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温暖后一句是什么
融化心中的寒冰。在这一句中太阳带来无限的温暖,汉字是温暖,融化心中的寒冰,给人一种万物复苏的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
是个四字词语太阳后面是什么
你好,太阳依旧,太阳升起,太阳底下,太阳平西,太阳西沉,太阳高照,太阳晒黑,太阳落山,太阳下山,太阳出来,太阳好大,太阳光芒,太阳当空,祝愉快!
汉字是基石累气雄伟的山峰汉字是什么什么汉字是什么什么?
汉字是什么示例如下:
汉字是基石,垒起雄伟的山峰
汉字是山峰,托起火红的太阳
汉字是台阶,带我们走向新的高度
汉字是太阳,照射整个世界万物
汉字是基石,垒起雄伟的山峰
汉字是山峰,托起火红的太阳
汉字是台阶,带我们走向新的高度
汉字是太阳,照射整个世界万物
中国汉字的来历
中国有汉字,但是汉字是怎么来的呢?大家写一写它的来历吧!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说文解字》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迸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元命苞》则说,仓颉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
然而,《尚书孔传》和《拾遗记》则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文籍也在他那个时代兴起,这显然要比黄帝时代早得多了。
在疑古思潮的影响下,《经学六变记》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手制定的。幸好此书流传不广,而且用—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甲骨文韵设现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酌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
随着仰韶文化陶器记事符号的发现,不少专家认为那是具有汉字性质的符号。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确实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陶符等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炅山或斧、锛、旦等,于是人们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然而,平心而论,现有陶符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汉字起源于陶刻符号的结论似乎过早,不过陶刻符号的发现和释读,毕竟使人们看到了解决汉字起源问题的曙光,人们寄希望于有更多的出土资料和更多的研究成果。
探秘中国汉字
100多年前,一撮龙骨中发现了甲骨文,这就是已经发展成熟的三千多年前的汉字。与汉字并称为世界三大古文字的埃及圣书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消亡,唯独中国汉字生生不息延续至今。汉字传承了数千年,从古代汉字到现代汉字,在不断的演变中也实现着其生命的超越。如今,面对我们已经熟悉的汉字究竟有何秘可探?
要想破解汉字,就要知道汉字的始意,也就必须找到识别最早的字形。如 “自”的现代字形好像和眼睛有关系。有人说“自”像眼睛加上一撇眉毛。但“自”的甲骨文是鼻子的象形,鼻子是呼吸的外在器官,我们先人认为气是生命之本。而气息一旦受阻,人的生命就会有危险。就是今天,人们试探某个人死没死,还沿袭古老的方式,手放他鼻孔处,看有没有出气。所以,像呼吸一样正常的状态就是“自然”的本意。而“自然”所引发出的多么高深的哲学思想,都是在追求人的一种正常舒服的状态,这也是自己的生命状态,他人无法模仿替代。“自从”、“自由”、“自己”、“自然”的来历及与“自”相关的字。
破解汉字对重读汉文经典的意义,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对于王勃这联诗我们都通晓:“只要四海之内还有一个知己朋友,虽然远隔天涯,也好似近在邻居。”你如果知道其中一个字“存”的全部,再读此联诗,其意境就和原来不同。“存”现在发现最早的字形由“才”和“了”构成。“才”指草木初生,“子”指人的初生。人见幼小总生爱怜之心,所以“存”本义是“牵挂、相念、思恋、恤问”等意思。再看这联诗,“存知己”,“有”知己和“思念”知己,诗的意境有天壤之别。正因为相互思念,双方可洞穿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距离,心神相通,“若比邻”。
从上面例证可以看出,重识汉字,能使经典重读出“新”意。其实是原有的旧意,只是因为我们对汉字识得不全面,不深刻。而要全面深刻地识别汉字,离不开分析研究汉字最早的字形。
那也就是说其他90%多不是象形文字,但是它尽管那90%多不是象形字它都是以这个百分之不到十的象形字为基础的,所以说,人们要概括汉字,基本上都说是象形字。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刚才我说的这个字,自己的“自”它像个什么,有人会说了它像目,上面带一撇,这一撇有人说了可能指的眉毛,那么如果是个目又带一个撇,这个字形和我刚才说的那几个字义,自然、自己、自由、自从它有什么关系?到底它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作为汉朝的一个文字学家许慎,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汉字学家,他也解释不清楚,为什么,因为就是这个字形它离我们老祖宗所创造的最早的字形怎么样呢,有变异了、有改观了。那么,如果我们要想找到最早的字形,那就得怎么样呢,去找古字,这个现象非常有趣,在上个世纪初,我们知道,甲骨文挖掘出来了,在河南殷墟。
