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少年须应事,下一句是什么
孔子曾讲过人生的“三段式”:少年人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中年人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老年人血气已衰,戒之在得。简单回溯一下曾国藩61个年轮的人生历程,他对人生有一个非常深的体悟,用他自己的三句话来概括就是:
少年经不得顺境,
中年经不得闲境,
晚年经不得逆境。
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却道尽了他六十几年的人生经验。对我们来说,如果能读透这三句话,想必能获益匪浅。

1
少年经不得顺境
曾国藩认为,少年正是立志的时期,必须在逆境中经历足够的历练,才能培养出坚韧的精神。如果整个少年时期,都在顺境中度过,没有吃过一点苦头,没有经历过挫折,在往后的人生中,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可能一蹶不振。
人生和大自然一样,都有相通的规律,少年时期就好比七八点钟的太阳、一年四季中的春季,正是我们积蓄知识和力量,打牢基础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住这如黄金般的时间,多多磨砺和锻炼,多吃点亏,多受点罪,吃一堑长一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千百年来古人留下的谆谆教诲!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在该奋斗的年龄,选择了安逸,继而后面徒有悔恨!少年时候,不要过得太顺利,要不然很容易骄傲自负,目中无人,不知道成功之艰难,社会之复杂,人心之险恶,还会养成骄奢淫逸的恶习!

2
中年经不得闲境
人到中年,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刻。如果此时每天无所事事,日复一日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这辈子恐怕难有大作为。
曾国藩认为,到了四五十岁时,大多数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取得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成就,沾沾自喜;另一种是经历了人生的挫败,意志消沉。这两种情况造成的结果,都可能让人产生懈怠的情绪,成功者骄傲自满,不思进取,从而开始走下坡路。失败者意志消沉,鼓不起勇气重头开始,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要改变这两种局面,唯有让自己保持拼搏的心态,不骄傲自满,不贪图享受,时刻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驱使自己不断向前。

3
晚年经不得逆境
曾国藩的祖父曾告诉过他:“临老临老,最怕打脚棍。”对于老人来说,最怕一棍子打下去,再也没有站起来的机会。他的祖父还提醒他说:“晓得下塘,须知道上岸。”(知道下塘,还要知道最终要回到岸上。)
到了晚年,辛苦打拼了一生,本应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时候。如果此时突发变故,可以说是莫大的打击。到了这个年纪,想东山再起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着自己一生的奋斗的成果,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破灭,这世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此。
人到老年,不要再去做冒险系数大的事情,不要再去争名夺利,保重身体,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人到老年,要懂得求缺惜福,安享晚年,多留下点精神遗产给子孙后代,造福子孙后代。
少年经不得顺境,
中年经不得闲境,
晚年经不得逆境。
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却道尽了他六十几年的人生经验。对我们来说,如果能读透这三句话,想必能获益匪浅。

1
少年经不得顺境
曾国藩认为,少年正是立志的时期,必须在逆境中经历足够的历练,才能培养出坚韧的精神。如果整个少年时期,都在顺境中度过,没有吃过一点苦头,没有经历过挫折,在往后的人生中,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可能一蹶不振。
人生和大自然一样,都有相通的规律,少年时期就好比七八点钟的太阳、一年四季中的春季,正是我们积蓄知识和力量,打牢基础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住这如黄金般的时间,多多磨砺和锻炼,多吃点亏,多受点罪,吃一堑长一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千百年来古人留下的谆谆教诲!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在该奋斗的年龄,选择了安逸,继而后面徒有悔恨!少年时候,不要过得太顺利,要不然很容易骄傲自负,目中无人,不知道成功之艰难,社会之复杂,人心之险恶,还会养成骄奢淫逸的恶习!

