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胜收一壶醉,求下联
上联是:美不胜收一壶醉;
下联是:情难自已两眼迷。
花间一壶酒的上一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月下独酌》第一句,其全文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www.souquanme.com
【注释】
1、酌:饮酒
2、独酌:一个人饮酒
3、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翻译】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赏析】
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第二首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酒,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第三首诗开头写诗人因忧愁不能乐游,所以说“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诗人希望从酒中得到宽慰。接着诗人从人生观的角度加以解释,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并得hZAoZ出“此乐最为甚”的结论。诗中说的基本是旷达乐观的话,但“谁能春独愁”一语,便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失意悲观情绪。旷达乐观的话,都只是强自宽慰。不止不行,不塞不流。强自宽慰的结果往往是如塞川流,其流弥激。当一个人在痛苦至极的时候发出一声狂笑,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其内心的极度痛苦;而李白在失意愁寂难以排遣的时候,发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时,读者同样可以从这个“乐”字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以旷达写牢骚,以欢乐写愁苦,是此诗艺术表现的主要特色,也是www.slkJ.org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第四首诗借用典故来写饮酒的好处。开头写诗人借酒浇愁,希望能用酒镇住忧愁,并以推理的口气说:“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接着就把饮酒行乐说成是人世生活中最为实用最有意思的事情。诗人故意贬抑了伯夷、叔齐和颜回等人,表达虚名不如饮酒的观点。诗人对伯夷、叔齐和颜回等人未必持否定态度,这样写是为了表示对及时饮酒行乐的肯定。然后,诗人又拿神仙与饮酒相比较,表明饮酒之乐胜于神仙。李白借用蟹螯、糟丘的典故,并不是真的要学毕卓以饮酒了结一生,更不是肯定纣王在酒池肉林中过糜烂生活,只是想说明必须乐饮于当代。最后的结论就是:“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话虽这样说,但只要细细品味诗意,便可以感觉到,诗人从酒中领略到的不是快乐,而是愁苦。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www.souquanme.com
【注释】
1、酌:饮酒
2、独酌:一个人饮酒
3、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翻译】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赏析】
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第二首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酒,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第三首诗开头写诗人因忧愁不能乐游,所以说“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诗人希望从酒中得到宽慰。接着诗人从人生观的角度加以解释,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并得hZAoZ出“此乐最为甚”的结论。诗中说的基本是旷达乐观的话,但“谁能春独愁”一语,便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失意悲观情绪。旷达乐观的话,都只是强自宽慰。不止不行,不塞不流。强自宽慰的结果往往是如塞川流,其流弥激。