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文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古文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古文说:国家有非军事的外事活动一定要有配备军事方面的人才
古文说:国家有非军事的外事活动一定要有配备军事方面的人才
成语“文攻武备”的出处
出自西晋灭吴之战
晋咸宁五年(吴天纪三年,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水陆军六路并进,突破长江防线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吴而实现统一的战争。
一、战前形势
公元263年魏灭蜀后(参见魏灭蜀之战),打破三国鼎立数十年的局面。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昭父子之手。2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形成晋、吴对峙。晋当时已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州郡府县,吴沿江为国,仅有荆、扬、交三州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双方接壤数千里,时有攻战。司马炎为了吞灭孙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编练水军。西晋拥有一支50万人的陆军,但缺少水军,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虽“武骑千群,无所用之”(《资治通鉴》卷七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司马炎命王浚在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造战船,治水军数万人,使晋军的弱点得以克服,实力大为增强。吴国地跨大江南北,战乱较少,有相当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军队总人数为23万,尤以水军为强,有舟船5000余艘。(《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注引《晋阳秋》)但孙权死后,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不已,政局动荡不安。统治集团与人民的矛盾也日趋激化,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士兵暴动,在今天的浙江和广东先后发生,动摇子孙吴的统治。这种局势对晋灭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二、双方的战前准备和战略
司马氏早在灭蜀之前即有灭吴的打算。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司马昭提出了“先定巴蜀,三年之后,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资治通鉴》卷七十八),再并东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为实现先辈统一天下的遗愿,司马炎晋武帝司马炎从晋泰始五年(269年)起,即着手筹划灭吴。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厚待刘禅及诸葛亮等人的子孙,以巩固其在巴蜀的统治,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对吴国实行分化瓦解政策,以动摇其军心民心。改善内政,屯田积谷,安定边防。同时,优选将帅,调整部署,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今属湖北);征东大将军卫瓘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镇东大将军、东莞王司马仙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泰始八年(272年),晋武帝依羊祜之建议,复任王浚为益州刺史,旋又加封龙骧将军,都督益、梁州诸军事,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战船,训练水军。晋军所建造的大型战船,长120步,可装载2000余人,上构木城,筑起楼橹,四面开门,船上可骑马驰骋。后命其加快造船进度。如原来王浚在巴蜀只奉令以五六百屯田兵造船,后来又增加各郡士兵一万人,一年就完成了造船任务,使王浚水军“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为实现“水陆并进”灭吴,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力量。
咸宁二年(276年)十月,晋灭吴的准备基本完成。征南大将军羊祜奏请伐吴,指出伐吴的条件已经成熟。应不失时机地向东吴进军,并根据“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的战略方针,提出了灭吴的部署。其要点是:针对吴军部署上东强西弱的情况,确定在徐、扬方向实行牵制,首先集中水陆主力夺取夏口以西地区,然后顺江而下,集中全力合击吴都建业。这一方针的好处是:水陆并进,多路齐发,可以充分发挥水陆军的优势,从薄弱而又重要的长江上中游横切纵割,一举粉碎吴军的整个防御体系,从而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司马炎接受了羊祜的建议,但由于西北鲜卑族首领起兵反晋,后方不稳,加之太尉贾充等的反对,使伐吴战争拖延了下来。
三年(277年)七月,又以都督豫州诸军事王浑为都督扬州诸军事,以镇南大将军司马亮为都督豫州诸军事,左将军胡奋为都督江北诸军事。咸宁四年(278年)十一月,羊祜死,晋武帝发兵20万,依羊祜生前所荐,以杜预继任征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孙吴方面,面对晋军进攻的严重威胁。一些大臣深感忧虑。他们认为吴国虽有长江天险,但“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资治通鉴》卷七十九),因此向孙皓建议,在政治上“省息百役,罢去苛扰”,“养民丰财”,以加强内部的安定和经济实力;在军事上,为防晋军从上游顺流而下,加强建平(郡治在今湖北秭归)、西陵(今湖北宜昌东南西陵峡口)的防务。东吴名将陆抗指出:“西陵、建平,国之蕃表(屏障)”,“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三国志吴书陆抗传》),因此,他担任乐乡都督后,请求庄西陵屯精兵3万人。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王浚在巴蜀造战船,大量碎木顺流而下,建平太守吾彦见后,知晋将发兵顺流而下,请求增强建平守备。晋泰始十年(公元274年),陆抗再次上疏,陈述加强建平、西陵防守的重要性。他说。“若其不然。深可忧也。”(《资治通鉴》卷八十)但是,这些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吴主孙皓认为晋无力攻吴,且吴有长江天险,难以攻破。因此他不修内政。暴虐如故。在军事上不重军备。放松长江上游的防务,当然更谈不上通盘的战略考虑和进行全面的防御准备了。
