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荡尽千秋愁上一句(征求对联)

带秋千的诗词,十首还是你啊?老样子哦【年代】:唐,【作者】:白居易,【,题,】:病中多雨逢寒食水国多阴常懒出,老夫饶病爱闲眠。三旬卧度莺花月,一......

秋千荡尽千秋愁上一句(征求对联)

带秋千的诗词 十首

还是你啊?老样子哦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 题 】:病中多雨逢寒食
水国多阴常懒出,老夫饶病爱闲眠。三旬卧度莺花月,一半春销风雨天。薄暮何人吹(上咸下角)篥,新晴几处缚秋千。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 题 】:东楼南望八韵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 (益鸟)带云帆动,鸥和雪翻浪。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已豁烦襟闷,仍开病眼昏。郡中登眺处,无胜此东轩。
【年代】:宋
【作者】:仇远
【 题 】:薄幸
眼波横秀。乍睡起、茸窗倦绣。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最恼人、微雨悭晴,飞红满地春风骤。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昨梦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劝花休瘦。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年代】:宋
【作者】:仇远
【 题 】:两同心
踏青归后,小步西园。翠袖薄、新篁难倚,绿窗润、弱絮轻黏。春风急,暮雨凄然。早听啼鹃。忆昔几度湖边。款曲花前。约俊客、同倾凿落,看游女、同上秋千。春无主,落日低烟。芳草年年。
【年代】:宋
【作者】:仇远
【 题 】:西江月
暗柳荒城叠鼓,小花静院深镫。年年寒食可曾晴。今夜晴犹未稳。豆蔻梢头二月,杜鹃枝上三更。春风知得此时情。吹动秋千红影。
【年代】:宋
【作者】:储泳
【 题 】:齐天乐
东风一夜吹寒食,枝头片红犹恋。宿酒初醒,新吟未稳,凭久栏杆留暖。将春买断。恨苔径榆阶,翠钱难贯。陌上秋千,相逢谁认旧时伴。轻衫粉痕褪了,丝缘馀梦在,良宵偏短。柳线经烟,莺梭织雾,一片旧愁新怨。慵拈象管。待寄与深情,难凭双燕。不似杨花,解随人去远。
【年代】:宋
【作者】:杜安世
【 题 】:浪淘沙
又是春暮。落花飞絮。子规啼尽断肠声,秋千庭院,红旗彩索,淡烟疏雨。念念相思苦。黛眉长聚。碧池惊散睡鸳鸯,当初容易分飞去。恨孤儿欢侣。
【年代】:宋
【作者】:杜安世
【 题 】:踏莎行
闲院秋千,又还拆了。绿苔遍地青春老。画楼日晚燕归巢,红稀翠盛梅初小。窈窕身轻,怎禁烦恼。罗衣渐减怯风峭。韶华好景想多才,厌厌只为书音少。
【年代】:宋
【作者】:杜安世
【 题 】:行香子
黄金叶细,碧玉枝纤。初暖日、当乍晴天。向武昌溪畔,於彭泽门前。陶潜影,张绪态,两相牵。数株堤面,几树桥边。嫩垂条、絮荡轻绵。系长江舴艋,拂深院秋千。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烟。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 题 】:秦楼月/忆秦娥
香罗薄。带围宽尽无人觉。无人觉。东风日暮,一帘花落。西园空锁秋千索。帘垂帘卷闲池阁。闲池阁。黄昏香火,画楼吹角。
唐白居易病中多雨逢寒食(水国多阴常懒出) 唐白居易东楼南望八韵(不厌东南望) 宋仇远薄幸(眼波横秀) 宋仇远两同心(踏青归后) 宋仇远西江月(暗柳荒城叠鼓) 宋储泳齐天乐(东风一夜吹寒食) 宋杜安世浪淘沙(又是春暮) 宋杜安世踏莎行(闲院秋千) 宋杜安世行香子(黄金叶细) 宋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香罗薄) 宋高观国兰陵王(洒虚阁) 宋高观国杏花天(远山学得修眉翠) 宋高观国夜合花(斑驳云开) 宋葛长庚沁园春十一首(吹面无寒) 宋韩淲菩萨蛮十六首(春来晴雨常相半) 宋韩淲月宫春(柳娇花妒燕莺喧) 宋韩玉卜算子(杨柳绿成阴) 宋韩玉且坐令(闲院落) 宋贺铸辨弦声/迎春乐(琼琼绝艺真无价) 宋贺铸凤栖梧/蝶恋花(挑菜踏青都过却) 宋贺铸忆仙姿/如梦令十一首(白纻春衫新制) 宋贺铸月先圆/好女儿(才色相怜) 宋贺铸晕眉山/踏莎行(镜晕眉山) 宋侯置渔家傲(过尽百花芳草满) 