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园住佳耦下一句(《苏州园林对联》古诗)

耦园为什么称之为爱情之园?耦园是沈秉成在心身几乎绝望的情况下买下的,那时沈秉成心是冷的,所以从耦园的环境中可隐约地感觉到当时沈秉成的遁世心理。三......

耦园住佳耦下一句(《苏州园林对联》古诗)

耦园为什么称之为爱情之园?

耦园是沈秉成在心身几乎绝望的情况下买下的,那时沈秉成心是冷的,所以从耦园的环境中可隐约地感觉到当时沈秉成的遁世心理。

三面环水,只有一条小路与外界相连,正门对着三丈高的城墙。这完全是一个"一去红尘三十里,白云黄叶共悠悠"的环境。

可是上天并没有让这样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孤独终老,在他最不知所之之时认识了江浙才女严永华,并结成了伉俪。沈秉成酷爱藏书和诗文,严永华也爱写诗,至今在耦园东院的墙上还刻着这位夫人的诗:"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耦同偶之意,城通成之意。可见严永华之才。

耦园的典故

耦园历史很长,大约经历了几次毁坏几次重建,在诸多的搜趣网主人中,最能形成耦园历史和人文意蕴的可能要数清末的安徽巡抚沈秉成了。这个人很有正气,在安徽巡抚任上就励精图治一心想报效国家,任法租界道台时,就不卑不亢很受当地人尊敬。只是现在关于他的记载太少了,令我们无从把握,也只能半真半假的猜了。可能他在仕途上并不很顺利,再加上丧气失子,心身几乎绝望。在这种情况下,他举家迁到苏州以三千两银子买下了一个几乎废弃的园子“涉园”,稍加修葺便安顿下来。
想必,那时的沈秉成心是冷的,至今从耦园的环境还可隐约的感觉到:三面环水,只有一条小路与外界相连,正门对着三丈高的城墙。这完全是一个“一去红尘三十里,白云黄叶共悠悠。”的环境。可是,上天并不会让这样的一个人孤独XMjWL终老。后来在他最不知所之之时认识了江浙才女、比他小15岁的严永华,并结成了伉俪。沈秉成酷爱藏书和诗文,严永华也爱写诗,至今在耦园东院的墙上还刻着这位夫人的诗:“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耦”同“偶”之意,“城”通“成”之意。可见严永华之才。
从耦园正门进,感觉就是地道的江南小院,曲折幽深,使人想起欧阳公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暮霭无重数……”同时狭长的过廊也给人一种凝重感,沿着过廊一直往前走,过思到门一个厅,眼前陡然开阔,使人如临梦幻,就像一个长期在黑暗中行走的人,突然跨上一步就置身于光明之中一样,恍然不知所措。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长廊曲折,从任何角度去看都透露着和谐与甜蜜,大概这就是沈氏夫妻生活的地方吧。沿着夫妻廊向前就是“吾爱亭”,相传女主人严永华每日在此弹琴,亭前正对曲桥流水;“吾爱亭”的左面是“听琴轩”,这是男主人听女主人弹琴的地方。缠绵的琴声就是一座传递爱的桥梁,沈秉成、严永华就在这样的传递中度过了那最美丽的八年时光,使置身于花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被感动。
在我的脑海中反复出现沈氏夫妇携手走过夫妻廊,严永华之“吾爱亭”沈秉成之“听琴轩”,琴声与读书声相唱和的情景。这是一种多么纯的爱啊: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我几乎从耦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体会得到沈氏夫妇那淡如菊、浓如酒的爱情,每每被它所感动,也就每每把自己置身于“吾爱亭”。看着那轻舟绿水,也就会想起严永华那满足的笑脸。可能,沈秉成到了生命最后的日子,也是常常去“吾爱亭”的。
沈秉成不得不又一次入仕,也不得不经历如此相似的命运。在他六十八岁时,命运使和他一起颠簸多年的严永华走了一条和第二任夫人沈氏相同的路,他又一次身心绝望地回到耦园,修整一切,守护这爱的见证。不久也孤独天年。
耦园相对于沈秉成而言,既是浪漫的回忆,又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长恨歌,在这个花园中,我想谁也没有勇气想起沈秉成最后的心情和眼神。只能想起在新花园落成之时,严永华的这首小诗:
小有园林趣,当春景物新。
各花如好友,皓月是前身。
风过松多高,云来石有神。
素心终不改,天际想真人。

