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舟疾泛泛然也上一句是什么(帆 泛也 随风张幔曰帆 使舟疾 泛泛然也 什么意思)

帆,泛也.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什么意思这是东汉人刘熙在《释名》中对“帆”的解释。意思是:帆,用来泛舟的。顺着风势张挂布幔叫做“帆”,......

使舟疾泛泛然也上一句是什么(帆 泛也 随风张幔曰帆 使舟疾 泛泛然也 什么意思)

帆,泛也.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什么意思

这是东汉人刘熙在《释名》中对“帆”的解释。
意思是:
帆,用来泛舟的。顺着风势张挂布幔叫做“帆”,让船走得快。(之所以叫做“帆”,谐音)泛泛然的“泛”。

“风来帆速”比喻什么意思?

【风】〔古文〕凬飌檒《唐韵》方戎切《集韵》方冯切《正韵》方中切,音枫。风以动万物也。《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河图》风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阳怒而为风。《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礼乐记》八风从律而不奸。《疏》八方之风也。《史记律书》东北方条风,立春至。东方明庶风,春分至。东南方淸明风,立夏至。南方景风,夏至至。西南方凉风,立秋至。西方阊阖风,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风,立冬至。北方广莫风,冬至至。《周礼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
【来】〔古文〕徕《广韵》落哀切《集韵》《韵会》《正韵》郞才切,赖平声。至也,还也,及也。《礼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又《公羊传隐五年》公观鱼於棠,登来之也。《注》登读为得,齐人谓求得为登来。又玄孙之子曰来孙。又麦名。《诗周颂》贻我来牟。《前汉刘向传》作饴我釐麰。亦作。又呼也。《周礼春官》大祝来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韵》洛代切,音赉。抚其至日来。《孟子》放勋曰:劳之来之。又叶邻奚切,音离。《诗邶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素问》恬澹虚无,眞气从之。精神守内,病安从来。又叶郞
【帆】〔古文〕《广韵》《集韵》符炎切,音凡。《集韵》舟上幔以帆风。《马融广成颂》张云帆施蜺帱。又石帆,草名。《左思吴都赋》石帆水松。《注》刘逵曰:石帆生海屿石上,草类也。又《广韵》《集韵》《正韵》扶泛切,音梵。《广韵》船使风。《释名》帆,泛也。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韩愈除官赴阙诗》无因帆江水。《注》洪兴祖曰:船使风也。 《玉篇》与同。亦作颿。
【速】〔古文〕《广韵》《集韵》《正韵》蘇谷切《韵会》蘇木切,音。《说文》疾也。《孟子》王速出令。又《玉篇》召也。《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来。《诗小雅》以速诸父。又速速,不相亲附之貌。《楚辞九叹》躬速速而不吾亲。又与通。速速,陋也。《後汉蔡邕传》速速方毂。《注》速速,言鄙陋之小人也。《诗》作。又《正韵》鹿之足迹曰速。《石鼓文》鹿鹿速速。籀作遫。速字从辵作。汉典考证:〔《楚辞九歌》躬速速而不吾亲。〕 谨照原书九歌改九叹。 考证:〔《楚辞九歌》躬速速而不吾亲。〕 谨照原书九歌改九叹。

人教版 高中《劝学》原文

是必背的吗?劝学是节选还是全文?

是必备古文,劝学是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扩展资料: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 学不可以已;二、 用 心 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 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

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www.souquanme.com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www.souquanme.com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搜趣网利之有天下。

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翻译: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

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

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搜趣网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 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 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 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

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

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

《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

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

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

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

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

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

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参考资料:

劝学(《荀子》篇名)_百度百科

我国古代的“帆”,是怎样出现的?

人们在水上行船,常常要跟风打交道。风大浪急,可能会翻船,从船尾方向刮来的风,会使划行省力,并且加快航行的速度。可是顶风行船,不但费力,而且速度也慢。风对行船有弊也有利,能否利用风的有利方面,减少弊害,甚至变弊为利呢?


