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绝四前一句是什么意思(子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翻译是什么)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翻译是什么?《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句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孔子的弟子对老师的由衷赞叹。历来对于这句话的......

子绝四前一句是什么意思(子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翻译是什么)

子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翻译是什么?

《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句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孔子的弟子对老师的由衷赞叹。历来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很多,主要观点是:不主观臆断、不绝对化、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如果从宗教和哲学的立场去看,可以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继续深入:

一、毋意。可以理解为:不生妄念。

二、毋必。可以理解为:不囿于规律和必然性。

三、毋固。可以理解为:不执著。

四、毋我。可以理解为:没有我执。

不生妄念,是心性和修为上一个重要的进步标志。人的一生,无时不刻,往往妄念丛生,相续不断。这些妄念,都是驰逐于外境的色身香味触法,认假做真,迷惑颠倒,以至于随波逐流,辗转三界,无有竟处。

不生妄念,就是勘破幻像,不迷于虚幻,也不迷于真实,不再生起分别的贪取和厌离,所以如如不动,不即不离,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凭空乱揣测,不绝对偏执,不拘泥固执,不惟我独尊。

出自——春秋战国孔子及弟子《论语子罕》。

原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乐喜(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喜,字子罕,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宋国贤臣。在宋平公(公元前575年—公元前532年)时任司城,位列六卿。

乐喜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司城,即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改名为“司城”。主管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督手工业奴隶)。又称司城子罕。 

鲁襄公十七年的时候,宋国的皇国父做了太宰,要为宋平公建造一座高台,因此妨碍了农业收割。子罕请求在农事完毕以后再建造,但是宋平公不答应。

鲁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而当年的麦子还未收割,老百姓困苦不堪。担任上卿的子皮根据父亲子展的遗命,给国内的人分发粮食,每户一钟,郑国人没有挨饿。子皮也得到了郑国百姓的极大拥护。

子罕听说这一情况后,说:“多做善事,这是百姓所希望的。”宋国也发生了饥荒,子罕便请示宋平公,要求拿出公室的粮食借给百姓,让大夫们也都把粮食借出来。

子罕自己的家族借粮食给别人,却不写借据,不要求别人归还,同时还以那些缺乏粮食的大夫的名义,借给百姓粮食。宋国人也没有挨饿。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下一句是什么

没有下一句。原文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出自于《论语▪子罕篇》。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论语中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什么意思?

关于对“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意思:

首先,“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搜趣网话的意思就是:不凭空乱揣测;不绝对偏执;不拘泥固执;不惟我独尊。这句话很容易解释,也很容易懂。可是这不止是文字的问题,要在这一生中行为修养上做到,实在很难。“圣人”孔子对于这四点,是绝对做到了。然而现实中的普通人在这八个字的修养上往往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这八个字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含义呢?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怎样做才能达到这八个字的要求呢?

“子绝四”是主观看法,就不再赘述。下面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逐一解析。

一、“毋意

“毋意”就是不主观臆断,这也通于“汝gFRfLx非阿罗汉,汝意不可信”,因为没有圆满觉悟之前,每个人的主观判断,多少都会有偏差,不可执着一己的见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许不凭空乱揣测我们不能绝对的做到但是善于聆听其他人的意见并且将实际的建议付诸实践将会是对“毋意”这一要求的完美补充。

二、“毋必”

“毋必”它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为人处事要懂得灵活变通。gFRfLx这一点也是人生哲学的修养,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客观事务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没有“必然”的事。以前,科学家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可是,现在的科学家却证明了比原子更小的物质的质子,中子和夸克也是存在的。如果欠缺“毋必”的精神,科学家就不会进步。另外,人事也是常变的。自己定下目标方向,可是客观条件不允许,那就应该实时变通,修正目标。《易经》中的八卦说明了变易的道理。天下事无一不在变动。宇宙在变,万物在变,甚至人的思想、感情,身体也在变。因此,君子需懂得变通,能适变,能应变。

三、“毋固”

“毋固”就是不拘泥固执或者也可以说是不要固执而不通变化,因为人心、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要与变化如如相应,流通无住。个人看问题总是会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无论知识多高,我们都要承认个人的局限。所以,在钻研学问,在处事方面,我们应该有集思广益的精神,善于从别人的意见经验中摄取“精华”,择其善者而从之,进而修正自己的看法或意//www.souquanme.com见。

四、“毋我”

“毋我”就是不要认为自己是对的,不要唯我独尊。孔子反对自以为是。他虽然学问好,修养高,却认为自己比不上一些学生。例如他认为颜回比他更了解仁或更接近仁的境界,他又觉得学生子贡比他更善于辩论,而子路则比他勇敢。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感觉到很痛苦、烦恼,总是被现象困住了。人生在世界上一定有我,无法做到完全的“无我”。有我就有你,有他。你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结果忘记了你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搜趣网的。“大家一样”就是佛学所说的“平等相”。而孔子的四绝观念,也就是平等相。

这就是“毋我”的境界,所谓“枪打出头鸟”,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工作环境中要做到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超越自我、忘我、无我,浑然与天下大同,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属于中庸之道不能体现个性不屑为之,但我更加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毋我”能帮助我们融入环境,或许会平庸一阵子但绝对不会是一辈子,只要有能力就绝对会有要你出力的时候。孔子的四绝观念与佛教《金刚经》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之观念是一致的,因为两位圣人说的就是平等相。“我”乃烦恼之根源,转“有我”为“无我”即可解脱。四相中,“我相”一除,其他三相就容易消除。同样的“无我”做到了,另外的“毋意、毋必、毋固”就不难达致。

其实人并不都是完美的,也允许有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但一切有度,如果把上的“‘意’‘必’‘固’‘我’”发挥到了极端和随时,必然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尽的苦恼和麻烦,甚至是致命的、难以挽回的错误。这些缺点人们或性格中固有,或有偶犯,但岁月和经历赋予了人反省和化繁而简的能力,曰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这就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加强,要时常反省努力改正自身‘意’‘必’‘固’‘我’的缺点,为自己赢得一份更加美好的将来。

名家的理解:

一、李零先生在《丧家狗》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

二、钱穆先生在其《论语新解》中则译为“先生平日绝无四种心,一无臆测心,二无期必心,三无固执心,四无自我心。”

三、李泽厚先生在其《论语今读》中译为:“孔子断绝了四种毛病,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他认为,什么是我,是最大的问题,孔子的“无我”与现代理论差距太大,此处的“我”应是“不自以为是”,包括不自以为是和不以自己的得失、利益为原则或准绳。

四、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说:毋意,是说孔子作人处世,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毋必,是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能适应,能应变。毋固,是不固执自己的成见。毋我,是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他认为孔子的这一思想就是佛教的平等相。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扩展资料: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子罕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