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前一句(尊王什么夷)

尊王攘夷,“尊王攘夷”,尊:尊崇。攘,排斥、抵御。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

尊王攘夷前一句(尊王什么夷)

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尊:尊崇。攘,排斥、抵御。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
  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 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次年,齐桓公因郑文公首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
  “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公元前 664,山戎伐燕,齐军救燕。公元前661年年狄人攻邢,齐桓公采纳管仲“请救邢”的建议,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经过多年努力,齐桓公对楚国一再北侵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到公元前655,联军伐楚,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楚国也表示愿加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这就是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国北侵,保护了中原诸国。
  齐桓公实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尊王攘夷”是什么意思?

由于当前我们社会的传统教育缺失的缘故,使得大众对于“中国”和“中国人”这个原本应该很清楚的概念认识模糊。造成了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反而对于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认识不清,甚至觉得讨论这个问题没有必要,似乎凡是生活在中国的公民都可以称呼为中国人了。这种看法其实仅仅是从户籍上而言,是一种相当肤浅的认识。而真正想成为一个“中国人”,是少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上的认同。
什么叫文化上的认同?——余以为,所谓认同,其核心本质就在于“夷夏之辩”,没有“夷夏之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那么中国观和中国人是可以任意曲解的。不认同“夷夏之辩”而妄称“中国人”者是可笑的,是对传统www.souquanme.com中国概念的僭越。
“夷夏之辩”是儒家(具体点讲是儒家公羊学)的重要思想。所谓夷夏之辩,就是要辩明夷与夏的不同。夷是指周边少数民族,即四夷(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夏是指诸夏,即中国。中国是礼仪文教之邦,四夷则是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夷秋野蛮成性,时常侵挠中国,故儒家自圣王孔子以来无不重视“攘夷”、“治夷”。夷夏之辩正是儒家攘夷治夷思想的具体表现,这一思想可以说是两千年来历代王朝处理文化问题和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它闪耀着儒家政治智慧的光茫,透显着王道政治所独有的文化道德情怀。
“夷夏之辩”的根本原则是不能“以夷变夏”,所谓“不与夷狄主中国,不与夷狄执中国”,“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以中国为本位,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的自性,反对用夷狄的文化来改变中国文化。因而,夷夏之辩说是典型的文化本位主义思想,它所要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本位性与不可取代性。在具体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这种文化本位主义思想是通过“尊王攘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具有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的色彩。这里的“尊王攘夷”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忠君”和“排外”,更不是种族主义意义上的等级观念,而是一种文化本位主义思想和文化民族主义情怀。
“《春秋》所谓尊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尊中国文化,因为王在《春秋》中负有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作乐,移风易俗的使命,因而王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蒋庆《公羊学引论》),在儒家公羊学看来,文化高于民族,高于国家,亡文化甚于亡国。
所以坚持“夷夏之辩”才是衡量一个中国人的最重要标准,“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孟子•腾文公》),这正是先哲孟子提出的精辟言论。如果当某个人自称是中国人而不行华夏之礼仪,不守中华之文化,这样的人能称为中国人吗?
另,孟子还告诉我,“夷夏之辩”的核心是什么?——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是啊,这句话在当今理解就是以华夏文明以汉文化为核心去教化,去化育“夷”,而不是恰恰相反。
由于满清入关以来,异族统治者大肆诋毁禁锢“夷夏之辩”,特意割裂“夷夏之辩”与我们传统文化的纽带。其结果就是我们在异族的统治下做顺民,没有民族危机感,出了许多汉奸,因为我们已经不知有“夏”。满清拼命扼杀“夷夏之辩”的直接后果就是自清以来中华民族汉奸文化诞生的附带效应吧!?