一、帆的起源

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和对自然界的观察中,人们发现,物体所接受到的风力大小是眼物体的受风面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物体受风面积越大,所接受到的风力也越大。因此,要有效地利用风力来推动船只前进,就必须想办法增加船只的受风面积,来加大风对船只的作用力。经过人们长时间的摸素索,终于发明了帆。正象李白在《行路难》诗中说的“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样,帆成为人们在水上乘风破浪航行的得力工具。


帆又写作“颿”,有时“篷”字也用来表示船帆。我国发明帆的时间,现在已无法知道了,但是我国使用帆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干多年了。在商代遗留下来的甲骨文中,就经常能够发现帆的文字,这些文字的形状,好像张开的帆。从甲骨文关于帆字的字样,我们可以推测早期的帆是属于固定装置的方形帆。固定装置的方形帆制作简单,但是它只能有效地利用从船尾方向吹来的风,就是顺风,对于来自两舷前方或两舷横向的风力,却无法利用,而且因为增大了侧向受力,航行困难,甚至会翻船,反而有弊;对于逆风更是有弊无利,只好收帆了事。这时,人们还只能利用顺风,也昐望着顺风,久而久之,“一路顺风”、“一帆风顺”就成了对出外旅行者的良好祝愿,人们至今仍在使用。


二、帆的演进

早期的帆尽管还存在种种缺陷,但是它毕竟标志着人类对一种自然力—风力的成功利用。正如东汉刘熙在《释名》中所说: “随风张极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帆的利用,大大地减轻了航行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因此,帆的出现在水上航行史上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从此,人们在利用风力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进,帆的结构和性能也逐步得到改进和完善。

上面提到,最早的帆可能是方形的,而且是正装式样,固定在船桅上,因此只能利用顺风,要求一帆风顺。但是自然现象是纷繁复杂的,风向也是飘忽不定的,一帆风顺的机遇比起侧风、斜风顶风等来要少得多,因此正装方形帆对风力的利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于是,人们就逐步改变了帆幕的装置方式,首先是使两边对称的正装方式,改变为两边不对称的斜装方式。这种不对称的斜装方式,由于两侧的受风面积不同,形成了一个压力差,可以接受侧后方的来风,推动船只前进。以后,更发展成为性能良好的中国式梯形帆。

在帆的装置方面,也逐步得到改进。人们通过帆索结构的改进,使原来只能作固定方向张挂的帆幕,可以随着风向的改变而改变张挂方向。因此,帆从只能利用顺风或侧后风,逐步发展为“风有八面,唯当头不可行”,并且进而发展到能够“船驶八面风”。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风力,船桅和船帆的数量也相应地有所增加,从单桅船发展为双桅船、三桅船、四桅船,甚至五桅以上的多桅船。在我国宋元时期的海船中,一般都是三四桅,在一根桅上还经常挂多张帆幕。


帆幕既有利用顺风的方形帆,也有利用其他风向的梯形帆。在风小的时候,为了招风,还在桅顶高处设置“野狐颿”(俗称“头巾顶”),在沿海流传有“头巾顶可以提吊船身”,使船行轻快的说法。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所描绘的客舟上,就有:

“大樯高十文,头樯高八丈,风正则张有颿五十幅,稍偏则用利篷,左右翼张,以便风势。大樯之巅,更加小帆十幅,谓之野狐颿,风息则用之。”

为了观测风向,在桅杆顶端一般都设有三角形小旗—“定风旗”,从定风旗飘扬的方向,就能知道刮的是什么方向的风。

增加船帆的数量,在一根桅杆上挂多面帆幕,可以更充分地利用风力。但是事物总是具有两重性的,在船帆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甲板上桅、绳结构和操作的复杂性,加重了船工的劳动。如果遇到风暴突然袭来,来不及收帆,就有折桅翻船的危险。因此,十五世纪以后,我国帆船的风帆逐步简化,一般是一桅挂一帆,只是采用加大帆幕面积的方法,使它既能充分利用风力,又方便操作,节省劳力。


在帆的升降方面,也有所创造。一般的大船桅顶都装有滑轮,在甲板上设有绞车,利用帆绳把滑轮跟绞车连成一个系统,升帆的时候只要转动绞车,利用滑轮作用就可以很轻快地把船帆张开。收帆的时候只要利用帆的自身重量,或仍利用绞车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帆收起。

三、平衡式梯形斜帆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各个国家在古代都曾经利用风力来行船但是各个国家的船帆都有各自的特色,中国的船帆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李约瑟认为,“最具有中国特征的船帆,是属平衡(用横条)加强的梯形斜帆。”历史事实表明,平衡式梯形斜帆是我们祖先的一项重要发明创造,在古代世界中是一种性能最优良的船帆。


平衡式梯形斜帆的一个最大特征,是用竹条平衡横向安置在帆幕上,成为横向的加强材料。竹制横条的两端固定在从横桁下悬吊的帆幕缘索上,构成个升降自如的帆架结构。帆幕织物用绳索编结在帆架的周边和每根竹条上,使帆幕极为平整,收到最佳的受风效果。这种帆加横条的梯形斜帆示意图具有如下的优点:

首先,我国广大地区都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取材容易。竹子的自重轻,不会使帆架过重,又有很好的韧性和强度,能够经得住大风的吹刮,不容易折断。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项既经济又实用的设计和创造,反映了我们祖先的高度智慧和才能,也是我国对水上航行事业的重大贡献。


在其他文明古国中,还没有采用过这种廉价材料和优良结构的船帆。

其次,由于有横向的加强材料,而且每根横条的间隔不大,因此对帆幕的强度要求不高。竹叶和其他植物叶子都可以编织成帆幕,不象其他国家那样,船帆一定要用强度比较高的织物来做。这种帆架结构还可以防止帆幕被撕裂,而且即使是帆幕上有许多破洞,也仍旧可以收到良好的受风效果。

再次,由于每条横竹上都有绳子系结,使整个船帆可以折叠。既能够整幅折叠,也可以作梯级性缩折,桅顶又有滑轮跟帆索结成一有机整体,因此升降快速方便,而且可以根据风力大小和航行需要来调整帆的张挂程度。就象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说:

“调匀和畅顺风则绝顶张篷,行疾奔马若风力洊至,则以次减下;狂甚则只带一两叶而已。”

意思就是当调节得准确顺当又遇到顺风的时候,把帆挂到最顶端,船行就快得象奔马。但是如果风力不断增大;就要逐渐减少帆叶。风很猛的时候,只带一两叶就足够了。不像其他国家的船帆,要么全部张挂,要么全部收起,而且张、收都得靠人爬上桅杆去作业,既危险又费力。

正是这种优良的帆结构,使中国船舶的船体结构更加完善,航海性能更加优越。李约瑟评价说:“在人类利用风力来推进船舶的各项首要成就中,中国的平衡式梯形斜帆确是名列前茅的。”


四、帆幕的构成材料

上面所提到的帆中有“布颿”和“利篷”之分,这是由于帆的构成材料不同而出现的名称差异。

所谓“布”,在北宋以前并不是指现在用棉纱织成的布。当时,我国的棉花种植并不普遍,棉布是一种高贵的奢侈品,只有皇室和达官贵人才有少量的棉织物。民用织物一般都是麻织品。因此,布帆应该是指用麻布做的帆。当然,统治者为了炫耀自己,在官船上的布帆也有用丝织品制作的。南宋以后,由于棉花种植日渐推广以及棉纺织业的兴起和发展,棉布的使用日益普遍,棉布才逐渐成为船帆的制作材料。


在中国古代,帆幕一般是用竹叶、篾片、粽榈枝叶以及芦苇等天然植物原料编织的席篷。晋木华的《海赋》中有“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的句子,帆席就是用席做的帆。海船因为海中风浪大,要求帆幕具有比较高的韧性和强度,所以大都是用竹篾编造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风帆是用篾片编织的,每编成一块就要夹进一根带篷缰的篷挡竹做骨干,一块一块折叠起来,等待需要用的时候悬挂。”这说明直到明朝,用竹篾编成的船帆还在普遍使用。

尽管在我国史籍中有不少关于竹帆的记载,但是历史上的竹帆究竞是什么样子,却迟迟没有发现实物。近年来,在对古船的挖掘工作中,出土了竹帆的残片,才填补了实物方面的空白。1974年,在泉州湾后诸宋朝海船上,曾经发现有六角形的竹编。1982年,在泉州法石的宋朝海船上,又发现了较大面积的竹帆残存,为人们提供了宋朝竹帆的珍费实物样品。


这些竹帆残存物呈多幅折叠,大致是处在收帆所叠的状态,它的表面是六角形竹编,是用六条篾片编织的,篾片宽约零点五厘米,厚零点一厘米,编织细致工整。竹编中间夹铺竹叶,两边用直径两厘米的竹管封边加固。在竹帆上夹缠着麻织绳索,绳索分粗细两种,都由两股拧绞而成,非常结实。细绳是连结封边竹条跟竹编所用,粗绳每股中都夹有一条宽约零点三厘米、厚小于零点一厘米的藤皮或竹皮,用来增加强度,大概是用作帆索的。

竹帆实物的发现,既印证了史籍文字记载的正确性,又弥补了文字记载的不足,显示了我们祖先利用自然界现成植物制造船帆的高度技能。


五、船驶八面风

从只能利用顺风到能够利用侧斜风,又进而能够八面来风都可以利用,这不但的是航行技术的进步,而且是人类对力的认识的发展和巧妙运用。

要利用侧斜风,就需要有分力和合力的认识。尽管中国古代对它们的认识还是经验性的,没有理论化和系统化,但是我们的祖先却成功地把这一经验性认识变为实际应用,这可以说是一项重大的科学和技术成就。