三、晋军的作战部署
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王浚上书清求趁孙皓荒淫凶逆,上下离心,战备松懈之机,举兵伐吴。十一月,司马炎采用羊祜生前拟制的计划,发兵20万人,分6路进攻吴国:1.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自下邳(今江苏邳县南)向涂中(今安徽滁河流域)方向进军;2.安东将军王浑自扬州(州治在今安徽寿春),向江西//www.souquanme.com(指今安徽和县方向),出横江渡口进军;3.建威将军王戎自豫州(州治在今河南许昌东南)向武昌(今湖北鄂州)方向进军;4.平南将军胡奋自荆州向夏口(今武汉市武昌)方向进军;5.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向江陵(今属湖北)方向进军,尔后南下长江、湘水以南,直抵京广;6.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巴东(郡治在今四川奉节)监军唐彬自巴蜀顺江东下,直趋建业。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冠军将军杨济为副,率中军驻襄阳,节度诸军;中书令张华为度支尚书,总筹粮运。
总的作战意图是:以司马伷、王浑两军直逼建业,牵制吴军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以王戎、胡奋、杜预三军夺取夏口以西各战略要点,以策应王浚所率的7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然后由王浚、司马伷、王浑军南下东进,夺取建业。这样的部署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因为吴国尚有兵力20万人,就兵力对比而言,晋军南下的兵力并不占多大优势,只是吴军兵力分散于沿江和江南各地,晋军要分路予以各个击破,才能迅速灭吴。
四、作战经过
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十二月,王浚率水陆大军沿江而下,过瞿塘峡、巫峡,进至秭归附近。在王浚自巴蜀顺流东进的同时,太康元年(280年)正月,杜预向江陵,并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部循江西上,接应王浚。王浑出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克吴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赖乡诸城,俘吴武威将军周兴。司马伷出涂中,遣琅琊相刘弘等临逼北岸,又遣长史王恒等渡江,破吴边守,俘吴将蔡机等。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二月初,王浚、唐彬攻破吴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擒吴丹阳监盛纪。然后顺流而下,进入西陵峡,遇到了吴军设置的拦江铁锁和暗置江中的铁锥。由于王浚俘获吴国间谍,对于吴军设置的这些障碍早有准备。他命制作大筏数十,长百余步,上置披挂整齐。手持武器的伪装草人,另派水性好的士卒驾驶。木筏在船队前面开路,筏遇铁锥,而被扎住,顺流将其带出随筏而去。又制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置于船首,遇拦江铁链即用火炬烧之,须臾铁链融化而断。晋水军舰船遂通行无阻。吴军以为这些障碍晋军难以清除,未派兵把守。晋水军顺利地扫除水中障碍,继续进军。二月初三,攻克西陵(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初五,又克荆门(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夷道(今湖北宜都)二城,俘吴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监军陆晏等,继而进逼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长江南岸)。与此同时,杜预遣牙门周旨等率奇兵800乘夜渡江,在巴山(今湖北松滋西南)多张旗帜,点燃火把,迷惑吴军,并伏兵于乐乡城外,待吴军都督孙歆遣军阻击王浚大败撤退时,随吴军进入城内,擒孙歆。晋军占乐乡,杀吴水军都督陆景。杜预进占江陵,杀吴江陵督伍延。于是吴沅江、湘江以南直至交、广二州,各州郡纷纷降晋。
司马炎鉴于各路晋军进展顺利,于二月十八日进一步调整了部署:命王浚都督益、梁诸军东下,“扫除巴丘(今湖南岳阳),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顺流长鹜,直造秣陵”(《晋书武帝纪》);同时命杜预南下。镇抚零陵(郡治在今湖南零陵)、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衡阳(郡治在今湖南湘潭西)诸郡,并分兵1万人给王浚,7000给唐彬;命胡奋攻克夏口后分兵7000人给王浚;王戎平定武昌后分兵6000人给唐彬,以加强顺流直下的兵力。
依照晋武帝之命,王浚继续顺江而下;王戎即自督大军临江,吴牙门将孟泰以蕲春(今湖北蕲春西南)、邾(今湖北黄冈西北)二城降。王戎又遣参军罗尚、刘乔会同王浚攻克武昌,吴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太守刘朗督武昌诸军投降。至此,长江上游的作战基本结束。
在长江中下游,司马伷进据涂中,逼临江边,一部渡江破吴国江防守备,斩获五六万人。王浑出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分兵克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高望(今江苏江浦县西南)等城。吴主孙皓闻王浑率部南下,命丞相张悌督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率3万人渡江迎战。三月,张悌军渡江,围王浑部将城阳都尉张乔于杨荷(今安徽和县北),张乔兵仅7000,闭栅请降,实为缓兵之计。诸葛靓看破张乔意图,欲斩之以除后患,张悌不允,遂受降后继续北上。旋与晋讨吴护军张翰、扬州刺史周浚遭遇,两军结阵对峙,沈莹率丹阳精锐士兵5000人三次冲击晋阵,不能破,沈莹退兵时部众混乱,晋将军薛胜、蒋班乘机反攻,吴兵崩溃,张乔又率军自后面夹击,大破吴军于版桥(今安徽和县境,长江西岸),斩张悌、孙震、沈莹等7800人。王浑屯军江北,等待王浚。王浚率水陆军于三月十四日自武昌东下顺流到达牛渚。吴主孙皓遣游击将军张象率舟师万人阻击,但军心已散,部下望旗而降。其吴徐陵督陶浚向孙皓自请亲率水军2万迎战,士卒闻知当夜逃溃。王浚军乘势东下,过三山(今江苏南京西南),三月十五日,以“戎卒八万,方舟百里”(《资治通鉴》卷八十一),进至建业,孙皓请降。至此,吴国灭亡,三国分裂的局面随之结束。
