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迫降成功后说了一句话(《中国机场》获得好评 里面有哪些让观众心潮澎湃的瞬间)

川航迫降航班机组获什么“英雄”称号?6月8日下午3点,四川省、中国民用航空局成功处置川航3U8633航班险情表彰大会在成都召开。为表彰先进、弘扬......

川航迫降成功后说了一句话(《中国机场》获得好评 里面有哪些让观众心潮澎湃的瞬间)

川航迫降航班机组获什么“英雄”称号?

6月8日下午3点,四川省、中国民用航空局成功处置川航3U8633航班险情表彰大会在成都召开。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中国民用航空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川航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刘传健同志“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并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给予机长、副驾驶员和乘务组适当奖励。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319/B-6419号机执行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在成都管制区域巡航高度9800米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导致座舱失压,机组成功处置,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备降,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安全。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成功处置险情的川航3U8633航班机组和个人的决定》中说,在这次重大突发事件中,机组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反映出以刘传健同志为责任机长的机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超的技术水平、超强的应急反应能力和优良的职业素养,体现了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

来源:凤凰网

川航机长回忆迫降 当时飞机经历了怎样的惊

飞机大约飞行了一个小时,正处于万米高空,突然开始急速下坠。“持续了大概5到6秒钟时间,速度特别快。”曾俊说,当时乘务员正推着餐车在派送早餐,包括他和乘务员在内都被毫无征兆的下坠吓得不轻,不少乘客开始尖叫,机舱内行李架上的物品、餐盒撒落一地。
紧接着,机舱内的氧气面罩全部脱落,曾俊和其他乘客迅速拉起氧气面罩罩住面部。
曾俊还回忆称,飞机突然下坠后餐车失控,撞上一名乘务员。该乘务员迅速找到飞机尾部一个空位坐下,并戴上氧气面罩,“当时我就正好坐在她附近,听到她在喊腰很痛,受伤了。”
此外,飞机下坠后乘务员大声安慰乘客,“她说请大家相信他们,他们有能力、有实力安全落地。”
乘客骆先生,今年23岁,计划从重庆前往拉萨旅游,他介绍,飞机大概飞行了一个小时左右,事发时飞机一阵抖动,急降了一下,氧气罩也在随后降下,机舱内不少物品散落,“不少人都在叫,觉得糟了糟了,今天肯定完了,出大事了。”
骆先生介绍,安全着陆后,航空公司人员对乘客进行了安排、安抚,身体异样的乘客被送到医院治疗。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高压氧舱接受治疗的乘客主要症状为头晕耳鸣,但已有了好转。
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旋,飞机最终安全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下机后,现场来了很多救护车和警车,还有很多医护人员。

川航英雄机长做了什么事?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下文简称“川航”)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内飞行途中时,驾驶舱右侧玻璃突然破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低到零下四十摄氏度……在意外发生后,万米高空中,机组副驾驶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机组向地面控制台发出了“7700”信号(表示遇到紧急状况),紧急求助。

危急关头,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在自动化设备失灵情况下,依靠二十年飞行经验,手动操纵,于7时40分左右,成功让飞机备降在了成都双流机场,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整个备降过程前后仅仅20分钟。

一位民航业界专家闻讯,称赞川航本次备降“是一个奇迹”。

目前,川航、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等多方已展开详细调查。

空中惊魂

驾驶舱玻璃突然破裂 飞机紧急备降成都

14日早上,微博多个长期关注民航的自媒体相继发帖称,早上川航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内飞行途中时,驾驶舱的玻璃突然破裂,情况危急。

网帖附上了多张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出事客机的驾驶舱,一块玻璃已经不见了,在驾驶舱内部,控制台上的电子设备七零八落,已经不能正常使用。

14日上午,川航3U8633航班备降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了全国网友高度关注。记者在乘客提供的视频中看到,在机舱内部,盒饭散落一地,乘客座位上的氧气面罩也脱落了下来,乘客们纷纷戴起氧气面罩,空姐正在安抚大家。

