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人之心先问己上一句(责人之心责己 恕己之心恕人 这句话的出处)

责人之心责己下句到底是什么?各位哥哥,姐姐,叔叔,婶婶,帮帮忙呀!!爱己之心爱人中庸·第十三章·不远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

责人之心先问己上一句(责人之心责己 恕己之心恕人 这句话的出处)

责人之心责己下句到底是什么?

各位哥哥,姐姐,叔叔,婶婶,帮帮忙呀!!
爱己之心爱人
中庸第十三章不远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远于人。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睨,研计反。诗豳风伐柯之篇。柯,斧柄。则,法也。睨,邪视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然犹有彼此之别,故伐者视之犹以为远也。若以人治人,则所以为人之道,各在当人之身,初无彼此之别。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人能改,即止不治。盖责之以其所能知能行,非欲其远人以为道也。张子所谓“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是也。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违,去也,如春秋传“齐师违谷七里”之违。言自此至彼,相去不远,非背而去之之谓也。道,即其不远人者是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之于人,亦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是也。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子、臣、弟、友,四字绝句。求,犹责也。道不远人,凡己之所以责人者,皆道之所当然也,故反之以自责而自修焉。庸,平常也。行者,践其实。谨者,择其可。德不足而勉,则行益力;言有余而讱,则谨益至。谨之至则言顾行矣;行之力则行顾言矣。慥慥,笃实貌。言君子之言行如此,岂不慥慥乎,赞美之也。凡此皆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搜趣网”是也。
右第十三章。道不远人者,夫妇所能,丘未能一者,圣人所不能,皆费也。而其所以然者,则至隐存焉。
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心情)对待别人。人都会用一种尺www.souquanme.com度去别人,而人一般都对自己是比较好,比较宽容的,要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别人,设身处地多为别人着想。
以对待别人的态度(心情)对待自己。人都会用一种尺度去别人,比较苛刻,一旦做错了就会批评,难以接受,要用这种态度去对待自己,常常自省。

以责人之心责己 这句话出自那里?

中庸第十三章不远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远于人。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睨,研计反。诗豳风伐柯之篇。柯,斧柄。则,法也。睨,邪视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然犹有彼此之别,故伐者视之犹以www.souquanme.com为远也。若以人治人,则所以为人之道,各在当人之身,初无彼此之别。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人能改,即止不治。盖责之以其所能知能行,非欲其远人以为道也。张子所谓“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是也。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违,去也,如春秋传“齐师违谷七里”之违。言自此至彼,相去不远,非背而去之之谓也。道,即其不远人者是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之于人,亦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是也。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wQLtKyIXFo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子、臣、弟、友,四字绝句。求,犹责也。道不远人,凡己之所以责人者,皆道之所当然也,故反之以自责而自修焉。庸,平常也。行者,践其实。谨者,择其可。德不足而勉,则行益力;言有余而讱,则谨益至。谨之至则言顾行矣;行之力则行顾言矣。慥慥,笃实貌。言君子之言行如此,岂不慥慥乎,赞美之也。凡此皆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是也。
右第十三章。道不远人者,夫妇所能,丘未能一者,圣人所不能,皆费也。而其所以然者,则至隐存焉。
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心情)对待别人。人都会用一种尺度去别人,而人一般都对自己是比较好,比较宽容的,要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别人,设身处地多为别人着想。
以对待别人的态度(心情)对待自己。人都会用一种尺度去别人,比较苛刻,一旦做错了就会批评,难以接受,要用这种态度去对待自己,常常自省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这句话的出处

发表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帮我找到出处,和祥解

出自:明代佚名《增广贤文上集》

意思:用苛求和责备别人的心来要求、反省自己;用宽恕、体谅自己的心去宽容体谅别人。批评别人时应想想自己做得是否够好,宽恕自己的时候也应想想对别人不能太苛刻。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德,教导我们对他人要有爱心、要宽厚,但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争强好胜之心。所以我们要多看到自己的缺点,多严格要求自己,避免自己走上令人讨厌的争强好胜、好为人师之路。把责备他人的心思多用在责备自己上,把宽恕自己的心思多用在宽恕别人上。

扩展资料: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历史实例

孔子有一个得意门生叫颜回。一次,他在集市上看见一个买布的和卖布的在争吵,卖布的说三八二十四,而买布的非说三八二十三。颜回上前对买布的说:“三八的确是二十四,是你算错了。”买布的人看了看颜回,说:“你是什么人,我凭什么听你的?”

颜回说:“你如果不信的话,咱们可以一起去找孔夫子评理。”买布的人问:“要是你错了怎么办?”颜回回答说:“我把帽子输给你。如果你错了呢?”买布的人说:“我把脑袋输给你。”

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评理。孔子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后,微笑着说:“三八就是二十三,颜回,是你错了,把帽子给人家吧!”虽然颜回很不情愿,但他还是把帽子给了买布的人,买布的人拿了帽子就高兴地走了。

颜回很不服气,于是问孔子:“老师,三八明明是二十四,您为什么要说是二十三呢?”孔子语重心长地说:“说你错了,你只是输掉一顶帽子;说他错了,他可要赔掉一条人命啊!你说孰轻孰重啊!”

颜回恍然大悟,恭敬地跪在孔子面前忏悔道:“老师,您重大义而轻小是非,我感到非常惭愧!”孔子微笑地说:“做人如果能做到责己从严,www.souquanme.com责人从宽,不争强好胜,就会少招怨恨。”

孔子明明知道买布的人是错误的,却还认输而不去争辩,即使让自己吃点小亏,也不让别人下不来台。告诉我们要用苛求和责备别人的心来要求、反省自己;用宽恕、体谅自己的心去宽容体谅别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责人之心堪责己,恕己之人好恕人”是出自哪个名著?

语出宋朝林逋的《省心录》
文中有一句“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责人之心堪责己,恕己之人好恕人”是出自哪个名著

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斩了马谡之后,给后主上表一封,称街亭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明不知人,恤事多暗”,因此要求“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后人有诗赞曰:“责人之心堪责己,恕己之心好恕人。当年诸葛求闻过,便是曾参自省身...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