点评:晋灭吴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突破长江天堑的江河进攻战。此役创造了水陆俱进、多路并发、顺流直下的大江河进攻方略,结束了东汉以来数十年的分裂局面,亦为后世用兵长江提供了借鉴。在晋灭吴的战争中,西晋准备充分周密,战略指挥正确,作战部署得当,所以取得了胜利。王浚率的水军对这场战争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情况下,千里长江天堑是难以克服的障碍,何况吴国以舟楫为舆马,水军向来强大。曹操败于赤壁;曹丕攻吴,临江而返,都因受限于长江。司马炎接受了这些教训,编练了一支强大的水军。这支水军从巴蜀启航,沿江东下,破铁锁,除铁锥,斩关夺隘,所向披靡,只用40多天就驶抵建业。然后又不失时机地配合步兵发起总攻。终于迫使吴主孙皓投降,灭亡了吴国。
晋咸宁五年(吴天纪三年,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水陆军六路并进,突破长江防线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吴而实现统一的战争。
一、战前形势
公元263年魏灭蜀后(参见魏灭蜀之战),打破三国鼎立数十年的局面。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昭父子之手。2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形成晋、吴对峙。晋当时已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州郡府县,吴沿江为国,仅有荆、扬、交三州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双方接壤数千里,时有攻战。司马炎为了吞灭孙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编练水军。西晋拥有一支50万人的陆军,但缺少水军,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虽“武骑千群,无所用之”(《资治通鉴》卷七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司马炎命王浚在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造战船,治水军数万人,使晋军的弱点得以克服,实力大为增强。吴国地跨大江南北,战乱较少,有相当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军队总人数为23万,尤以水军为强,有舟船5000余艘。(《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注引《晋阳秋》)但孙权死后,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不已,政局动荡不安。统治集团与人民的矛盾也日趋激化,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士兵暴动,在今天的浙江和广东先后发生,动摇子孙吴的统治。这种局势对晋灭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二、双方的战前准备和战略
司马氏早在灭蜀之前即有灭吴的打算。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司马昭提出了“先定巴蜀,三年之后,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资治通鉴》卷七十八),再并东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为实现先辈统一天下的遗愿,司马炎晋武帝司马炎从晋泰始五年(269年)起,即着手筹划灭吴。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厚待刘禅及诸葛亮等人的子孙,以巩固其在巴蜀的统治,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对吴国实行分化瓦解政策,以动摇其军心民心。改善内政,屯田积谷,安定边防。同时,优选将帅,调整部署,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今属湖北);征东大将军卫瓘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镇东大将军、东莞王司马仙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泰始八年(272年),晋武帝依羊祜之建议,复任王浚为益州刺史,旋又加封龙骧将军,都督益、梁州诸军事,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战船,训练水军。晋军所建造的大型战船,长120步,可装载2000余人,上构木城,筑起楼橹,四面开门,船上可骑马驰骋。后命其加快造船进度。如原来王浚在巴蜀只奉令以五六百屯田兵造船,后来又增加各郡士兵一万人,一年就完成了造船任务,使王浚水军“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为实现“水陆并进”灭吴,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力量。
咸宁二年(276年)十月,晋灭吴的准备基本完成。征南大将军羊祜奏请伐吴,指出伐吴的条件已经成熟。应不失时机地向东吴进军,并根据“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的战略方针,提出了灭吴的部署。其要点是:针对吴军部署上东强西弱的情况,确定在徐、扬方向实行牵制,首先集中水陆主力夺取夏口以西地区,然后顺江而下,集中全力合击吴都建业。这一方针的好处是:水陆并进,多路齐发,可以充分发挥水陆军的优势,从薄弱而又重要的长江上中游横切纵割,一举粉碎吴军的整个防御体系,从而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司马炎接受了羊祜的建议,但由于西北鲜卑族首领起兵反晋,后方不稳,加之太尉贾充等的反对,使伐吴战争拖延了下来。
三年(277年)七月,又以都督豫州诸军事王浑为都督扬州诸军事,以镇南大将军司马亮为都督豫州诸军事,左将军胡奋为都督江北诸军事。咸宁四年(278年)十一月,羊祜死,晋武帝发兵20万,依羊祜生前所荐,以杜预继任征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孙吴方面,面对晋军进攻的严重威胁。一些大臣深感忧虑。他们认为吴国虽有长江天险,但“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资治通鉴》卷七十九),因此向孙皓建议,在政治上“省息百役,罢去苛扰”,“养民丰财”,以加强内部的安定和经济实力;在军事上,为防晋军从上游顺流而下,加强建平(郡治在今湖北秭归)、西陵(今湖北宜昌东南西陵峡口)的防务。东吴名将陆抗指出:“西陵、建平,国之蕃表(屏障)”,“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三国志吴书陆抗传》),因此,他担任乐乡都督后,请求庄西陵屯精兵3万人。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王浚在巴蜀造战船,大量碎木顺流而下,建平太守吾彦见后,知晋将发兵顺流而下,请求增强建平守备。晋泰始十年(公元274年),陆抗再次上疏,陈述加强建平、西陵防守的重要性。他说。“若其不然。深可忧也。”(《资治通鉴》卷八十)但是,这些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吴主孙皓认为晋无力攻吴,且吴有长江天险,难以攻破。因此他不修内政。暴虐如故。在军事上不重军备。放松长江上游的防务,当然更谈不上通盘的战略考虑和进行全面的防御准备了。