网帖也称,在驾驶舱玻璃破碎后,机组副驾驶差点被强风“吸”了出去,衣服也被撕了个粉碎,飞机在降落成都双流机场后,可以明显看到轮胎已经瘪了。

14日上午9时许,川航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航班已于7时42分安全落地,旅客已有序下机休息。

随后,川航正换机执行成都至拉萨航班,预计旅客将于上午11时飞往拉萨。

官方发布

两名乘客受伤 民航管理部门介入调查

14日下午1点50分,川航再次发布官方消息称,航班落地后,旅客在工作人员引领下转至候机楼休息,并改签至3U8695成都至拉萨航班,该航班已于12时09分起飞。

其次,有29名感觉不适的旅客在川航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医院检查就诊。经初步检查,目前,一人因腰伤收治入院,一人皮肤擦伤,其余人员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对于网传“航班机长耳朵受伤”,川航也发布声明称,3U8633航班机长身体状况一切正常,正在休息。

其次,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正接受治疗,其余27名就诊旅客未见明显异常。

目前,川航、中国民用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等多方已展开详细调查。

乘客回忆

“感觉走了一趟鬼门关捡回一条命”

14日下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9名感觉不适的乘客正在医院就诊。53岁的内江籍乘客马先生告诉记者,意外发生之前,飞机正在平稳飞行,乘客也都在吃早餐。

“突然一声巨响,然后飞机极速降落,飞机舱内空气不够,我感觉呼吸都困难。”不过随后不到一分钟时间,飞机逐渐平稳下来了,降落在成都,乘客被送往医院。

另一位乘客曾先生表示,经历高空失压后,他的头部胀痛,妻子已经昏迷两次,目前还在治疗中。在医院内,一位刚从高压氧舱出来的乘客感叹:“真是感觉走了一趟鬼门关,捡回了一条命。”

乘客马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行共13人,是去拉萨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据他回忆,飞机遇险时,正好是吃饭时间,机务人员都在发放餐食,突然感觉飞机一直就往下掉,心里一片空白,空姐马上提醒大家,带好氧气面罩。

“在飞机机舱内,乘客们都按照空姐的指示戴好了氧气面罩,没有大喊大叫。”马先生说,后来感觉飞机慢慢稳定,不过自己接着就出现了头痛头晕的症状,但目前已经好多了。

川航机长手动操控平安备降

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也见到了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他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次遭遇:“很罕见,极其罕见。”

据他介绍,早上6点过,当飞机距离成都100-150公里左右时,没有任何征兆,一声巨响,驾驶舱右前方的玻璃就爆裂了,“副驾驶当时就被‘吸’了出去,半个身子都在外面。”

在玻璃爆裂后,驾驶舱内很快发生了失压,很多物品都飞了起来,很多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仪表盘也看不清楚。

“当时飞机的时速超过800公里,又在万米高空,空气非常稀薄,最严重的还是失压问题。”他说,失压会给驾驶员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首先是耳膜,然后温度会骤然下降到零下四十摄氏度,人体很快就会被冻伤。

“在发生爆裂后,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力操纵飞机,安全备降。”他说。

在飞机诸多自动化设备失灵以后,刘传健和副驾驶徐瑞辰只能依靠手动操纵飞机,甚至有段时间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好在发生故障后,机组第一时间向地面发出了“770搜趣网0”的信号,表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帮助。

“自动化设备失灵,给操纵飞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不过我飞行超过20年,这条航线KwdnsBNMB也很熟悉。”刘传健说,对于这种紧急情况,川航平时也组织过严密的训练,正是有了平时的训练,才能让他在危急关头,能够冷静处理危机。

从出现玻璃破裂到飞机安全备降成都,机组整整与死神搏斗了20分钟。

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舱外

“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了”