我们回到刚才这个主题,我们说了,这个是“自”,那么最早的字形是什么样子的呢,甲骨文是这样的,我们说它是象形字,按照现在说是目,目指眼睛,这一撇,好像是眉毛,实际上我们知道了古字形以后再看这个,根本不搭界。我估计有点生活经历,观察敏锐的人会发现,它实际上像的是什么,像的是人的鼻子,我们看,自己的“自”它为什么用鼻子来象形,这有什么道理,实际上我们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已经隐含了很多的思想在这里头,比如说,我们先人知道,最根本的人是什么呢,是气,而鼻子是什么呢,是呼吸的器官,实际上呼吸器官还包括肺、还包括气管,但是在外在显示出来的是鼻子。我们现在有人看电影、看电视还知道,当这个人生死不明的时候,把手放在他的鼻孔上探探他有没有气息,于是乎,我们可以推想,当古人用鼻子来象征自己的时候,我们看,直到今天还有人谁呀,我,指自己的鼻子,那么他不过象征的就是说我有气,我是活着的,我是有生命状态的。可见,就是甲骨文的发掘,就是古文字的发掘,确实为我们今人跟古人怎么样,搭了一个桥,使我们能够走向古人的内心,去探秘他们到底想的是什么。
我们再看这个字,这个是“打”,打人的“打”,目前发现,最早的字形就是小篆,小篆跟现在的楷书差不多,一个手一个丁,一个手加一个丁它组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今天关于“打”,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是26种意思,《汉语大字典》是29种意思,有一个语言学家叫陈原,他写了一篇文章叫《神奇的“打”》,为什么神奇呢这个“打”,我们看,当我遇到我SNKXTa的仇人,我给他一拳,这是跟他有矛盾,可是,我们说打他,可是,我们还这么用打,我和老李打成一片,这个打成一片,不是指我跟他打架打成一片,而是指我跟他关系太好了,这也是打。还有,我们现在出门,今天有很多朋友就是这么来的,举手干嘛呢,打的,我们也没去打这个汽车,为什么叫打的,再有我们在座的有很多女同志,现在一般人不玩这个了,但是,过去女同志这个都是自己织,当时不叫织毛衣,叫什么“打毛衣”。我们拿起电话叫打电话,再有我们回忆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去买酱油、买醋、买酒叫“打酒”,等等这些意思它跟这个字形有什么关系呢,一个手一个丁,所以陈原说了这么一句话“汉字神奇,就打这么一个字形包含那么多的意思,但是里面却不见得统一。”那么我们要研究古人他造这个字,他到底凭什么,而且他凭什么又能引申出这么多意思来,当然我们可以说,汉字这个字形造出来以后,就像一个载重汽车,它随着往我们这儿越来越靠近,它载的重量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在刚刚造出来的时候,它已经要承载着一些货物,也就是信息,这个是最根本的,最原始的。那么为了解“打”这个字,我下了很大工夫,原来我对这字也没太看重,只是我有一个朋友在人民大学教书,他当时是给外国人,加拿大人,印度人,英国人,讲汉语,他说这些外国朋友想不明白这“打”,而且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一个字形能有那么多很冲突的意思,说让我讲讲,这我才对它进行了研究,那么我研究汉字其中有一个方法,就是还原,这个字形它是两个部件构成一个手一个丁,还原到最远古的时候,www.souquanme.com我们想像我们的先人拿这个象征什么,当然,这得有一定的状态,那么进入状态以后,我想到了,也就是说,我们先人是拿着一个东西把一个钉子,当然过去的钉子,也不一定是金属的,有可能木制的,也有可能石制的,揳进去一个物体里头,比如说树木、比如说土,那么这样的话,刚才说了所有的意思,都能够通过这个动作还原出来,我们可以看,我们按现在的动作来看,假如你拿个锤子打这个钉子,第一个动作是什么,是举,第二个是挥,第三个是击,第四个是进入。那么我们想想一个打字不过是人四个动作,给它概括出来了这样的字形,如果你不还原你不知道有这四个动作,当然得分解出来了,你怎么可能知道这个“打”能分解这么多的意思呢。那么现在我们看吧,刚才我们说“打”所有的意思都可以被分解为这四个动作,打毛衣是指什么呢,进入;打酒、打醋,现在是液压的,当然现在连液压都不用是桶装的,进入了;和谁打成一片,是进入;最开始打电话是跟打电报过来,打电报等于手要敲击,也就是说我们解了这个汉字,最早的字形和最早的字义我们怎么样呢,也就明白了,那29种意思,或者说《现代汉语词典》,所说的26种意思都有根据了。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这个字是而且的“而”,这个而且的“而”,我们知道,现在至少有四种语义,但有两种是最重要的,第一种是什么呢,是递进,比如说,孔子《论语》第一句话在座的可能都知道,叫什么呢?“学而时习之”,那么这个“而”它是起一个递进的作用,第二个是转折,那么这个递进和转折当然在现代汉语里头它不是实词,是指虚词,但这个虚词这个语义怎么来的呢,跟这个字形也有关系,那么也是经过前人的考证,在殷墟挖掘了甲骨片上发现了这样一个字形,完了再跟许慎说文解字对照觉得这个就是我们今天的“而”。这是什么象形呢,是人的胡子的象形,我们看是不是挺像的,当然这个字形有很多种。我们看一下,这个字我就不写了,汉字有一个“耍”,“耍”上面是而底下是女,那么过去古代男人是要留胡子的,而且这个字里面它体现出了一种对女性的不尊重,用胡子挑逗女性,叫耍。还有一个字一个而这边是一个寸,也有的是个立刀,为什么呢,因为过去中国古代如果你犯的错不是特别大,就把你胡子给剃了,这是可以承受的,所以叫“耐”。但是这个“而”和递进和转折它有什么关系呢?为这个字我也想了好长时间,怎么也想不明白,当然你可以简单地比附,胡子软,好转折,那么递进呢?往往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不硬想了,把这个放一放,去看别的书,有一天突然我在王夫之也叫王船山的《说文广义》里头发现他解这个“而”,这段记录太珍贵了,因为除了他记录别的地方我没有发现,也就是说,我们先人除了管人的胡子叫“而”,也管鱼的鳍叫“而”。鱼,我们知道有腹鳍、有背鳍,有胸鳍有尾鳍,像小翅膀似的,这个确实特别像胡子,那么我们先人也把鱼的这个东西叫“而”,但是很多字典很多辞搜趣网书没有这个解释了,那么现在我们就能想明白了,当鱼要奋进的时候要怎么样呢,使劲拨剌一下它的鳍,当鱼拐弯的时候怎么样呢,尾鳍拨剌一下,这样“而”的转折和递进的意思就想得明白了,它原来是跟鱼的鳍是有关系的。
