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怎么解释
此句出自《庄子齐物论》篇,所谓“齐物论”当是有两种读法,一是“齐物”论,二是齐“物论”。前者以郭象的注为代表,看到的是“物”,强调事物的自然本性。注曰:“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皆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从认识的角度来说,众人都是自是而非彼,美化自己而去恶化别人。从这个消极的角度来说,是非虽异,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其实万物一也然。[1]王夫之则是齐“物论”的代表,体味的是以不齐为齐。《齐物论》通篇先以“丧我”发端来说明万物不齐是由于“我”的偏执所至,只有达到“忘我”,才能实现万物的“齐”。接着又引发出“三籁”之问,对天籁的大笔的描述为下文的“不齐”的人情做了铺垫,由此逐步导出“是非”二字,接着进一步指出“是非”得以产生的根源就是“成心”。全文的论点在其后也显露出来,即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后又连发三喻来重发此旨,最后由罔两之问引出庄周梦蝶,对应开头“丧我”之意。
二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全篇的主旨之句,何谓“天”?郭象注《庄子齐物论》指出:“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郭象所注的“天”指的是自然万物,庄子对天有这样是界定:“无为为之之为天。”(《天地》)“何谓天?何谓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秋水》)庄子认为无为就是天,即是将天的属性定为自然、无为。此外,庄子还将“天”与“人”进行对比,在无为之性“天”的对比之下,所谓的“人”就是刻意为之,去破坏事物自身的天然性。庄子认为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属性(自然性),人不应该也不能去破坏他们,刻意的去毁坏事物的禀性就是“人”。在《养生主》一篇中,庄子进一步阐述了造成天与人差别的原因:“天者,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是以知其天也,非人也。”人与天的差别在于人易于被“心役”所捆,容易迷失本性,就是“丧我”。[2]庄子反“人”的思想很浓厚,如《庄子马蹄篇》里就反其道而行之,极力的讥讽世称“善治马” 的伯乐;又《庄子至乐篇》里那只可怜的“海鸟”因人的过分“殷勤”而死。庄子反对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来改变动物的本性。这不禁让人想到现在这样的社会,本就是人人自危型,突然遇到好人好事就像是遇惊的“海鸟”,现在的人大多会带着这样的逆向思维,例如送人去医院却变成肇事者的事件也报道的不少。至此,“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
何为万物?“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这是从道的观点看的。吕惠卿云:“天地虽大,无异一指,以其与我并生而同体也;万物虽众,无异一马,以其与我为一而同类也。”也就是说万物的“多众”抽象之后也不过就是“一指”。冯友兰先生说:“从逻辑上说,一个名的外延越大,它的内涵就越少,在理论上说,‘有’这个名的外延最大,可以说是搜趣网‘至大无外’,它的外延就越少,少至等于零,既然它的内涵等于零,它的外延也就等于零,这也就是无。”[3]即:大“有”就是大“无”。“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4]“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破除“我执”,[5]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庄子马蹄篇》里曾描绘这样是一个乌托邦的世界: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日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朴素而民性得矣。”
在这里百姓依“天性”而生,恬淡无为,淡泊自甘,破除了“我执”,没有私欲,人与鸟兽混居,与万物并体,没有君子与小人之别,民风淳朴,一片详和宁静之景。
三
庄子所提倡是破除“我执”、顺应自然的思想对于今天这个生活节奏过快的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有冲动,过后又悔之莫及。现下更流行的说法是要“有个性”,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全然不顾他人感受。我们在对金钱或是其他物质方面的追求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带者这样的目的办事必定形成今天这种“事事利益当头”的局面,人与人的关系恶化,学习、事业、家庭的压力往往让我们的心理压力巨增。而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我执”的危害,懂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理对于提升我们的心灵境界,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不必过于在意得失,以致于在对物的追逐中迷失了本性有着积极的作用。以平等的身份和心态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认识自己在自然界的地位,以一颗淡定的情怀去处身于人生之道,尝试着做到“风过无声,影不留潭”!
