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兵王是哪个朝代的
导语:对骆兵王这一人物,各位都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我整理的骆兵王人物介绍,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用。
骆兵的朝代:
唐代
骆兵王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搜趣网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又名李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王那相斩其首降。
附文——骆宾王《咏鹅》:神童诗的前世今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1
这是一首牙牙学语的婴孩都能背诵的诗歌,真正的妇孺皆知。不像有些名诗,婴孩能够鹦鹉学舌、摇头晃脑地背诵,但不一定明白诗歌的意思。这一首,却很容易懂,只要稍作解释,两三岁的婴孩都能理解。
文献记载,这首诗是骆宾王孩童时代所作,时年七岁。古人称虚岁,周岁仅六岁。《全唐诗》收骆宾王《咏鹅》诗,诗题下注云:“七岁时作。”郗云卿《骆宾王文集序》“年七岁,搜趣网能属文”;《旧唐书》本传“少善属文”;《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七岁能赋诗”。这些记载,大概都源自这条注语。
2
这是一首真正的神童诗。有些所谓神童诗,其实是少年儿童学着成年人的口吻腔调所做的文字游戏,造句练习,充其量只能说是“少年儿童学写的诗”。而这首《咏鹅》不然,简单,有儿童趣味,成年人反而不一定写得出来。诗圣杜甫自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可惜的是,杜甫的咏凤凰诗没有保存下来。但从诗题上说,七岁的孩子,纵使他日后贵为诗圣,但以凤凰这种子虚乌有的禽鸟为歌咏对象,恐怕也难以写出儿童的趣味。杜甫咏凤凰诗没能传之后世,大概也可以说明,不是什么成功之作。
骆宾王这首诗之所以受到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喜爱,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语言简单,诗意易懂。这一点无需多言。二、生动有趣。诗中的鹅,会唱歌,会浮水,富有动感,多好玩。三、画面美好。鹅,白色羽毛,红色的双掌;在绿色的水面上自由在在地浮游。这红、白、绿三色组成的画面,配上弯曲的鹅脖颈,画面清丽,造型优美。
3
读《咏鹅》诗,不能不联想起东晋名士、书圣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爱鹅成癖,因此留下许多故事。
故事之一:王羲之听说有位乡下老妇养了一只高大英挺的白鹅,大老远跑去观赏。可惜的是,老妇外出,未能如愿。只好请老妇邻里转告:自己第二天再去。不料,老妇听说王羲之王大人要到自己家来,次日一番洒扫,杀了大白鹅,准备隆重款待王大人。王羲之去了,大失所望,心疼不置!
故事之二:有道士养了一群白鹅,漂亮,精神。王羲之闻讯跑去,表示愿意出高价购买。道士心生一计,提出换鹅条件:王羲之替他抄写一份《黄庭经》,他将白鹅悉数相送。王羲之也不含糊,花了半天时间,抄写了一份《黄庭经》。换回一群白鹅,王羲之自以为得了便宜!
故事之三:王羲之凿池养鹅,天天观察鹅的优雅动作。久而久之,他的书法受其启发,大有长进。他所写的`“鹅”字,更是活灵活现。
骆宾王作《咏鹅》诗,跟王羲之爱鹅故事未必有直接关系,但可以肯定一点:爱鹅的精神是相通的。
4
骆宾王跟同时代的文人王勃、杨炯、卢照邻文名相当,号称“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上,继往开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文学史常识,无需多言。
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骆宾王为徐敬业作讨伐武则天的檄文,列举武氏大周罪恶,武则天读到‘娥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时,只是微微一笑。但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就很不高兴了,感慨道:“宰相何得失如此人!”这个故事,《新唐书》、《资治通鉴》、《唐语林》、《唐才子传》等均有记载。
《咏鹅》因为儿童喜欢,成为名诗。实际上,骆宾王另有多首的优秀诗作,如《在狱咏蝉》、《畴昔篇》、《帝京篇》等。其中《帝京篇》在当时被称为“绝唱”。
5
徐敬业起兵失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出家(传说宋之问从海南贬所遇赦返回,路过杭州,夜游灵隐寺时,跟骆宾王月下相遇,相对吟诗。后来,骆宾王乘船去了海外)等种种传说,莫衷一是。可以肯定的是,骆宾王作为凡人、文学家的生命,只有四十多年(约640—684),享年不永。倘若天假以年,他一定会写出更多的优秀诗篇。骆宾王不但是神童,更是一位有拥有持久创作激情与才情的优秀文学家。