我们再看一个字这个字我们都知道,是音乐的“乐”,那么这个字形它和我们今天听的音乐有什么关系,这个字还有个读音,叫什么呢,叫乐,它和我们今天的快乐又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到了最古的字形就明白了。这个是甲骨文的字形它是个象形字,像的是什么呢?像的是个乐器,有的说是架子上架的各种鼓,有说是木架子上崩的丝弦,这都无所谓,但肯定一点它像的是什么,像的是乐器,那么现在我就明白了,那么原来这个乐器的“乐”这个字最早它就是什么呢?乐器的象形,那么它这出了声叫什么呢?叫乐,它出了声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快乐,怎么样,这一个字形它包含着三个意思,全有了,当你不知道字形光看这个,想不明白。
那么现在,我估计大家会有一个问题,你这么做是什么目的呢?你这么琢磨汉字是什么目的呢?当然可以说一个最简单的目的是满足我的好奇心,因为我对汉字始终有一种神秘感,好奇,但光这个够不够,如果光是好奇,光是满足自己对汉字的这种神秘感,远远不能构成我对汉字研究的动力,这里头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我想解读中国的古典文化,在我看来我们中国的文化昆仑,真正的文化昆仑是在先秦时代,那个时候是我们国家文化最灿烂的时代。
有人可能又问了,很多人老人,我们的先人,早把这些字给注解了,你按照他的注解去读古书不就完了吗,但根据我的研究,我发现,往往一个著作,一个词语,它有不同的解释,而且有些解释怎么样呢,还是对立着的,那你说你听谁的,那我这个时候,就干脆谁的都不听,我听古人的,我去寻找古人的足音,看看他们当时造这个字是怎么想的,比如说,我刚才说了孔子《论语》的第一句话,叫“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三句话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我们先看第一句话,第一句话,我最早知道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你们是做学生的嘛,“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要经常复习功课是很快乐的,所以我觉得孔子这句话特别地平常,因为我同时也研究老子,我觉得老子太棒了,老子《道德经》第一句话在座的肯定都知道,“道,可道,非常道”那多悬,孔子这句话太平常了。那么当我对古文字有了研究以后,我再重新看这段话,我发现过去我把孔子看低了,比如说,我们先找一个字“学而时习之”的“习”字,特别简单,这是最早的字形,甲骨文,跟今天的繁体字特别像,这个“习”字上面是羽毛,下面是日,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它最先表示的是老鹰的小孩,也就是小鹰在干嘛呢,在学飞,每天在学飞,那么也就是说,他所引申出的第一个意思,不是复习功课是做事、是实践,那么现在我们再看孔子这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学”我们都知道,或者模仿,或者接受,我学了我接受了,刚才我们说了,这个“而”是递进的意思,更要什么呢,习之,更要去做,它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恰好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命题,知行合一,你只有学了你去做你才是快乐的。
我们由先秦来跳到初唐,初唐有个诗人叫王勃,王勃有一首诗在座的肯定知道,我只说两句,这是送杜少尉去四川当官去,有这么一句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估计像我这种年龄的人对这些话会更熟悉,因为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有一首歌,那时候谈我们中国跟阿尔巴尼亚的关系,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讲这个,因为阿尔巴尼亚离我们很遥远。这首诗,我们先解一个字,存,这个“存”字,这个海内存知己,在《唐诗百话》里面,《唐诗的百话》的作者是施蜇存,有点岁数的人知道这个人,活了90多岁,他是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之一,又是一个小说家,又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批评家,在华东师范大学教书,他《唐诗百话》里面解这个海内存知己,说什么呢,海内有我的知己,就像街坊邻居这么一样近,我为什么取施蜇存的解释呢,因为他的名字里面有一个“存”字,但是这个老先生对“存”字却没有解透,这个存最早的字形这边是个才,这是个子,才表示小树苗,小花小草,刚刚长出来,子表示小孩,那么当人看到了小树苗,小花小草,又看到了小孩,人首先产生的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是爱恋的感觉,怜惜的感觉,那么这个实际上才是存的最本的意思,最根本的意思,最早的意思。接着引申出什么呢,由爱引申出思念,那么我们再看这首诗,还是这一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我思念我的知己,他就像街坊这么近,正是这个思念才使得这个空间怎么样,一下缩短了,就像街坊一样这么近。我们看看由于对这字解释不同,一个是有,一个是思念,那么这联诗的语境怎么样呢,也是天壤之别。