三、晋军的作战部署
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王浚上书清求趁孙皓荒淫凶逆,上下离心,战备松懈之机,举兵伐吴。十一月,司马炎采用羊祜生前拟制的计划,发兵20万人,分6路进攻吴国:1.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自下邳(今江苏邳县南)向涂中(今安徽滁河流域)方向进军;2.安东将军王浑自扬州(州治在今安徽寿春),向江西//www.souquanme.com(指今安徽和县方向),出横江渡口进军;3.建威将军王戎自豫州(州治在今河南许昌东南)向武昌(今湖北鄂州)方向进军;4.平南将军胡奋自荆州向夏口(今武汉市武昌)方向进军;5.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向江陵(今属湖北)方向进军,尔后南下长江、湘水以南,直抵京广;6.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巴东(郡治在今四川奉节)监军唐彬自巴蜀顺江东下,直趋建业。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冠军将军杨济为副,率中军驻襄阳,节度诸军;中书令张华为度支尚书,总筹粮运。
总的作战意图是:以司马伷、王浑两军直逼建业,牵制吴军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以王戎、胡奋、杜预三军夺取夏口以西各战略要点,以策应王浚所率的7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然后由王浚、司马伷、王浑军南下东进,夺取建业。这样的部署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因为吴国尚有兵力20万人,就兵力对比而言,晋军南下的兵力并不占多大优势,只是吴军兵力分散于沿江和江南各地,晋军要分路予以各个击破,才能迅速灭吴。
四、作战经过
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十二月,王浚率水陆大军沿江而下,过瞿塘峡、巫峡,进至秭归附近。在王浚自巴蜀顺流东进的同时,太康元年(280年)正月,杜预向江陵,并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部循江西上,接应王浚。王浑出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克吴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赖乡诸城,俘吴武威将军周兴。司马伷出涂中,遣琅琊相刘弘等临逼北岸,又遣长史王恒等渡江,破吴边守,俘吴将蔡机等。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二月初,王浚、唐彬攻破吴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擒吴丹阳监盛纪。然后顺流而下,进入西陵峡,遇到了吴军设置的拦江铁锁和暗置江中的铁锥。由于王浚俘获吴国间谍,对于吴军设置的这些障碍早有准备。他命制作大筏数十,长百余步,上置披挂整齐。手持武器的伪装草人,另派水性好的士卒驾驶。木筏在船队前面开路,筏遇铁锥,而被扎住,顺流将其带出随筏而去。又制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置于船首,遇拦江铁链即用火炬烧之,须臾铁链融化而断。晋水军舰船遂通行无阻。吴军以为这些障碍晋军难以清除,未派兵把守。晋水军顺利地扫除水中障碍,继续进军。二月初三,攻克西陵(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初五,又克荆门(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夷道(今湖北宜都)二城,俘吴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监军陆晏等,继而进逼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长江南岸)。与此同时,杜预遣牙门周旨等率奇兵800乘夜渡江,在巴山(今湖北松滋西南)多张旗帜,点燃火把,迷惑吴军,并伏兵于乐乡城外,待吴军都督孙歆遣军阻击王浚大败撤退时,随吴军进入城内,擒孙歆。晋军占乐乡,杀吴水军都督陆景。杜预进占江陵,杀吴江陵督伍延。于是吴沅江、湘江以南直至交、广二州,各州郡纷纷降晋。
司马炎鉴于各路晋军进展顺利,于二月十八日进一步调整了部署:命王浚都督益、梁诸军东下,“扫除巴丘(今湖南岳阳),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顺流长鹜,直造秣陵”(《晋书武帝纪》);同时命杜预南下。镇抚零陵(郡治在今湖南零陵)、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衡阳(郡治在今湖南湘潭西)诸郡,并分兵1万人给王浚,7000给唐彬;命胡奋攻克夏口后分兵7000人给王浚;王戎平定武昌后分兵6000人给唐彬,以加强顺流直下的兵力。
依照晋武帝之命,王浚继续顺江而下;王戎即自督大军临江,吴牙门将孟泰以蕲春(今湖北蕲春西南)、邾(今湖北黄冈西北)二城降。王戎又遣参军罗尚、刘乔会同王浚攻克武昌,吴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太守刘朗督武昌诸军投降。至此,长江上游的作战基本结束。
在长江中下游,司马伷进据涂中,逼临江边,一部渡江破吴国江防守备,斩获五六万人。王浑出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分兵克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高望(今江苏江浦县西南)等城。吴主孙皓闻王浑率部南下,命丞相张悌督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率3万人渡江迎战。三月,张悌军渡江,围王浑部将城阳都尉张乔于杨荷(今安徽和县北),张乔兵仅7000,闭栅请降,实为缓兵之计。诸葛靓看破张乔意图,欲斩之以除后患,张悌不允,遂受降后继续北上。旋与晋讨吴护军张翰、扬州刺史周浚遭遇,两军结阵对峙,沈莹率丹阳精锐士兵5000人三次冲击晋阵,不能破,沈莹退兵时部众混乱,晋将军薛胜、蒋班乘机反攻,吴兵崩溃,张乔又率军自后面夹击,大破吴军于版桥(今安徽和县境,长江西岸),斩张悌、孙震、沈莹等7800人。王浑屯军江北,等待王浚。王浚率水陆军于三月十四日自武昌东下顺流到达牛渚。吴主孙皓遣游击将军张象率舟师万人阻击,但军心已散,部下望旗而降。其吴徐陵督陶浚向孙皓自请亲率水军2万迎战,士卒闻知当夜逃溃。王浚军乘势东下,过三山(今江苏南京西南),三月十五日,以“戎卒八万,方舟百里”(《资治通鉴》卷八十一),进至建业,孙皓请降。至此,吴国灭亡,三国分裂的局面随之结束。