2
中年经不得闲境
人到中年,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刻。如果此时每天无所事事,日复一日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这辈子恐怕难有大作为。
曾国藩认为,到了四五十岁时,大多数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取得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成就,沾沾自喜;另一种是经历了人生的挫败,意志消沉。这两种情况造成的结果,都可能让人产生懈怠的情绪,成功者骄傲自满,不思进取,从而开始走下坡路。失败者意志消沉,鼓不起勇气重头开始,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要改变这两种局面,唯有让自己保持拼搏的心态,不骄傲自满,不贪图享受,时刻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驱使自己不断向前。

3
晚年经不得逆境
曾国藩的祖父曾告诉过他:“临老临老,最怕打脚棍。”对于老人来说,最怕一棍子打下去,再也没有站起来的机会。他的祖父还提醒他说:“晓得下塘,须知道上岸。”(知道下塘,还要知道最终要回到岸上。)
到了晚年,辛苦打拼了一生,本应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时候。如果此时突发变故,可以说是莫大的打击。到了这个年纪,想东山再起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着自己一生的奋斗的成果,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破灭,这世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此。
人到老年,不要再去做冒险系数大的事情,不要再去争名夺利,保重身体,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人到老年,要懂得求缺惜福,安享晚年,多留下点精神遗产给子孙后代,造福子孙后代。
关于少年志的诗词
七律,原创或是古诗均可,,*志当存高远。〔三国〕诸葛亮
*有志者,事竟成。〔南朝〕范晔
*男儿事业当志奇。〔三国〕贯休
*君子志于择天下。〔宋〕刘炎
*褴褛衣内可藏志。书摘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汉〕张衡
*志犹学海,业比登山。〔隋〕王通
*志以成道,言以宣志。〔隋〕王通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宋〕朱熹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明〕冯梦龙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明〕胡居仁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清〕程允升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琮琼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汉〕桓宽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
*燕雀戏藩柴,安知鸿鹄游?〔三国〕曹植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谒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唐〕李隆基
*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唐〕李白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唐〕李白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唐〕杜甫
*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唐〕白居易
*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唐〕白居易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唐〕孟郊
*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唐〕杜荀鹤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宋〕欧阳修
*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宋〕文天祥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元〕万松老人
*慷慨丈夫志;铁石豪杰心。《格言对联》
*有志肝胆壮;无私义凛然。《格言对联》
*若无松柏志,超越不为高。郭沫若
*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南朝〕范晔
*宁可清贫有志,不可浊富多忧。〔宋〕释道远
*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宋〕胡宏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明〕于谦
*学艺之道无它,锻炼意志第一。徐悲鸿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春秋〕墨翟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战国〕孟轲
*处逸乐而欲不//www.souquanme.com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汉〕王充
*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三国〕曹操
*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唐〕刘兼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宋〕张来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志须预定自道远,世事岂得终无成?〔元〕徐谦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清〕颜元
*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林伯渠
*英雄气魄云为被;志士胸怀海作家。《格言对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
*居不隐者,思不远也;身不危者,志不广也。〔北朝〕刘昼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格言联壁》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孙中山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诗》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和刀。 《神童诗》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明〕李时珍
*天下无难事,有志者成之;天下无易事,有恒者得之。 书摘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春秋〕孔丘
*夫志,气之帅也。〔战国〕孟轲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战国〕孟轲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战国〕荀况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战国〕韩非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志坚者,功名之主也。〔晋〕葛洪
*执志不绝群,则不能臻成功铭弘勋。〔晋〕葛洪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
*身可辱,而志不可夺。〔唐〕王勃
*生、死、穷、达不易其志。〔宋〕苏轼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搜趣网坚忍
不拔之志。 〔宋〕苏轼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宋〕朱熹
*学者欲去昏惰之病必以立志为先。〔宋〕真德秀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仁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明〕王守仁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明〕吕坤
*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明〕冯梦龙
*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明〕戚继光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
无志而建功。 〔明〕朱棣
*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唐寅
*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
不外乎一个“勤”字。 〔清〕曾国藩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清〕曾国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蒲松龄
*但言虚心,不若先言立志。〔清〕陈确
*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清〕黄宗羲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
已酬便无志。粱启超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有志者,事竟成。〔南朝〕范晔
*男儿事业当志奇。〔三国〕贯休
*君子志于择天下。〔宋〕刘炎
*褴褛衣内可藏志。书摘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汉〕张衡
*志犹学海,业比登山。〔隋〕王通
*志以成道,言以宣志。〔隋〕王通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宋〕朱熹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明〕冯梦龙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明〕胡居仁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清〕程允升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琮琼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汉〕桓宽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
*燕雀戏藩柴,安知鸿鹄游?〔三国〕曹植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谒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唐〕李隆基
*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唐〕李白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唐〕李白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唐〕杜甫
*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唐〕白居易
*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唐〕白居易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唐〕孟郊
*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唐〕杜荀鹤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宋〕欧阳修
*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宋〕文天祥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元〕万松老人
*慷慨丈夫志;铁石豪杰心。《格言对联》
*有志肝胆壮;无私义凛然。《格言对联》