我们又由唐朝再折回到先秦时代,先秦时代有一个大哲学家也是一个大文学家,在座的肯定知道,庄子,一般把他跟老子搁在一块,说老庄哲学。《庄子》里面在《养生主》有一个寓言,讲的是《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前面怎么复杂,我不说了,我只说跟这个字有关的,叫“奏刀”,有印象吗,叫“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我们先有个印象,对庄子这段话。我们抛开庄子这段话,我们想这个字“奏”有什么语义,最近电视里面,播皇帝的戏比较多,常用的字,“奏折”。好我们摆脱掉皇帝,我们看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说我们去看音乐会,音乐会有一个人在弹钢琴,我们叫什么呢?叫钢琴独奏,但最准确的动词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弹,为什么不叫“钢琴独弹”呢?还有一个人拉小提琴,最准确的动词应该叫拉,最准确的动词应该是拉,应该叫什么呢?“小提琴独拉”,但如果在音乐会一个主持人这么报幕的话,底下会怎么样,笑场。小提琴独奏,五个铜管乐器在一块吹,准确的动词叫什么呢,“木管五重吹”,你要这么报幕也是,人笑翻了,得叫什么?木管五重奏,可见“奏”这个字不一般,人们宁可舍去跟它最准确的这些动词,吹、拉、弹、唱,而用“奏”这个字,说明它里面有东西,有什么东西呢,我们先人创造的这个字形是这样的,这是甲骨文,经过前一代人破译,它表示的什么呢,这是手的意思,两个手,这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它象征性的,头上戴着饰,比如说孔雀毛什么的,底下也带着饰,比如说孔雀尾,在干嘛呢?在唱歌跳舞,载歌载舞,如果大家熟悉中国历史的话,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个文物,青海出土一个陶盆,搜趣网盆里面有画,画里面一些人手拉手,在跳舞,特别像今天的芭蕾舞,就一堆人,或一群人在一块,载歌载舞,载歌载舞干嘛呢,祭天、祭地、祭祖宗、祭丰收,也就是说,这个“奏”我们先人用这个字形它表示的人在一块进行的一种仪式,这个仪式要唱歌要跳舞,有的时候还要朗诵,还要奏乐器。那我们知道了这个字形表达的是这个意思,我们再去理解,比如说,奏折,就好理解了,因为奏这个行为方式是怎么样呢,是朝上的,当然,也有平视的,比如说,我们刚才说在音乐会,它这个“奏”字它体现了什么呢?体现了台上的演出者,和台下我们欣赏者,构成了一个循环圈,这是欣赏音乐,欣赏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氛围。我们现在回到庄子的《庖丁解牛》,庄子的《庖丁解牛》这“奏”很多人的解释叫进刀或者到运刀,可是,我在查了所有的字典,关于奏的语义其中一个意思就是什么?就是进刀或运刀,而据的例子就是庄子的《庖丁解牛》,奏刀运刀的意思只有庄子用,后来的人全都没有用过,什么道理,是人们不知道这个字有什么意思吗,不是,我以为,是很多人对奏这个字在《庄子》这里的用法没有理解透。这里头就必须得还原,还原到“奏”最原始的意义,那么现在我们想吧,庖丁奏刀,“騞然”,它这个刀在怎么样呢,牛的筋骨之间的游动出现的声音,而不是牛的叫声,最后是怎么样,牛都不知道自己它就死了,然后,文惠君说什么呢,技艺太棒了,就今天的话“盖了帽了”。那我们想一想,一个进刀,和一个奏刀,把这个解牛当做一个仪式,当做一个艺术品,当做一个艺术活动,我们来去解牛的话,它才能够进入到一种审美状态,实际上庄子拿它当寓言,不是真正的讲宰牛的事,因为他的总标题叫什么呢,《养生主》,是说人怎么在人世间活下去,正好,如果你们说我这臆想的话,但是,庄子后面几句话,为我做注了,他后面说的什么呢?这个“莫不中音”,这个“音”不是音响的意思,是音乐的意思,一句话是“合于桑林之舞”,“桑林”是什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曲的名字,后一句什么呢,“乃中经首之会”,“经首”是什么呢?也是中国古代的曲名和舞名,这两合在一块,我们看看庄子他用的这个奏什么,既有前面又有后面的结果,结起来多么的吻合。那么也正是对这个“奏”字的解释不同,使得我们能区别出一个是什么呢,一个是屠夫,一个是审美大师。
我们再看一个字,这个字是毅力的“毅”,这边是最早的字形是个金文,孔子《论语》里面有句话,叫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个“毅”怎么理解呢?按照今天的字形,底下我们都知道这个字念豕,豕是什么?是猪的意思,这个字形是我们今天的辛,辛辣的“辛”,辛是什么东西?辛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这个刑具很细,很锋利,又可以剌人,可以把人耳朵割掉,又可以在人脸上刺字,不是有这么一个刑吗?叫“黥首”,就在你脸上刺字,辛就是这个刑具。那么我们想一想,“毅”这个字,猪加上这个辛,我们先不看这半边,它表示什么呢?过去的猪,有两种,一种是什么搜趣网,圈养的家猪,还有一种是什么?野猪,也有叫豪猪,野猪怎么样呢?后脊梁上的毛或者叫鬃,特别锋利,很尖、很硬,当然如果我们养家猪,尤其是像公的种猪的话,这个毛也很锋利,能把人手给扎透了,那么它表示什么?什么叫毅力?而且最早的字形没有这个,它是指猪的毛,尤其是后脊梁的毛立起来了,猪在什么情况下毛才立起来呢?想一想很明白,很顺当的时候,不会的,肯定是遇到了危险,比如说遇到了比它更强大的野兽,或者说遇到了它的同类要争夺一个异性,它立毛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是自卫,第二是进攻。可见,这个“毅”我们这么看就能够感到它的内涵了,内涵是什么,是在困境当中振作起来,后来又加一个,这个是一回事,这个是手拿棍子在敲打、在赶这个猪,它指什么呢?就是指有外在的因素来逼迫这个猪,让这个猪毛立起来,让这个猪奋进,这是毅的本义。我们回头再看看,孔子这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那就是作为一个士就是属于高等的人了,你必须要有毅力,现在我们讲毅力,你必须怎么样呢?要经常把自己放在什么呢?困境当中,也可能你是顺境,但你得想到自己在困境当中,为什么?因为任重而道远,你没有毅力你是坚持不下去的。
