社会的通病。
但正像前面反复提到的,“贫富”不单单是指财富上的,只要有人参与其中的一切社会现象,都会有其“贫富”之相。例如某精英团体或个人有某种理想或特长,精英团体或个人以外的被诱惑者、粉丝们又具有特别狂热的情绪,这时候就是典型的“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了。其实,除了那些极端的例子,这种乱相,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司空见惯,没有人会觉得陌生,只是太熟悉反而麻木了。举一个日常的例子,且不说报纸、杂志、电视上天天看到的偶像粉丝闹剧,就算在目前的名人博客江湖,名人以名卖名如传染病,而粉丝们、跟贴骂人的草根们又特别的狂热,如此,也就绘出了“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的典型图景。
为什么会这样?明白了上一章“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的“人不知”社会总规律,就知道,之所以出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的乱相,就是因为“放于利而行”。由于“富者”的强势地位,使得对“富”者“利”的放纵成为了“人不知”社会的常态,这就相应意味着对“贫”者“利”的违背,而“利”的诱惑又是客观存在的,在“人不知”的社会,单纯的道德说教是没意义的,在“利”面前,所有的道德说教都苍白无力。这种“利”的“贫富”之相的严重对立,使得“富者”因得其“利”而放纵无度,而“贫者”因不得其“利”而不平。就算是一个懦夫,当“利”的“贫富”之相严重对立形成的落差储备到了足够大势能后,懦夫也会成为“勇夫”的。这样,自然就有了“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这种图景在“人不知”的社会随处可见、无处不在,《论语》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总结出来了。
(十九)“人不知”社会中同时存在的两种乱相
详解:朱熹《论语集注》对这一章的解释是这样的:“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也就是说:“一个人既好勇又怨贫不安于本分,就一定要作乱。指责不仁之人而使之无地自容,也一定会引发乱子。”通常的解释,都和这大同小异。
这种解释之下,就意味着定义一群人,一旦他们具有“好勇疾贫”或者“人而不仁,疾之已甚”的性质,就可以带上“动乱分子”的高帽了。且先不说这种一竹竿打倒一群人的说法有多大的意义,就说如果连指责“不仁之人”使他们“无所容”也怕出乱子,那是否意味着都要去当老好人?见到这好勇斗狠、为富不仁的主是否都要躲着走?如果不仁之人是“暴君恶吏”,是否对“暴君恶吏”也让他们继续暴虐?
有人对此引申解释为“小人作乱,往往演为世间大祸。防祸之端,必须对待不仁之人不疾之太甚,进而长期以道德威化,促其自新。”这就把儒者当成基督教的传教士了,而“防祸”的说法更可笑,所谓是“祸”躲不过,人,顶天立地,岂能委顿如此?这类的解释都是腐儒之见,由此而败坏了儒家、《论语》、孔子。
实际上,这一章是上一章“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延伸。何谓“好勇疾贫”?好于勇而疾于贫也。疾于贫,即“贫者”之相,其“贫”而好于勇,所谓好勇斗狠。“好勇疾贫”,“贫者”,好勇斗狠。
何谓“人而不仁,疾之已甚,”“疾”,病、得病、特指传染病,因此引申出“急速”等意思。“之”,指代前面的“人而不仁”,就是不仁之人,特指为富不仁之人。“已”,通假“以”,“甚”,“斟”的初文,本义是用勺舀酒等喝,引申为“过分享乐”。“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为富不仁之人被“过分享乐”之病急速传染。“乱”,乱相也。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说的是“人不知”社会中同时存在的两种乱相:“贫者”,好勇斗狠;“富者”,为富不仁,被过分享乐之病急速传染,所谓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对这一章最好的、所有人都熟悉的典型例子就是:“十里洋场上海滩”。其实,这种例子简直太多了,是“人不知”社会的通病。
但正像前面反复提到的,“贫富”不单单是指财富上的,只要有人参与其中的一切社会现象,都会有其“贫富”之相。例如某精英团体或个人有某种理想或特长,精英团体或个人以外的被诱惑者、粉丝们又具有特别狂热的情绪,这时候就是典型的“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了。其实,除了那些极端的例子,这种乱相,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司空见惯,没有人会觉得陌生,只是太熟悉反而麻木了。举一个日常的例子,且不说报纸、杂志、电视上天天看到的偶像粉丝闹剧,就算在目前的名人博客江湖,名人以名卖名如传染病,而粉丝们、跟贴骂人的草根们又特别的狂热,如此,也就绘出了“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的典型图景。
为什么会这样?明白了上一章“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的“人不知”社会总规律,就知道,之所以出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的乱相,就是因为“放于利而行”。由于“富者”的强势地位,使得对“富”者“利”的放纵成为了“人不知”社会的常态,这就相应意味着对“贫”者“利”的违背,而“利”的诱惑又是客观存在的,在“人不知”的社会,单纯的道德说教是没意义的,在“利”面前,所有的道德说教都苍白无力。这种“利”的“贫富”之相的严重对立,使得“富者”因得其“利”而放纵无度,而“贫者”因不得其“利”而不平。就算是一个懦夫,当“利”的“贫富”之相严重对立形成的落差储备到了足够大势能后,懦夫也会成为“勇夫”的。这样,自然就有了“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这种图景在“人不知”的社会随处可见、无处不在,《论语》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总结出来了。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什么意思啊?大家帮帮忙【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论语八佾(yì)》原文及译文:
3.1【原文】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③,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②八佾(yì):佾,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③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不合礼制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3.2【原文】
三家①者以《雍》②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④?”
