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后的第一句话(王阳明龙场悟道)

释迦牟尼佛开悟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佛祖在菩提树下证悟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释迦牟尼佛开悟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

龙场悟道后的第一句话(王阳明龙场悟道)

释迦牟尼佛开悟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佛祖在菩提树下证悟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释迦牟尼佛开悟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这几句话,言简义丰,把佛所开悟的根本真理,和盘托出,一语道破。佛所开悟的道理,就是众生心与佛心,无二无别,本来一体。

扩展资料:

太子成道后,即号释迦牟尼佛。又因为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又称如来佛。四众弟子及世间诸王、臣民等尊称为世尊。

从表面上看来,佛是在雪山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的,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多生以来,早已成佛了,可是他成佛以后,又在十方世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修福修慧,自度度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释迦牟尼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最终悟到了什么?王阳明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他的所悟,简而言之是“心即理”。其实他的“知行合一”思想的雏形也是在龙场悟出来的。所谓心即理,便是理在心中,心外无理。若是不习惯理的含义,可以变为“道”。也就是说,心即理是指天道(世间万物的法则)与我心(没有尘埃覆盖的纯净心灵,类似于童心)是合一的。两者并没有向朱熹那样割裂开的必要。这其实也可以跟致良知联系起来。举个例子,“公道自在人心”这句千年俗语,就是真实的反应。世间的法则与答案就在自己心中,相信人与自然是有联系的(从生物学角度上讲,人体跟宇宙天体一样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见“天人合一”并非古人创造的迷信)。通过内省,排除蒙蔽心灵的浮尘,是可以找到最后的答案与公道的。
因此,王学最终形成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三大核心命题。其中,心即理是整个阳明心学体系的基础,致良知是心学的灵魂与核心(儒学的关键在于善恶论,程朱主要是性恶论,而王学时性善的),知行合一则是心学脱圣入凡、运用于实践的最佳手段。这些关系,主要出处在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自己的理解;第一句,心的本体如同初生的婴童,没有善恶概念之分,这才是心灵本体(我一直怀疑阳明是不是性善论者,居然会超越宋明理学的善恶论达到心体无善恶的境界),第二句,随着年龄增长会有世间浮尘蒙蔽心灵,会产生各种未经理性思考,不合人本性的欲望(有人总说心里很累其实多是浮尘过多,也就是说,阳明先生认为世间的恶是由这些遮蔽心体的东西造成的),第三句,其实就是洞见良知,能够分辨善恶,是非分明,明辨正邪,这就是良知,那么最后一句就是致良知,方法即是知行合一。一个四句教,把心学的核心命题都融于其间了。四句教也是阳明先生搜趣网对自己的学说由本体到功夫(实践)的最佳说教。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为什么必然会提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三大理念的第二条。

如果把心即理WvvjK看成一把宝剑的剑柄,知行合一就是那把宝剑的剑锋。

心即理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由心即理,你可以把人生看成一场修行,万物皆备于我。由心即理,你会拥有一个独立、自尊、无畏的人生。

知行合一呢?

知行合一是核心的价值观。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是把握这个世界的原则。

知行合一直接推出王阳明最重要的方法论:事上练。

五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视王阳明为精神导师,日本整个明治维新都依托在王阳明心学的思想下。

因为知行合一。

因为知行合一,王阳明开宗立派,截然不同于朱熹和陆九渊。

王阳明具体提出知行合一的时间,应该在龙场悟道后不久,从思想脉络上看,应该也是这样。

历史记载:

1508年,王阳明龙场悟道。

1509年,王阳明在贵州书院讲“知行合一”。

王阳明自提出“知行合一”以后,终其一生,未曾改变。

知和行的问题,在中国哲学史和世界哲学史上,一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知前行后?

知后行前?

知难行易?

知易行难?

现在和五百年前王阳明的时代,很多人的观点都是知前行后,知难行易。

都在遵循朱熹的思路思考。

朱熹的思路是什么呢?

