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自性后一句是什么
清净自性,禅悟之境。清净自性就是佛教中常说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
详解
一心的真谛是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
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
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
何谓自性三宝殿?
学佛时,常说:我心即我佛,不要外求,只要找回自性。像是明白,实还是不解。尤是日常怎么做才能找回自性? 佛学的总原则、总纲领是三宝、三学。修学任何法门,都不能够离开这个总纲领。一切经典都是围绕这个总纲领而说,是修行之目标与方向。
三宝是:常住三宝——佛、法、僧。自性三宝——觉、正、净
三学是:戒定慧。
佛是觉而不迷;
法是正而不邪;
僧是净而不染。
僧 法 佛→凡夫出烦恼家,通过修行,然后成佛。
↓
净 正 觉——清净 平等 正觉
↓
戒 定 慧→心清净,去除污染,因戒得定,因定发慧。——清净戒 平等定 正觉慧
三宝就是三学,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里具有的。并不是外来的,是“金子(镜子)”。现在这个“金子”,被“尘”遮盖住了,这个“尘”就是我们心里的贪心、嗔恚、愚痴,这三种尘每天在毒害着我们,使“金子”的光明不能够显现出来。
三宝三学是本有的;
三毒烦恼是本无的。
本有的可以恢复——主;
本无的可以去除——客。
因此:佛说一切众生平等,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是被妄想执着三毒烦恼遮盖,不能够证得。
佛学是事理圆融的,任何道理明白了,都可以从事相上修行(实践),从而证入理中的境界。修行是一个还原的过程,是有毒必肃、防非止恶的过程,是将金矿提炼成纯金的过程。怎样提炼呢?桌子脏了要用布去擦,心不干净了要用佛号去清洁。
智慧——光明
愚痴——无明
我们闭上眼睛,漆黑一片,就是无明,即是说我们自己真心本性的光明被愚痴无明遮盖了,智慧的光明就观察不到了。通过努力念佛修行去除三毒烦恼,某一天...能够闭上眼睛都光明无量,智慧的光明就显现了。
偈云: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封锁,
今日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三宝是:常住三宝——佛、法、僧。自性三宝——觉、正、净
三学是:戒定慧。
佛是觉而不迷;
法是正而不邪;
僧是净而不染。
僧 法 佛→凡夫出烦恼家,通过修行,然后成佛。
↓
净 正 觉——清净 平等 正觉
↓
戒 定 慧→心清净,去除污染,因戒得定,因定发慧。——清净戒 平等定 正觉慧
三宝就是三学,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里具有的。并不是外来的,是“金子(镜子)”。现在这个“金子”,被“尘”遮盖住了,这个“尘”就是我们心里的贪心、嗔恚、愚痴,这三种尘每天在毒害着我们,使“金子”的光明不能够显现出来。
三宝三学是本有的;
三毒烦恼是本无的。
本有的可以恢复——主;
本无的可以去除——客。
因此:佛说一切众生平等,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是被妄想执着三毒烦恼遮盖,不能够证得。
佛学是事理圆融的,任何道理明白了,都可以从事相上修行(实践),从而证入理中的境界。修行是一个还原的过程,是有毒必肃、防非止恶的过程,是将金矿提炼成纯金的过程。怎样提炼呢?桌子脏了要用布去擦,心不干净了要用佛号去清洁。
智慧——光明
愚痴——无明
我们闭上眼睛,漆黑一片,就是无明,即是说我们自己真心本性的光明被愚痴无明遮盖了,智慧的光明就观察不到了。通过努力念佛修行去除三毒烦恼,某一天...能够闭上眼睛都光明无量,智慧的光明就显现了。
偈云: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封锁,
今日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有疑惑、有猜忌,又怎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搜趣网
问:这也是有个居士传来的,问了一个问题,是《无量寿经》上的。华藏精舍舍主及诸位大德,敝舍同参在学习《大乘无量寿经》时,碰到一个难题。即本经第五愿“身无差别愿”云,“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又“超世希有第十八”云,“彼极乐国,所有众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然而《观经》对于西方三圣所描绘的身相,却有高低不同。在《要解》云,“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指莲花),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圆瑛法师解云,“有同居净土,有凡、有圣,身相不等故”。这样看来西方净土,不但众生与众生的身相不同,而且众生与佛菩萨的身相也有所不同。至于净空老法师所说,凡往生者身相与佛菩萨相同,大相迳庭。诸位大德,这又如何解释?恭候佳音。妙音精舍舍主,林小音合十。 答:自古以来经典所说的、祖师大德所说的,都只是介绍一个大概,介绍一个彷佛。你要想知道清楚,了解明白,往生到极乐世界不全都解决了吗?在这个地方猜来猜去,把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错过了,这就是你真正错了!不可以不知道。