当一个人在痛苦至极的时候发出一声狂笑,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其内心的极度痛苦;而李白在失意愁寂难以排遣的时候,发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时,读者同样可以从这个“乐”字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以旷达写牢骚,以欢乐写愁苦,是此诗艺术表现的主要特色,也是www.slkJ.org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第四首诗借用典故来写饮酒的好处。开头写诗人借酒浇愁,希望能用酒镇住忧愁,并以推理的口气说:“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接着就把饮酒行乐说成是人世生活中最为实用最有意思的事情。诗人故意贬抑了伯夷、叔齐和颜回等人,表达虚名不如饮酒的观点。诗人对伯夷、叔齐和颜回等人未必持否定态度,这样写是为了表示对及时饮酒行乐的肯定。然后,诗人又拿神仙与饮酒相比较,表明饮酒之乐胜于神仙。李白借用蟹螯、糟丘的典故,并不是真的要学毕卓以饮酒了结一生,更不是肯定纣王在酒池肉林中过糜烂生活,只是想说明必须乐饮于当代。最后的结论就是:“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话虽这样说,但只要细细品味诗意,便可以感觉到,诗人从酒中领略到的不是快乐,而是愁苦。
写美不胜收的诗句
越多越好《速写冬天》:
遥遥雪在路上
徘徊徜徉
夹裹雾松锐气之锋芒
劲松傲立纹丝不动
静静
盘若雪峰
远山
绝壁红梅
披挂
白色天鹅绒兜蓬
迷醉江山
诗中的韵律、节奏均颇似古代的词,含蓄而不晦涩,秀中有骨,轻柔而不软弱。“遥遥雪在路上”的“遥遥”、“夹裹雾松锐气之锋芒”的“之”,“盘若雪峰”的“若”,都深深地带有古典语词的特征,诗人把它们融入了现代诗的形式之中,其美不胜收。而在这富有古典韵味的诗句之外,是一幅幅更富古典情韵的画卷,《速写冬天》的前两节仿佛在工笔勾勒一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雪中青松图,后一节则描摹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生动情景,真正如王维所言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馨怡轻舞注重古典传统但并不抛弃“现代”,她追求着现代格律诗的建筑美。她的诗歌创作没有受缚于古典诗词格律的窠臼与限制,诗句的形式自由活泼,符合现代诗建筑美的要求。所谓建筑美,乃徐志摩提出的诗学理念,主张现代自由体诗歌要在形式排列上使原本单一、平面、散漫的语言符号成为多维、立体、整体的情感符号,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如《水的模样》:
大地趟过
你忧郁的影子
一滴露珠悬浮起
欲滴还羞的梦香
月儿悄悄
弯过你的眉梢
把一颗柔软的心事
揣想
翻来覆去掏出鱼肚白
清晨有甜润的歌声
飘来飘去
如水的秋波脉脉
缱绻缠绵丝丝缕缕
月洗铅华
坐断黄昏 雨
是你内心深处的
暗伤
诗句参差错落,长短有致,“欲滴还羞的梦香”流淌着辛弃疾“欲说还休”的古诗词影子,而整个诗却在现代的建筑美中构筑着非凡的诗性魅力。
馨怡轻舞诗歌的古典美其次表现在古典意境与现代情愫的契合。馨怡轻舞常常在诗中化用一些古文、成语、古典诗歌的诗句及其意韵,营造一种古典美的意境,使其典雅蕴藉。如《忧伤》中“斜风细雨/刮洗不净你满目尘沙/血染一指禅雪/荡涤一世尘埃污垢”,化用了张志和《渔歌子》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把《忧伤》中的忧伤顿时拉得很远很淡,却又如此切近//www.souquanme.com,一种淡淡的忧伤刹那袭击你的心坎。
而意象在意境的构建中是最大的载体,馨怡轻舞把它作为现代情愫的寄托,又作为古典意境的呈现装置。轻舞非常喜欢用“琴”这个意象,“琴”本身带有浓厚的古典韵味,因而它在诗中的频繁出现使得其诗的古典意韵不言而喻,如“十个手指的青苗/弹跳飞跑/黑白阶梯奏响琴弦传感玄妙”“悠扬的琴声如接力/急奔八月高阳普照的枝头”(《终于……》)“细雨的琴弦/在风的鬃毛上轻颤”(《心雨》)等等。馨怡轻舞的诗歌意象总是充盈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有旧诗词的氛围,泛溢着古典美,如笛声、蝉鸣、细雨、风、心雨、月等等意象,均为古典诗词积淀甚久的意象,这些意象在诗中的呈现,使轻舞的诗如架构起一座通向古典的桥梁,源源传输过来的是古典意境难以言说的美。这种意境美真可谓“玲珑透彻,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2]馨怡轻舞的《水的模样》、《忧伤》、《缔结一池花好月圆》、《满目幽蓝》等诗歌都不乏这种美。