宋黄廷璹兰陵王(絮花弱) 宋黄廷璹齐天乐(十年汉上东风梦) 宋黄庭坚蓦山溪(朝来风日) 宋江开杏花天(谢娘庭院通芳径) 宋蒋捷绛都春(春愁怎画) 宋蒋捷柳梢青(学唱新腔) 宋蒋捷喜迁莺(游丝纤弱) 宋李处全蓦山溪(梨花过雨) 宋康与之风入松(画桥流水欲平阑) 宋康与之舞杨花(牡丹半坼初经雨) 宋李冠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宋李结浣溪沙(花圃萦回曲径通) 宋李莱老点绛唇(绿染春波) 宋李莱老浪淘沙(榆火换新烟) 宋李彭老木兰花慢(正千门系柳) 宋李彭老清平乐(合欢扇子) 宋李彭老祝英台近(杏花吹) 宋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李清照怨王孙/忆王孙(帝里春晚) 宋李元膺鹧鸪天(寂寞秋千两绣旗) 宋李曾伯水调歌头三五首(壁垒壮西塞) 宋刘辰翁兰陵王(送春去) 宋刘辰翁乌夜啼(何年似永和年) 宋刘辰翁虞美人十八首(花心定有何人捻) 宋刘辰翁摘红英(花朝月) 宋刘埙贺新郎(办著春游费) 宋柳永促拍满路花(香靥融春雪) 宋柳永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宋柳永黄莺儿(煦色韶光明媚) 宋柳永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宋楼采二郎神(露床转玉) 宋楼采好事近(人去玉屏间) 宋楼采玉漏迟(絮花寒食路) 宋楼枎菩萨蛮(丝丝杨柳莺声近) 宋楼枎水龙吟(素蛾洗尽繁妆) 宋卢祖皋倦寻芳(香泥垒燕) 宋卢祖皋乌夜啼(漾暖纹波颭颭) 宋卢祖皋夜行船(暖入新梢风又起) 宋陆游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宋陆游满江红(危堞朱栏) 宋陆游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 宋陆游乌夜啼(世事从来惯见) 宋吕渭老二郎神(西池旧约) 宋吕渭老极相思(西园斗草归迟) 宋吕渭老江城子(闻君见影已堪怜) 宋吕渭老惜分钗/撷芳词(春将半) 宋马子严海棠春(柳腰暗怯花风弱) 宋马子严水龙吟(东君直是多情)//www.souquanme.com 宋毛并满江红(泼水初收) 宋毛滂浣溪沙二四首(本是青门学灌园) 宋梅顺淑望江南/忆江南(风渐软) 宋欧阳修蝶恋花二二首(百种相思千种恨) 宋欧阳修洞天春(莺啼绿树声早) 宋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宋欧阳修满路花/促拍满路花(铜荷融烛泪) 宋欧阳修渔家傲四七首(八月秋高风历乱) 宋欧阳修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 宋彭履道兰陵王(章台路) 宋彭元逊蝶恋花(日晚游人酥粉涴) 宋彭元逊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夜寒晴早人起) 宋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 宋秦观阮郎归(褪花新绿渐团枝) 宋丘崈扑蝴蝶(鸣鸠乳燕) 宋史达祖南浦(玉树晓飞香) 宋史达祖玉楼春(玉容寂寞谁为主) 宋舒亶浣溪沙(燕外青楼已禁烟) 宋舒亶木兰花(琉璃一片春湖面) 宋宋祁好事近(睡起玉屏风) 宋宋无名氏点绛唇十七首(春日芳心) 宋宋无名氏风流子(淑景皇州满) 宋宋无名氏满江红三六首(安乐窝中) 宋宋无名氏满庭芳二七首(北斗将移) 宋宋无名氏莫思归/抛球乐(花满名园酒满觞) 宋宋无名氏秋千儿词(小子里) 宋宋无名氏西江月四四首(八月秋中玉律) 宋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宋苏轼蝶恋花十五首(别酒劝君君一醉) 宋孙惟信昼锦堂(薄袖禁寒) 宋太尉夫人极相思令/极相思(柳烟霁色方春) 宋谭意哥极相思令/极相思(湘东最是得春先) 宋唐琬钗头凤(世情薄) 宋万俟咏恋芳春慢(蜂蕊分香) 宋万俟咏三台(见梨花初带夜月) 宋万俟咏武陵春(燕子飞来花在否) 宋万俟咏卓牌儿/卓牌子(东风绿杨天) 宋王采蝶恋花(镂雪成花檀作蕊) 宋王万之踏莎行(柳外寒轻) 宋王之道满庭芳(麦野青深) 宋王之道菩萨蛮(小庭过雨莓苔滑) 宋翁元龙瑞龙吟(清明近) 宋翁元龙西江月(山色低衔小苑) 宋吴潜二郎神(小亭徙倚) 宋吴潜南柯子/南歌子(池zUxOUwKk水凝新碧) 宋吴文英朝中措(晚妆慵理瑞云盘) 宋吴文英丁香结(香袅红霏) 