我们看,我刚才解了孔子,还有庄子,只是因为对这几个字,解释不同,注意,这个不同不是我故意的要跟现代人的注解不一样,而是我要寻找我们先人他挖掘这个字、他创造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我们发现我们先人的著作,里面包含着那么多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理解不到的,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我研究汉字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了读通我们的经典。
《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说文解字》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迸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元命苞》则说,仓颉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
然而,《尚书孔传》和《拾遗记》则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文籍也在他那个时代兴起,这显然要比黄帝时代早得多了。
在疑古思潮的影响下,《经学六变记》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手制定的。幸好此书流传不广,而且用—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甲骨文韵设现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酌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
随着仰韶文化陶器记事符号的发现,不少专家认为那是具有汉字性质的符号。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确实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陶符等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炅山或斧、锛、旦等,于是人们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然而,平心而论,现有陶符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汉字起源于陶刻符号的结论似乎过早,不过陶刻符号的发现和释读,毕竟使人们看到了解决汉字起源问题的曙光,人们寄希望于有更多的出土资料和更多的研究成果。
探秘中国汉字
100多年前,一撮龙骨中发现了甲骨文,这就是已经发展成熟的三千多年前的汉字。与汉字并称为世界三大古文字的埃及圣书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消亡,唯独中国汉字生生不息延续至今。汉字传承了数千年,从古代汉字到现代汉字,在不断的演变中也实现着其生命的超越。如今,面对我们已经熟悉的汉字究竟有何秘可探?
要想破解汉字,就要知道汉字的始意,也就必须找到识别最早的字形。如 “自”的现代字形好像和眼睛有关系。有人说“自”像眼睛加上一撇眉毛。但“自”的甲骨文是鼻子的象形,鼻子是呼吸的外在器官,我们先人认为气是生命之本。而气息一旦受阻,人的生命就会有危险。就是今天,人们试探某个人死没死,还沿袭古老的方式,手放他鼻孔处,看有没有出气。所以,像呼吸一样正常的状态就是“自然”的本意。而“自然”所引发出的多么高深的哲学思想,都是在追求人的一种正常舒服的状态,这也是自己的生命状态,他人无法模仿替代。“自从”、“自由”、“自己”、“自然”的来历及与“自”相关的字。
破解汉字对重读汉文经典的意义,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对于王勃这联诗我们都通晓:“只要四海之内还有一个知己朋友,虽然远隔天涯,也好似近在邻居。”你如果知道其中一个字“存”的全部,再读此联诗,其意境就和原来不同。“存”现在发现最早的字形由“才”和“了”构成。“才”指草木初生,“子”指人的初生。人见幼小总生爱怜之心,所以“存”本义是“牵挂、相念、思恋、恤问”等意思。再看这联诗,“存知己”,“有”知己和“思念”知己,诗的意境有天壤之别。正因为相互思念,双方可洞穿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距离,心神相通,“若比邻”。
从上面例证可以看出,重识汉字,能使经典重读出“新”意。其实是原有的旧意,只是因为我们对汉字识得不全面,不深刻。而要全面深刻地识别汉字,离不开分析研究汉字最早的字形。
那也就是说其他90%多不是象形文字,但是它尽管那90%多不是象形字它都是以这个百分之不到十的象形字为基础的,所以说,人们要概括汉字,基本上都说是象形字。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刚才我说的这个字,自己的“自”它像个什么,有人会说了它像目,上面带一撇,这一撇有人说了可能指的眉毛,那么如果是个目又带一个撇,这个字形和我刚才说的那几个字义,自然、自己、自由、自从它有什么关系?到底它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作为汉朝的一个文字学家许慎,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汉字学家,他也解释不清楚,为什么,因为就是这个字形它离我们老祖宗所创造的最早的字形怎么样呢,有变异了、有改观了。那么,如果我们要想找到最早的字形,那就得怎么样呢,去找古字,这个现象非常有趣,在上个世纪初,我们知道,甲骨文挖掘出来了,在河南殷墟。