在医院病房内,3U8633航班副驾驶徐瑞辰正卧床休息,这是一名1991年出生的年轻人,目前身体和精神状况都比较稳定。

在飞机驾驶舱玻璃爆裂时,他就坐在驾驶舱右侧,爆裂的玻璃,就位于他的正前方。在玻璃爆裂的瞬间,在近万米高空中,强风把他的半个身体都“吸”了出去,好在他系着安全带,被拉了回来。

在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后,他才发现,自己的“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了”。

14日,不断有网上传言称,由于驾驶舱高空失压,副驾驶徐瑞辰的耳朵受到严重伤害,不过根据医院检查,徐瑞辰只是面部和胸部受到了一定擦伤,听力并没有受到影响。

对于记者的提问,躺在病床上的徐瑞辰能听清楚,回答问题也很有条理,身体并无大碍,“目前来看,没有影响到我的听力,希望大家放心。”

14日晚,经历了一场“空中危机”后,整个机组的情绪比较平稳,机长刘传健再三强调,航班成功备降,他要特别感谢包括副驾、空乘在内的全体9名机组人员,正是大家的通力合作,才保障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民航业内人士:

本次备降是一个奇迹

一位民航业界专家告诉记者,根据已公布的信息分析,机组先发现玻璃上有裂纹,接着玻璃马上就碎了,很有可能是因为玻璃老化,也有可能是因为固定螺丝丢失或失效。

民航飞机高度大概九千八百米,三万两千多英尺,在这个高度下,极度低温、极度缺氧,并且有强风、强噪音的干扰,这种环境下,人类大概几秒钟就会失去意识。

他分析说,一般来说,在飞机正常失压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戴上氧气罩,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但像今天这种情况,玻璃破损后,驾驶员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去戴氧气面罩,强风就已经来了。

他说,在驾驶舱飞行管理组件完全失效、无法自动驾驶的情况下,机组只能完全靠最原始的方式——用一块备用仪表,以人工导航的形式来驾驶飞行。“这对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操作技术要求特别高。”他认为,在自动化设备失效、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机组依然将飞机安全降落,“真的是一个奇迹”。

对话川航“英雄机组”

“当时飞机的时速超过800公里,又在万米高空,空气非常稀薄,最严重的还是失压问题。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力操纵飞机,安全备降。”

——机长刘传健

给川航机长"世纪迫降"点赞 但别忘了问个"为什么"

不管是哪一搜趣网种原因,为何在飞机的例行检查中未能检测出问题?或者说,在相应等级的飞机检修中是否该进行前风挡玻璃的检测(比如老化程度)工作?

昨日早上,由重庆经停成都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在重庆起飞后没多久由于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飞机于7时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119名乘客平安落地。

事故未造成乘客伤亡,自是万幸。舆论一边倒地盛赞机长刘传健处置得当。这次航空史上罕见的事故,是飞机驾驶员“平时训练都不会考虑训练如此大难度的操作”。川航飞机为何就发生了?

据媒体报道,执飞该航班的飞机是空客A319-100,川航于2011年购进该架飞机。截至目前共使用19912小时,最近15日无维修记录,破裂挡风玻璃系原装。空客公司已派出专家组前往成都配合调查事故原因。

有资深机长解释,出现风挡玻璃破裂的原因有多种,航材问题,比如劣质风挡航材;螺丝问题,不合格的螺丝,或者不合规格的螺丝;风挡加温故障;风搜趣网挡老化;外来物撞击;其他原因等。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川航该飞机风挡玻璃破裂的原因可排除设计缺陷、人为和老化原因。虽然该飞机在空客天津厂总装,但所有材质的标准都是一样的,也基本可以排除航材的劣质问题。毕竟该架飞机已经飞行了近2万小时,此前并未出现同类事故。

比较可能的原因就是装配不当,比如玻璃、螺钉、装配时存在的预应力等,同时遭遇高空内外十倍的压差最终导致前风挡玻璃两层出现同时破裂的罕见现象。

问题来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为何在飞机的例行检查中未能检测出问题?或者说,在相应等级的飞机检修中是否该进行前风挡玻璃的检测(比如老化程度)工作?有资深机长推测,民航局或可能提出相应标准,以进一步规范飞机检测工作。