宋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吴文英浪淘沙(灯火雨中船) 宋吴文英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宋吴文英青玉案(短亭芳草长亭柳) 宋吴文英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 宋吴文英望江南/忆江南(三月暮) 宋吴文英醉桃源/阮郎归(翠阴浓合晓莺堤) 宋赵长卿谒金门(春睡足) 宋向子諲鹧鸪天十七首(斗帐欢盟不计年) 宋萧允之点绛唇(花径相逢) 宋谢懋忆少年(池塘绿遍) 宋辛弃疾□□□(莺未老) 宋辛弃疾满江红三二首(半山佳句) 宋辛弃疾醉太平(态浓意远) 宋徐□真珠帘(落红几阵清明雨) 宋许棐相见欢(绣围春水锦笼山) 宋许棐虞美人(杏花窗底人中酒) 宋续雪谷念奴娇(砌红慵扫) 宋严仁蝶恋花(院静日长花气暖) 宋晏几道采桑子二五首(白莲池上当时月) 宋晏几道泛清波摘遍(催花雨小) 宋晏几道浣溪沙二一首(唱得红梅字字香) 宋晏几道木兰花十六首(阿茸十五腰肢好) 宋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宋晏几道菩萨蛮(娇香淡染胭脂雪) 宋晏几道生查子十二首(春从何处归) 宋杨冠卿谒金门(伤漂泊) 宋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宋曾觌鹧鸪天(故乡寒食醉酡颜) 宋张辑倚秋千/好事近(人在玉屏闲) 宋张矩应天长(曙林带暝) 宋张磐浣溪纱/浣溪沙(习习轻风破海棠) 宋张拭向湖边(万里烟堤) 宋张枢风入松(春寒懒下碧云楼) 宋张先木兰花十首(龙头舴艋吴儿意) 宋张先青门引/青门饮(乍暖还轻冷) 宋张孝祥长相思(小楼重) 宋张孝祥醉落魄/一斛珠(轻黄澹绿) 宋张炎采桑子(西园冷罥秋千索) 宋张炎阮郎归(钿车骄马锦相连) 宋张炎踏莎行(柳未三眠) 宋张炎玉蝴蝶(留得一团和气) 宋张元干好事近(老去更思归) 宋张元干兰陵王(绮霞散) 宋张震蓦山溪(青梅如豆) 宋张鎡蝶恋花(杨柳秋千旗斗舞) 宋张鎡宴山亭/燕山亭(幽梦初回) 宋赵必�绮罗香(办一枝藤) 宋赵令畤浣溪沙(槐柳春馀绿涨天) 宋赵令畤小重山(楼上风和玉漏迟) 宋赵善括好事近(风雨做春愁) 宋赵善括摸鱼儿(被杨花) 宋周紫芝千秋岁(送春归去) 宋周紫芝清平乐(东风庭户) 宋周紫芝生查子(春寒入翠帷) 宋朱淑真生查子(寒食不多时) 元张翥兰陵王(晚风恶) 宋赵师侠行香子(春日迟迟) 宋赵闻礼好事近(人去绿屏闲) 宋赵闻礼千秋岁(莺啼晴昼) 宋郑楷诉衷情(酒旗摇曳柳花天) 宋仲并浣溪沙(清远湖山佳丽人) 宋仲殊柳梢青(岸草平沙) 宋周密大�(又子规啼) 宋周密浣溪沙(蚕已三眠柳二眠) 宋周密解语花(晴丝罥蝶) 宋周密眼儿媚(飞丝半湿惹归云) 宋周密鹧鸪天(燕子时时度翠帘) 宋周紫芝风入松(禁烟过后落花天) 宋朱敦儒清平乐(春寒雨妥) 宋朱敦儒杏花天(残春庭院东风晓) 宋朱敦儒昭君怨(胧月黄昏亭榭) 宋朱孙真珠帘(春云做冷春知未) 宋朱埴南乡子(花柳隔重扃) 元白朴玉漏迟三首(碧梧深院悄) 元蔡松年蓦山溪三首(清明绿野) 元段克己渔家傲七首(不是花开常殢酒) 元梁寅破阵子(黯黯凄凄草色) 元欧阳玄渔家傲一二首(八月都城新过雁) 元邵亨贞河传五首(春殿) 元邵亨贞兰陵王三首(锦江绿) 元宋*满庭芳(雨意**) 元王寂渔家傲(前日河梁修禊罢) 元王元鼎正宫(声声啼乳鸦) 元吴澄木兰花慢四首(好风流诗老) 元姚燧木兰花慢(畅光风袅袅) 元元无名氏天净沙(春山暖日和风) 元张可久落梅风(东风景) 元张可久塞鸿秋(疏星淡月秋千院) 元张翥绮罗香(燕子梁深) 元张翥玉漏迟(病怀因酒恼) 清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二一)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三) 印度泰戈尔你不饮我心杯的琼浆 印度泰戈尔超越轮回 唐白居易寒食夜(四十九年身老日) 唐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何处春深好) 唐曹松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寒节钟陵香骑随) 唐成彦雄柳枝辞九首(轻笼小径近谁家) 唐杜甫清明二首(朝来新火起新烟) 唐冯延巳莫思归(花满名园酒满觞) 唐冯延巳菩萨蛮(金波远逐行云去) 唐冯延巳上行杯(落梅暑雨消残粉) 唐冯延巳思越人(酒醒情怀恶) 唐冯延巳醉桃源(南园春半踏青时) 唐韩翃想得(两重门里玉堂前) 唐韩偓闺怨(时光潜去暗凄凉) 唐韩偓寒食夜(恻恻轻寒剪剪风) 