点评:晋灭吴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突破长江天堑的江河进攻战。此役创造了水陆俱进、多路并发、顺流直下的大江河进攻方略,结束了东汉以来数十年的分裂局面,亦为后世用兵长江提供了借鉴。在晋灭吴的战争中,西晋准备充分周密,战略指挥正确,作战部署得当,所以取得了胜利。王浚率的水军对这场战争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情况下,千里长江天堑是难以克服的障碍,何况吴国以舟楫为舆马,水军向来强大。曹操败于赤壁;曹丕攻吴,临江而返,都因受限于长江。司马炎接受了这些教训,编练了一支强大的水军。这支水军从巴蜀启航,沿江东下,破铁锁,除铁锥,斩关夺隘,所向披靡,只用40多天就驶抵建业。然后又不失时机地配合步兵发起总攻。终于迫使吴主孙皓投降,灭亡了吴国。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备者必有文事”最先出自哪里?
出处
鲁国孔子《孔子家语相鲁 》
释义
国家有非军事的外事活动一定要有配备军事方面的人才,国家有外事活动时,一定要有话语权和地位。
有关孔子
1.有关与孔子相关的一个故事(可以是题目)2.写出与孔子言行相关的一个成语.谢谢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GiQHoXEd“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GiQHoXEd“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课文孔子游春 补充省略 在下面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补充者省略号二
深思熟虑 虑,考虑。
奔流不息 息,停止。
意味深长 长,长远、久远、深远。
司空见惯 惯,常见,以为是常有的,不稀奇。
三
绵绵的细雨是她甘甜的乳汁;
盛开的鲜花是她美丽的发卡……
四
1、哺育一切生灵 或方或长 和顺温柔 穿 凿 荡涤污垢
2、父母对我说的话意味深长,我此刻还是记忆犹新!
他所作的事情到后来我才感到意味深长,无法忘却!
每个人都有一次意味深长的经历或想法,这是人生路上所必需的!
3、①有德行 ②有情义 ③有志向 ④善施教化
4、
(1)《杏坛讲学 》《苛政猛于虎》《两小儿辩日》《三月不知肉味》《季氏将伐颛臾》
【下面是详细故事内容】
1、杏坛讲学 山东的曲阜,是闻名中外的文化古城,它是我国历史上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他的遗体葬在鲁国都城北边泗水旁,就是后来被称为“孔林”的地方。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鲁国国君下令把孔子故居建为“岁时奉祀”的庙宇。以后历代统治者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同时扩展“孔庙”,到明清时达到现在的规模,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殿堂宏伟,古柏苍郁。 在孔庙主体院落大成门内,有一棵挺拔高耸的桧树。相传这是孔子亲手栽下的。据说孔子亲手植三棵桧树,死了两棵,只活了现在的这一棵。桧树北面的一座建筑,就是黄瓦朱柱、彩绘精致、小巧玲珑的杏坛。坛前有四棵杏树,相传这是孔子当年坐在坛上弦歌讲学、弟子读书的地方。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祖先是春秋时宋国的贵族,曾祖因避宋国宫廷政变逃居各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的父亲曾做过陬邑宰,属于贵族的下层“士”。 孔子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相传她结婚时才十七岁,而孔子的父亲已经七十岁了。他们希望得到一个儿子,曾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上去祷告过。后来生了孔子,就取名叫丘。有的记载则说是因为孔子生下来时,头顶上的骨头与众不同,四面高,中间低,所以取名叫丘。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十七岁时母亲也死了,所以孔子幼年时家里很贫困。后来他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牛羊的小吏,他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把牛羊养得很肥壮。 孔子青少年时期读书很用功。他曾说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天才,而是好古敏求的人。”他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有一年,鲁国太庙举行祭祀始祖周公的大典,请孔子担任助祭。他进入太庙以后,对于每一件事物,每一个细节,都不厌其详地虚心向人请教。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后来他精通“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 孔子大约在三十岁时,开始收徒讲学。在我国教育史上,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活动四十多年,而且影响最深远的,当首推孔子。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得意门生七十二人。孔子虽然处于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但他对事物的态度,是积极有为的。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是“有类”的,就是说,授受教育的权利,把持在少数贵族的手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口号。“有教无类”的提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框框,提高了私人讲学的地位,受教育的范围放宽了。这一风气的转变,是孔子对我国文化教育的一大贡献。孔子的学生只要献给“束修”(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随孔子读书。当时孔子的学生中,从地区说,有鲁国的颜渊、冉求,卫国的子夏、子贡,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戎族的秦祖。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贫贱出身的冉壅,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还有梁父大盗颜涿聚。 孔子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他着重培养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的人才。他满意地对人说过:“在德行方面的高材生,有颜渊、闵子赛、冉伯牛和仲弓。在言语方面的高材生,有宰我、子贡。在政事方面的高材生,有冉有、子路。在文学方面的高材生,有子游、子夏。”孔子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就拿言语科的高材生宰我来说吧,刚开始,宰我是孔门下的一个比较不用功的学生。有一天,宰我白天睡觉,被孔子知道了,他当面责备宰我:“烂了的木头,是不能雕东西的;粪土的墙壁,是不能刷上白粉的。”