净宗法门最重要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给我们学习的心态跟方法。方法告诉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给这句话做了个注解,什么叫净念相继?他说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能做到这个三句,就是叫净念相继。你有疑惑,你的心不清净;你有夹杂,你的心不清净;你有间断,你就不能相续。所以,净念相续是最重要的指导原则。“都摄六根”,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谓不取于相,不受外面境界的干扰,一门深入。 你要把佛法的道理,佛法的道理就是宇宙的真相,宇宙万法的真相就是佛法的道理。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一个能现、一个所现。能现的,在佛教名词称之为法性;所现的是法相。不但是十法界依正庄严,能现的是性,所现的是相,即使一真法界,华藏、极乐都不例外。通达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就叫做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是什么境界?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但没有分别执着,起心动念都没有。这是我们在讲席里头讲得太多了!你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执着放下,你就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你能把分别断掉,你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把起心动念断掉,你就超越十法界,你就到华藏去了,你就到极乐世界去了,那是一真法界。 修学的秘诀没有别的,放下!所谓看破,就是明了,真相大白是明了。怎么会明了?放下就明了,放不下你永远没有明了。明了之后,我曾经说过,讲堂里头都讲过,明了之后,回头再看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讲的什么法?废话一堆!《大藏经》是垃圾,废纸一堆,哪里有这个。《般若经》上跟你讲得很清楚,“一切法(这一切法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在那里面还要分别、还要执着,这可怜悯者!你说怎么个学法的? 讲席当中也曾经介绍给诸位,佛教的经典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你要说佛经里头有什么意思,你叫谤佛;佛心清净,本来无一物,哪来的意思!可是佛讲的经,我看有我的意思,你看有你的意思,他看有他的意思。古来大德注解经,各人有各人的意思,那是什么?凡夫知见,不是佛的知见。这你要懂,你要明了,你才能够得利益;你要跟着别人转,你就错了。 佛教我们皈依觉、正、净,你想想觉正净是什么?觉正净就是自己的自性,自性觉、自性正、自性清净。契入这个境界,连觉正净这个名词都没有;有这个名词,你还是落在分别执着里头。所以宗门的教学,问你一句话,你就想答案,老师怎么样?赶快下来把你的嘴巴堵住。有人这一摀,一下就开悟过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十法界的情况,我们都没有法子了解,何况一真法界?不契入,永远你猜不准。科学里头有测不准定律,我们佛法是猜不准定律,怎么猜都猜不准,一定要亲证。亲证在今天我们唯一能够学习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净土。 有人问,怎么才能往生?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你自己的信心。你看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的六个信,第一个相信自己;第二个,相信释迦牟尼佛的介绍,相信阿弥陀佛本愿的成就,决定没有怀疑;信事、信理、信因、信果,六个信。坚定不疑,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把握住这些纲领,把握住重要的原则,然后这些细节,你看也好、听也好你都得受用,你都真正懂得意思,不会怀疑。 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差别的现象,我在《华严经》里面跟诸位解释过,事相上我们去看,决定没有差别。为什么没有差别?实报土里面的人,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烦恼断了,所谓破一品无明,无明断了,没有无明了,现的相当然相同。佛佛道同,西方极乐世界人的形状完全相同。既然完全相同,为什么世尊给我们介绍有四土三辈九品?这就不同了。《华严经》上所讲的四十一个法身菩萨,阶级不相同!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上面还有妙觉。这个不同是什么原因?形相完全相同,无始无明习气是带着去的,各个不相同。从无明习气上,所以才说四十一个阶级,西方极乐世界才说四土三辈九品,是这么个道理。 这桩事情,你如果有疑,疑障碍你开悟、障碍你往生,你要多听、多学。学教,最重要的目的是断疑生信,教的目的在此地;疑惑要是断了,要不要学教?不需要。所以很多www.souquanme.com不认识字的,老阿公、老太婆他不学教,人家往生真去了,瑞相希有,站着走的、坐着走的。临走的时候告诉大家,“佛来接引我,我跟佛走了”,那么潇洒、那么自在,比学教的人强多了! 