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上一句(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是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

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上一句(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是什么?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朱自清《荷塘月色》之艺术特点
 
佚 名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年春天,国民党反动派继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又在广州发动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身为知识分子的作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他不满黑暗的现实,但对革命力量还缺乏认识,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如此复杂的心绪之下,他借景抒情,写出了这篇著名的抒情散文。
  作品开头就说出了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既点出了全文的情感线索,又奠定了全文的感情色彩,给荷塘、月色染上了“不一般”的色彩,也为后面的抒情写景创造了特定的条件。下文作者思绪飞扬,神思瑕想,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与这“不宁静”的心情息息相关。
  作者一人在月下独行,“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与其说是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还不如说是构造他心中渴望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人都要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却“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这是一个真正属于作者自己的、自由的世界。这个世界与作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相立,相互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痛苦。这种独处的妙处,反映了作者企图超脱现实的心情。风致的荷叶,洁白的荷花,作者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说明了像他这样的自由的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民党)、共(产党)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形势之下,陷于进退两难困境之中,又找不到出路的困惑。作者的内心是矛盾的,然而作者又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只能借助“荷塘”这个世界,求得精神上的暂的安慰。
  本文就从作品的谋篇布局、叙述方式、修辞、语言运用、抒情等方面分析和探讨《荷塘月色》的艺术特色。
一、作品构思精巧、布局巧妙,是《荷塘月色》一个显著的特色
  文章开头写心情“颇不宁静”,是作品抒情线索的缘起,后面以“我”去观赏荷塘为脉络,以人物的行止为线索,全文的写景抒情过程,都是随着作者的脚步和视线的移动逐步深化的。行文中以荷塘、月色为中心,又适当点染周围背景。布局上层次清晰分明,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自然舒展。此外,文章通篇综合运用首尾呼应、预设悬念的叙述手法。如开头写到荷塘去,“带上门出去”,结尾欣赏完美景后又“推门而入”,首尾响应,结构十分严整。在文章开头,即点出“颇不宁静” 的心情,本来顺理成章地是要接着抒发情感的,但作者却将笔峰一转,改到描写夜晚乘凉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在读者心里埋下了一个“?”;又如文章第二自然段写“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而今晚的月光尽管只是淡淡的,却仍然觉得很好,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又如第五自然段中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之后,又写道:“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时时透露自己的内心,引发读者的疑问,如同磁石一般不断吸引读者,引人入胜。这种叙述方式的运用,欲擒故纵,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二、综合运用多种描写和修辞方法
  朱自清先生不愧是散文大家,他在这篇作品中运用了比喻、移感地修辞手法;动与静、整体与局部、点与面、远与近结合的描写方法,向读者展现了月下荷塘的无限风光。
  1、比喻、移感的修辞方法和重叠词的用运,生动传神:
    第4然段描写荷叶,“田田”横向写出塘中荷叶之多,面积之大,“层层”从纵上写荷叶的错落有致。“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姿态秀美,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迎风飘舞的姿态。写无边绿叶映衬下的荷花,盛开的是那么的阿娜多姿,含苞的又娇嫩羞涩;“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明珠”是近写荷花的晶莹剔透;“碧天里星星”描绘从远处看到的在碧绿的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荷花若明若暗闪烁着的景象。
    有荷花,自然少不了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将“缕缕清香”以歌声作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 这种易于体会的听觉感受来唤起读者的嗅觉感受,将听觉与嗅觉沟通起来,运用了移感的表现手法。使难以言传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出来,十分传神。
    写塘中光与影的和谐用梵婀玲(violin 译音,即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来作比喻,于是这种光与影的和谐化为耳边悠扬的乐曲了。读者可以任借着对优美的乐曲的想象去领略月色之美,这种对月色的描绘,可以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2、动与静、整体与局部、点与面、远与近、虚与实结合的描写,多角度多侧面描绘发荷塘的月夜风采:
    第四自然段,静态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来,微风掠过,引起了荷叶荷花的“一丝颤动”,因叶子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故这颤动由一片叶子传给另一片叶子,“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动与静结合使整个画面有了动感。
    描写荷塘,先总写荷塘的“曲曲折折”,再分别写塘中的荷叶、荷花和荷香,从整体到局布,条理清楚。
    第六自然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象时,荷塘周遭的树木“乍看象一团雾”,是从整体上写树的整体形象,“杨柳的丰姿”是从点上的描写,点与面的结合,从另一个侧面描写了月色。
    远与近的描写,如第四自然段描写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从远处和近处两个角度写荷花在色彩和光亮上的美。明珠写出近外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写在荷叶和月色衬托下远荷花的闪烁之状。
    虚实结合,如梦如幻。文章第二自然段写荷塘周围的环境,“幽僻”“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回寂寞”的叙述,暗写出这种气氛之下作者一颗寂寞的心。接着实写荷塘四周的树木,继而虚写没有月光时阴森的气象,勾画了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写景与抒情完美结合,不着痕迹。第三自然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中的“好像”、“像”;“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的遣词造句;及“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都是作者的虚构,是作者在刻意营造一个“梦境”般的意境,读者被带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里,欣赏作者描摹的美景。作者独具匠心,凭借这个梦境,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