朱熹的思路是“先知后行”,他认为必须首先认清万物之理,然后才能去实践,否则实践就会变得毫无根据。

听起来理索当然,这是常识,没有问题,是不是?

朱熹是一个主知主义者。站在他的立场上,知行二分,先知后行毋庸置疑。

就连同为心学的陆九渊也这么认为。

王阳明却说:知行合一。

知和行不是前后的关系。

知和行是一回事,它们相互包含,不可分割,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的不同表现。就像硬币的两面。

真知就是行。不存在没有行的知。

知识的最后形态就是具体的生活实践。

《传习录》上卷徐爱录里,王阳明斩钉截铁般,表明自己的观点: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什么呢?

因为如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因为你想把道理全想明白了再去做是不现实的。

因为你想成功出人头地,大把的时间放在研究阅读各种心灵鸡汤励志书籍上,而不是去做,是不会成功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太多人信奉朱熹的先知后行学说,以此为借口,做任何事情,都要想个真切,用太多时间计划准备,准备计划,每一种可能每一个变化,都要预备好怎么应对,否则就不做,结果什么也没有做。

过去是这样。

现在是这样。

想象的完美无缺,说起来头头是道,真遇事手足无措。

知道而已。

知道分子。

言行不一。

表里不一。

知行不一。

徐爱录里,王阳明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你想学车,了解了车的构造、发动机工作原理,是不行的,你要去开。

你想知道一个梨子的滋味,摘下来,放进嘴里。

不要光想,要去做。

只有实地用功,踏实去做,你才能改变这个世界,改变自己。

你有没有感觉事情真做起来其实要比想象的简单?

你有没有那样的经历,开始并不是多清楚,做的过程中越来越明白。

知行应该是一体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巨大的冲击。

然而你以为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实践主义思想吗?

不是的。

王阳明的知,并不简单的只是知道、知识的知,更准确的说是良知。

王阳明的行,也不是只局限于具体实践行动的行,他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你的意识流动也是行。

想一想。

大有深意。

王阳明后来曾对弟子黄直所说过自己提倡“知行合一”说的动机。

先生曰:“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这才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终极目的。

最后,我们回到龙场悟道。

还记得心即理吗?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好,你有没有想过,既然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活成圣人呢?

我们还活得那么痛苦?

王阳明的答案是:

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心即理。

因为我们意识到了心即理但没有表现出来。

知行不合一。言行不合一。表里不合一。我们的心被遮蔽住了。

天理一直在我们心中,但我们没有去实践验证。

所以你才没有成为圣人,才会活得那么疲惫。

所以,必须知行合一,恢复我们心中的天和理。所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必然会提出的。

除非他没有龙场悟道。

除非他不相信心即理。

“知行合一”是他心学磐石“心即理”必然的衍生物啊。

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那么我唯一也必须要做的就是去实践来验证我心中的天理,对不对?

所以心学必然是一门实践的哲学。

在事上练,用实践去证明,你就是想唯心、想堕入空虚、想自以为是,如何可以呢?

聪明的王阳明。

伟大的心学。

请问谁知道王阳明关于“龙场悟道”的经过?

