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上放号最后一句含义(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含义是什么)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什么意思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意思是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作品原文......

立在地球上放号最后一句含义(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含义是什么)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什么意思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意思是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
作品原文: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1哟!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1919年5月4日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放号是什么意思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放号”意思是吹响号角。《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
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搜趣网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赏析

显然这首诗诗人面对着汹涌而来的滚滚洪涛,面对着空中翻卷的白云,感到了巨大的力量,奔驰而来,不可阻挡,这是毁坏的力量,这是创造的力量,这是时代的强音,这是新世界对自己的呼唤。作者的血管中涌动正是这样的咆哮的海的声音。在这首诗中,诗人立在地球边上,俨然以时代巨人自居,拥抱眼前的壮丽景观,渴望投身火热的时代潮流之中去,激情洋溢,豪迈奔放。

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含义是什么?

  在《女神》中,鲜明的表现出雄浑豪放风格的抒情短诗,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宏伟、强力、壮丽、炽热。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经过诗人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和人格进行艺术创造,自然形象便浸染着、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自然现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这种在特定环境中强烈、丰富的典型感受便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内容,从而达到对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崇高,一种富于乐观进取精神的壮美。
  下面是欣赏:
  通观全诗,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的呼唤的巨人。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无数怒涌的白云和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两个宏大画面组接起来,于是,自然物的形象便以超乎人们常见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和超乎人们常见之力,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的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的如沸的激情,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www.souquanme.com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www.souquanme.com
  诗中因为受到泛神论的影响,从自然万物常动不息的力量中吸取了诗情,因而必然包含着对于宇宙间自发的力的歌颂,但其核心意象仍然是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精神的体现。从诗集《女神》中可以看出,“五四”之前,郭沫若曾经在《新月和白云》一诗中将白云幻想成“解渴的凌冰”,想借它来解解自己“火一样的焦心”;在《死的诱惑》一诗中,窗外“青青的海水”,也被描绘成忧伤的诗人用以求得解脱的场所。而这时候,时间不到一年,同是白云,却在晴空中怒涌,同是海洋,却具有了无穷的力量。这种对照说明,正是“五四”革命现实的激发和诗人所受到的时代精神的感召,使他笔下的自然形象发生了大的变化。把握了诗人这种生根于时代生活与现实土壤的激情,对于下面两句诗就不会仅仅理解成对抽象的力的歌颂了: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呦!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抒写幅度从眼前的景物挥洒开来,确实上升到了某种哲理概括的高度。宏大的境界,磅礴的气势,诗人从具体的景象一下子想开去,想到地球,想到日月星辰,想到千秋万代和无穷的未来,想到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大宇宙,想到永恒不朽的过程。然而,这种对生命辩证发展过程的抒发毕竟寄寓着诗人对历史、时代和现实的思考,对创造力的讴歌,在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中,不止郭沫若一人。例如李大钊就曾在《青春》一文中写道,人们应“以宇宙之生涯为自我之生涯,以宇宙之青春为自我之青春。宇宙无尽,即青//www.souquanme.com春无尽,即自我无尽。此之精神,即生死骨肉,回天再造之精神也。此之气魄,即慷慨悲壮,拔山盖世之气魄也。……唯真有此种精神与气魄者,乃能永享宇宙无尽之青春。”(《李大钊选集》)
  下面由对力的歌颂到讴歌“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这种抒写仍然没有离开诗人眼前太平洋“滚滚洪涛”的具体景物。“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总之,这是对“力”的美化,赋予“力”以人们常见的艺术美的形象;同时又是对力的艺术美的歌颂,对充溢着力的崇高美的歌颂。我们知道,郭沫若自己的诗歌,无论是从表现反抗破坏和自由创作的精神内容来看,从特别发展的想象和激情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手法上看,或是从他不拘一格、发挥艺术独创性并实现诗体大解放来看,都是这种力的艺术的大胆的和富有成效的实践。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郭沫若对自己诗歌的崇高美风格的自信和肯定。
  这首诗气魄宏大,境界开阔,然而却是即景生情,缘物抒怀的即兴诗,即被歌德称之为“趁时机”“来自现实生活”的“应景即兴诗”。它从眼前北冰洋的情景、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这种感性自然流露的特点是这首诗很少用陈述句,大多用感叹句。陈述句也是像“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样笔力千钧的句子。感叹句则多有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全诗诗行尽管参差不一,各行顿数不等,又不押韵,然而却乱中有法,具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这首诗是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怒涛轰轰烈烈卷地而来,“禁不住血跳腕鸣”的昂奋情绪下写的,因此具有“海涛的节奏”。正如作者所说,如果钟声是先扬后抑,“初扣的时候顶强,曳着弱弱的余音渐渐微弱下去”,那么涛声则是先抑后扬,“初期的时候从海心中渐渐卷动起来,愈卷愈快,卷到岸头来,‘啪’的一声碎成www.souquanme.com粉碎。”(《论节奏》)这首诗的节奏的韵律就是这样。作者又把这称之为“听军歌军号军鼓”时的“鼓舞调”。这些都表明这首诗在形式上也是与崇高美特征相适应的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