这种调动船头方向的过程,在航行中称为“调戗”。也正是依据这个原理,不但可以利用侧风、斜风,也可以利用顶头逆风。在遇到顶头逆风的时候,只要用调戗来改变船头的方向,走之字形,就可以把顶头逆风变成侧斜风,使船前进了。


此外,风吹船帆还会产生一股升力,特别是海中风大,升力太大就会翻船。为了降低风压中心,减弱升力,海船一般是把帆幕制成短而宽的形状,或是上狭下宽的形状。同时,通常还在帆的下部再加“篷裙”,就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风压中心。

我国这种利用八面风力的技巧,远远走在世界前面。十二世纪初,我国航海中已做到只有当头风不可行,其他方向的风力都能利用了。可是西方的帆船要到十六世纪才达到这个水平,而那时我国又能“调戗使斗风”,能逆风行船了。


六、披水板和中插板

上面提到的S向横向推力,除了用调戗方法使船只朝所需要的方向前进外,我国古代还发明了披水板,来减弱横向推力。披水板通称橇头,又称副舵、腰舵,也称做浮板或下风板。

披水板装置在船舷的两侧,当受到侧风或斜风吹刮的时候,在下风方向放下披水板,可以削弱横向的推力,减少船只横向漂流和偏移。宋朝的《武经总要》中在谈到海鹘船的时候说:

“舷上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翼,趣助其舡,虽风涛怒涨,而无侧倾覆背。”

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记载:

“中腰大横梁出头数尺,贯插腰舵,则皆同也。腰舵非与梢舵形同,乃阔板研成刀形,插入水中,亦不转,盖夹卫扶倾之义”


也就是说,披水板的装置,增加了船舶遇风浪时候航行的稳定性,可以防止船受横向推力而发生倾覆的危险。同时,由于横向推力减弱,也更便于调戗变换船身的方向,正如《天工开物》中所说:

“船身太长而风力横劲,舵力不甚应手,则急下一偏披水板,以抵其势。”

披水板起源于九世纪以前的唐朝,可能是受水鸟在浮动的时候利用两翼起平衡作用的启示而发明的,当时的海鹘船两舷就装置了浮板。宋朝的海鹘船每侧的浮板有四到六具的。到明代,简化成一具。

除披水板外,如宋朝客舟中,在两舷侧用大的竹子捆缚成口袋形状来抗拒风浪;明朝沙船设置竹制太平篮,平时悬挂船尾,遇风浪的时候装石块放置水中,都能起到披水板的作用。在明清时期,在船舶上又出现了中插板,就是在船底增设两根梗水木,它跟船尾升降舵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少船舶横向漂流偏移,保证船只在航线上正常航行。

