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是什么?
上一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
一、原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三、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www.souquanme.com面西面看.
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为;由于。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是什么?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原文: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www.souquanme.com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题西林壁
“唯查东坡在,剩有游人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苏轼《卜算子》的主题是什么?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做诗“诽谤朝廷”罪被捕入狱百余天,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时,苏轼惊魂未定,心境孤寂,过着“闭门却扫”的幽居生活。
苏轼诗文多是感情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索。钟嵘《诗品》有言“闻之者心动,味之者无穷”,这首词正是这样一篇佳作。
词的上片写的是幽居者在幽冷、孤寂气氛中惆怅寂寞的心情——幽人似孤鸿。“缺月”残月,未圆之月,“疏桐”是枝叶稀疏的梧桐树,在名词“残月”和“疏桐”之间着一动词“挂”字,天然浑成,妙手偶得,将天与地景色连为一体,用王静安公的话当是“着一‘挂’字而境界全出”。这种“境界”景物萧条,环境凄凉,为全词奠定一种低沉、清冷的基调。下句里“漏断”是说漏壶里的水滴尽了。古人用壶漏滴水计时,漏断即为下半子时。整个这两句意思是说“残月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此时漏壶中的水滴净了,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环境里,词人在干什么呢?“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幽人”指住在幽静处的人,作者自谓。因作者心境有不同,此处的幽人与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中隐逸之土的“幽人”不同。一个设问句由独往来的幽人引出遗世独立的“孤鸿”。(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使幽人成为其神似的意象,暗示词人虽困厄、寂寞却孤芳自赏,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有谁看见幽居的人,独自在此徘徊往来呢这时候,天空中飞过一只孤鸿,留下了虚无缥缈的身影。”
下片写孤鸿惊惧,彷徨而又执着——孤鸿似幽人。“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却”还且,在这里表示轻微的转折。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省领会。无人省,言没有人理解,写出了“孤鸿的孤寂、凄苦。这两句是写孤鸿因受惊而飞起,回过头来。空有满腔的心事无人知晓”。“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挑拣,选择。“栖”,栖息。传说鸟择木而栖,《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不肯栖”写出了孤鸿的清高、拔俗,也就是词人自己的形象特征。搜趣网这两句意思是说“孤鸿”拣尽了所有的寒枝,却还是不肯栖宿在上面,最后只好又飞回那寂寞的沙洲,忍受孤单与寒冷。“下片四句,借孤鸿充分反映了作者虽历尽人世的寂凉、凄苦,却依旧孤高自赏,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始终不渝,也表现了词人不屈服于现实,不同流于世俗的生活态度。
全词意境极为清冷而绝俗,技巧很高,手法也极为独特,黄庭坚曾评论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熟能如此!”《蓼园词选》也说此词初从人说起,言如孤鸿之www.souquanme.com冷落,下专就鸿说。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胡仔称赞这首词的章法云“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谈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言及此词,说它道尽了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并说:“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
关于这首词,有一个传说,说的是苏轼贬在惠州时,有一女子搜趣网,年十六岁,人很美,不愿嫁人,听到东坡来到,很高兴,常在东坡窗下听东坡吟诗,后来东坡又被贬到海南岛,该女子思念而死,东坡回到惠州听说后,为她赋了这首词,这本是后人的牵强附会,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中谓“子瞻《卜算子》为兴到之作,无有命意。”我虽也不信这传说,却也有点喜欢它,为苏轼。
尼采谓“一切文学,予独爱以血书者”,这首词清冷、凄绝,却不作一句悲语,细品时方知“字字看来皆是血”。这也正是我爱这首词的原因之一。
“只因身在此山中”前一句是什么?整首诗是什么?
前一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整首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