唐韩偓偶见(秋搜趣网千打困解罗裙) 唐韩偓秋千(池塘夜歇清明雨) 唐韩偓效崔国辅(澹月照中庭) 唐韩偓夜深(恻恻轻寒翦翦风) 唐和凝宫词百首(紫燎光销大驾归) 唐花蕊夫人宫词(五云楼阁凤城间) 唐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洛阳芳树映天津)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柳带东风一向斜) 唐李商隐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粥香饧白杏花天) 唐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 唐李商隐向晚(当风横去幰) 唐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唐李煜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唐李煜谢新恩(樱桃落尽春将困) 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何处深春好) 唐柳中庸寒食戏赠(春暮越江边) 唐路德延小儿诗(情态任天然) 唐毛文锡虞美人(鸳鸯对浴银塘暖) 唐毛熙震小重山(梁燕双飞画阁前) 唐孙鲂柳(茏葱二月初) 唐王建秋千词(长长丝绳紫复碧) 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 唐王涯宫词三十首(白人宜著紫衣裳) 唐王周无题二首(冰雪肌肤力不胜) 唐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满街杨柳绿丝烟) 唐韦庄长安清明(蚤是伤春梦雨天) 唐韦庄浣溪沙(欲上秋千四体慵) 唐韦庄清平乐(何处游女) 唐徐铉柳枝辞十二首(把酒凭君唱柳枝) 唐薛能寒食日题(美人寒食事春风) 唐薛能晚春(征东留滞一年年) 唐元稹寒食夜(红染桃花雪压梨) 唐元稹杂忆五首(今年寒食月无光) 唐张仲素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烟柳飞轻絮) 唐郑谷旅寓洛南村舍(村落清明近) 宋宝月柳梢青(脉脉春心) 宋曹冠喜朝天/踏莎行(翠老红稀) 宋曹冠夏初临(水榭风台) 宋曹邍兰陵王(杏花坼) 宋曹邍瑞鹤仙(炉烟销篆碧) 宋曹组阮郎归(檐头风佩响丁东) 宋晁补之洞仙歌(青烟幂处) 宋晁冲之感皇恩(蝴蝶满西园) 宋晁端礼一斛珠(伤春怀抱) 宋陈策满江红(倦绣人闲) 宋陈克豆叶黄/忆王孙(秋千人散小庭空) 宋陈克南歌子(看月凭肩枨) 宋陈克鹧鸪天(小市桥弯更向东) 宋陈人杰沁园春三○首(把酒西湖) 宋陈允平大�(雾幕西山) 宋陈允平丹凤吟(暗柳烟深何处) 宋陈允平蝶恋花(墙外秋千花影后) 宋陈允平渡江云(青青江上草) 宋陈允平绛都春(秋千倦倚) 宋陈允平清平乐(凤城春浅) 宋陈允平思佳客(压鬓钗横翠凤头) 宋陈允平琐窗寒(禁烛飞烟) 宋陈允平小重山(岸柳黄深绿渐饶) 宋陈允平迎春乐(垂杨影下黄金屋) 宋陈允平玉楼春(西园斗结秋千了) 宋陈允平月上海棠(游丝弄晚)

秋千来历?那句里的

春天来了,看着暖暖的阳光,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想起小时侯的事,想起小时侯的秋千,在绳子上上上下下地飞,又惊喜,又害怕,那感觉记忆犹新呢!
说起秋千的来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据说朝鲜族妇女有打秋千的习惯。她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荡秋千呢?这里面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从前在一个王国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国王和王后非常疼爱她,特意为她修建了一座漂亮的宫殿。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国王从来不让公主离开这里,每年只有端午节这一天才允许她到御花园去游玩。国王还向全国下了一道禁令,如果天下有哪个男子胆敢偷看公主一眼,就立即处以死刑。所以百姓们都知道王宫里有个美丽无比的公主,可是谁也没亲眼见过。何况大家都知道国王的禁令,谁又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呢?