*若无松柏志,超越不为高。郭沫若
*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南朝〕范晔
*宁可清贫有志,不可浊富多忧。〔宋〕释道远
*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宋〕胡宏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明〕于谦
*学艺之道无它,锻炼意志第一。徐悲鸿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春秋〕墨翟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战国〕孟轲
*处逸乐而欲不//www.souquanme.com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汉〕王充
*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三国〕曹操
*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唐〕刘兼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宋〕张来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志须预定自道远,世事岂得终无成?〔元〕徐谦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清〕颜元
*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林伯渠
*英雄气魄云为被;志士胸怀海作家。《格言对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
*居不隐者,思不远也;身不危者,志不广也。〔北朝〕刘昼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格言联壁》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孙中山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诗》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和刀。 《神童诗》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明〕李时珍
*天下无难事,有志者成之;天下无易事,有恒者得之。 书摘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春秋〕孔丘
*夫志,气之帅也。〔战国〕孟轲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战国〕孟轲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战国〕荀况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战国〕韩非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志坚者,功名之主也。〔晋〕葛洪
*执志不绝群,则不能臻成功铭弘勋。〔晋〕葛洪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
*身可辱,而志不可夺。〔唐〕王勃
*生、死、穷、达不易其志。〔宋〕苏轼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搜趣网坚忍
不拔之志。 〔宋〕苏轼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宋〕朱熹
*学者欲去昏惰之病必以立志为先。〔宋〕真德秀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仁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明〕王守仁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明〕吕坤
*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明〕冯梦龙
*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明〕戚继光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
无志而建功。 〔明〕朱棣
*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唐寅
*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
不外乎一个“勤”字。 〔清〕曾国藩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清〕曾国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蒲松龄
*但言虚心,不若先言立志。〔清〕陈确
*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清〕黄宗羲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
已酬便无志。粱启超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自古英雄出少年”有什么典故吗?它的出处是哪
典故很多,如下都是:
少年行——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西汉王朝的骠骑将军、大司马,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天才、常胜将领。
(英雄不问出身)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结晶,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
然而奇迹降临在这个家庭。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
——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武功颇盛的帝王,而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时遭受匈奴人的侵扰。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几乎把农耕为生的汉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而面对这样的局面,长城内的国家却从秦以来就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胜利的时候极少,更多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以和亲以及大量的“陪嫁”财物买来暂时的相对平安。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希望改变这样的形势,而他很快就在身边找到了和自己有志一同的人,他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卫青拜车骑将军,和另三员将领各率一支军队出塞。在这一次出兵过程中,四路大军出塞三路大败,尤其离谱的是老将李广竟然被匈奴所虏,好不容易才逃归。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领兵的“骑奴”卫青,出上谷直捣龙城,斩敌七百,成为真正的“龙城飞将”。
卫青的军事天才使汉武帝刮目相看,他从此屡屡出征,战果累累。
(横空出世)
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象其它的王孙公子那样呆在长安城里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他渴望杀//www.souquanme.com敌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再次筹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对匈反击战(即历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在战场上,霍去病再三请战,卫青便给了他八百骑兵。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率领着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的八百骑兵则全身而返。大喜过望的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战神无敌)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用兵天份啧啧称奇,也许是为了再试探一次霍去病的天赋和勇气,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让他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
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孚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且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
在这场战斗中,霍去病和他的部下迎战以逸待劳的匈奴军队,完完全全是以从上到下都视死如归的决心奋勇拼杀。
最终,霍去病取得了酷烈的胜利,一万精兵仅有三千人回师长安。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死于战阵,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做了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
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
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
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发生的时间在秋天。
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单于想狠狠地处理在败阵的浑邪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
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
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
我们永远也猜想不出此时的浑邪王心里都在想些什么。那一刻他完全有机会把霍去病扣为人质或杀之报仇,只要他这样做了,单于不但不会杀他反而要奖赏他。然而最终浑邪王放弃了,这名敢于孤身犯险不惧生死的少年的气势镇住了他。
霍去病的气势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他们最终没有将哗变继续扩大。
河西受降顺利结束,而今天的我们却只能用景仰的心努力想象,那个局势迷离危机四伏的时候,那位十九岁的少年是怎样站在敌人的营帐里,仅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的。
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封狼居胥)
元狩四年(公元前117),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
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汉军的王牌。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在这场战争的事前策划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单于,结果由于情报错误,这个对局变成了卫青的,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
然而这场大战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
在深入漠此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
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
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尔加湖),方才回兵。
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尔加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二岁。
(纵死犹闻侠骨香)
在完成了这样不世的功勋之后,霍去病也登上了他人生的顶峰:大将军大司马。