经过老师的严厉批评,宰我改正了缺点,勤奋读书。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很注意诱导启发,针对学生的弱点,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他对个性刚强、急躁的子路,加以抑制;而对缺乏勇气的冉有,则加以鼓励。有一次,子路向孔子请教说:“我们听到了一件应该去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去做?”孔子略加考虑回答说:“有父兄在,应该先问问父亲和兄长,怎能一听到消息就去做呢?”冉有也提www.souquanme.com出同样的问题,请教老师。孔子却同意他马上去做。学生公西华觉得奇怪,便去问孔子为什么同样的问题,而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孔子听了笑了笑对公西华说:“冉有胆子小,性格很迟缓,所以叫他马上去做。子路的性格很急躁,所以叫他慢一些去做。”公西华听了才恍然大悟。 在平时的闲谈中,孔子也不放弃对学生的启发教育。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学生,陪伴孔子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孔子说:“如果有人请你们去做事,你们打算怎么样呢?”子路自信能治理好一个大国。冉有说他可以管好一个小国。公西华说自己只能在政府中担任一个小职务。曾皙最后慢吞吞地说:“我只求过个快乐的日子。春天暖和起来,跟同伴们到河里去洗洗澡,在风地里乘乘凉,然后大家唱着歌回来。”孔子从仁政学说出发,他希望能过着太平的生活,所以十分赞赏曾皙的想法。还有一次,孔子要学生们谈志愿。子路爽朗地说:“我愿意和朋友有福同享,自己的车马、衣裳都可以让给朋友用,用坏了也不要紧。”颜渊平心静气地说:“我希望自己不骄傲自夸,不炫耀自己的成绩。”这时孔子只听学生们讲,自己却不表态。急性子的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的志愿是什么呢?”孔子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我希望老年长辈能生活得安适,平辈朋友能互相信任,少年晚辈都能得到关怀爱护。”可见,孔子善于在不知不觉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向学生灌输他的仁政学说。后来,孔子就以救世济人的抱负,率领学生去周游列国,劝告各国诸侯施行仁政。 孔子十分强调学以致用、学思结合。他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犹疑不决。他还要求学生,对于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孔子一生,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 孔子从五十五岁离开鲁国,奔波于鲁、卫、宋、陈、蔡、楚等国游说诸侯,他一方面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一方面坚持他的教学活动。但是诸侯为了争雄称霸,讲求富国强兵,着眼于目前的利益,哪能采纳孔子仁政的主张呢!所以孔子未能被诸侯所重用,他的政治才能也未能得到施展。到公元前484年,孔子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了,那年他六十八岁,返回了鲁国,结束了十四年的游说生活。 孔子回到鲁国后,集中时间指导学生研究学问,并大 规模的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他编订了《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和《春秋》等六经。这些书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学和哲学的重要材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孔子在七十三岁那年病死。他的死使弟子们十分悲痛。他们在他的坟前搭棚连住了三年,表示哀悼。子贡甚至一共住了六年。临别时,他们都哭了。弟子们认为,孔子就象江水洗过、太阳晒过那样洁白光明。 孔子死后,学生们追忆孔子的日常教训和生活情况,整理成一部语录体的书,叫作《论语》。后来,《论语》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我国后代教育和文化起了很大影响。 2、苛政猛于虎 孔子来到北方的山戎氏居住的地方,遇到一位妇女在路边哭泣,哭得非常哀痛。 孔子停下车来问道:“为什么哭得这么哀痛呢?” 那位女子回答道:“去年老虎吃掉了我的丈夫,今年老虎吃掉了我的儿子,因此而哀痛。” 孔子说:“唉,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 女子说:“这里的政令公平,这里的官吏不苛刻,因为这个原因我不能离开这里。” 孔子回头对子贡说:“弟子们记住:政令不公平,官吏苛刻,竟然比虎狼的危害还严重啊!《诗经小雅雨无正》中说:‘政令不平民饥谨,四国诸侯相征伐。’政令不公平,竟然会导致四个国家相互征伐杀戮,岂止是只有两人受害呢?他们不离开这里,就是这个道理啊。” (《新序杂事五》) 云尘子曰:战争、天灾对人的危害,有目共睹,然而苛政的危害,却常常被人忽略。战争因何而起?掌权者若行仁政,就不会发动战争;掌权者若行苛政,百姓将永无安宁之日。虎狼之害虽严重,但在遇害之前,毕竟还能过一段安宁的日子。孔子为什么在这里引用《雨无正》这首诗呢?《毛诗序》说:“《雨无正》,是大夫讥刺周幽王的诗歌。雨从天而降,众多如雨,违背为政之道。”因此,究竟是行仁政还是行苛政,取决于掌权者。《孟子滕文公下》说:“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3、两小儿辩日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看起来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看起来像圆盘一样大,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感觉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孔子不能决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富有智慧啊?” 4、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说:“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夸张的话。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所占据萦绕,他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联翩;也可能就是发呆,什么想不起来,但身心是舒坦的、宁静的、甜美的,感到极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孔夫子,真赤子之心也! 5、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 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先王曾经任//www.souquanme.com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 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2)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www.souquanme.com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深思熟虑 虑,考虑。
