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等同于对于世事毫无争取,一点上进心也没有了? 道家还主张“率性”,天命之谓性,请问什么是上天就赐予我们的“天命呢”? 率性和纵欲有何区别? 天命的性是本善还是本恶? 人的本性是不是自私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是争不过?还是不屑与之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出自什么?
出处:《老子》:“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因为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不争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在不同的学派中有不同的含义。道家视其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扩展资料:
不争 在 《老子》 中共出现 8 次, 分布在 7 章之中, 其中第八章出现 2 次。按 《老子》 通行本的章次逐一作简要分析。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
第三章:不上贤, 使民不争。帛书甲乙本、景龙碑、敦煌本、遂州碑及 《淮南子》 所引如是; 王弼本等古本上 作尚, 为不尚贤, 使民不争。河上公注曰:贤, 谓世俗之贤,离道行权, 去质为文也。不尚者, 不贵之以禄, 不尊之以官也。
《淮南子#齐俗训》 释曰:故老子曰 -不上贤. 者, 言不致鱼于木, 沉鸟于渊。使民不争 的民 字, 遂州碑作人。这或许是 《老子》 的古貌, 因为普通民众是不可能被尊之以官、贵之以禄 的。根据以上的注释,不上贤, 使民不争 的意思是说, 不要把离道行权, 去质为文 的世俗贤人 ( 指那些只懂仁义礼乐, 对道 一窍不通, 违道 而行的人) 推到高位上去, 以免使那些世俗贤人争名逐位。
这里体现了老子主张依道治国的思想。即使不强调这一层意思,争 与不争 也只是涉及统治阶级内部是否鼓励争名逐位的问题, 这与被侵略被压迫不反抗相去甚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尤
“上善若水,夫唯不争”全文与出处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
1、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人无常在,心无常宽,上善若水,在乎人道之心境,即,心如止水。
2、译文:
最好的德行就像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能够在众人都厌恶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所以它就接近于道的境界。
安守着无人来争、与人无争的善地;心境如深渊一般清明宁静;行为因内心的祥和而对众生充满慈爱;言语因清静无为、不求名利而自然信义卓著;政治上也会因为无私无欲,不刻意追求有为之功而能因循自然地治理。
在去除一切私心杂欲,求名取利好大喜功之心后,才能真正把所有的心力专注于办事,从而无所不通;行事也会看清真正应该发动的时机,而且善于把握时机。正由于他不刻意地去争权夺利、争功钓名,所以他既没有来自内心的忧虑、忧郁,也没有来自外界的忧患、忧难。
3、《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扩展资料:
《道德经》
1、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
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
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
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
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2、作品鉴赏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善若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什么意思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译为:唯有不争的处事态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夫:句首语气词,表示发议论。
唯:副词,解释为“唯有,只有”的意思。
这句话可称为老子的名言,一直流传至今,有较深的思想蕴涵。老子通过大江大海能容纳百川的道理,//www.souquanme.com阐明了若要成为圣人和王者,必须要有广阔的胸襟,只有以民为先,处于民下,天下的人才会乐于推崇,尊为圣人和王者,以这种不争的处事态度,得到了民心,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之抗争。
扩展资料: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江海能处在百川之下,故能成为百川之王。圣人之所以能身居民众之上,是因为其对民众谦虚卑下。圣人之所以能领导民众,是因为其把自身的私利放在民众之后;圣人在民众之上,民众没有重负;圣人在民众之前,民众没有受害。
天下民众乐于奉献而毫不厌倦。因为他不与人相争夺,所以天下没有人能跟他相争夺。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后世流布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思想意识,与老子所谓“不争之德”都不无源流关系。
古训说道:人生有欲,欲而不止则争,争则乱,先王恶与乱,故制礼仪而养人欲。后来经过历代诸多文人的加工发挥,延伸出很多精彩的话语,如: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干为,为无为,则天下无不治。此一理论到了宋朝由朱熹发挥到极致,即禁人欲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