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旁落,左右为难QkOeJrnv的汉哀帝是怎么做的?
汉哀帝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使他左右为难,犹如一只风箱里的老鼠。哀帝时,皇权的旁落已成定局,纵使哀帝时有自强之意,已无力挽转颓势。
哀帝并不是成帝的儿子,而是定陶恭王的儿子,即成帝同父异母的兄弟的儿子,三岁时继承父爵为定陶恭王。这位幸运的贵族很早就居住在长安的皇宫内,他举止得体,熟习经书,因此得到一直没有子嗣的成帝的喜爱。而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也跟着他居住在长安,这是一位较有远见的老太太,她通过贿赂结交了皇帝的宠妃赵飞燕姐妹和皇帝的舅舅骠骑将军王根。二赵、一王也想为自己寻找稳固的靠山和安全的退路,三人心领神会,最终促成皇帝将定陶王立为太子。
定陶王即位为帝之后,傅太后被封为恭皇太后,但她很快就厌倦了自己的封号,她再也不QkOeJrnv愿意屈尊在太皇太后,即元帝王皇后之下。而由于傅太后与赵飞燕等相勾结,王氏也对其心有怨恨。约一两年后,哀帝禁不住傅太后的压力,以及一些大臣的进谏,下诏改封傅太后为帝太太后,哀帝的生母封为帝太后。搜趣网
此时的后宫中,共有四位太后:王太后、傅太后、丁太后、赵太后(赵飞燕),前两位的权势最大,两人间的斗争也不断。傅太后家族有多人被封为列侯,两位侄子官至大司马。傅太后本人性格暴决,诡计多端,得势之后直呼王太后为“妪”,这个称呼如同现在的“老家伙”。丁太后、赵太后由于兄弟不多,权势稍弱,但丁太后家族仍有一人官至大司马,位至将军、九卿、二千石的也有六人,另有十多人在皇帝身边任职。
哀帝时代,王氏家族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遏制王莽等被迫去官,但由于树大根深,再加上朝廷上大臣的相助,终不至枝叶无存。而且王太后长寿,在傅太后、丁太后、赵太后死后,她仍然健康地生活了许多年,直到王莽建国五年(公元13年)她才去世,高龄84岁,她的长寿为王氏家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
哀帝也曾尝试着强固自己的权威。一居位时间虽短,但屡次下诏征举贤良方一正,或赈救灾民,试一图有所作为。但自成帝以来的外戚专权,积弊时久,已非一日之寒,而且各种社会弊病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形下,哀帝很难有所成就。更不幸的是,哀帝还因过于喜爱一个庸碌的臣子而为自己招来了骂名。
这位臣子就是董贤,一个经历短暂荣耀之后悲惨死去的“佞幸”。董贤本来是太子宫中的一位小吏,因长相英俊而引起哀帝注意,与他交谈之后,哀帝更加喜爱。哀帝对董贤的尊敬远远超出了二人之间的君臣关系,董贤不仅随侍左右,而且“常与上卧起”,也就是说经常同榻共眠。
有一次白天小睡,哀帝想起床,但发现熟睡未醒的董贤压住了自己的衣袖。哀帝不忍惊醒宠爱之臣的美梦,遂自断衣袖而起。董贤脾性温和,每次轮休时,都不回家,留在宫中为皇帝(哀帝常年有病)喂汤进药。哀帝投桃报李,允许董的妻子居住在董在宫中的房子里,又征其妹入宫为昭仪,为他的父亲加官晋爵,董贤的岳父和妻弟也因此得官。
董贤自己也获得了极大的尊宠,年仅22岁的他就位列三公,而且朝中百官都要通过他向皇帝上奏,班固称“宠在丁、傅之右矣”(《汉书·佞幸传》)。在一次酒席中,哀帝对董贤说要效法尧舜禅让,将帝位让给董贤。在旁边的王闳(当时王氏家族只有他与其兄长在朝廷任职)立即进谏,劝皇帝马上停止酒醉时的疯言疯语。哀帝默然良久,从此不再邀请王闳参加酒宴。
哀帝也许有借董贤之力压制外戚的意图,因为皇帝的舅舅丁明被皇帝免除大司马之职后后,董贤就代替了丁明的位置。但哀帝明显找错了人,在他去世之后,董贤紧张惶恐到不能料理丧事,结果使王莽获得良机,后者随随便便找了个理由,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剥夺了董贤的权力。一无所有的董贤回到家中,与妻子一起自杀而亡。王莽又将董家驱出中原,没收全部家产,那些通过董贤而获官位的人也全被罢免。对付董搜趣网贤,王莽简直就像面对一只坠落在地的风筝。
古书形容汉献帝大权旁落的词是什么?