【注释】
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②《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③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④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3.3【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礼仪的根本,孔子回答:”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一般的礼节
仪式来说,与其奢侈,不如俭朴;就治办丧事来说,与其仪式上办理得很妥善,
不如内心悲痛,哀悼死者。”?
3.5【原文】
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诸夏②之亡③也。”
【注释】
①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②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③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3.6【原文】
季氏旅①于泰山,子谓冉有②曰:“女③弗能救④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⑤乎?”
【注释】
①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②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
③女:同“汝”,你。
④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⑤林放:鲁国人。
【译文】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3.7【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①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②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3.8【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3.9【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徵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徵也。文献④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注释】
①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②徵:证明。
③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④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3.10【原文】
子曰:“禘①自既灌②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③。”
【注释】
①禘: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②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③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译文】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3.11【原文】
或问禘之说①,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②乎!”指其掌。
【注释】
①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②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3.12【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313【原文】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媚于灶(4),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5),无所祷也。”
【译文】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3.14【原文】
子曰:“周监①于二代②,郁郁③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①监:同“鉴”,借鉴的意思。
②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
③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文化礼制。”
3.15【原文】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②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②鄹(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3.16【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注释】
①皮:皮,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
②科:等级。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规矩。”
3.17【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①之饩羊②。子曰:“赐也!尔爱③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①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
②饩(xì)羊:祭祀用的活羊。
③爱:爱惜的意思。
【译文】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3.18【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319【原文】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www.souquanme.com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3.20【原文】
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
①《关雎(jū)》: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3.21【原文】
哀公问社① 于宰我②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③。”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
①社:土地神,祭祀土地神的庙也称社。
②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③战栗:恐惧,发抖。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3.22【原文】
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①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搜趣网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②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③摄:兼任。
④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⑤反坫(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在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3.24【原文】
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②。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③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注释】
①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②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③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④木铎(duó):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3.25【原文】
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①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②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③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
④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3.26【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论语八佾(yì)》原文及译文:
3.1【原文】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③,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②八佾(yì):佾,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③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不合礼制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3.2【原文】
三家①者以《雍》②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④?”
【注释】
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②《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③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④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3.3【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礼仪的根本,孔子回答:”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一般的礼节
仪式来说,与其奢侈,不如俭朴;就治办丧事来说,与其仪式上办理得很妥善,
不如内心悲痛,哀悼死者。”?
3.5【原文】
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诸夏②之亡③也。”
【注释】
①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②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③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3.6【原文】
季氏旅①于泰山,子谓冉有②曰:“女③弗能救④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⑤乎?”