你们听听谛闲老和尚那个锅漏匠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锅漏匠不认识字,没有听过经,他听也听不懂!怎么成就的?这是我们常常讲的,秘诀!“诚敬”,就这两个字。印光大师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些老阿公、老太婆没有别的,就是十分诚敬。我们没有那种诚敬心,对佛菩萨没有诚敬心,对祖师大德没有诚敬心;对经典没有信心,对老师那就更没有信心,他怎么会有成就?你到什么时候成就?还得多生多劫以后。因为这种善根是生生世世不断在薰习,你这一生薰习的力量不够。《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的善根福德因缘都不具足。善根,我讲经的解释,善根是信、解;福德是什么?福德是行、证。你信不过,解得不透彻,善根不够;念佛不恳切、不如法,福不够。善根、福德不够,这一生不能往生,有没有好处?有!阿赖耶里头种弥陀种子,这永远不会坏的,好处在此地。 这就是讲到善导大师所说的,我们往生,“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句话说得好,把我们很多的疑惑都断掉了。你遇到的缘殊胜,你这一生成就非常快速;你遇不到殊胜的缘,那就很难讲了。可是遇缘也不是偶然的,人跟人都有因缘,师生之缘,自古以来所谓是可遇不可求,宿世的因缘。你见到这个搜趣网老师心悦诚服,就愿意听他的,他讲的话就能依教奉行,百分之百不打折扣,宿世的因缘。外面闲言闲语,我都跟诸位报告很多,我亲近方老师、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我一生就三个老师。毁谤老师的人很多!都在我面前说。我听了不放在心上,想到连释迦牟尼佛、诸佛菩萨,今天世间毁谤的人多少?何况是老师,他不是佛菩萨。佛菩萨都有人毁谤,你为什么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动摇了信心,就是自己善根福德很薄的现象;如果你听了种种毁谤,如如不动,你善根福德深厚。很清楚! 又何况毁谤的这些人,有没有跟老师接触过?没有,很多都没有见过面。见过几次面,根本没有在一块相处过,你怎么能了解他?我跟老师不但见面,常常亲近,我了解得很透彻,你们说的那些话都不是真实的。纵然是过去,过去的过失不要去理会,中国古人所谓的“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又何况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他过去不善,他现在善!我现在亲近他,我现在得利益,何必去记他过去的善不善?这些都是做学生必须要知道的。 基本这些概念,真的,从小教的,先入为主。所以我常常说我还是从小,十岁以前得到父母、老师的教诲,一生受用不尽。那时候教诲的中心,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所以净业三福这两句摆在最前面。人能做到这两句,你就能遇到真善知识,你就能生起诚敬之心,你才会有成就。(净搜趣网空法师学佛答问净宗学院之四 2006/3/4) 其他相关文章
佛教三宝的是?
⊙什么是住持三宝?
就是佛像、佛经、僧众。如果没有住持三宝,如来的家业就不能传承和弘扬了,我们修行交流也缺少了方便。佛像是提醒我们自性要觉悟,因为没有一个人每天跟在你的背后,要你觉悟。而佛像就有这个妙用,我们每天拜佛,看到佛像就知道要像佛一样觉悟。如果你拜佛不是为了觉悟,那就不是修行。经典是帮助你树立正知正见,正知正见虽说是你自搜趣网性本具,但是你现在迷了自性,分不清对错、好恶、正邪,所以暂时需要用外面的经典帮你打开自性的法宝。佛经好比是一条渡船,你到了对岸,渡船你就不需要了。僧众是和合僧团,是佛法的承传者、传播者、带动者。我们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也要象出家人一样清净无染、为法献身。
⊙什么是自性三宝?
自性三宝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
自性三宝就是觉、正、净。归依佛就是归依自性觉;归依法就是归依自性的正知正见;归依僧就是归依自性的清净心。你想一想,佛像可以被毁,经典可以被烧,僧众可能被驱散,而自性的觉正净恒常无变,我们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依处——自性三宝。然后我们又不离开住持三宝而进行修行。自性三宝是本体,只要本体在,有体一定会有相。
就是佛像、佛经、僧众。如果没有住持三宝,如来的家业就不能传承和弘扬了,我们修行交流也缺少了方便。佛像是提醒我们自性要觉悟,因为没有一个人每天跟在你的背后,要你觉悟。而佛像就有这个妙用,我们每天拜佛,看到佛像就知道要像佛一样觉悟。如果你拜佛不是为了觉悟,那就不是修行。经典是帮助你树立正知正见,正知正见虽说是你自搜趣网性本具,但是你现在迷了自性,分不清对错、好恶、正邪,所以暂时需要用外面的经典帮你打开自性的法宝。佛经好比是一条渡船,你到了对岸,渡船你就不需要了。僧众是和合僧团,是佛法的承传者、传播者、带动者。我们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也要象出家人一样清净无染、为法献身。
⊙什么是自性三宝?
自性三宝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
自性三宝就是觉、正、净。归依佛就是归依自性觉;归依法就是归依自性的正知正见;归依僧就是归依自性的清净心。你想一想,佛像可以被毁,经典可以被烧,僧众可能被驱散,而自性的觉正净恒常无变,我们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依处——自性三宝。然后我们又不离开住持三宝而进行修行。自性三宝是本体,只要本体在,有体一定会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