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尽志无悔的名句是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前一句
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北宋)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在我自己看来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谁能鄙视我呢?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尽吾志搜趣网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www.souquanme.com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近而平坦的地方,去参观的游人很多;远而险峻的地方,到达的人就很少。而世界上最壮丽、绝妙、不同寻常的景色常常在险峻而遥远的地方,很少有人能到达,除非很有毅力的人。有毅力,不因他人的倦怠放弃而中止努力,但是体力不够的话,也不能到达。有毅力和体力,又不因他人的倦怠而放弃,但是在深远的山洞里,没有火把的相助,也不能到达最美妙的洞底。有体力却不去追求美妙的风景,在别人看来是值得鄙视的,在自己看来是值得后悔的。尽了毅力去追求却仍然不能到达美丽的彼岸,在我自己看来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谁能鄙视我呢?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出自哪里
出处: 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原文选段: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译文:
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wtFND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这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
“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www.souquanme.com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参考资料:《游褒禅山记》——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