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海外觅知音的前一句(一袭红衣尽芳华上一句)

一袭红衣尽芳华上一句一袭红衣尽风华,下一句是休言女子非英物。出自:《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近现代·秋瑾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

闲来海外觅知音的前一句(一袭红衣尽芳华上一句)

一袭红衣尽芳华上一句

一袭红衣尽风华,下一句是休言女子非英物。

出自:《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近现代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翻译:

祖国沉沦危亡忍不住感叹,东渡日本寻找革命同志。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身体。叹路途之艰险梗塞,感慨自身漂泊无依。虽然远隔万里也要赴日留学。人们休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雄,连我那挂在墙上的宝剑,也不甘于雌伏鞘中,而夜夜在鞘中作龙吟。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帝国已经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为了寻找革命道路,1904年(光绪三十年),词人赴日留学,并在日本加入了光复会、同盟会,从此走上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该词为赴日不久的作品,创作时间约为1904年。

该词峥嵘风骨,撑起的正是词人飒爽的英姿。开篇即点明此行日本的缘由,也点出了国内的政治局势。列强瓜分中国,堂堂礼仪之邦,却是衣冠委地,词人一拍桌案,反问“谁敢为国捐躯”,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秋瑾的爱国诗句有哪些?

1、《对酒//www.souquanme.com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2、《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3、《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4、《剑歌》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SaFMCIb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 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5、《菩萨蛮寄女伴》

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

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

我点样回复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 秋瑾《鹧鸪天》
  清秋瑾《鹧鸪天》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赏析】1904年,秋瑾愤而出走,留学日本,作此词言志。起义失败后,清绍兴府将此词稿作为“罪状”公布,仅此一点,便足证明此词革命性之强。在封建社会里,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故词人此处愤怒地谴责道“休言女子非英物”,表现了男女平权的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龙泉”宝剑名,典出《晋书张华传》。以宝剑之铮铮作响,形容女子心中的不平和报国杀敌的英雄气概,真是有声有色,咄咄逼人!它很好地烘托了词人的英雄形象。
  秋瑾(1877~1907),女,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后改名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搜趣网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搜趣网,也常回到婆家。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www.souquanme.com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
  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翌年,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决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