这一年的端午节来临了,公主在宫女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御花园。花园里百花齐放,蜜蜂、蝴蝶在花丛间飞来飞去,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小鸟在枝头“啁啾啾”欢唱。公主在宫里关了一年了,现在好比是放出笼子的小鸟,心里有说不出的欢畅、快乐。她一会在花丛中采花捕蝶;一会儿到池塘边观赏游鱼;一会和宫女们在柳林里奔跑欢笑。她正玩得高兴,忽然宫墙外面传来了一阵清脆悦耳的笛声。那笛声悠扬婉转,娓娓动听。公主不由停住脚步,立在花丛下静静地听着。她完全沉醉在这美妙动听的笛声中。是谁吹得这么好呢?她多么想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可是高高的宫墙挡住了她的视线。她登上了假山,仍然望不见外边的一切。公主知道父王的禁令,谁也不敢放她走出这堵又高又厚的宫墙,外面的人当然更不敢随便进到王宫里来。正当她焦虑烦恼,无计可施的时候,忽然一阵微风吹来,几条柳枝拂过她的脸颊。她望着摆动着的柳枝,心头一亮,想出一个主意来。她吩咐宫女们拿来彩绸,在靠墙不远的一棵高大的树叉上做成了一个秋千。
公主登上秋千,摆动着彩绸,荡啊荡啊,越荡越高。宫女们见公主在空中好象一只彩凤迎风飞舞,都高兴地欢呼起来。公主呢也摆得更用力了,荡得高出了宫墙。就是在这一瞬间,她往墙外一望,明白了: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正手执长笛,站在那儿呆呆地望着她呢!
原来,这个小伙子为了见到公主,在端午节这天专程赶到京城来。小伙子早就听说公主是天下最美丽的姑娘,他决心进京城亲眼看一看。他经过打探,得知只有端午节这一天公主才能走出深宫到御花园游玩。他等啊等,一直等到端午节。这一天,他早早地就来到御花园的墙外。正好这时花园里传来了一阵阵姑娘们的欢笑声。他知道这是公主游玩来了。他在园外转了半天。什么也看不到,最后索性坐下来,拿出笛子吹了起来。吹着吹着,忽然听到花园里传来一阵“早他、早其”的欢呼声。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天仙般的美女正飞过墙头,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他一下子呆住了,连手里的长笛掉到地面上都不知道。那姑娘一闪便回去了,他却仍然呆呆地立在那儿。从那姑娘的打扮上他断定,这人就是公主。他站在那盼呀盼,盼着公主能再飞过高墙,可是等了半天,却再也没见到公主飞上来。又过了一会,花园里的笑声渐渐消失了,他还在那儿呆愣愣地等着,直到天黑下来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里。以后接连几天,他都来到看见公主的地方,却再也没看见公主到花园里来,最后只好满怀依恋地回乡下去了。
再说公主,自从见到那小伙子之后,心里终日思念不已,眼前总是晃动着小伙子那英俊的身影,耳边回萦着那清脆悦耳,如倾如述的笛声,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那种思念心情也越加强烈了,这小伙子家住哪儿?怎么才能见到他呢,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主意。这一天,公主突然病倒了,公主生病的消息传出,可把国王和王后急坏了。忙找来太医官为公主看病,经过百般医治,公主的病不但不见好转,反倒越发加重了,急得国王、王后团团转。公主见父王和王后为自己的病急成这个这样,心里不由暗暗好笑。一天,王后又在床前掉眼泪,公主故意对王后说:“母后啊,孩儿的病是闷出来的,若是听听音乐,也许孩儿的病就好了呢。”
王后听公主一说又高兴又生气地说:“你这个傻孩子,想听音乐有什么难的呢,别说听音乐,就是天上的星星,你父王也会让人上天给你摘啊。”她立即告诉了国王。果然,国王即刻选派了宫里最好的乐师来给公主演奏。不料公主听了以后仍然愁眉不展无精打采。王后问道:“儿啊,你听了怎么样啊?”公主故做不耐烦地说“孩儿不愿听这乱七八糟的声音,我想听吹笛子。”待宫里的笛手来吹奏,公主又嫌这些笛手吹得不好。王后无奈,只好又和国王讲,国王立即下令在全国选拔最好的笛手。命令一下,全国各地立即选了一百名笛手送到京城。
演奏那天,国王和王后都来到公主的宫里,墙外搭了一个台子,选来的笛手逐个登台表演。笛手们也都拿出了自己平生学的本领吹奏着。一个,二个,三个,尽管他们之中有的吹得十分动听,可是公主听了,脸上始终没有露出笑容。第九十九个吹完了,公主的眉头依然紧紧地蹙在一起,国王和王后的脸上也笼上了一层阴云。这时,公主心里更是焦急不安,难道他没被选中吗?也许他又遇到什么不幸?公主的心简直要被折磨碎了。