奔流不息 息,停止。
意味深长 长,长远、久远、深远。
司空见惯 惯,常见,以为是常有的,不稀奇。
三
绵绵的细雨是她甘甜的乳汁;
盛开的鲜花是她美丽的发卡……
四
1、哺育一切生灵 或方或长 和顺温柔 穿 凿 荡涤污垢
2、父母对我说的话意味深长,我此刻还是记忆犹新!
他所作的事情到后来我才感到意味深长,无法忘却!
每个人都有一次意味深长的经历或想法,这是人生路上所必需的!
3、①有德行 ②有情义 ③有志向 ④善施教化
4、
(1)《杏坛讲学 》《苛政猛于虎》《两小儿辩日》《三月不知肉味》《季氏将伐颛臾》
【下面是详细故事内容】
1、杏坛讲学 山东的曲阜,是闻名中外的文化古城,它是我国历史上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他的遗体葬在鲁国都城北边泗水旁,就是后来被称为“孔林”的地方。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鲁国国君下令把孔子故居建为“岁时奉祀”的庙宇。以后历代统治者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同时扩展“孔庙”,到明清时达到现在的规模,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殿堂宏伟,古柏苍郁。 在孔庙主体院落大成门内,有一棵挺拔高耸的桧树。相传这是孔子亲手栽下的。据说孔子亲手植三棵桧树,死了两棵,只活了现在的这一棵。桧树北面的一座建筑,就是黄瓦朱柱、彩绘精致、小巧玲珑的杏坛。坛前有四棵杏树,相传这是孔子当年坐在坛上弦歌讲学、弟子读书的地方。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祖先是春秋时宋国的贵族,曾祖因避宋国宫廷政变逃居各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的父亲曾做过陬邑宰,属于贵族的下层“士”。 孔子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相传她结婚时才十七岁,而孔子的父亲已经七十岁了。他们希望得到一个儿子,曾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上去祷告过。后来生了孔子,就取名叫丘。有的记载则说是因为孔子生下来时,头顶上的骨头与众不同,四面高,中间低,所以取名叫丘。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十七岁时母亲也死了,所以孔子幼年时家里很贫困。后来他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牛羊的小吏,他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把牛羊养得很肥壮。 孔子青少年时期读书很用功。他曾说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天才,而是好古敏求的人。”他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有一年,鲁国太庙举行祭祀始祖周公的大典,请孔子担任助祭。他进入太庙以后,对于每一件事物,每一个细节,都不厌其详地虚心向人请教。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后来他精通“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 孔子大约在三十岁时,开始收徒讲学。在我国教育史上,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活动四十多年,而且影响最深远的,当首推孔子。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得意门生七十二人。孔子虽然处于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但他对事物的态度,是积极有为的。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是“有类”的,就是说,授受教育的权利,把持在少数贵族的手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口号。“有教无类”的提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框框,提高了私人讲学的地位,受教育的范围放宽了。这一风气的转变,是孔子对我国文化教育的一大贡献。孔子的学生只要献给“束修”(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随孔子读书。当时孔子的学生中,从地区说,有鲁国的颜渊、冉求,卫国的子夏、子贡,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戎族的秦祖。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贫贱出身的冉壅,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还有梁父大盗颜涿聚。 孔子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他着重培养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的人才。他满意地对人说过:“在德行方面的高材生,有颜渊、闵子赛、冉伯牛和仲弓。在言语方面的高材生,有宰我、子贡。在政事方面的高材生,有冉有、子路。在文学方面的高材生,有子游、子夏。”孔子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就拿言语科的高材生宰我来说吧,刚开始,宰我是孔门下的一个比较不用功的学生。有一天,宰我白天睡觉,被孔子知道了,他当面责备宰我:“烂了的木头,是不能雕东西的;粪土的墙壁,是不能刷上白粉的。”经过老师的严厉批评,宰我改正了缺点,勤奋读书。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很注意诱导启发,针对学生的弱点,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他对个性刚强、急躁的子路,加以抑制;而对缺乏勇气的冉有,则加以鼓励。有一次,子路向孔子请教说:“我们听到了一件应该去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去做?”孔子略加考虑回答说:“有父兄在,应该先问问父亲和兄长,怎能一听到消息就去做呢?”冉有也提www.souquanme.com出同样的问题,请教老师。孔子却同意他马上去做。