今天www.souquanme.com,我们虽然艰难地开始了复兴。但是我们又面临新时代的“夷夏之辩”。
这不,韩国在端午、高勾丽史、汉字方面纷纷与中国争夺文化遗产的所有权,而且还对孔子、西施等历史人物的归属也发起了不自量力的文化攻势,这些表面现象的本质背后就是——新时代的“夷夏之辩”,你中国在“五•四”和“文革”以后推翻了儒家文化,那么韩国当仁不让地就会以儒家正统自居,以儒家思想核心“夷夏之辩”来看待自己的文化母国中国。
不过,这时的韩国反到是以“中国”的心态来自居的。这不奇怪,自满清入关以后,朝鲜就认为中原为胡人所据。尽管在武功上朝鲜屈服于满洲,但是在文化心态上她对“爆发户”满洲还是一百个瞧不起的。
我们注意到满清入关以后,原来处于中华文明边缘保持朝贡的朝鲜、日本、安南(越南)都开始自称“中国”了。滑稽吗,因为这些小国认为满清的中国是“礼失于野”,用日本人嘲笑当时海难避祸于当地的中国商人的话说:“汝何脸面自称于‘中华’?大丈夫何蓄女流之妆!?”
朝鲜与日本对清朝时中国的称呼也由过去的对明朝时期的“中国”改为“清国”了。称呼上的变换,也表明了他们对待中国的态度。日本甚至更甚之,在他眼里自己不但是“中国”,而原来的中国反到成了“清国”、“支那”,中国人到成了“支那人”了。日本也继承了中国儒家的“尊王攘夷”,她开始觉得自己授命于天,有责任以“中国”之名而伐“夷”了,日本的实际最高掌权者幕府也自称为“征夷大将军”。
在日本看来,她是标准的www.souquanme.com“唐化”——日本的空手道来源于中国唐朝,被称作“唐手”(在日文里“唐”与“空”发音相同,又因为这种来自中国的功夫强调空手搏击,所以后来就称为“空手道”了);日本的兵器武士战刀其起源也是中国的“横刀”,起杀伤力巨大无比;日本的国花樱花也是从中国引进的;日本的佛教也是从中国传入,有著名的鉴真东渡;在建筑艺术上,日本的千年古都京都也是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
总之,说日本是一个标准的“唐化”国家一点也不为过。特别是作为一个中国文化继承者时,当她发现中国亡于“//www.souquanme.com胡”时,此时的日本怎能不凭空多了几分自信?因为她觉得原来的中国现在因为夷人而“礼失之于野”,她现在反而可以向那个叫“支那”、“清国”的国家传播中国礼仪了,比如在明朝的科技经典巨著《天工开物》就是失传于满清入关,幸亏有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保存才幸存于今的。
从这点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满清入关以后,日本最起码在文化上应该比当时的清朝更具“中国特色”——这是事实,也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悲哀,我们不必要去回避它,我们只有正视了它,才能理解后来为什么日本越来越看不起传统文化母国中国了。因为我们在日本眼里已经由华夏降格为“夷”了,而日本却是“真正的”华夏了。对支那人、清国人这些蛮夷不必有什么客气的。
日本在“二战”战败以后,还称中国为“支那”,引起中国人民反感,中国政府曾要求它改称“中华”。日本人说,称你们为“华”,那我们不就是“夷”了?这里面既可见他们的思想上还有“华夷之辨”的阴影,也从另一方面曲折地反映了其民族心结。
所以说,今天的中国十分有必要重兴“华夷之辨”,对内有助于树立以华夏文明、汉文明为主的国家文化观,加强国家认同,打击那些自诩中国人却不认同中国的民族分裂分子;对外可以理直气壮地与韩国、日本在文化交流与竞争方面取得完全的主动——因为只有我们才是“华”、是“夏”,而他们才是“夷”。

尊王攘夷是谁提出的?

尊王攘夷是姜小白、管仲、鲍叔牙提出的。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次年 管仲,齐桓公因郑文公首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

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召开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周襄王派宰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

评价

尊王攘夷在中国历史上多为正面评价。如孔子称赞管子尊王攘夷的功绩:“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朱熹亦称其“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顾炎武更称其“春秋之义,尊天王攘夷狄,诛乱臣贼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另一方面,一些诸侯以尊王的名义互相讨伐争战,称霸称雄,东周历史上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属“尊王”或者假借“尊王”名义扩张自己利益的的行为,但并非攘夷,而是华夏诸侯国之间的内战。诸侯争霸的行为,正是孟子所说的“春秋无义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是谁提出的?

尊王攘夷是管仲为齐桓公提出的。

1、齐桓公利用这个政治口号达到了称霸的目的,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专著之一。

2、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3、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 。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NSydbeVP物,周穆王的后代。

4、齐僖公三十三年(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

5、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病逝。后人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管子》一书题为管仲所作,有人质疑为后人托名。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