临到第一百个,也就是最后一名笛手吹奏了,长笛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一传来,公主忽地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啊,是他,是他,他真的来了,你听,笛声是那么熟悉,那么动人心弦,那如倾如述的声音又在向自己呼唤。她奔到窗前一看,吹长笛的果然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人,一行热泪顺着脸颊滚落下来。
再说小伙子自从见到公主以后,他的心完全飞到公主那儿去了。白天劳动休息的时候,一坐下,便抽出长笛“呜呜咽咽”地吹起来,吹着吹着,仿佛又看到了公主正在深情地望着自己微笑。他多么渴望能再见上公主一面啊!可是以后又去了几次京城,除了王宫那高大的围墙,他什么也见不到。这一天他忽然听说公主病了,国王下令要在全国选拔最好的长笛手为公主演奏。他的心不由一颤,啊,多么聪明多情的公主啊,你还没忘了我。小伙子终于被选中了。在去京城的路上,离京城越近,他的心跳得越快,因为他就要见到日夜想念的公主了。
演奏这天,当最后一个轮到他的时候,他整好衣襟来到台上朝公主居住的宫殿深情地望了望,接着便吹起端午节那天见到公主时的曲子。他一面吹着,一面不时望着宫门,他多么希望公主能在这时突然在宫门里走出来啊!可是曲子吹完了,公主始终没有露面,他不禁有些失望了。但是当演奏结束,国王宣布,其余笛手都回去,只留下他一个人。
打那以后,小伙子每天都要来到宫前为公主吹奏一次。但是,他只能在宫外,不能接近公主的住处,更不许到宫里去。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连公主的影子也没见到过。随着时日增长,他简直要发狂了。
这一日,他吹奏完刚要离去,突然一个宫女从宫中走出来,手里托着一只金盘,盘里盛着一个红苹果。她来到小伙子的面前说:“公主吩咐,她的病已经好了,因为你太辛苦,所以赏给你这只苹果,以后就不必再来吹奏了。”说完对他递了个眼色,又用手指了指苹果。
小伙子听说公主让他回家去,头上好像响了个炸雷,半晌没说出话来。他呆愣愣地站在那儿,直到宫女催他接苹果才猛醒过来。他没料到事情会是这种结局。他的心都碎了。可是看到宫女对自己说话的那种神态,他又有些不信,刚张口想问,慌得宫女摇头摆手一个劲暗示不让他讲。无奈,他只好接过苹果。那宫女便慌忙走了。他拿着苹果闷闷不乐地回到住处,心里怎么也解不开这个迷。如果公主没有情意,怎么想方设法让我进宫呢?如果有情意又为什么这么多日子连面都不肯见上一次?那个宫女的表情又是什么意思呢?他翻来复去理不出头绪。咳,管他怎样,这个苹果是公主送的,我先吃了吧。他用刀子把苹果一切两半,不料,当苹果切开时,里面竟滚出豆粒大一团素帛。他忙打开来看。看过之后,高兴得心都差点蹦出来,赶忙收拾一下行装连夜离开京城回家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端午节又来临了,节日这天,公主又来到御花园。这次,她事先吩咐在花园靠墙的那棵大树上拴好了秋千。游园的时候,她一个宫女也不带,只身来到花园。不多时,墙外传来熟悉的笛声,公主一//www.souquanme.com听,心中大喜,立即登上秋千荡起来。她用力荡啊荡啊,终于又荡得和墙一般高了。就在接近墙头的时候,她顺着秋千往上荡起的力量纵身一跃便登上了墙头,这里墙头已搭上了一只软梯,公主顺着梯子溜下去,小伙子早已在墙外等候着了,就在公主刚要落地的时候,他上前将公主抱进事先准备好的轿子里,然后打马奔出城外。
原来这一切都是公主安排好的。自从小伙子应召进宫,她是多么想跑出宫去和他相见倾述自己的爱慕之情啊!可是她不能够,她知道父王的脾气,这样一来,只会送掉小伙子的性命,最后终于想出了这个办法。
再说王宫里宫女们见公主到花园游玩始终没回宫,便到花园寻找,可是哪还有?宫女们慌张起来,一面让人飞报国王和王后,一面在花园里呼唤寻找。国王和王后闻报也顿时急了。他俩来到花园,只见树上悬挂着的秋千在迎风轻轻摆动,公主却不见了,当发现了搭在墙外的软梯,才知道公主离宫出走了。
国王又气又急,下命令全国大搜查,他要把这个胆敢引诱公主的狂徒捉住碎尸万段。一连搜查了几个月,连公主的影子也没搜到。原来小伙子和公主逃出京城便直奔长白山去了。
公主和小伙子来到长白山以后,盖起茅屋,开垦土地,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为了庆祝和纪念他们的相遇和结合,每到端午节这天,公主便在门前的大树叉上挂上秋千,小伙子吹奏起长笛,公主则在欢乐的笛声里荡起秋千来。后来,为了纪念美丽、聪明、善良的公主,每年到了端午节这天,朝鲜族妇女们便要进行秋千比赛。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一醉解千愁,一挂荡秋千,无忧无愁什么意思?