王守仁带领着随从,踏上了前往贵州龙场驿站的道路,在那里,他将经受有生以来最沉重的痛苦,并最终获知那个秘密的答案。王所长向着他的就职地前进了,由于他的父亲是高级干部,所以多少还给了他几个随从下人陪他一起上路, 但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此行//www.souquanme.com的目的地,只知道是跟王大人的儿子去就任官职。
这么好的差事大家积极性自然很高,一路欢歌笑语不断,只有王守仁不动声色,因为只有他知道要去哪里,去干什么。
毕竟这件事情不能声张,那些随从们平日工作轻松,业余时间都在秦淮河边(明代著名的红灯区)搞娱乐活动,听说是王尚书的儿子去上任才跟来的,要是让他们知道此行是去贵州龙场当招待所服务员,早就跑得一干二净了。
可纸毕竟包不住火,走着走着,随从们发现不对劲了,好地方都走过了,越走越偏,越走越远,老兄你到底要去哪里啊?
王守仁还是比较实诚的,他说了实话:
“我们要去贵州龙场。”
随从们的脸立马就白了,王大人你太不仗义了,那里平时可是发配犯人的地方啊!
面对着随从们的窃窃私语,王守仁十分坦然:
“如果你们不愿意去,那就回去吧//www.souquanme.com。”
看着犹豫不决的随从,王守仁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拾起行李,向前方走去。
夕阳之下,王守仁那孤独的身影越来越远,突然,远处传来了王守仁的大声吟诵:
客行日日万锋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蹄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扬瘴,乡思愁经芳杜州,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天下之大,虽离家万里,何处不可往!何事不可为!”王守仁大笑着。
在这振聋发聩的笑声中,随从们开始收拾行装,快步上前,赶上了王守仁的脚步。
王守仁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是值得钦佩的,可是真正说了算的还是革命现实主义。
当他历经千辛万苦,爬山沟,游小河,来到自己的就职地时,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地方叫做龙场——龙才能住的场所。
此地穷山恶水,荆棘丛生,方圆数里还是无人区,龙场龙场,是不是龙住过的场所不知道,但反正不是人呆的地方。
而不久之后,王守仁就发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当他来到此地,准备接任驿站领导的时候,只看到了一个老弱不堪的老头和二十几匹瘦马,他十分奇怪,便开始问话:
“此地可是龙场?”
“回王大人,这里确是龙场。”
“驿丞在哪里?”
“就是我。”
“那驿卒(工作人员)呢?”
“也是我。”
“其他人呢?”
“没有其他人了,只有我而已。”
王守仁急了:
“怎么会只有你呢?按照朝廷律令规定,这里应该是有驿卒的!”
里长双手一摊:
“王大人,按规定这里应该是有的,可是这里确实没有啊。”
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无辜的老头,王守仁无可奈何地瘫坐在地上。
想到过惨,没想到会这么惨。
要说这世上还是好人多,老头交接完走后没多久,又折转了回来:
“王大人,如果你在这里碰到了汉人,那可千万要小心!”
“为什么?”
“这里地势险恶,要不是流窜犯,或是穷凶极恶之徒,谁肯跑到这里啊!”
“那本地的苗人呢?”
“喔,这个就不用操心了,他们除了时不时闹点事,烧个房子外,其余时间是不会来打扰王大人的,他们的问题基本都是内部解决。”
“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懂汉话啊!”
王守仁快晕过去了,他终于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老头走了,临走前留下了一句十分“温暖人心”的话:
“王大人多多保重,要是出了什么事,记得找个人来告诉我一声,我会想法给大人家里报信的。”
好了,王所长,这就是你现在的处境,没有下属,没有官服,没有编制,甚至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你没有师爷,也没翻译,这里的人听不懂你说的话,能听懂你说话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官宦出身,前途光明的王守仁终于落到了他人生的最低谷,所有曾经的富贵与美梦都已经破灭,现在他面对着的是一个人生的关口。
坚持?还是退却?
王守仁卷起了袖子,召集了他的随从们,开始寻找木料和石料,要想长住在这里,必须修一所房子。
然后他亲自深入深山老林,找到了当地的苗人,耐心地用手语一遍又一遍的解释,得到他们的认同,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周围,开设书院,教他们读书写字,告诉他们世间的道理。
当随从们苦闷不堪,思乡心切的时候,他主动去安慰他们,承担他们的工作。
王守仁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选择。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面对着一切的困难和痛苦,仍然坚定前行,泰然处之的人,才有资格被人们称为圣贤。
王守仁已经具备了这种资格。
但是他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没有找到答案——“理”。
必须找到,并且领悟这个“理”,才能懂得天地大道的秘密。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可是“理”到底在哪里呢,十余年不间断地寻找,沉思,不断地“格”,走遍五湖四海,却始终不见它的踪影!
为了冲破这最后的难关,他制造了一个特别的石椁,每天除了干活吃饭之外,就坐在里面,沉思入定,苦苦寻找“理”的下落。