【注释】
①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②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
③女:同“汝”,你。
④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⑤林放:鲁国人。
【译文】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3.7【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①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②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3.8【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3.9【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徵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徵也。文献④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注释】
①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②徵:证明。
③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④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3.10【原文】
子曰:“禘①自既灌②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③。”
【注释】
①禘: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②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③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译文】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3.11【原文】
或问禘之说①,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②乎!”指其掌。
【注释】
①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②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译文】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3.12【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313【原文】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媚于灶(4),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5),无所祷也。”
【译文】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3.14【原文】
子曰:“周监①于二代②,郁郁③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①监:同“鉴”,借鉴的意思。
②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
③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文化礼制。”
3.15【原文】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②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②鄹(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3.16【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注释】
①皮:皮,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
②科:等级。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规矩。”
3.17【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①之饩羊②。子曰:“赐也!尔爱③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①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
②饩(xì)羊:祭祀用的活羊。
③爱:爱惜的意思。
【译文】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3.18【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319【原文】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www.souquanme.com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3.20【原文】
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
①《关雎(jū)》: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3.21【原文】
哀公问社① 于宰我②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③。”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
①社:土地神,祭祀土地神的庙也称社。
②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③战栗:恐惧,发抖。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3.22【原文】
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①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搜趣网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②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③摄:兼任。
④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⑤反坫(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在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3.24【原文】
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②。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③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注释】
①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②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③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④木铎(duó):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3.25【原文】
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①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②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③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
④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3.26【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怎么理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六篇道章(王本第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圣人不会把自己看得最重要,而是把臣子看得最重要,因为所有的政务都需要臣子们去完成。注意,这里不是说君主看不起人民,相反君主恰恰是要以人民为至贵。他以臣子为贵是因为臣子能直接帮他处理政务,他面对的直接就是臣子。君主把臣子选好了、管好了,天下就自然就可以治好了。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析:关于“刍狗”,沈老辩析了很多,我来简单论述一下。刍狗是古人用来祭祀用的东西,它是由稻草做成的。在祭祀的时候人们把它捧上高位瞻仰,一旦祭祀完毕大家就抢着把它拿回去当柴烧。正如沈老所考证的,此时取的是人们瞻仰之时的刍狗。从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道不会把万物当作下贱来对待的。有的读者会问,这里不是天地么?怎么变成了道?理由在下面的第3点里面。