三、语言清新自然、优美典雅、生动凝炼
  朱自清先生很注重语言的锤炼,在《荷塘月色》这篇散文里,作者运用诗一般的文字,以轻笔淡彩的语言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读来字字珠玑,抑扬顿挫,富有韵律。动词与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准确而传神地渲染和强化了诗情画意,而且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第5自然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流水的比喻,不但写出了月光的流动而且突出了它透彻、明亮的特点。“泄”字化静为动,更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静静地”写出了月光的柔和。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优美的月荷图。“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作者用“薄薄的青雾”描写出荷塘上水气弥漫、雾气笼罩的景象,“青雾”是月色在碧绿的荷塘上泛出的气雾,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月色与水气揉合的状态。“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有如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下荷叶与荷花在光色上的模样,牛乳不透明的状态,如眼前月色下的花叶,给人一种不分明的感觉,恰巧与作者朦胧、恍惚的心理状态相似。满月不能朗照、不分明的荷叶荷花,创造了一个朦胧、缥缈,像“笼着轻纱的梦”的意境,这样的情境里,作者暂时忘记了心中的愁绪。因此作者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荷塘四而的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两组重叠词的运用,表现了树木的数量之多和错落有致的层次感。用词凝炼,言简意骇。
四、善用色彩表现情绪,景物描写情景交融
  优秀的画家都善于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情感(情绪)。朱自清先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将这种技巧运用得十分的纯熟,随着表达情感的需要,给自己的作品涂上或浓或淡,或冷或暖的色调。《荷塘月色》通篇运用“淡色”:淡淡的月光、淡淡的云、缕缕的荷香、弯弯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树缝里漏出的一两点路灯光……这淡淡的景色与作者内心的寂寞和伤感一样,也是淡淡的,因此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而在《春》、《绿》等篇中,却设色绚丽,文章中散发着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景中含情、情在景中、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使得作者笔下的景物都不是自然中单纯的景物,而是充满人情味的 “人化的景物”。朱自清先生在描写客观景物时总是融入自身的感受、情感,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情彩》)这就是朱自清散文经久不衰的原因吧。《荷塘月色》中在写江南采莲的旧俗,描写采莲的欢乐场面,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江南悠然生活的无限向往,因此作者写道:“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续成。” (刘勰:《文心雕龙情彩》)作者是用真情实感去谱写大自然的美,用朴实不失生动的语言,而非以华丽的词藻艳句来编就过眼云烟。是真正地缘情写景,以情带景,也非为写景而写景,故在欣赏朱的散文时,读者的心都易于溶入作者描绘的景中,而绝没有坚生奥涩、矫揉造作之感。朱的抒情十分有特色,就是真诚、含蓄、适度。
  真诚就是情真意切,出自肺腑;含蓄就是委婉细腻、微微沁出;适度就是浓淡相宜、浓而不烈,清而不淡。如在《背影》篇末写道:“我北来后,他(指作者的父亲──引者)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得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作者读了父亲的来信,真情流露,泪如泉涌,浮想联翩,“在晶莹的泪光中”想见了父亲的背影。情感的表达十分真切,在含蓄中可想见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深情。朱自清这样赞美荷兰画冉伯让:“他与一般人不同,他创造了个性的艺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将自己这个人入进他的画里去。”(朱自清:《欧游杂记荷兰》)其实,朱自清自己,正是将他的思想感情放进他的作品去的有特色的作家。
五、烘托手法,渲染氛围
  烘托是中国传统艺术常用的手法。它能突出作家所要强调的事物,渲染作品的必要气氛,人们惯用“烘去托月”来说明这一艺术手法。朱自清先生对烘托的法则运用自如,妙笔生花。在《荷塘月色》中,荷塘与月色两种景物互为映衬:荷塘是月色照射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衬托之下的月色,二者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光如国画上的点眼之笔,在月光的照射下,荷塘增添了朦胧之美。如给荷塘披上一层纱。荷塘上浮起的雾,不同于一般的白雾,因为是在绿叶社托和淡淡的月色映照之下显现的,所以是 “青雾”,月下雾中的荷花,洁白柔美,迷离朦胧,用“牛乳中洗过”、“笼着轻纱”的梦来形容,恰如其分地渲染了这种氛围。
六、景物描写“形神兼备”
  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早在东晋时期,我国的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论。以后南岳的谢赫又提出以“气韵生动”为中心的“六法”。中国传统的文艺批评,也要求景物的描绘要做到“形似”与“神似”。“神似”要求艺术要表现事物自然的、真实的、充满个性特点的风格面貌。形似是基础,神似是形似的升华,形神妆备,是文艺描写的最高境界。朱自清笔下的景物,常由形似而升发为神似,加上作者对景物的体验、想象,而具有生动的气韵。且看《荷塘月色》中这一段描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却更见风致了。”荷叶的形是:“田田”、“层层”的、“如亭亭舞女的裙”;“舞女裙”的比喻写出了叶子的“神”:叶子在风中临风摇曳。在纵观之后,作者凝审细看,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上,作者先写荷花的形“打着的”、“打着朵儿的”,再用“袅娜地”、“羞涩地”两组修饰词写出荷花的不同姿态。然后再从“光”和“色”两个角度状出远看和近看荷花的不同感受。下分细致。连好难以形容的“缕缕的荷香”,也巧妙地运用了移感的修辞手法,以若有若无的远处歌声的听觉感受唤起读者的嗅觉体验,可谓传神之至。微风吹过,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一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如在眼前。在一连串的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四个字来概括月色笼罩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怎样“更见风致”呢?由于前面形象描写的具体和逼真,读者完全可以在已获得的体验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想像了。作者在此收放适度,恰到好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光“隔了树照过来”,斑驳的树影映在荷叶上。淡淡的月色和树影交织着,月光透过树缝照射在荷塘上,塘里的月色当然就不均匀,光与影有明有暗变化,中间透着内在的和谐,这些变化又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在此再一次运用移感的修辞方法,将光与影的和谐化做耳边悠扬动听的小提琴曲子,使读者可以凭借着对优美乐曲的想象去体会月色和谐之美,这种对月色的描绘,也真正的是“神似”了。
