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不早朝前一句是什么?
君王不早朝前一句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原句节选: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翻译:
鬓发如云脸似花,头戴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只恨春宵太短一觉就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从此再也不早朝了。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
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 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谁的诗句?
我知道这是常用来评价明朝的,但是出自什么典故搜趣网?是谁第一个说这两句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对明代的多个历史事件的概括。
这两句话均出于明朝,一出于明初,一出于明末。
天子守国门: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但是蒙元的统治还保留在汉民族的记忆中,为抵御和消灭北元,朱元璋将几个儿子分封在北方边疆,后来分封在北京的燕王靖难成功,取得帝位,史称明成祖,他后来迁都北京,虽然主要原因是北京是他的老根据地,但是这里距离九边之一山海关、蓟门、大同都非常近,一旦边关有漏洞,虏骑就会直逼首都,迫使后代皇帝必须重视边防,就被称之为“天子守国门”。后来明成祖以北京为基地,大举出击,五次亲征,打垮了北元势力。
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比较有节操,即便是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的明英宗,也非常有骨气的没有投降(比较一下宋朝的徽钦二帝),明朝灭亡的时候,末代皇帝崇祯拒绝迁都到江南的建议,在送走太子、敦促后妃自尽、亲手斩杀公主后,上吊自杀,被称之为“君王死社稷”
君王死社稷的进一步举例:
【永乐大帝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万里扫荡漠后班师回朝于北京时如是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此后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满清和李自成,对关外的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愿望。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更是坚定,兵临城下仍然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当年明朝崇祯帝的遗言和清廷宣统帝的豪言可见两个皇帝对国计民生的不同态度:
崇祯皇帝殉国前怕李自成伤害无辜百姓,就写了一首绝命诗给他:
“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百度知道
瞬间被崇祯感动了……O(∩_∩)O~
君王欲杀大将,说赐你一匹马,君王为何只要他的命?
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听信的小人的谗言而杀害了忠www.souquanme.com诚的大将。
对于历代君王来说,很多在开国之初,有了权利之后,就会对自己的开国功臣进行残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自己的疑心过重,另一者也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安宁。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错。
但是在对待一起打天下的将军文臣来说,的确是很寒心的一种做法。就像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地位以后,对韩信这些曾经帮助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都一一吭杀。所以才有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edUQn。
这样的事情在古代也是有很多的,也是很常见的,而今天我要说的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君王是如何杀害大将军的?要说这位君王是北齐的第五代君王,他叫高纬他在位的时候,北齐的政治力量已经很薄弱。
同时高纬也是一名昏君,在政治局面不稳定的时候依然歌舞升平以酒作乐。可想而知,这样的君王,如果没有很好的忠层辅佐是随时都有可能覆灭的。当时就有一位大将军叫李树。
这位大将军,可以说为当时齐国的军edUQn事力量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齐国。而历代的武将始终无法避免人的暗算,所以在当时的一位丞相就对李树很不满意。也是时刻想将他除之而后快。
所以在有一次有联合朝中大臣一起上书李树,说李树意图谋反。而当时的高伟作为昏君,根本没有分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只是轻信小人的谗言,所以最后也是以赐一匹马为由而杀害了李树,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降之罪何患无辞”。这也是历代君王真实的写照,为了自己的地位巩固,才会出此下策。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什么典故?
是谁说的?这句话,起于明代,并非哪位人物所说,而是来自于民间。它涉及明代的两位皇帝,一是发起“靖难之役”的朱棣,一是末代皇帝崇祯。
草根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北方的边境依然不是很太平。公元1381年,明朝开始征兵、民族修筑山海关抵御边外的搜趣网少数民族。到了公元1409年,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又设置了奴尔干都司,派驻朝廷大员增强对其管理。
在那时候的帝王看来,山海关之外的地方,是属未开化的地带,远离了中原,并且以蒙古族、女真等少数民族聚居,因此它就成了中原与东北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
发动靖难之役后,朱棣在我国中部城市南京称帝,继承大统,但是依然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还有就是北京是他的龙兴之地,因此,他于1421年将都城迁到了北京,并改北京命名为京师。在地理位置上看,京师靠近天然屏障山海关,并且是天子所在的地方,所以民间就有了“天子守国门”的说法。
而到了崇祯皇帝的时候,国内有李自成反叛,在塞外有后金试图南下。但是时局也在变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占了北京,崇祯帝自杀以保全国家,至死不渝,在煤山上吊身亡,所以,民间又有了“君王死社稷”之说。
当1662年,南明政权的最后一个帝王永历帝被吴三桂杀死在了昆明的时候,正应了这句话所说的内容,非常得贴切,从此以后这句话传播开来。
一代功臣万骨枯上一句
《己亥岁》
作者:曹松 (唐)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译文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注释
⑴己亥:为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
⑵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⑶樵苏:一作“樵渔”。
⑷传闻:一作“波间”。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