二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全篇的主旨之句,何谓“天”?郭象注《庄子齐物论》指出:“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郭象所注的“天”指的是自然万物,庄子对天有这样是界定:“无为为之之为天。”(《天地》)“何谓天?何谓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秋水》)庄子认为无为就是天,即是将天的属性定为自然、无为。此外,庄子还将“天”与“人”进行对比,在无为之性“天”的对比之下,所谓的“人”就是刻意为之,去破坏事物自身的天然性。庄子认为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属性(自然性),人不应该也不能去破坏他们,刻意的去毁坏事物的禀性就是“人”。在《养生主》一篇中,庄子进一步阐述了造成天与人差别的原因:“天者,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是以知其天也,非人也。”人与天的差别在于人易于被“心役”所捆,容易迷失本性,就是“丧我”。[2]庄子反“人”的思想很浓厚,如《庄子马蹄篇》里就反其道而行之,极力的讥讽世称“善治马” 的伯乐;又《庄子至乐篇》里那只可怜的“海鸟”因人的过分“殷勤”而死。庄子反对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来改变动物的本性。这不禁让人想到现在这样的社会,本就是人人自危型,突然遇到好人好事就像是遇惊的“海鸟”,现在的人大多会带着这样的逆向思维,例如送人去医院却变成肇事者的事件也报道的不少。至此,“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
何为万物?“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这是从道的观点看的。吕惠卿云:“天地虽大,无异一指,以其与我并生而同体也;万物虽众,无异一马,以其与我为一而同类也。”也就是说万物的“多众”抽象之后也不过就是“一指”。冯友兰先生说:“从逻辑上说,一个名的外延越大,它的内涵就越少,在理论上说,‘有’这个名的外延最大,可以说是搜趣网‘至大无外’,它的外延就越少,少至等于零,既然它的内涵等于零,它的外延也就等于零,这也就是无。”[3]即:大“有”就是大“无”。“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4]“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破除“我执”,[5]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庄子马蹄篇》里曾描绘这样是一个乌托邦的世界: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日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朴素而民性得矣。”
在这里百姓依“天性”而生,恬淡无为,淡泊自甘,破除了“我执”,没有私欲,人与鸟兽混居,与万物并体,没有君子与小人之别,民风淳朴,一片详和宁静之景。
三
庄子所提倡是破除“我执”、顺应自然的思想对于今天这个生活节奏过快的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有冲动,过后又悔之莫及。现下更流行的说法是要“有个性”,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全然不顾他人感受。我们在对金钱或是其他物质方面的追求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带者这样的目的办事必定形成今天这种“事事利益当头”的局面,人与人的关系恶化,学习、事业、家庭的压力往往让我们的心理压力巨增。而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我执”的危害,懂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理对于提升我们的心灵境界,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不必过于在意得失,以致于在对物的追逐中迷失了本性有着积极的作用。以平等的身份和心态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认识自己在自然界的地位,以一颗淡定的情怀去处身于人生之道,尝试着做到“风过无声,影不留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什么意思?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出自庄子的《齐物论》。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于天地万物之间。
“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
“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
“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
“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
问“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详细出处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庄子第二篇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出自哪里
出自《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搜趣网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
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
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
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
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蜇,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
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
朕。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
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
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
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
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
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
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
“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
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
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
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
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www.souquanme.com,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
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
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
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
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
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
光。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
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
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虮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
犹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www.souquanme.com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
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啮缺曰:“子不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
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
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
而以是相蕴。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
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
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
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即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
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
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
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何谓和之以天倪?搜趣网"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蜉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搜趣网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
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
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
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
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蜇,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
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
朕。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
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
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
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
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
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
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
“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
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
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
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
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www.souquanme.com,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
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
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
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
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
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
光。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
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
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虮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
犹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www.souquanme.com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
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啮缺曰:“子不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
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
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
而以是相蕴。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
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
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
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即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
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
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
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何谓和之以天倪?搜趣网"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蜉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