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木不折的前一句是什么(朽木不折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是什么么)

朽木不折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是什么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前几句是什么?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荡木不折的前一句是什么(朽木不折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是什么么)

朽木不折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是什么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前几句是什么?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全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木直
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
无恒安息。靖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
长於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於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
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山
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
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
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
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
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
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
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
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々之事者无
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
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
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
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
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
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
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
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
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
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
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口赞>。傲,非也;<口赞>,非也;
君子如向矣。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
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
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
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
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
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
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
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
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
“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
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
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
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
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
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
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
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前一句

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前一句是: 花开堪折直须折。
名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出自唐代诗人杜秋娘的《金缕衣》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wBhDWNepJJ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作品赏析: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www.souquanme.com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 “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搜趣网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句两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起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作为独立的诗篇一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唱了。

金石可镂的前一句是

关于学习持之以恒

金石可镂的前一句是锲而不舍。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拼音:qiè ér bù shě ,jīn shí kě lòu

释义:锲:刻。舍:舍弃,停止。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原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扩展资料

近义词:持之以恒

拼音: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词义:面对任何事情恒心对待;长久坚持下去。字意:持 :坚持,面对;之:代词,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来;恒:指恒心。亦作“ 持之以恒 ”。

出处: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意思是如果能从这三件事上下一番苦功夫,长久坚持下去,不到一两年,你的技术就会越来越精进。

用法:作谓语、状语;表示长久不变;褒义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持之以恒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什么意思啊!!!!!

急啊!!!!
劝学
1.《劝学》
荀子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 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 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异体“修”加三点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www.souquanme.com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 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忄昏〕〔忄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腾”中“马”换“虫”)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 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 ,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口赞〕。傲,非也;〔口赞〕,非也; 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简而不速。方其人之习 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飧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 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苦者,勿告也。告苦者,勿问也。说苦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 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 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 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谓之成 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人教课本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www.souquanme.com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批判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主张性恶论,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重视礼法的作用。
【荀子散文的特色】
《荀子》一书,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荀子的散文说理透辟,结构谨严,对后世影响很深远。
【关于《劝学》】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课文节选了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劝,是劝勉、鼓励的意义。
出自荀子的《劝学》
整句的意思就是: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