三国时期的战船

吴大帝孙权在东治(今厦门)训练能出远海作战的水师,并建造大型战舰数百艘。并在武昌设立舰船制造所,制作战船。吴国的战船很多,例如:戈船、桥船、斗舰、艨艟、楼船等等。请各位收集一些关于这些战船的资料(尽量多,尽量简单)。如果有有效的链接也行,谢谢各位了。
诸侯国之间经常使用船只往来,并有了战船的记载。吴国水军的战船是当时最有名的,它包括“余皇”、“三翼”、“突冒”、“楼船”、“桥舡〔chu〓n船〕”等多种舰艇。
“余皇”,是王侯乘坐的大型战船,战时作为指挥旗舰。据古书记载,船首绘有鸟的图案,有优良的航行性能。水军的主要战舰是三翼,即大翼、中翼和小翼。其中大翼长10丈,阔15丈,可以载士卒90多人,有较高的航行速度。吴国就是凭借这些战船先后在汉水和太湖大败楚、越两国的。后来勾践卧薪尝胆,越国灭吴时的战船已经发展到300艘之多。
公元前16~前11世纪,中国商代就已将舟船用作军队的运载工具。最迟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中国的吴、楚等诸侯国已出现了舟师(海军部队)和战船。当时,吴国舟师中的战船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船种,并有“馀皇”一类的大船,犹如近代海军中的旗舰;还出现了专用的水战器具“钩拒”(亦称“钩强”)。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5),中国战船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性能已逐步赶上和超过当时地中海国家,并一直保持到15世纪中期。15世纪的中国战船是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好的船舶。其特点是船体结构坚固(采用铁钉联接),操纵灵活(采用舵、橹、硬质纵帆等),装载量大(如楼船设楼2~5层,大型的载千人),船种多(有主力舰“楼船”、攻击船“蒙冲”、冲锋船“先登”、快艇“赤马”和侦察船“斥候”等),以适应水战的需要。
三国时期(220~280)的吴国战船规模庞大,仅小船就有数千只,其中最大的战船设楼五层。西晋初期(公元3世纪70年代)王浚为准备伐吴而建造的连舫战舰,长120步,上面有楼橹,开四门,能驰马行车,载2000余人,是一座水上城堡。南北朝时期发明的车船(亦称车轮船、轮桨船),行驶便捷,是后来机械明轮船的先驱。588~589年隋灭陈时,杨素所率最大战舰“五牙”舰,设楼五层,可容士卒800人,前后左右设有6具“拍竿”。“拍竿”是利用杠杆原理高悬巨石,在接舷战中用来拍击敌船,是一种威力很大的冷兵器。唐代(618~907)造船技术继续有进展,所建造的“海鹘”战船,能在较大风浪条件下航行战斗。宋代(960~1279)的战船已普遍采用水密舱壁技术,提高了不沉性。1000年,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向朝廷献火箭、火毬、火蒺藜等燃烧性火器。11世纪,战船已采用指南针导航,车船又有进一步发展,1130 年,杨么起义军使用的大批车船中,最大的长36丈(约110米),装有24个转轮和6具“拍竿”,载士卒1000余人。1203年,秦世辅造的载重 1000斛(约60吨)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舱壁装有铁板,是装甲的先河,船首装有形似铧嘴的犀利铁尖,用以在水战中冲击犁沉敌船,较冲角破坏力更大。14世纪,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亦称火筒)。最迟在明洪武十年(1377)中国战船已装备火铳,从而开始了战船武器从冷兵器、燃烧和爆炸性火器向火炮的过渡。
楼船
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汉代大型战舰“楼船”高十余丈。三国时东吴建成五层战船,可载兵3000人。楼船不仅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我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就造船而言,汉代最为著名的船,便是楼船。楼船之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南方的越国,越有楼船军,秦朝及汉朝都有官衔为“楼船将军”的军事指挥官。汉代能够建造这种大型船舶,是因为我国的造船技术发展到汉代时已渐臻成熟。首先表现在帆的使用上。汉以前是否有帆,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汉刘熙《释名》书中“释船”部分已有船帆的解释:“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显然,发展到汉初时,我国船舶使帆技术已经出现了。与帆同时出现的是造船史上最重大的发明之一,船尾舵的发明。它设在船尾部,有使舵拔正航向不偏航的功能。1955年在广州出土的一只汉代陶船模,其上就有船尾舵的设置。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相印证,证明汉代船尾舵确实存在。而迟至1242年西方造船史上才出现舵。帆、舵的发明与使用,使得秦汉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楼船的出现与建造可以说是汉代造船、航海技术的集大成者。
另:古代中国海军装备的一种大型战船。船上建有重楼,因而得名。有的作为指挥舰。春秋时期,随着战船建造技术和作战需要的发展,出现具有重楼式上层建筑的战船,统称楼船。公元前525年,在吴楚长岸之战中,吴军曾以吴王座舰——大型楼船余皇,作为指挥舰。公元前522年,楚国大夫伍子胥由楚奔吴后,在同吴王阖闾的问对中,伍称:“楼船者,当陆军之楼车。”这说明,吴、楚舟师中均已装备有楼穿。至汉代,楼船进入大发展阶段。汉武帝准备征服南越,遂建造大型楼船,起上层建筑3--4重,高10丈(27.6米),可载1000人。各重上层建筑均设有舱室、女墙、战格,作为士卒战斗的依托和防护设施。船上多竖旌旗,以壮声威。楼船成为舟师的主力战舰,从而亦成为舟师的代称,故汉代舟师通成为楼船军,简称楼船,或船军;士卒称为楼船士,领率官称为楼船将军。督造楼穿的称为楼船官。三国时期,吴国水军装备有5层楼的楼船,如“飞云”、“盖海”等大型楼船,可载士卒3000人。此后,历代水军,都以楼船作为主力战舰。西晋时,楼船上装设有拍竿。东晋时期,孙恩、卢循海上起义军也拥有一支以大型楼船为主力的舟师。隋代初期的舟师装备有大型楼船—五牙舰。宋代将车船建造技术运用于建造楼船,发展出装有多达24车的楼船,船上有的装设拍竿6座。明代初期,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可远渡重洋进行洲际航行的巨型楼船,这是中国古代楼船www.souquanme.com建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