从王本第7章中:“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可以看出,“天地不仁”并非是对万物不仁,而是对它们自己不仁。它们竭力去供养万物而不给自己留下什么,是为“不仁”。
2、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析:如某些前辈所考,在老子的时代,只有达官贵人才有姓氏,所以“百姓”指的就是臣子官员,后面的某些章节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这句话与“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要表现的思想一致。君主不能把自己看得重要,而要把臣子好好照顾起来,从而发挥出他们的作用。
3、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析:“橐龠”即风箱,把风箱拉空但它却不会变瘪。天与地之间本身就是空的,也像风箱一样,即使没有支柱它也不会坍塌。这是一句比喻句,它有着多重意思,我们先来了解它直接的意思。从上文//www.souquanme.com看,“动”的主语应该是万物,“出”的宾语是供养万物生长的结果。
老子为了形容出君主与臣子的关系,所以用“天地”这个形象的意象。君为天,臣为地。即使是一人之下成人之上的相,虽然爵位仅次于君主,但由于性质上的不一样,所以实质上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丞相再大也只是帮着君主操持国家,再怎么大也只能算作管家而不是真正的当家人。
所以说君臣之间也有巨大的间距,但圣人会处理关系,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会恶化,此谓“虚而不屈”,是谓“冲气以为和”。臣子越尽忠那么国家就将越繁盛,此谓“动而愈出”。
以上的内容和本章余下的内容其实也是围绕“君主如何使臣子竭忠尽智”这个中心来讨论的,依旧,只要臣子能甘心情愿竭忠尽智,那么君主不必操劳天下就可以大治了,而且效果要远远超过君主使用自己的私智去处理各项政务,此为“无为之治”。这也与本篇德章以水之柔弱无力来喻君主“用弱”的无为而治是吻合的。具体且看下章。
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析:“多言”,指“君主自己提出很多意见”。“数”读shuò,“多个”。“穷”,“穷尽……”。“数穷”,“数项工作都亲自去穷尽它”。“不如”,“比不上”。君主要让臣子像群星一样动起来,而让自己像北极星一样静守于中。这句话也与后面章节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懂得治国的君主用不着他发表过多的言论,需要自己亲自操劳政事的君主是不懂得治国的)有相同的意味。也与“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有相同的意味。需要自己提出意见、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君主,比不上让臣子做完一切工作而自己什么都不做的君主。
有些人会说,为什么不译为:“过多地干预政事,倒不如让臣子动起来而自己静守于中。”如果要这么译的话,那么在“多言数穷”前面就应该有个“故”。这里没有“故”,所以不采取这种译法,虽然它也没什么大错。
5、全文译
天地看轻自己而把万物看得很重要,因而万物能发挥自己的本性,从而欣欣向荣;圣人看轻自己而把臣子看得很重要,所以政务都被完成得很妥帖,因而天下大治。天和地有间距,这不正像风箱那样么?你看那风箱,被拉空但却不会变瘪,反而正因为不停地推动它的拉手它的风才越多。天地之间没有支柱但也不会坍塌,而万物正是越朝自己的本性发展就越生长得好。君臣之间也有距离,但圣人会使君臣之间的关系融洽,他会调动臣子们的积极性来一起共图//www.souquanme.com大业。君主虽然智慧超群,但代替臣子去事必躬亲却并不是什么好事,他应该是大局的掌控者。需要自己提意见、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君主,比不上那些让臣子把一切工作做完而自己什么都不做的君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圣人不会把自己看得最重要,而是把臣子看得最重要,因为所有的政务都需要臣子们去完成。注意,这里不是说君主看不起人民,相反君主恰恰是要以人民为至贵。他以臣子为贵是因为臣子能直接帮他处理政务,他面对的直接就是臣子。君主把臣子选好了、管好了,天下就自然就可以治好了。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析:关于“刍狗”,沈老辩析了很多,我来简单论述一下。刍狗是古人用来祭祀用的东西,它是由稻草做成的。在祭祀的时候人们把它捧上高位瞻仰,一旦祭祀完毕大家就抢着把它拿回去当柴烧。正如沈老所考证的,此时取的是人们瞻仰之时的刍狗。从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道不会把万物当作下贱来对待的。有的读者会问,这里不是天地么?怎么变成了道?理由在下面的第3点里面。
从王本第7章中:“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可以看出,“天地不仁”并非是对万物不仁,而是对它们自己不仁。它们竭力去供养万物而不给自己留下什么,是为“不仁”。
2、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析:如某些前辈所考,在老子的时代,只有达官贵人才有姓氏,所以“百姓”指的就是臣子官员,后面的某些章节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这句话与“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要表现的思想一致。君主不能把自己看得重要,而要把臣子好好照顾起来,从而发挥出他们的作用。
3、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析:“橐龠”即风箱,把风箱拉空但它却不会变瘪。天与地之间本身就是空的,也像风箱一样,即使没有支柱它也不会坍塌。这是一句比喻句,它有着多重意思,我们先来了解它直接的意思。从上文//www.souquanme.com看,“动”的主语应该是万物,“出”的宾语是供养万物生长的结果。
老子为了形容出君主与臣子的关系,所以用“天地”这个形象的意象。君为天,臣为地。即使是一人之下成人之上的相,虽然爵位仅次于君主,但由于性质上的不一样,所以实质上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丞相再大也只是帮着君主操持国家,再怎么大也只能算作管家而不是真正的当家人。
所以说君臣之间也有巨大的间距,但圣人会处理关系,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会恶化,此谓“虚而不屈”,是谓“冲气以为和”。臣子越尽忠那么国家就将越繁盛,此谓“动而愈出”。
以上的内容和本章余下的内容其实也是围绕“君主如何使臣子竭忠尽智”这个中心来讨论的,依旧,只要臣子能甘心情愿竭忠尽智,那么君主不必操劳天下就可以大治了,而且效果要远远超过君主使用自己的私智去处理各项政务,此为“无为之治”。这也与本篇德章以水之柔弱无力来喻君主“用弱”的无为而治是吻合的。具体且看下章。
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析:“多言”,指“君主自己提出很多意见”。“数”读shuò,“多个”。“穷”,“穷尽……”。“数穷”,“数项工作都亲自去穷尽它”。“不如”,“比不上”。君主要让臣子像群星一样动起来,而让自己像北极星一样静守于中。这句话也与后面章节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懂得治国的君主用不着他发表过多的言论,需要自己亲自操劳政事的君主是不懂得治国的)有相同的意味。也与“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有相同的意味。需要自己提出意见、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君主,比不上让臣子做完一切工作而自己什么都不做的君主。
有些人会说,为什么不译为:“过多地干预政事,倒不如让臣子动起来而自己静守于中。”如果要这么译的话,那么在“多言数穷”前面就应该有个“故”。这里没有“故”,所以不采取这种译法,虽然它也没什么大错。
5、全文译
天地看轻自己而把万物看得很重要,因而万物能发挥自己的本性,从而欣欣向荣;圣人看轻自己而把臣子看得很重要,所以政务都被完成得很妥帖,因而天下大治。天和地有间距,这不正像风箱那样么?你看那风箱,被拉空但却不会变瘪,反而正因为不停地推动它的拉手它的风才越多。天地之间没有支柱但也不会坍塌,而万物正是越朝自己的本性发展就越生长得好。君臣之间也有距离,但圣人会使君臣之间的关系融洽,他会调动臣子们的积极性来一起共图//www.souquanme.com大业。君主虽然智慧超群,但代替臣子去事必躬亲却并不是什么好事,他应该是大局的掌控者。需要自己提意见、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君主,比不上那些让臣子把一切工作做完而自己什么都不做的君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什么意思啊?