《汉献帝退位诏书》退位诏日:朕在位三十有二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无。朕羡而募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
诏书寥寥数语,简明扼要直指汉献帝在位32年间,天下混乱,民不聊生,此等罪过乃东汉之过也;而曹魏传达天意,体恤民心,同时使“禁锢之才”得以施展,文人武将各显其能,此等功绩皆归曹魏政权。
假借禅让之名,行篡位之实
故汉献帝欲效仿饶舜之行,将皇权禅让于曹魏,帝位交于魏王曹丕。这份诏书使汉献帝及其祖上蒙羞,同时禅让出帝位证明其曹魏的种种功绩,同时以“尧典”为由,假借“外禅让”达到篡汉的目的。
同时据《资治通鉴》:冬十月乙卯,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
可见,曹丕通过“禅让之礼”避免文臣们的抨击,武将们的动乱,麻痹百姓使其认为曹魏取代东汉上合天意之愿,同时“告祠高庙”排除“篡汉”之骂名。
反观曹丕逼迫汉献帝行使“外禅让”,实则为篡汉无疑。这种行迹如同“婊子与牌坊兼得”,此乃皇位更替的一大权术也。
皇权旁落的意思
云母屏风烛影深的下一句是什么?
长河渐落晓星沉。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往往比较含蓄隐晦,不过这首《嫦娥》写的好似比较直白。
但是,看上去直白浅显的诗,是不是就含义很简单呢?
其实并不尽然。
我们先睹一下原诗:
嫦娥
[ 唐 ]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的大意是描绘嫦娥在月宫寂寥的生活及感受。
她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很好,家中摆设的屏风装设装饰着漂亮的云母。蜡烛也彻夜明亮,照着深深的殿堂。
但是,嫦娥却很难安然入睡。银河渐渐西落,启明星慢慢隐入天边的朝霞中。她依然没有睡意。
每日每夜,嫦娥都生活在悔恨当中。她悔恨当初偷得灵药,升上月宫,从此寂寥的面对着碧海青天,孤独的内心,无人理解和安慰。
诗的字面意思,没有什么难以理解之处,写得明白如画。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就认为,李商隐就只是哀叹嫦娥的悲苦。
古人写诗往往借此喻彼,言在此而意在彼。
中国古典诗的魅力就是有留白,而且有极大的留白。诗人止写冰山之上一小点,而冰山之下的许多的内容,他努力去隐藏,需要读者去揣摩。
所以,阅读中国古典诗歌就是一个玩味的过程,让人欲罢不能的过程。
李商隐所写的搜趣网嫦娥,并不是那个我们神话传说中的嫦娥,还是有言外之意的。
第一,这个嫦娥可能是指与那心上人相隔天涯海角的一切有情人。
在那个时期,许多有才之人,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家族的荣华富贵,往往背井离乡出外谋取一官半职,所以离别是一种生活常态。而有情人的离别,更是其中最动人的篇章。
但可能是文化价值取向的哦关系吧,很多诗人并不去直接描写他对妻子的爱情,往往托别的人别的事,来传递这种微妙隐约的感情。
这与近现代时有很大的不同。
而嫦娥又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人们所熟知的一个经典人物,所以借嫦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利于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
第二,对当时修道女性的怀想。
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与一位女道士坠入情网。
唐代的人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玉阳山位于现在的河南省济源市境内,山中有一座道教宫观——灵都观。灵都观是唐玄宗为其胞妹玉真公主赐建的,这位公主从十多岁开始就慕仙学道,向往静修的生活,后来做了女道士,道号无上真。
李商隐爱上的并不是这位女道士,而是一位叫宋华阳的女道士,她原本是宫内侍候玉真公主的宫女,后来也随公主入道而做了女道士。李商隐被送到玉阳山修习道术期间,曾与这位宋华阳女道士相遇相恋。
第三,借嫦娥的失意,表达失意文人对自己仕途坎坷得一种安慰之情。
在儒家思想浸染下的,读书人往往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比如杜甫,就曾经说过,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但是又有几个文人,能够像大鹏一样抟扶摇而上九万里,青云直上,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呢。
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啊。
为了获得心理的平衡,文人往往就会幻想高处不胜寒的情景。
又比如嫦娥,服药以后,既能够长生不老,又能衣缺飘飘,飞到月宫成仙。
但是这又带来什么呢?
只带来了一生的寂寞,碧海青天夜夜心罢了。
文人们这么一想,那么沉沦下僚也就没有那么痛苦,反而有点儿庆幸。就像苏轼所说,何夜月和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云母屏风烛影深”一句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云母屏风烛影深”一句描写的时间是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