一醉解千愁,是说借酒浇愁,一醉忘百忧;
一挂荡秋千,是说自缢,好似荡秋千一样;
无忧无愁,有了以上的行为,一切忧愁烦恼都没有了。
这是一种消积、颓废的生活态度,是逃避现实的胆小鬼行为,是不可取的。人生在世,总是要做些事情的,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积极应对,不能害怕挫折,更不能轻生。要对得起父母,对得起亲人,对得起家人,对得起同事和朋友,要做一个顽强奋斗的有用的人。

人们玩的那个秋千为什么会叫“秋千”?有什么典故吗?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靴a”,均以“革”字为偏旁。
秋千的起源与流变
方川
荡秋千是中华大地上很多民族共有的游艺竞技项目。据现有文献记载,它源自先秦。
《古今艺术图》上说:“此(荡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敏捷)者。”(见清翟灏《通俗编》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属地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围地区,秋千原是其进行军事训练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带兵打败山戎后,将其国土划归燕国,秋千也随之向南流传,后来逐渐演变成游戏的用具。
荡秋千日后主要为宫中、闺中女子的游戏或传统节日广场狂欢内容。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唐人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云:“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荡秋千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唐代宫廷把荡秋千称为“半仙戏”,五代王仁裕在其笔记《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荡秋千一方面可“摆疥”(医治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释闺闷”。《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开头写吴月娘、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等在花园里荡秋千的场面,并引用了据说是出自唐伯虎之手的《秋千诗》。诗云:
二女娇娥美少年,绿杨影里戏秋千。/ 两双玉腕挽复挽,四只金莲颠倒颠。/ 红粉面对红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游春公子遥鞭指,一对飞下九重天。
李清照亦填有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一时间,荡秋千几乎成了女性的专利品。
大概在唐宋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大量涌现,荡秋千才演变成节日中广场的狂欢节目。杜甫有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刘禹锡亦有:“秋千争次第,牵掩彩绳斜。”可见荡秋千习俗流传之广之盛。
宋代诗僧惠洪也有一首题为《秋千》的诗: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报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从以上描述荡秋千习俗的诗作中,我们便可窥见当时这种习俗的全民性。也许人们对传统秋千玩腻了,寻求新花样,秋千习俗开始变化。
宋代出现了“水秋千”。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等书的记载,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还是在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都举行过这种杂技表演。每逢夏季举行水秋千表演时,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竞相观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两艘雕画精美的大船,船头竖起高高的秋千架。表演时,船上鼓声大作,船尾上杂耍艺人先耍练上竿,然后表演者按次序登上秋千,奋力悠来荡去。当秋千悠到和秋千架的横梁相平之时,他们双手脱绳,借秋千回荡之力跃入空中,在空中翻个跟斗,然后投身入水。因表演者姿势各异,看上去惊险优美而又变化无穷。“水秋千”类似现代跳水运动,是宋代杂技的新发展,在中国杂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颇有影响。
唐宋之后,荡秋千习俗普及全国,盛况空前。
当然,荡秋千流变花样最多的是我国的民族地区。
朝鲜族最喜爱荡秋千这一传统竞技游艺活动了,这一活动常在节日举行,有时还进行比赛。节日里,姑娘们身穿色调艳丽的彩裙,围在秋千旁,争试高低,只有挑选出来的能手,才能参加运动会的比赛。比赛时,在高空的彩带上悬挂一串金黄色的铜铃,比赛选手荡起秋千,看谁能碰响铜铃,碰到的次数越多,成绩越高。飘逸的长裙,叮当悦耳的铃声,惊险的摆荡,令人叹为观止。