格物穷理!格物穷理!可是事实让他失望了,怎么“格”,这个理就是不出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逐渐变得急躁,愤怒。脾气越来越差,随从们看见他都要绕路走。
终于,在那个宿命的夜晚,他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黑暗已经笼罩了寂静的山谷,看着破烂的房舍和荒芜的穷山峻岭,还有年近中年,一事无成,整日空想的自己,一直以来支撑着他的信念终于崩溃了,他已经三十七岁,不再是当年的那个风华少年,他曾经有着辉煌的仕途、光荣的出身、众人的夸耀和羡慕。
现在这一切都已经离他而去。
最让人痛苦和绝望的折磨方法,就是先赐予,然后再一一拿走。
十几年来,唯一支持着他的只有成为圣贤的愿望。但事实是残酷的,多年的努力看来已付之流水,除了日渐稀少的头发,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
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
没有错,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
那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荣华,羞辱我的尊严,使我至此山穷水尽之地步?
既然你决意夺去我的一切,当时为何又给予我所有?
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我要给你的更多。
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
使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夺走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天地。
因为我即将给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财富,也不是号令天下的权势,却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神秘的宝物——终极的智慧。
王守仁在痛苦中挣扎着,一切都已失去,“理”却依然不见踪影。
竹子里没有,花园里没有,名山大川里没有,南京没有,北京没有,杭州没有,贵州也没有!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人欲!
理!欲!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理”在何处?!
王守仁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与狂躁,在这片荒凉的山谷中,在这个死一般宁静的夜晚,外表平静的他,内心正在地狱的烈火中煎熬。
答案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只差一步而已!
忽然,一声大笑破空而出,打碎了夜间山谷的宁静,声震寰宇,久久不绝。
在痛苦的道路上徘徊了十九年的王守仁,终于在他人生最为痛苦的一瞬获知了秘密的答案。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万古长风,一朝风月。
此一瞬已是永恒。
我历经千辛万苦,虚度十九年光阴,寻遍天涯海角,却始终找不到那个神秘的“理”。
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答案一直就在我的身边,如此明了,如此简单,它从未离开过我,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我,等待着我的醒悟。
“理”在心中。
我竟如此的愚钝啊,天地圣贤之道并非存于万物,也无须存于万物,天人本是一体,何时可分?又何必分?
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即是人欲。
这是载入史册的一瞬,几乎所有的史书都用了相同的词语来描述这一瞬——“顿悟”,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它在这个幽静的夜晚,诞生于僻静而不为人知的山谷,悄声无息,但它的光芒终将照耀整个世界,它的智慧将成为无数人前进的向导。
王守仁成功了,历史最终承认了他,他的名字将超越所有的帝王,与孔子、孟子、朱子并列,永垂不朽。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什么?对其学说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先生始悟格物致知。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鳺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时瑾憾未已,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居久,夷人亦日来亲狎。以所居湫湿,乃伐木构龙冈书院及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以居之。思州守遣人至驿侮先生,诸夷不平,共殴辱之。守大怒,言诸当道。毛宪副科令先生请谢,且谕以祸福。先生致书www.souquanme.com复之,守惭服。水西安宣慰闻先生名,使人馈米肉,给使令,既又重以金帛鞍马,俱辞不受。始朝廷议设卫于水西,既置城,已而中止,驿传尚存。安恶据其腹心,欲去之,以问先生。先生遗书析其不可,且申朝廷威信令甲,议遂寝。已而宋氏酋长有阿贾、阿札者叛宋氏,为地方患,先生复以书诋讽之。安悚然,率所部平其难,民赖以宁。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