我们回到刚才这个主题,我们说了,这个是“自”,那么最早的字形是什么样子的呢,甲骨文是这样的,我们说它是象形字,按照现在说是目,目指眼睛,这一撇,好像是眉毛,实际上我们知道了古字形以后再看这个,根本不搭界。我估计有点生活经历,观察敏锐的人会发现,它实际上像的是什么,像的是人的鼻子,我们看,自己的“自”它为什么用鼻子来象形,这有什么道理,实际上我们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已经隐含了很多的思想在这里头,比如说,我们先人知道,最根本的人是什么呢,是气,而鼻子是什么呢,是呼吸的器官,实际上呼吸器官还包括肺、还包括气管,但是在外在显示出来的是鼻子。我们现在有人看电影、看电视还知道,当这个人生死不明的时候,把手放在他的鼻孔上探探他有没有气息,于是乎,我们可以推想,当古人用鼻子来象征自己的时候,我们看,直到今天还有人谁呀,我,指自己的鼻子,那么他不过象征的就是说我有气,我是活着的,我是有生命状态的。可见,就是甲骨文的发掘,就是古文字的发掘,确实为我们今人跟古人怎么样,搭了一个桥,使我们能够走向古人的内心,去探秘他们到底想的是什么。
我们再看这个字,这个是“打”,打人的“打”,目前发现,最早的字形就是小篆,小篆跟现在的楷书差不多,一个手一个丁,一个手加一个丁它组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今天关于“打”,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是26种意思,《汉语大字典》是29种意思,有一个语言学家叫陈原,他写了一篇文章叫《神奇的“打”》,为什么神奇呢这个“打”,我们看,当我遇到我SNKXTa的仇人,我给他一拳,这是跟他有矛盾,可是,我们说打他,可是,我们还这么用打,我和老李打成一片,这个打成一片,不是指我跟他打架打成一片,而是指我跟他关系太好了,这也是打。还有,我们现在出门,今天有很多朋友就是这么来的,举手干嘛呢,打的,我们也没去打这个汽车,为什么叫打的,再有我们在座的有很多女同志,现在一般人不玩这个了,但是,过去女同志这个都是自己织,当时不叫织毛衣,叫什么“打毛衣”。我们拿起电话叫打电话,再有我们回忆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去买酱油、买醋、买酒叫“打酒”,等等这些意思它跟这个字形有什么关系呢,一个手一个丁,所以陈原说了这么一句话“汉字神奇,就打这么一个字形包含那么多的意思,但是里面却不见得统一。”那么我们要研究古人他造这个字,他到底凭什么,而且他凭什么又能引申出这么多意思来,当然我们可以说,汉字这个字形造出来以后,就像一个载重汽车,它随着往我们这儿越来越靠近,它载的重量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在刚刚造出来的时候,它已经要承载着一些货物,也就是信息,这个是最根本的,最原始的。那么为了解“打”这个字,我下了很大工夫,原来我对这字也没太看重,只是我有一个朋友在人民大学教书,他当时是给外国人,加拿大人,印度人,英国人,讲汉语,他说这些外国朋友想不明白这“打”,而且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一个字形能有那么多很冲突的意思,说让我讲讲,这我才对它进行了研究,那么我研究汉字其中有一个方法,就是还原,这个字形它是两个部件构成一个手一个丁,还原到最远古的时候,www.souquanme.com我们想像我们的先人拿这个象征什么,当然,这得有一定的状态,那么进入状态以后,我想到了,也就是说,我们先人是拿着一个东西把一个钉子,当然过去的钉子,也不一定是金属的,有可能木制的,也有可能石制的,揳进去一个物体里头,比如说树木、比如说土,那么这样的话,刚才说了所有的意思,都能够通过这个动作还原出来,我们可以看,我们按现在的动作来看,假如你拿个锤子打这个钉子,第一个动作是什么,是举,第二个是挥,第三个是击,第四个是进入。那么我们想想一个打字不过是人四个动作,给它概括出来了这样的字形,如果你不还原你不知道有这四个动作,当然得分解出来了,你怎么可能知道这个“打”能分解这么多的意思呢。那么现在我们看吧,刚才我们说“打”所有的意思都可以被分解为这四个动作,打毛衣是指什么呢,进入;打酒、打醋,现在是液压的,当然现在连液压都不用是桶装的,进入了;和谁打成一片,是进入;最开始打电话是跟打电报过来,打电报等于手要敲击,也就是说我们解了这个汉字,最早的字形和最早的字义我们怎么样呢,也就明白了,那29种意思,或者说《现代汉语词典》,所说的26种意思都有根据了。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这个字是而且的“而”,这个而且的“而”,我们知道,现在至少有四种语义,但有两种是最重要的,第一种是什么呢,是递进,比如说,孔子《论语》第一句话在座的可能都知道,叫什么呢?“学而时习之”,那么这个“而”它是起一个递进的作用,第二个是转折,那么这个递进和转折当然在现代汉语里头它不是实词,是指虚词,但这个虚词这个语义怎么来的呢,跟这个字形也有关系,那么也是经过前人的考证,在殷墟挖掘了甲骨片上发现了这样一个字形,完了再跟许慎说文解字对照觉得这个就是我们今天的“而”。这是什么象形呢,是人的胡子的象形,我们看是不是挺像的,当然这个字形有很多种。我们看一下,这个字我就不写了,汉字有一个“耍”,“耍”上面是而底下是女,那么过去古代男人是要留胡子的,而且这个字里面它体现出了一种对女性的不尊重,用胡子挑逗女性,叫耍。还有一个字一个而这边是一个寸,也有的是个立刀,为什么呢,因为过去中国古代如果你犯的错不是特别大,就把你胡子给剃了,这是可以承受的,所以叫“耐”。但是这个“而”和递进和转折它有什么关系呢?为这个字我也想了好长时间,怎么也想不明白,当然你可以简单地比附,胡子软,好转折,那么递进呢?往往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不硬想了,把这个放一放,去看别的书,有一天突然我在王夫之也叫王船山的《说文广义》里头发现他解这个“而”,这段记录太珍贵了,因为除了他记录别的地方我没有发现,也就是说,我们先人除了管人的胡子叫“而”,也管鱼的鳍叫“而”。鱼,我们知道有腹鳍、有背鳍,有胸鳍有尾鳍,像小翅膀似的,这个确实特别像胡子,那么我们先人也把鱼的这个东西叫“而”,但是很多字典很多辞搜趣网书没有这个解释了,那么现在我们就能想明白了,当鱼要奋进的时候要怎么样呢,使劲拨剌一下它的鳍,当鱼拐弯的时候怎么样呢,尾鳍拨剌一下,这样“而”的转折和递进的意思就想得明白了,它原来是跟鱼的鳍是有关系的。