  《荷塘月色》读来如同跟随作者欣赏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作者调动一切艺术手法,着意创造一个诗意盎然、情景交融的境界。作品中满贮诗意的是风采绮丽的荷塘月色。作者层次有序地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动静结合,运用鲜明的比喻,通感手法,由远及近,从里及外地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无边风光。作者时而又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别出心裁地虚实为用,浓淡相宜地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作者努力挖掘蕴含在大自然中的诗意,让声、光、色、味都透出神韵,共同点染荷塘月色绰约的风情。这样的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不仅使作品富有诗情画意,也使作品具有情趣美。
  朱自清先生则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全文,一定要全文。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另有同名菜品。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朱鸿钧由海州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www.souquanme.com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朱自清1912年入高等小学,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改名为朱自清,原因是先生入北大读预科之时,家境困窘,欲自己承担学费,而且准备提前结束预科学习,故改名为自清,为自理之意。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
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些短诗,。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给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
作为学者,朱自清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国文教学》和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名篇之一。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诗文选集》等等文章。(其作品散文《匆匆》被选入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春》也被选入初中七年级上册课文。《荷塘月色》则被选入高中一年级必修二的语文课本中)
语言的巧妙运用
本文成功地描写了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于景色描写中寄托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成功,也得益于他对语言的巧妙运用。文章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使得全文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比如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写静态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跳跃。此外,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围住等等,比比皆是,独具匠心。
美景中蕴含的情思
课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虽然在主体部分集中笔墨写景,但这些景都是为抒发感情服务的,是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章因情而起,是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出去荷塘,赏塘中美景,进而引出江南采莲的旧俗,令“我”惦起江南,最后又回到家中。从情到景,复又归情,是记游,又是抒情,这样的结构安排恰到好处地服务于写景的需要和表情的需要。在这里,作者的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时间不长,但感情却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对于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则认为是作者形象的自塑。过去多家评论认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文中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求得片刻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为什么这样说呢?说有忧愁,因为全文处处笼罩着低调的情绪。文章开篇即写“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调,接着写路是幽僻、寂寞的,月和云是淡淡、朦胧的,树影是参差、斑驳的,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而蝉声与蛙声虽然热闹,但却与“我”无缘;接着又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惦起江南,感慨颇多。如此等等,无不让人感觉到作者心中那淡淡的忧愁。说有喜悦,也是从文章本身出发的。作者去荷塘是欣然前往的,因为预想月光下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往日阴森森的小路,“今晚却很好”,而且觉得在这样的天地里,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作者更是心系美景,怡然自得之情顿生,这美景与其说是自然美景,毋宁说是作者心灵中的美景,于是忆起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以上种种,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在短暂时间内所得自由而带来的喜悦也是贯穿于全文之中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本文只是记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平常的思想情绪,描绘了一次不平常的夏夜之游。不宁静的心人人都可能有,时时都可能出现。有了这样的心情,就有可能去到一个清静的所在,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寻找一个人所能得到的一时的自由空间。在这样的时空里,看到的景物可能使我们忧,也可能让我们喜,我们也会由此而想到久远,想到其他人事。这样看来,朱自清只不过是写出了一个普通人一种极为平常的思想情绪而已,只不过我们普通人没有他这样的妙笔,写不出像他这样能够感染人的心灵、引起人共鸣的传世作品而已。
文章原文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
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
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1),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2)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3)的是田田(4)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5)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6)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7)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8)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www.souquanme.com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9)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10),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11)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12)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13),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14)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15)的季节。梁元帝(16)《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17);鷁(yì)首(18)徐回,兼传羽杯;櫂(zhào)(19)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20)。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21)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1]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注释