对于川航来说,这也是其需要对此次有惊无险的事故向公众,或者说向他的乘客交代清楚的核心所在。不管哪种原因,事故毕竟对于这119名乘客来说都是一次不同凡响的经历,而且,也是差点酿成重大伤亡。

其实,此次事故未能造成乘客大伤亡,除了机长刘传健个人的能力能够应对之外,还有“天公作美”之因。刘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天气帮了很大的忙。今天早上几乎无云,能见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随降雨或者天气状况不好的话,后果无法预料。”

对于川航来说,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如何举一反三,而不能总是停留在航空事故排行榜的“前位”。2017年,川航因为多起不安全事件被民航西南局行政约谈。早在2005年,民航总局首次公布航空公司运输飞行事故征候“排行榜”时,川航即位于该榜(第一季度)榜首,事故征候率是国内其他航空公司的至少两倍。

这或许搜趣网更值得深思。

川航客机事件的思考,为什么说他们是英雄

一.事件概述

2018年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公司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飞行至9000多米的高空进行巡航时,驾驶舱玻璃突然出现爆裂,驾驶室失压,气温迅速降到零下四十多度,大部分仪器出现失灵,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航班机长刘传建挺身而出,依靠自身高超的技术和专业素养,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迅速的反应速度,在民航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最终于上午7时42分成功安全降落在四川双流机场,机上119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备降过程仅仅用了20分钟。这短短20余分钟的手动备降,也被称为中国航空史的“史诗级备降”。

二.公关评价

在这次川航飞机玻璃爆裂,飞机不得不备降的事件中,川航的危机公关做的十分出色,并且成功的将本次危机转化为机遇,提升了公司品牌知名度、公众信赖度以及公司形象,给予了广大群众一个良好的印象,实现危机化解与处理。

本次危机处理的闪光点如下

1.事件处理及时性,在飞机在巡航高度发出预警后,地面塔台工作人员开始紧急安排飞机备降事宜,同时,川航工作人员也开始进行事件处理,在飞机成功备降后,在一小时之内发布共官方微博说明情况看来,并指出所有乘客安全,并在最短时间内更换航班,保证旅客出行;后续关于该事件的报道也在及时跟进,针对不同问题做出及时回答;

2.坦诚相对,没有隐瞒,在事情发生后一小时左右公布事件,选择公开此次危机而不是被其他媒体或个人报道,掌握住事件的解释权,防止被媒体歪曲报道;

3.及时展示机舱,保证公众知情权,本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驾驶舱玻璃爆裂,因此及时放出机舱图片,展示此次事件是意外原因,打消公众疑虑,保护公司形象。

4.抢占舆论高地,公司高层以及相关领导视察,展现出公司对于该事件的重视程度,并且对于员工身体的关心展现公司温情的一面,体现公司文化;

5.及时公布整修信息,在事件发生后,川航第一时间对相同批次和同一类型飞机进行集体检修,并在网上公布,体现对事件的重视,以及杜绝同类事件的目标;

6.突出宣传机长光辉事迹,通过宣传事情的紧急性和紧迫性,备降的难度,展现出机长刘传建的高超水平,将其塑造成英雄,转移公众注意力到机长对于此次备降的经验和从容应对上面,展现公司对于驾驶员的严格把关,展现公司的业务能力;

7.引导舆论走向,展示副机长制服,另一方面展示当时事件的紧急性,情况的恶劣性,突出机长的英雄行为 ,将公众注意力转移到机长的临危不惧和对机组成员的身体担忧,使得自身承受压力下降;

8.与媒体保持一致性,塑造正面形象,通过与熟悉的公众媒体进行宣传,突出体现公司实力和事件的突发性,通过对比机长的反应,体现川航的实力水平;

