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www.souquanme.com苦厄什么意思?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意思是菩萨的大智如同明镜,无一物不尽显其中;其智光犹如太阳,无一物不能尽照。
这句话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也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菩萨因修习了般若法门,功夫深久,生出了妙智妙慧,于黑暗中也有光明照耀,因则能够洞见一切诸法均为不实在,均为虚假。懂得了众生的五蕴对于菩萨的真心是有掩盖障蔽而使其昏昧的功能的。
延伸成语
五蕴皆空,拼音是wǔ yùn jiē kōng,意思是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示例: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援墨入儒》:“然余以为毕竟六根清净,始可立圣贤之基;果能五蕴皆空,方与言仁义之道。”
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菩萨的大智如同明镜,无一物不尽显其中;其智光犹如太阳,无一物不能尽照。
出自《若波罗蜜多心经》。菩萨因修习了般若法门, 功夫深久, 生出了妙智妙慧, 于黑暗中也有光明照耀, 因则能够洞见一切诸法均为不实在, 均为虚假。 懂得了众生的五蕴对于菩萨的真心是有掩盖障蔽而使其昏昧的功能的。
五蕴亦即作为物质的色境、随境的//www.souquanme.com感受、因感受而起的思念、内心的意志取向以及针对世间所有万物的认知活动和观念。
扩展资料:
《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其他名句:
1、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2、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3、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4、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参考资料: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_百度百科
寻找“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出处及全文
我现在心里很乱,我正陷在困苦当中不能自拔。偶然的一次在网上看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在心里反复的念,心里还是能平静一些的,请问谁有这句话的全文,这是什么经书里面的。谢谢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出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含义
在《心经》上有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大意是:观自在搜趣网入不相逢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决定,因而度脱一切痛苦与灾难。
在这里提出了“五蕴皆空”的重要性,即“五蕴皆空”能使人摆脱“一切苦厄”。那么五蕴的内涵是什么呢?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蕴藏、积聚的意思。如色蕴,聚集了过去色、现在色、未来色、粗色、细色等统称为色,因此色蕴是色的总和,色在这里相当物质,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外乎从形状(形色)和颜色(显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称物质曰色。
受蕴,受是接受领纳的意思,当我们面对顺境或逆境时,所产生心灵上的情绪,这与苦乐忧喜舍的不同;想蕴,想是获取、想像的意思,在我们接触环境时,必然会摄取事物搜趣网的影像,然后给它安立名称;行蕴,行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并诉诸行动。
识蕴,识是了别义,是精神领域的统觉作用。色搜趣网蕴属于物质现象范畴,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现象范畴。
扩展资料:
“有与空”的辩证概念
有与空相对而存在,在一般人经验中,总以为有与空是对立的,他们认为有不是空,有在空外。《心经》则阐述了有与空的关系,说明“有空不二”的道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其意思是说物质世界里的有与空是不二的,“有”是缘起有,世间一切有的现象,莫不是众缘所生。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有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和合,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性,当决定它存在的条件没有时,于是就为空。
空有不对立,是一体的。所谓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事物毁灭了才谈空;有是缘起有,有的当下就是自性空,有空一体。同样,将此运用到其它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都能成立,于是便有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蕴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