台湾高山族人称荡秋千为“渺绵”,是“飞天”的意思,这与汉族人对秋千的传统认识是相同的。
云南西北及川南纳西族的荡秋千习俗俗称“秋千会”。纳西族东部的秋千会多在每年夏历正月初一至初四举行,西部则于正月初六开始,历时4~5天不等。清代《盐源竹枝词》云:“高悬彩架接云天,共庆新年胜旧年;姊妹艳装争奇丽,倩郎抛索送秋千。”丽江白沙村一带,当年结婚的新娘常以红绳系秋千扶手,用点心、瓜子等招待荡秋千者,以此讨得平安吉利。永宁等地于“秋千会”的最后一天由女青年备办酒席款待前来赛秋千的男青年。席间男子用锅烟抹女子脸,互相追逐嬉戏,以抹黑为吉。传说古时“秋千会”期间有魔鬼来捉拿美女,后因以此法遮颜,防遭鬼害,成为会中的又一习俗。
除了最为常见的吊秋之外,一些民族还有许多秋千的变种。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荡秋千游艺,当地人称“阿拉提巴坎谢里钦吉克”。在空地上选一点,用3根木头搭一座三角架,在3~5米外的另一点也搭一座同样的架子,然后在两个三角架中间架一横梁,离地大约3米,横梁上悬挂6根“U”型的牛毛绳,构成秋千。玩时一男一女面对面,两人皆双脚交错蹬在较长的两根牛毛绳上,伸开双臂各抓两根牛毛绳,背部靠在绳上,双脚蹬动,越荡越高。
青海土族荡秋千用的是轮子秋。土族称轮子秋为“卜日热”,意为“旋转、转轮”。轮子秋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制作。如拆下大板车柱轮,将车柱竖起,下轮压重物固定重心;上轮绑一架梯,在梯两端拴上等长皮绳(似秋千)即成,故谓之“轮子秋”。
维吾尔族玩的秋千更为奇特,叫“沙哈尔地”,意为“空中转轮”,每逢春秋季节和举办婚礼时荡玩。在场地上牢固竖起一根高约10米的圆木作轴,轴顶装一木轮,轮上装两根横木,各拴上绳索,如秋千状。竖轴底部另装一根横木,以绳与顶部木轮相连接。游戏时,绳索秋千上各站一人,然后底部横木两边,各有数人相向而立,双方等速推动横木,带动顶部木轮旋转。站在绳索上的游戏者即随着转轮的加速慢慢升上高空,转速越快,游戏者飞得越高。
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流行有磨秋、风车秋千等秋千形式。
磨秋又可分成两种,一种叫转磨秋,另一种叫磨担秋。转磨秋在中间有一立柱,其顶有轴,上系四绳,绳末各有一环,由四人抱环旋跃为戏,状如推磨,故曰转磨秋。
磨担秋的玩法是,取一根长1~2米,直径约15厘米的硬木固定竖于场地上,顶端削细作轴;另选一根长约10米、直径与木柱相当的木杆,中间凿凹,横置于立柱顶上,即搭成磨担秋。木杆两端骑坐对等人数,骑坐者用脚蹬地略跑数步后,即迅速骑上木杆或匍匐杆头,木杆即磨一般旋转,两端上下升沉,又似挑担时扁担的上下起伏,故称磨担秋。随着木杆的旋转起伏,落地的一方用脚蹬地,增加动力,使杆弹起,这样,木杆两端交替上下,旋转不止。
磨担秋以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的傣、景颇、苗、壮、哈尼、布依、仡佬族为盛,其中哈尼族最为典型。
哈尼人打磨秋主要在农历的五月或六月。五月份在戌日或亥日举行,称“五月年”;六月份选其中间的3~5日举行,称“六月年”,哈尼人叫“苦扎扎”节。“五月年”、“六月年”均为磨秋节。关于“五月年”的来历,当地有一则传说:远古时,太阳、月亮出没不定,危害庄稼,阿朗和阿昌兄妹俩决定要救助乡邻。他们砍来栗树支起磨秋,磨秋飞转,载他们飞上太阳和月亮。他们费尽心机说服它们有zUxOUwKk规律地昼夜出没。理想实现了,兄妹俩却分别被烤死、冻死在太阳和月亮上。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演变为节日。
风车秋千又叫车秋、转秋、转转秋、转秋千、纺车秋,因其形状略似纺车,故名。风车秋千的结构比吊秋、磨秋都要复杂。在场地中立两根约3米高的木柱,相距约3米,柱顶架一横梁,横梁中央套一宽约1米的木制十字形滚轴,如车轮状。滚轴上有各长约2米的4对平行足,足端系短绳,绳端拴一木板,形如秋千。玩时,4人各坐一木板上,使滚轴转动,上下升降。各人脚触地时用力蹬地,再加上空中三人下坐、下拉的力量,秋千作圆形旋转,转速快时,如飞旋的大风车,煞是好看。在黔东南苗族地区,风车秋千的每块坐板上可坐两人,4块坐板坐8人,这样的风车秋千叫做“八人秋”。风车秋千在苗、阿昌、僳僳等民族中盛行,其中僳僳族最为典型。僳僳族转风车秋千的多为女子,节日里,她们着盛装前来比赛。比赛时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依次参赛。参赛者脸朝外坐在秋千板上,裁判一声号令,秋千像纺车一样开始转动,越转越快,这时场地上如同转起一个缤纷的彩球。
1991年,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将荡秋千列为表演项目,后来吊秋又被列为比赛项目。
秋千这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俗事象,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活跃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民俗工作者提供了蕴涵丰富的标本。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