我们再看一个字这个字我们都知道,是音乐的“乐”,那么这个字形它和我们今天听的音乐有什么关系,这个字还有个读音,叫什么呢,叫乐,它和我们今天的快乐又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到了最古的字形就明白了。这个是甲骨文的字形它是个象形字,像的是什么呢?像的是个乐器,有的说是架子上架的各种鼓,有说是木架子上崩的丝弦,这都无所谓,但肯定一点它像的是什么,像的是乐器,那么现在我就明白了,那么原来这个乐器的“乐”这个字最早它就是什么呢?乐器的象形,那么它这出了声叫什么呢?叫乐,它出了声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快乐,怎么样,这一个字形它包含着三个意思,全有了,当你不知道字形光看这个,想不明白。
那么现在,我估计大家会有一个问题,你这么做是什么目的呢?你这么琢磨汉字是什么目的呢?当然可以说一个最简单的目的是满足我的好奇心,因为我对汉字始终有一种神秘感,好奇,但光这个够不够,如果光是好奇,光是满足自己对汉字的这种神秘感,远远不能构成我对汉字研究的动力,这里头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我想解读中国的古典文化,在我看来我们中国的文化昆仑,真正的文化昆仑是在先秦时代,那个时候是我们国家文化最灿烂的时代。
有人可能又问了,很多人老人,我们的先人,早把这些字给注解了,你按照他的注解去读古书不就完了吗,但根据我的研究,我发现,往往一个著作,一个词语,它有不同的解释,而且有些解释怎么样呢,还是对立着的,那你说你听谁的,那我这个时候,就干脆谁的都不听,我听古人的,我去寻找古人的足音,看看他们当时造这个字是怎么想的,比如说,我刚才说了孔子《论语》的第一句话,叫“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三句话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我们先看第一句话,第一句话,我最早知道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你们是做学生的嘛,“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要经常复习功课是很快乐的,所以我觉得孔子这句话特别地平常,因为我同时也研究老子,我觉得老子太棒了,老子《道德经》第一句话在座的肯定都知道,“道,可道,非常道”那多悬,孔子这句话太平常了。那么当我对古文字有了研究以后,我再重新看这段话,我发现过去我把孔子看低了,比如说,我们先找一个字“学而时习之”的“习”字,特别简单,这是最早的字形,甲骨文,跟今天的繁体字特别像,这个“习”字上面是羽毛,下面是日,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它最先表示的是老鹰的小孩,也就是小鹰在干嘛呢,在学飞,每天在学飞,那么也就是说,他所引申出的第一个意思,不是复习功课是做事、是实践,那么现在我们再看孔子这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学”我们都知道,或者模仿,或者接受,我学了我接受了,刚才我们说了,这个“而”是递进的意思,更要什么呢,习之,更要去做,它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恰好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命题,知行合一,你只有学了你去做你才是快乐的。
我们由先秦来跳到初唐,初唐有个诗人叫王勃,王勃有一首诗在座的肯定知道,我只说两句,这是送杜少尉去四川当官去,有这么一句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估计像我这种年龄的人对这些话会更熟悉,因为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有一首歌,那时候谈我们中国跟阿尔巴尼亚的关系,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讲这个,因为阿尔巴尼亚离我们很遥远。这首诗,我们先解一个字,存,这个“存”字,这个海内存知己,在《唐诗百话》里面,《唐诗的百话》的作者是施蜇存,有点岁数的人知道这个人,活了90多岁,他是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之一,又是一个小说家,又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批评家,在华东师范大学教书,他《唐诗百话》里面解这个海内存知己,说什么呢,海内有我的知己,就像街坊邻居这么一样近,我为什么取施蜇存的解释呢,因为他的名字里面有一个“存”字,但是这个老先生对“存”字却没有解透,这个存最早的字形这边是个才,这是个子,才表示小树苗,小花小草,刚刚长出来,子表示小孩,那么当人看到了小树苗,小花小草,又看到了小孩,人首先产生的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是爱恋的感觉,怜惜的感觉,那么这个实际上才是存的最本的意思,最根本的意思,最早的意思。接着引申出什么呢,由爱引申出思念,那么我们再看这首诗,还是这一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我思念我的知己,他就像街坊这么近,正是这个思念才使得这个空间怎么样,一下缩短了,就像街坊一样这么近。我们看看由于对这字解释不同,一个是有,一个是思念,那么这联诗的语境怎么样呢,也是天壤之别。