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岁的大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谥封景桓侯。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
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拒绝收下,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霍去病之口而言之有物、震撼人心,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
霍去病少言多行,从不说空话。汉武帝曾经想亲自教他孙吴兵法,他回答道:“打仗应该随机应变,而且时势变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适了。”
霍仲孺当初不愿做胎中霍去病的父亲,卫少儿也就从来不曾告诉过他自己的身世。当他立下不世功勋之后,他终于知道了前因后果。就在他成为骠骑将军之后,他来到了平阳(山西临汾),向当年抛弃了自己的父亲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没有尽孝。”霍仲孺愧不敢应,回答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从未尽过一天父亲之责的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少搜趣网年将军霍去病并不是完人,他曾经射杀李敢,也曾经御下严峻。然而再严峻他仍然是军神,所有的士兵都向往成为他的部下,跟随他杀敌立功。他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
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 搜趣网
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
(附)
李白 《胡无人》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王维《少年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少年行——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西汉王朝的骠骑将军、大司马,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天才、常胜将领。
(英雄不问出身)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结晶,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
然而奇迹降临在这个家庭。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
——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武功颇盛的帝王,而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时遭受匈奴人的侵扰。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几乎把农耕为生的汉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而面对这样的局面,长城内的国家却从秦以来就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胜利的时候极少,更多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以和亲以及大量的“陪嫁”财物买来暂时的相对平安。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希望改变这样的形势,而他很快就在身边找到了和自己有志一同的人,他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卫青拜车骑将军,和另三员将领各率一支军队出塞。在这一次出兵过程中,四路大军出塞三路大败,尤其离谱的是老将李广竟然被匈奴所虏,好不容易才逃归。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领兵的“骑奴”卫青,出上谷直捣龙城,斩敌七百,成为真正的“龙城飞将”。
卫青的军事天才使汉武帝刮目相看,他从此屡屡出征,战果累累。
(横空出世)
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象其它的王孙公子那样呆在长安城里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他渴望杀//www.souquanme.com敌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再次筹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对匈反击战(即历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在战场上,霍去病再三请战,卫青便给了他八百骑兵。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率领着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的八百骑兵则全身而返。大喜过望的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战神无敌)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用兵天份啧啧称奇,也许是为了再试探一次霍去病的天赋和勇气,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让他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
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孚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且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
在这场战斗中,霍去病和他的部下迎战以逸待劳的匈奴军队,完完全全是以从上到下都视死如归的决心奋勇拼杀。
最终,霍去病取得了酷烈的胜利,一万精兵仅有三千人回师长安。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死于战阵,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做了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
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
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
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发生的时间在秋天。
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单于想狠狠地处理在败阵的浑邪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
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
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
我们永远也猜想不出此时的浑邪王心里都在想些什么。那一刻他完全有机会把霍去病扣为人质或杀之报仇,只要他这样做了,单于不但不会杀他反而要奖赏他。然而最终浑邪王放弃了,这名敢于孤身犯险不惧生死的少年的气势镇住了他。
霍去病的气势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他们最终没有将哗变继续扩大。
河西受降顺利结束,而今天的我们却只能用景仰的心努力想象,那个局势迷离危机四伏的时候,那位十九岁的少年是怎样站在敌人的营帐里,仅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的。
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封狼居胥)
元狩四年(公元前117),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
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汉军的王牌。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在这场战争的事前策划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单于,结果由于情报错误,这个对局变成了卫青的,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
然而这场大战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
在深入漠此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
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
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尔加湖),方才回兵。
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尔加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二岁。
(纵死犹闻侠骨香)
在完成了这样不世的功勋之后,霍去病也登上了他人生的顶峰:大将军大司马。
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岁的大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谥封景桓侯。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
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拒绝收下,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霍去病之口而言之有物、震撼人心,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
霍去病少言多行,从不说空话。汉武帝曾经想亲自教他孙吴兵法,他回答道:“打仗应该随机应变,而且时势变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适了。”
霍仲孺当初不愿做胎中霍去病的父亲,卫少儿也就从来不曾告诉过他自己的身世。当他立下不世功勋之后,他终于知道了前因后果。就在他成为骠骑将军之后,他来到了平阳(山西临汾),向当年抛弃了自己的父亲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没有尽孝。”霍仲孺愧不敢应,回答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从未尽过一天父亲之责的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少搜趣网年将军霍去病并不是完人,他曾经射杀李敢,也曾经御下严峻。然而再严峻他仍然是军神,所有的士兵都向往成为他的部下,跟随他杀敌立功。他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
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 搜趣网
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
(附)
李白 《胡无人》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王维《少年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即使年老也想建功立业的名言
即使年老也想建功立业的名言《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译文:
夜深人静,无人打扰或者鸡啼五更,精力充沛的时候,
都是孩子们读书上进,充实学问的最佳时机。
少年时如果只知贪玩,不去勤学好问打下深厚基础,
等到白发苍苍,就会后悔自己年少时浪费了大好学习机会。
这首诗告诫我们:年轻时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译文:
夜深人静,无人打扰或者鸡啼五更,精力充沛的时候,
都是孩子们读书上进,充实学问的最佳时机。
少年时如果只知贪玩,不去勤学好问打下深厚基础,
等到白发苍苍,就会后悔自己年少时浪费了大好学习机会。
这首诗告诫我们:年轻时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