一段有两个搜趣网古代的词,一是“刍狗”,一是“橐钥”。“刍狗”就是用草扎的狗,是在祭祀的时候摆在祭坛上的,而“橐钥”是风箱。这样一来,《老子》第五章的字面意思就是这样的:“天地是不仁的,将万物作为祭坛上草扎的狗。圣人是不仁的,将百姓作为祭坛上草扎的狗。天地之间,不就像风箱一样吗?虽然空虚,但不会穷竭;运动起来有喷薄欲出之势。用语言表达总会穷尽,不如守在中间”。这样的解释很有问题,首先,天地和圣人都是不仁的,将万物和百姓作为祭坛上草扎的狗,这有些视百姓如草芥的意思。其次,前面两句关于天地和圣人不仁的话和后面的天地像风箱一样运动不息的几句话似乎没有关联。于是,这样的段落就造成了众说纷纭的解释。主要的看法是将“不仁”解释为没有偏爱,将“以XX为刍狗”解释为对待众生平等的意思。看来这段话中最大的困难来自于“不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可是,老子说:“圣人不仁”,这岂不是说:圣人不爱人。于是,大家就将其发挥为:圣人没有偏爱。然而,在这样的发挥之后,还面临解释为什么圣人将百姓当作草扎的狗的问题。当然,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既然圣人没有偏爱,那么他们看百姓就像看待祭坛上草扎的狗一样,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但是,这样的解释还是不能令人满意。为什么老子要用“刍狗”来形容百姓,用石头来形容不是更好吗,毕竟石头是天生的,不是人造的。而且,在圣人平等地对待百姓之后,怎么就跑到天地运行上面去了呢? 我们可以先看一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是天地拿着万物去祭祀?如果是这个意思,就应该存在第三个角色,也就是去祭祀谁。然而在这句话里只有两个角色,天地和万物。因此可以认为,天地就是那个被祭祀的,无论是神像还是牌位。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一个祭祀场所,上面一尊神像,祭坛上摆着许多草扎的狗。这实际上是一场对话,在神像和“刍狗”之间进行。而天地就像这座神像面临万物的时候,它所看到的就是面前的“刍狗”。“刍狗”不同于其他物品,不同于神殿里的供桌、摆设,它是来与神像对话的。每一个“刍狗”背后都有一个编织它们,送它们到这里来的人。而不同的人又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地位,相邻摆在这里的编织品可能来自身份、地位非常悬殊的人。因此,每一个“刍狗”实际上都标注了祭祀的人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标注了人文空间:“礼”。另外,送“刍狗”来的人在编织它们的过程中寄托了各式各样的期望,因此在制作的时候会将自己的感情也编织于其中。这是一个寄托了人种种情思的作品,属于“乐”,也就是人文时间。因此,拿到祭坛上的“刍狗”远远不是草扎的狗那样简单,它是人文时空:“礼乐”的体现。当这样各自独立的人文时空摆在神像面前时,神像是如何看待它们的呢?显然,在神像眼里,他们没有任何区别。无论它们出自高官还是平民,虔诚的信徒还是路过的旅人,在“刍狗”与神像的对话中,看不到有任何差别。如果我们将场景变换一下,假设某个人过生日请亲朋好友前来相聚,很自然,大家会送礼物。曲终人散之后,这位接受礼物的人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礼物时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会如同神像面对“刍狗”一样视所有的礼物没有任何区别吗?礼物同“刍狗”一样,也代表着送礼之人的身份、地位;礼物的选择、包装、贵重程度也是送礼之人情思的表达,礼物也是人文时空的代表。但是接受礼物的人可不会如此的淡定,老领导的一幅字可能在他看来比什么都珍贵;同事、朋友所送礼物中那些包装精美,用心选择的礼物可能会打动他的心;无话不说的密友所送的小物品,由于承载了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而会使他充满感动。是的,在面对所有人,也就是面对百姓的时候,我们打多数人就像这位过生日的老兄面对礼品一样,看到的是不同的人文时空,我们实际上是“以百姓为礼品”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了解了天地在看待万物,和圣人在看待百姓时和我们眼中的万物与百姓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