9.转移公众注意力,事件发生后,川航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将公众注意力转移到机长刘传建的操作水平、机组成员的能力和遭受事件的突发紧急来转移公众视线,将安全危机转移到公司实力,从而减少了公众指责。

但是事件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安全检查不到位,前期的安全检查存在问题,给事件发生提升了几率。

2.部分舆论转移用力过猛,公司高管在医院大声怒吼医生,虽然体现对员工重视,但是另一方面也展示公司转移公众注意力的迫切。

3.安全检查不公开,对于事故原因解释不清或过于简略,公众对于事件原委缺乏认识,对于川航仍然存在担忧。

三.我的做法

1.提前做好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2.发掘事件中闪光点,对于事件中的闪光灯进行突出报道,转移公众注意力。

3.及时公布原委,尽全力打消公众疑虑,减少对企业的不信任。

4.选择熟悉的媒体企业进行舆论引导,减少事件向着错误方向发展。

5.做好应急预案,针对公司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不同的应对方案,减少突发事件的慌乱。

四.总结

在做好危机公关,以下几点是关键:

1.及时有效处理问题,以免公众质疑和事件发酵成无法解决的问题;

2.遇事临危不惧,减少慌乱而产生的错误,做好应急预案,在危机出现时做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3.做好舆论导向,引导舆论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或者维持不变,减少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4.与媒体进行有效沟通,防止信息失真,减少对公司的不利影响,选择熟悉的媒体进行报道,提升公众认识;

5.言语简练,公告做到解释清楚即可,以免言多必失;

6.尊重公众想法,及时坦诚事件原委,满足公众知情权,并通过自身举措减少公众疑虑;

7.做好危机公关,想办法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提升公司知名度。

川航机组史诗级壮举,人类航空史上还发生过哪些奇迹?

除了近日在川航上演的航空奇迹,在短暂的航空发展过程中,也发生过许多次十分惊心动魄的航空奇迹。

电影《Miracle Landing》(中文译名《九霄惊魂》)是由真实航空事故改编的一部电影。1988年,一架从夏威夷飞往檀香山的波音737客机,在爬升到航空飞行高度时,只听到一声巨响——飞机客舱上方的天花板在强大的气压下不翼而飞,这辆飞机变成了“敞篷飞机”。

在七千多米极度缺氧、极度严寒的高空中,机组人员和乘客只有依靠座椅上的安全带,将自己牢牢固定在座位上,避免被大风吹走。机长是一位具有8000小时驾驶经验的驾驶员,大家都以为机长已经遇难了,害怕地向上帝祈祷自己可以平安着地,而此时的机长她正在紧急操作飞机迫降。

最后,这辆“敞篷飞机”,只有一名空服人员不幸遇难,其余80多名乘客与机组人员成功着陆。

2006年从韩国济州岛飞往首尔的一辆客机,在飞行途中遭遇了雹暴,飞机的机鼻被打落,自动导航与雷达等系统在雹暴的强力冲击上通通失灵,驾驶室的玻璃也被打碎,机上两百多名乘客上演了一场惊魂的飞机迫降,由于驾驶室的玻璃破碎,看不清前方的路况,驾驶人员只好通过驾驶室两旁的小窗观察窗外情形,手动操作驾驶杆控制飞机降落。

还有2010年由美国飞往南美洲的波音737客机,在空中被雷电劈中,断成了三截,所幸的是,飞机是在迫降途中被雷电劈断,飞行高度不是太高,成功迫降到地面上,机上只有一名乘客病发去世,其他乘客无重大伤亡。

再说说这次的川航迫降事件,驾驶舱是一架飞机中最重要的地方,在驾驶舱挡风玻璃脱落的情况下,驾驶员还能镇静地驾驶飞机迫降,安抚机上乘客,不仅需要丰富的驾驶经验,还需要非常大的魄力和勇气。

特别是在机上乘客躁动不安时,空姐大吼的那一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迫降地面”,太值得为她们点赞了!

我是林若可,若您喜欢我的文字,请给我点一个小小的赞~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