学生公西华觉得奇怪,便去问孔子为什么同样的问题,而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孔子听了笑了笑对公西华说:“冉有胆子小,性格很迟缓,所以叫他马上去做。子路的性格很急躁,所以叫他慢一些去做。”公西华听了才恍然大悟。 在平时的闲谈中,孔子也不放弃对学生的启发教育。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学生,陪伴孔子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孔子说:“如果有人请你们去做事,你们打算怎么样呢?”子路自信能治理好一个大国。冉有说他可以管好一个小国。公西华说自己只能在政府中担任一个小职务。曾皙最后慢吞吞地说:“我只求过个快乐的日子。春天暖和起来,跟同伴们到河里去洗洗澡,在风地里乘乘凉,然后大家唱着歌回来。”孔子从仁政学说出发,他希望能过着太平的生活,所以十分赞赏曾皙的想法。还有一次,孔子要学生们谈志愿。子路爽朗地说:“我愿意和朋友有福同享,自己的车马、衣裳都可以让给朋友用,用坏了也不要紧。”颜渊平心静气地说:“我希望自己不骄傲自夸,不炫耀自己的成绩。”这时孔子只听学生们讲,自己却不表态。急性子的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的志愿是什么呢?”孔子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我希望老年长辈能生活得安适,平辈朋友能互相信任,少年晚辈都能得到关怀爱护。”可见,孔子善于在不知不觉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向学生灌输他的仁政学说。后来,孔子就以救世济人的抱负,率领学生去周游列国,劝告各国诸侯施行仁政。 孔子十分强调学以致用、学思结合。他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犹疑不决。他还要求学生,对于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孔子一生,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 孔子从五十五岁离开鲁国,奔波于鲁、卫、宋、陈、蔡、楚等国游说诸侯,他一方面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一方面坚持他的教学活动。但是诸侯为了争雄称霸,讲求富国强兵,着眼于目前的利益,哪能采纳孔子仁政的主张呢!所以孔子未能被诸侯所重用,他的政治才能也未能得到施展。到公元前484年,孔子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了,那年他六十八岁,返回了鲁国,结束了十四年的游说生活。 孔子回到鲁国后,集中时间指导学生研究学问,并大 规模的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他编订了《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和《春秋》等六经。这些书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学和哲学的重要材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孔子在七十三岁那年病死。他的死使弟子们十分悲痛。他们在他的坟前搭棚连住了三年,表示哀悼。子贡甚至一共住了六年。临别时,他们都哭了。弟子们认为,孔子就象江水洗过、太阳晒过那样洁白光明。 孔子死后,学生们追忆孔子的日常教训和生活情况,整理成一部语录体的书,叫作《论语》。后来,《论语》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我国后代教育和文化起了很大影响。 2、苛政猛于虎 孔子来到北方的山戎氏居住的地方,遇到一位妇女在路边哭泣,哭得非常哀痛。 孔子停下车来问道:“为什么哭得这么哀痛呢?” 那位女子回答道:“去年老虎吃掉了我的丈夫,今年老虎吃掉了我的儿子,因此而哀痛。” 孔子说:“唉,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 女子说:“这里的政令公平,这里的官吏不苛刻,因为这个原因我不能离开这里。” 孔子回头对子贡说:“弟子们记住:政令不公平,官吏苛刻,竟然比虎狼的危害还严重啊!《诗经小雅雨无正》中说:‘政令不平民饥谨,四国诸侯相征伐。’政令不公平,竟然会导致四个国家相互征伐杀戮,岂止是只有两人受害呢?他们不离开这里,就是这个道理啊。” (《新序杂事五》) 云尘子曰:战争、天灾对人的危害,有目共睹,然而苛政的危害,却常常被人忽略。战争因何而起?掌权者若行仁政,就不会发动战争;掌权者若行苛政,百姓将永无安宁之日。虎狼之害虽严重,但在遇害之前,毕竟还能过一段安宁的日子。孔子为什么在这里引用《雨无正》这首诗呢?《毛诗序》说:“《雨无正》,是大夫讥刺周幽王的诗歌。雨从天而降,众多如雨,违背为政之道。”因此,究竟是行仁政还是行苛政,取决于掌权者。《孟子滕文公下》说:“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3、两小儿辩日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看起来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看起来像圆盘一样大,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感觉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孔子不能决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富有智慧啊?” 4、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听韶乐,喜爱之极,说:“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夸张的话。肉对孔子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学费,收的就是肉干(束修)。但他听了美妙无比的韶乐之后,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所占据萦绕,他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联翩;也可能就是发呆,什么想不起来,但身心是舒坦的、宁静的、甜美的,感到极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孔夫子,真赤子之心也! 5、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 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先王曾经任//www.souquanme.com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 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2)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www.souquanme.com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