我们又由唐朝再折回到先秦时代,先秦时代有一个大哲学家也是一个大文学家,在座的肯定知道,庄子,一般把他跟老子搁在一块,说老庄哲学。《庄子》里面在《养生主》有一个寓言,讲的是《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前面怎么复杂,我不说了,我只说跟这个字有关的,叫“奏刀”,有印象吗,叫“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我们先有个印象,对庄子这段话。我们抛开庄子这段话,我们想这个字“奏”有什么语义,最近电视里面,播皇帝的戏比较多,常用的字,“奏折”。好我们摆脱掉皇帝,我们看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说我们去看音乐会,音乐会有一个人在弹钢琴,我们叫什么呢?叫钢琴独奏,但最准确的动词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弹,为什么不叫“钢琴独弹”呢?还有一个人拉小提琴,最准确的动词应该叫拉,最准确的动词应该是拉,应该叫什么呢?“小提琴独拉”,但如果在音乐会一个主持人这么报幕的话,底下会怎么样,笑场。小提琴独奏,五个铜管乐器在一块吹,准确的动词叫什么呢,“木管五重吹”,你要这么报幕也是,人笑翻了,得叫什么?木管五重奏,可见“奏”这个字不一般,人们宁可舍去跟它最准确的这些动词,吹、拉、弹、唱,而用“奏”这个字,说明它里面有东西,有什么东西呢,我们先人创造的这个字形是这样的,这是甲骨文,经过前一代人破译,它表示的什么呢,这是手的意思,两个手,这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它象征性的,头上戴着饰,比如说孔雀毛什么的,底下也带着饰,比如说孔雀尾,在干嘛呢?在唱歌跳舞,载歌载舞,如果大家熟悉中国历史的话,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个文物,青海出土一个陶盆,搜趣网盆里面有画,画里面一些人手拉手,在跳舞,特别像今天的芭蕾舞,就一堆人,或一群人在一块,载歌载舞,载歌载舞干嘛呢,祭天、祭地、祭祖宗、祭丰收,也就是说,这个“奏”我们先人用这个字形它表示的人在一块进行的一种仪式,这个仪式要唱歌要跳舞,有的时候还要朗诵,还要奏乐器。那我们知道了这个字形表达的是这个意思,我们再去理解,比如说,奏折,就好理解了,因为奏这个行为方式是怎么样呢,是朝上的,当然,也有平视的,比如说,我们刚才说在音乐会,它这个“奏”字它体现了什么呢?体现了台上的演出者,和台下我们欣赏者,构成了一个循环圈,这是欣赏音乐,欣赏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氛围。我们现在回到庄子的《庖丁解牛》,庄子的《庖丁解牛》这“奏”很多人的解释叫进刀或者到运刀,可是,我在查了所有的字典,关于奏的语义其中一个意思就是什么?就是进刀或运刀,而据的例子就是庄子的《庖丁解牛》,奏刀运刀的意思只有庄子用,后来的人全都没有用过,什么道理,是人们不知道这个字有什么意思吗,不是,我以为,是很多人对奏这个字在《庄子》这里的用法没有理解透。这里头就必须得还原,还原到“奏”最原始的意义,那么现在我们想吧,庖丁奏刀,“騞然”,它这个刀在怎么样呢,牛的筋骨之间的游动出现的声音,而不是牛的叫声,最后是怎么样,牛都不知道自己它就死了,然后,文惠君说什么呢,技艺太棒了,就今天的话“盖了帽了”。那我们想一想,一个进刀,和一个奏刀,把这个解牛当做一个仪式,当做一个艺术品,当做一个艺术活动,我们来去解牛的话,它才能够进入到一种审美状态,实际上庄子拿它当寓言,不是真正的讲宰牛的事,因为他的总标题叫什么呢,《养生主》,是说人怎么在人世间活下去,正好,如果你们说我这臆想的话,但是,庄子后面几句话,为我做注了,他后面说的什么呢?这个“莫不中音”,这个“音”不是音响的意思,是音乐的意思,一句话是“合于桑林之舞”,“桑林”是什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曲的名字,后一句什么呢,“乃中经首之会”,“经首”是什么呢?也是中国古代的曲名和舞名,这两合在一块,我们看看庄子他用的这个奏什么,既有前面又有后面的结果,结起来多么的吻合。那么也正是对这个“奏”字的解释不同,使得我们能区别出一个是什么呢,一个是屠夫,一个是审美大师。
我们再看一个字,这个字是毅力的“毅”,这边是最早的字形是个金文,孔子《论语》里面有句话,叫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个“毅”怎么理解呢?按照今天的字形,底下我们都知道这个字念豕,豕是什么?是猪的意思,这个字形是我们今天的辛,辛辣的“辛”,辛是什么东西?辛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这个刑具很细,很锋利,又可以剌人,可以把人耳朵割掉,又可以在人脸上刺字,不是有这么一个刑吗?叫“黥首”,就在你脸上刺字,辛就是这个刑具。那么我们想一想,“毅”这个字,猪加上这个辛,我们先不看这半边,它表示什么呢?过去的猪,有两种,一种是什么搜趣网,圈养的家猪,还有一种是什么?野猪,也有叫豪猪,野猪怎么样呢?后脊梁上的毛或者叫鬃,特别锋利,很尖、很硬,当然如果我们养家猪,尤其是像公的种猪的话,这个毛也很锋利,能把人手给扎透了,那么它表示什么?什么叫毅力?而且最早的字形没有这个,它是指猪的毛,尤其是后脊梁的毛立起来了,猪在什么情况下毛才立起来呢?想一想很明白,很顺当的时候,不会的,肯定是遇到了危险,比如说遇到了比它更强大的野兽,或者说遇到了它的同类要争夺一个异性,它立毛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是自卫,第二是进攻。可见,这个“毅”我们这么看就能够感到它的内涵了,内涵是什么,是在困境当中振作起来,后来又加一个,这个是一回事,这个是手拿棍子在敲打、在赶这个猪,它指什么呢?就是指有外在的因素来逼迫这个猪,让这个猪毛立起来,让这个猪奋进,这是毅的本义。我们回头再看看,孔子这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那就是作为一个士就是属于高等的人了,你必须要有毅力,现在我们讲毅力,你必须怎么样呢?要经常把自己放在什么呢?困境当中,也可能你是顺境,但你得想到自己在困境当中,为什么?因为任重而道远,你没有毅力你是坚持不下去的。
我们看,我刚才解了孔子,还有庄子,只是因为对这几个字,解释不同,注意,这个不同不是我故意的要跟现代人的注解不一样,而是我要寻找我们先人他挖掘这个字、他创造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我们发现我们先人的著作,里面包含着那么多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理解不到的,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我研究汉字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了读通我们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