馨怡轻舞诗歌的古典美还表现在她善于把古典心境与现代体验交融于一体。正如她文静的性格一样,她有一种虚静的创作心境。虚静,是指诗人排除外界事物的干扰与内心杂念的纠缠,专心致志地投入创作的虚空、宁静的心理状态。虚静的理念来自荀子的“虚一而静”,是审美心理和创作心理的共同搜趣网追求。馨怡轻舞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意识地做到了这一点。在一次QQ聊天中,她说到她不会有那种被创作激情冲击而无法入睡或是深夜起来创作的感受,她一般是凝神静想,慢慢地在比较平和宁静的状态中体验生活和情感然后进行创作,诗句,就像小溪流的流水一般静静地淌过心灵的诗门,再默默地沿着笔尖流泻出来。其实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创作状态,对于诗人来说,激情固然重要,但宁静的心态更适合一些古典诗句流淌出来。这其实是很多诗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在诗中,人进入一种静息状态,但并不是思维毫无活动,而是处于人的各种潜能和谐运动的那样一种无限的状态。”[3]宗白华也曾指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4]海德格尔的“静息状态”,宗白华的“静照”,即我们说的虚静心态。我们读馨怡轻舞的诗时无形中都受到影响,就像从喧闹的都市中走进一间古静的寺庙,内心的喧嚣都被净化,心在诗句间得到洗涤,惟剩一片纯净和恬然。如她的《心雨》:
细雨的琴弦
在风的鬃毛上轻颤
丝缕如绸 飘逸
似紫雾青烟
漫过遥远
沙漠漾来笛声一曲
娓娓火焰愉悦地心跳
是谁轻言呵护如蜜 暖意的手
撩绕欲念的脆弱
倾斜一片水域爱的心雨
如果没有一片宁静平和的心境,没有一种虚静的心态,就不可能写出如此超尘脱俗细腻婉转的语词来,整首诗笼罩着一种如绸似紫雾般飘逸的淡淡的忧伤和甜蜜,那么恬淡,那么遥远,像古典美女轻柔的面纱后若远若近似有似无的一道娥眉,惹人无限遐思。
与这种虚静的创作心态相契合,馨怡轻舞注重内在现实的表达与诗写,善于融自己的现代体验于内在现实之中。诗歌所诗写的现实常常搜趣网分为外在现实与内在现实,外在现实乃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客观事实,而内在现实则指根据诗人的理解和情绪的需要可能存在的事实或诗人的情绪意向,比较内省、沉思的诗人更注重诗歌的内在现实。如《致爱人》以现代的语言勾勒了一个以古典女性的奉献、柔顺、贤淑等美德为自己追求和定位的女性爱者形象:
爱人
如果我是幽幽的水草
我愿把最柔美的舞姿展现给你
把疲累和暗伤留给咸涩的海里
爱人
如果我是五彩斑驳的海贝
我愿把最美的色彩幻化给你
把灰暗漆黑留给我自己
爱人
我愿放飞你
就像放飞一只鸟
任你高高地飞
这便是诗人在虚静平和的心境下为自己的爱情道路定下的一个基调,这是属于诗人自己独特的内在现实。当代社会中,女性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非常大,甘愿以这种心境对待爱情和爱人的女性恐怕也已经不多,所以说,馨怡轻舞是一个古典美与现代性交织的女性诗人,这不仅体现在她的诗歌里,还深存于她的内心世界。
古典与现代的张力,构筑了馨怡轻舞诗歌多维阐释的美,二者像两支相向而行的力量汇聚一起,支起了其诗歌世界强劲的金字塔,让人不禁感叹不已。当然,馨怡轻舞尚处于诗歌创作的起步阶段,自然脱不开对古典诗词语句化用时的模仿痕迹,部分诗句似乎显得有点生硬和雕琢。当然,这丝毫不能损害馨怡轻舞诗歌中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独具之美。漫步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相信馨怡轻舞决不会停留前进的脚步,因为她知道,还有更多的美需要她用诗笔去创造。
遥遥雪在路上
徘徊徜徉
夹裹雾松锐气之锋芒
劲松傲立纹丝不动
静静
盘若雪峰
远山
绝壁红梅
披挂
白色天鹅绒兜蓬
迷醉江山
诗中的韵律、节奏均颇似古代的词,含蓄而不晦涩,秀中有骨,轻柔而不软弱。“遥遥雪在路上”的“遥遥”、“夹裹雾松锐气之锋芒”的“之”,“盘若雪峰”的“若”,都深深地带有古典语词的特征,诗人把它们融入了现代诗的形式之中,其美不胜收。而在这富有古典韵味的诗句之外,是一幅幅更富古典情韵的画卷,《速写冬天》的前两节仿佛在工笔勾勒一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雪中青松图,后一节则描摹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生动情景,真正如王维所言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馨怡轻舞注重古典传统但并不抛弃“现代”,她追求着现代格律诗的建筑美。她的诗歌创作没有受缚于古典诗词格律的窠臼与限制,诗句的形式自由活泼,符合现代诗建筑美的要求。所谓建筑美,乃徐志摩提出的诗学理念,主张现代自由体诗歌要在形式排列上使原本单一、平面、散漫的语言符号成为多维、立体、整体的情感符号,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如《水的模样》:
大地趟过
你忧郁的影子
一滴露珠悬浮起
欲滴还羞的梦香
月儿悄悄
弯过你的眉梢
把一颗柔软的心事
揣想
翻来覆去掏出鱼肚白
清晨有甜润的歌声
飘来飘去
如水的秋波脉脉
缱绻缠绵丝丝缕缕
月洗铅华
坐断黄昏 雨
是你内心深处的
暗伤
诗句参差错落,长短有致,“欲滴还羞的梦香”流淌着辛弃疾“欲说还休”的古诗词影子,而整个诗却在现代的建筑美中构筑着非凡的诗性魅力。