骆兵王是哪个朝代的
导语:对骆兵王这一人物,各位都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我整理的骆兵王人物介绍,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用。
骆兵的朝代:
唐代
骆兵王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又名李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王那相斩其首降。
附文——骆宾王《咏鹅》:神童诗的前世今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1
这是一首牙牙学语的婴孩都能背诵的诗歌,真正的妇孺皆知。不像有些名诗,婴孩能够鹦鹉学舌、摇头晃脑地背诵,但不一定明白诗歌的意思。这一首,却很容易懂,只要稍作解释,两三岁的婴孩都能理解。
文献记载,这首诗是骆宾王孩童时代所作,时年七岁。古人称虚岁,周岁仅六岁。《全唐诗》收骆宾王《咏鹅》诗,诗题下注云:“七岁时作。”郗云卿《骆宾王文集序》“年七岁,能属文”;《旧唐书》本传“少善属文”;《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七岁能赋诗”。这些记载,大概都源自这条注语。
2
这是一首真正的神童诗。有些所谓神童诗,其实是少年儿童学着成年人的口吻腔调所做的文字游戏,造句练习,充其量只能说是“少年儿童学写的`诗”。而这首《咏鹅》不然,简单,有儿童趣味,成年人反而不一定写得出来。诗圣杜甫自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可惜的是,杜甫的咏凤凰诗没有保存下来。但从诗题上说,七岁的孩子,纵使他日后贵为诗圣,但以凤凰这种子虚乌有的禽鸟为歌咏对象,恐怕也难以写出儿童的趣味。杜甫咏凤凰诗没能传之后世,大概也可以说明,不是什么成功之作。
骆宾王这首诗之所以受到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喜爱,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搜趣网:一、语言简单,诗意易懂。这一点无需多言。二、生动有趣。诗中的鹅,会唱歌,会浮水,富有动感,多好玩。三、画面美好。鹅,白色羽毛,红色的双掌;在绿色的水面上自由在在地浮游。这红、白、绿三色组成的画面,配上弯曲的鹅脖颈,画面清丽,造型优美。
3
读《咏鹅》诗,不能不联想起东晋名士、书圣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爱鹅成癖,因此留下许多故事。
故事之一:王羲之听说有位乡下老妇养了一只高大英挺的白鹅,大老远跑去观赏。可惜的是,老妇外出,未能如愿。只好请老妇邻里转告:自己第二天再去。不料,老妇听说王羲之王大人要到自己家来,次日一番洒扫,杀了大白鹅,准备隆重款待王大人。王羲之去了,大失所望,心疼不置!
故事之二:有道士养了一群白鹅,漂亮,精神。王羲之闻讯跑去,表示愿意搜趣网出高价购买。道士心生一计,提出换鹅条件:王羲之替他抄写一份《黄庭经》,他将白鹅悉数相送。王羲之也不含糊,花了半天时间,抄写了一份《黄庭经》。换回一群白鹅,王羲之自以为得了便宜!
故事之三:王羲之凿池养鹅,天天观察搜趣网鹅的优雅动作。久而久之,他的书法受其启发,大有长进。他所写的“鹅”字,更是活灵活现。
骆宾王作《咏鹅》诗,跟王羲之爱鹅故事未必有直接关系,但可以肯定一点:爱鹅的精神是相通的。
4
骆宾王跟同时代的文人王勃、杨炯、卢照邻文名相当,号称“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上,继往开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文学史常识,无需多言。
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骆宾王为徐敬业作讨伐武则天的檄文,列举武氏大周罪恶,武则天读到‘娥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时,只是微微一笑。但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就很不高兴了,感慨道:“宰相何得失如此人!”这个故事,《新唐书》、《资治通鉴》、《唐语林》、《唐才子传》等均有记载。
《咏鹅》因为儿童喜欢,成为名诗。实际上,骆宾王另有多首的优秀诗作,如《在狱咏蝉》、《畴昔篇》、《帝京篇》等。其中《帝京篇》在当时被称为“绝唱”。
5
徐敬业起兵失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出家(传说宋之问从海南贬所遇赦返回,路过杭州,夜游灵隐寺时,跟骆宾王月下相遇,相对吟诗。后来,骆宾王乘船去了海外)等种种传说,莫衷一是。可以肯定的是,骆宾王作为凡人、文学家的生命,只有四十多年(约640—684),享年不永。倘若天假以年,他一定会写出更多的优秀诗篇。骆宾王不但是神童,更是一位有拥有持久创作激情与才情的优秀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