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不动的前一句(不取于相空无比 如如不动本来人出自哪- 问一问)

如如不动的介绍《金刚经口诀》六祖这样开示如如不动:七宝福虽多,不如有人发菩提心。受持此经四句。为人演说。其福胜彼百千万亿。不可譬喻。说法善巧方便......

如如不动的前一句(不取于相空无比 如如不动本来人出自哪- 问一问)

如如不动的介绍

《金刚经口诀》六祖这样开示如如不动:七宝福虽多,不如有人发菩提心。受持此经四句。为人演说。其福胜彼百千万亿。不可譬喻。说法善巧方便。观根应量。种种随宜。是名人演说。所听法人。有种种相貌不等。不得作分别之心。但了空寂如如之心。无所得心。无胜负心。无希望心。无生灭心。是名如如不动也。与孔子在《易经系传别讲》中所说的一句“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是如如不动的,怎么接引度众生?

所以才有一句:佛不度人人自度。
佛留下事迹,经典。哪里会动。会跑到你面前吗?还不是自己想解脱才去学习。学习开悟了,才去感佛恩。

如如不动,不取于相.谁讲的,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与修习“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取www.souquanme.com于相,如如不动”,这是修行成功的佛与阿罗汉们的心.他们面对一切世间的境缘,心里不产生执着.不取于相是指他们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一种事物;如如不动是指他们心的平静状态,指他们面对一切事物,心理上完全以随缘与平静来应对.
这种不执着一切事物的心态要靠正确的修行才能实现.正确的修行是什么呢?以金刚经中www.souquanme.com的语句为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VIrrk这就是正确的修行方法.
一切有为法,泛指世间一切事物(包括我们的身与心).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指所有世间事物的本质,这本质就是无常生灭.
应作如是观.佛要求修行者按照他指引的这个方向去观察,即观察一切有为法所具有的共同性质:无常生灭.
如果一位修行人,能够依照佛的这个方法去观察,他就会成就.成就的含义是,他会成为一个面对一切事物,平静对待它们,不贪着,也不排斥,处事中正,心理平和的人.即“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这里搜趣网需要重点注意的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结果,是修行完全成功的圣者们所表现出来的心态.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是:观察一切有为法的本质——无常生灭.
不要把结果当成方法来修,不要直接去修“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只要VIrrk能够观察到一切事物的本质是无常生灭的,那么,你会自然地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法的次第.
佛法修行的全部就在这里:观察五蕴身心及一切事物的无常生灭相.如果一位修行人能够如是修行,如是观察,那么,他就会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修行人如果能够抓住这一个重点,那么,他就算抓住了佛法修行的中心.
修行的着重点在于,要把佛的教理付诸实践,只有如此,佛法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
□这篇文字是从新浪博客《走在解脱之路上》一篇文章的评论栏里转过来的,在转到这里时,对文字略有修改.

如如不动,关照本心是什么意思

含义为:关注本心的想法,本心才是万事万物中不变的因素,是我们的根基

因为外境都是无常的、生灭的,本心才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一切人事物,都是条件和合产生的,是不可独立存在的,其中一项因素少去或发生变动,则不能成立,该人事物也很快成为过去。

对于因缘和合的产物与物质越过执着,则烦恼就越重。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只因有缘(缘即是条件)起则必有缘灭,有开始就一定有结束,没有一样人事物可以长久不变,是变迁的,是无常的,最终也是带不走的。

有有则有生,有生则有灭,将心安住在缘起的人事物之上,彼若变、若异、若老、若灭,则心生忧悲恼苦等纯大苦聚。了悟了人事物的最终不可得性、非永恒性、暂时性、生灭性,则不会被外境(环境与境遇)所轻易动摇,随处皆可安住,烦恼不复更生,得大自在、大解脱。

扩展资料:

《金刚经口诀》六祖这样开示如如不动:七宝福虽多,不如有人发菩提心。受持此经四句。为人演说。其福胜彼百千万亿。不可譬喻。说法善巧方便。观根应量。种种随宜。是名人演说。所听法人。有种种相貌不等。不得作分别之心。但了空寂如如之心。无所得心。无胜负心。无希望心。无生灭心。是名如如不动也。

与孔子在《周易系辞》中所说的一句“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如不动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