馨怡轻舞诗歌的古典美其次表现在古典意境与现代情愫的契合。馨怡轻舞常常在诗中化用一些古文、成语、古典诗歌的诗句及其意韵,营造一种古典美的意境,使其典雅蕴藉。如《忧伤》中“斜风细雨/刮洗不净你满目尘沙/血染一指禅雪/荡涤一世尘埃污垢”,化用了张志和《渔歌子》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把《忧伤》中的忧伤顿时拉得很远很淡,却又如此切近//www.souquanme.com,一种淡淡的忧伤刹那袭击你的心坎。
而意象在意境的构建中是最大的载体,馨怡轻舞把它作为现代情愫的寄托,又作为古典意境的呈现装置。轻舞非常喜欢用“琴”这个意象,“琴”本身带有浓厚的古典韵味,因而它在诗中的频繁出现使得其诗的古典意韵不言而喻,如“十个手指的青苗/弹跳飞跑/黑白阶梯奏响琴弦传感玄妙”“悠扬的琴声如接力/急奔八月高阳普照的枝头”(《终于……》)“细雨的琴弦/在风的鬃毛上轻颤”(《心雨》)等等。馨怡轻舞的诗歌意象总是充盈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有旧诗词的氛围,泛溢着古典美,如笛声、蝉鸣、细雨、风、心雨、月等等意象,均为古典诗词积淀甚久的意象,这些意象在诗中的呈现,使轻舞的诗如架构起一座通向古典的桥梁,源源传输过来的是古典意境难以言说的美。这种意境美真可谓“玲珑透彻,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2]馨怡轻舞的《水的模样》、《忧伤》、《缔结一池花好月圆》、《满目幽蓝》等诗歌都不乏这种美。
馨怡轻舞诗歌的古典美还表现在她善于把古典心境与现代体验交融于一体。正如她文静的性格一样,她有一种虚静的创作心境。虚静,是指诗人排除外界事物的干扰与内心杂念的纠缠,专心致志地投入创作的虚空、宁静的心理状态。虚静的理念来自荀子的“虚一而静”,是审美心理和创作心理的共同搜趣网追求。馨怡轻舞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意识地做到了这一点。在一次QQ聊天中,她说到她不会有那种被创作激情冲击而无法入睡或是深夜起来创作的感受,她一般是凝神静想,慢慢地在比较平和宁静的状态中体验生活和情感然后进行创作,诗句,就像小溪流的流水一般静静地淌过心灵的诗门,再默默地沿着笔尖流泻出来。其实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创作状态,对于诗人来说,激情固然重要,但宁静的心态更适合一些古典诗句流淌出来。这其实是很多诗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在诗中,人进入一种静息状态,但并不是思维毫无活动,而是处于人的各种潜能和谐运动的那样一种无限的状态。”[3]宗白华也曾指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4]海德格尔的“静息状态”,宗白华的“静照”,即我们说的虚静心态。我们读馨怡轻舞的诗时无形中都受到影响,就像从喧闹的都市中走进一间古静的寺庙,内心的喧嚣都被净化,心在诗句间得到洗涤,惟剩一片纯净和恬然。如她的《心雨》:
细雨的琴弦
在风的鬃毛上轻颤
丝缕如绸 飘逸
似紫雾青烟
漫过遥远
沙漠漾来笛声一曲
娓娓火焰愉悦地心跳
是谁轻言呵护如蜜 暖意的手
撩绕欲念的脆弱
倾斜一片水域爱的心雨
如果没有一片宁静平和的心境,没有一种虚静的心态,就不可能写出如此超尘脱俗细腻婉转的语词来,整首诗笼罩着一种如绸似紫雾般飘逸的淡淡的忧伤和甜蜜,那么恬淡,那么遥远,像古典美女轻柔的面纱后若远若近似有似无的一道娥眉,惹人无限遐思。
与这种虚静的创作心态相契合,馨怡轻舞注重内在现实的表达与诗写,善于融自己的现代体验于内在现实之中。诗歌所诗写的现实常常搜趣网分为外在现实与内在现实,外在现实乃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客观事实,而内在现实则指根据诗人的理解和情绪的需要可能存在的事实或诗人的情绪意向,比较内省、沉思的诗人更注重诗歌的内在现实。如《致爱人》以现代的语言勾勒了一个以古典女性的奉献、柔顺、贤淑等美德为自己追求和定位的女性爱者形象:
爱人
如果我是幽幽的水草
我愿把最柔美的舞姿展现给你
把疲累和暗伤留给咸涩的海里
爱人
如果我是五彩斑驳的海贝
我愿把最美的色彩幻化给你
把灰暗漆黑留给我自己
爱人
我愿放飞你
就像放飞一只鸟
任你高高地飞
这便是诗人在虚静平和的心境下为自己的爱情道路定下的一个基调,这是属于诗人自己独特的内在现实。当代社会中,女性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非常大,甘愿以这种心境对待爱情和爱人的女性恐怕也已经不多,所以说,馨怡轻舞是一个古典美与现代性交织的女性诗人,这不仅体现在她的诗歌里,还深存于她的内心世界。
古典与现代的张力,构筑了馨怡轻舞诗歌多维阐释的美,二者像两支相向而行的力量汇聚一起,支起了其诗歌世界强劲的金字塔,让人不禁感叹不已。当然,馨怡轻舞尚处于诗歌创作的起步阶段,自然脱不开对古典诗词语句化用时的模仿痕迹,部分诗句似乎显得有点生硬和雕琢。当然,这丝毫不能损害馨怡轻舞诗歌中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独具之美。漫步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相信馨怡轻舞决不会停留前进的脚步,因为她知道,还有更多的美需要她用诗笔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