(1)闰儿:指作者的次子朱闰生
(2)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3)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4)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5)袅娜:柔美的样子。
(6)宛然:仿佛。
(7)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8)风致:美的姿态。
(9)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也写作“班驳”。
(10)倩影:美丽的影子。
(11)梵婀(ē)玲:英语“violin”的音译,即小提琴。
(12)一例:一概,一律。
(13)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14)艳歌:专门描写男女爱情的歌曲。
(15)风流:这里的意思是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露自己的爱情。
(16)梁元帝:南朝梁代皇帝萧绎。
(17)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摇着小船互相默默地传情。妖,艳丽。媛女,美女。
许,默认。
(18)鹢(yì)首:古时画鹢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鹢首。鹢,水鸟。
(19)櫂(zhào):通“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类似。
(20)敛裾:这里是提着衣襟的意思。裾,衣襟。
(21)《西洲曲》:南朝乐府诗,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痛苦。
作品赏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荷塘月色》中的“出浴的美人”显然是不符合的,“那个年代,女同志别说出浴了,就是露出肚脐都要受批判。”高一课本里,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曾将点缀于荷叶之间的白花喻为“刚出浴的美人”,采莲少女荡舟出湖,原来不是“载歌载舞”,而是唱着艳歌去的,歌中唱道: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些轻度“涉黄”的细节曾一度被剪除。但现在课本中已恢复其原来内容。首先,说明作者的思绪变化:不静到求静到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www.souquanme.com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www.souquanme.com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HgthSvKv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更赋予叶子一种动感美。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朱自清《荷塘月色》全文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立真言、写真景、抒真情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孙恒星
中学教材散文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些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之类的作品,即所谓的狭义的散文,文史亦称美文。在这些美文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显美得纯洁,美得成熟。
《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散文的意境有三个必备的要素,即语言的真切,景物的真实,情感的真挚。本文正是以真切的语言描绘一幅真实的景物,抒发出了长期郁积于内心深处的真挚的情感。赏析本文也就必须从这“三真”入手,而在这“三真”中,对语言的真切的分析又当为揭示其他“二真”的必由门径。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文章在收入教材时删去了最后一喻。这一喻有什么不妥呢?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但在这里不行。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这样的感觉肯定不是真实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当然,课堂教学不同于单纯的文学欣赏,它不能仅仅局限于评价某篇文章的美学意义,而是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传授赏析这类散文的方法:即自觉地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散文的语言美,并在分析语言的过程中,去神游文中描写的美景,感受其抒发的真情,以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有效地提高学生欣赏以至写作散文的能力。

快!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朱自清(1899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伟大的诗人.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妻子名叫陈竹隐。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著作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著作书目
《雪朝》(诗集)1922年,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年,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年,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年,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年,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年,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年,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年,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年,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年,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年,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年,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年,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年,江苏教育(未出齐) --
朱自清散文集:
1、 《匆匆》
2、 《歌声》
3、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 《温州的踪迹》
5、 《背影》
6、 《航船的文明》
7、 《荷塘月色》
8、 《女人》
9、 《<梅花>后记》
10、《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11、《怀魏握青君》
12、《阿河》
13、《儿女》
14、《哀韦杰三君》
15、《旅行杂记》
16、《飘零》
17、《说梦》
18、《白采》
19、《海行杂记》
20、《一封信》
21、《序》
22、《春》
23、《绿》
荷塘月色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