《苏州园林对联》古诗

风景自清嘉,有画舫补秋,奇峰环秀;
园枉占幽胜,看寒泉飞雪,高阁涵云。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在苏州景德路,是保存较好的一座园林,亦是苏州湖石假山中代表之作,它形态逼真,结构严密,有主有从,层次分明。假山虽仅占地半亩,却辟有六十余米山径,洞壑、涧谷、危道,悬崖等
遍布其间,誉为“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俞樾曾称它为“天然画本”。 画舫补秋:即“补秋舫”。
寒泉飞雪:即“飞雪泉”。 高阁涵云;即“涵云阁”
丘壑在胸中,看叠石疏泉,有天然画本;
园林甲吴下,愿携琴载酒,作人外清游。
俞樾题环秀山庄
幽栖此日重建,看峭壁垂云,闲扶短策,明波洗月,净濯兰缨,水边楼观先登,更将秋共远;
俯仰十年前事,乍扫苔寻径,伛偻穿岩,拨叶通池,虚空倒影,眼底烟霞无数,都是昔曾游。
顾文彬题环秀山庄。 短策:短杖
云树远涵青,偏教十二阑凭,波平如镜;
山窗浓叠翠,恰受两三人坐,屋小于舟。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补秋舫,形如画船,舫前种植芍药
隔陀听黄鹂,最宜婪尾花开,四壁凝香廉半卷;
新醅浮绿蚁,恰好醒心泉澈,一炉飞雪酒初温。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补秋舫。 婪尾:花名。 飞雪:环秀山庄有“飞雪泉”
高林弄残照;
幽壑舞回风。
陈从周题环秀山庄假山
流水曲桥通,帘卷风前,山翠环来花竹秀;
涵云高阁起,筵开月下,灯红留向画图看。
汪惟韵题环秀山庄涵云阁
曲径通幽处;
园林无伤情。
俞樾题曲园,园址在苏州马医科(巷名),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的故居,题名曲园,自号曲园老人
东土尊崇忠义,庄严汉寿亭侯,白衣大士,宽厚慈祥,端庄凝重,活画出婆心苦口,别裁千手观音,装璜刻镂,超神斧艺,只愿祛邪扶正;
西园供奉佛阇,苦行释迦王子,疯僧行者,嘻笑怒骂,热讽冷嘲,更写尽万态千姿,排列五百罗汉,雕塑造型,巧夺天工,无非嫉恶如仇。
王也六题西园,在苏州阊门外,隔虎丘路与留园东西相望,西园始建于元代,是戒幢律寺和西放生池的总称,园内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等建筑,规模宏大,西园寺以雄伟著称
最难得过来人,相逢香火有缘,即色即空,正婆娑春梦一场,苏台归鸟;
何处寻干净土?大好园林无恙,宜晴宜雨,却仿佛西湖三月,花港观鱼。
刘文玠题西园九曲桥
宝相瞻大雄,像瀍禅机垂正觉;
劳生来小息,鱼音梵呗涤尘烦。
西园大雄宝殿,供三尊木雕大佛,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西园寺主要建筑
海国居琳宫,宏法利生扬正教;
灵山闻妙谛,觉迷度苦感仁王。
夏士冠题西园大雄宝殿
东震涌庄严,看桥通鹤市,山近虎丘,招提久占三吴胜;
西来参本意,任侠士流芳,生公说法,照澈都归五蕴空。
许人俊题西园大雄宝殿
佛日增辉,重开阊阖;
宗风振律,大启丛林。
汪洵题西园石牌坊。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
西已种竹栽花,培心培地;
园则放生育物,养性养天。
西园一角
三吴选佛场,此处居然能结构;
百族消劫运,上天无处不慈悲。
西园苏台春满,亦名四面厅,在放生池东
地拓三弓,喜几净窗明,柳眼花须齐掩映;
塘开一鉴,看鸢飞鱼跃,山光云影共徘徊。
窦征山题西园苏台春满
大江东去浪淘沙,试问江上春山,年年常住江头,曾记否,六朝时四百八十梵宇;
钜苑西开金现粟,最喜苑中绿水,处处倒涵苑景,能救得,一池间万千亿兆生灵。
薛时雨题西园苏台春满
晴空摇翠浪;
曲槛俯清流。
陈从周题西园湖心亭
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
佛家宗旨,杀生不若放生。
西园湖心亭。 独乐句:出自《孟子梁惠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小有园亭山水,种树养鱼,得少佳趣;
虽无管XMjWL弦丝竹,论文把酒,足叙幽情。
史伟堂题半园草堂。半园,在苏州有两座,一在城南人民路的仓米巷内,称南半园,另一在城北白塔东路上,称北半园。南半园为清同治间史杰堂所建,取知足不求全之义;北半园为清乾隆间沈其奕始建,初名止园,
改建后名半园,修筑多以半为特点,十分精美典雅,为苏州园林中少见
满眼山河此净土;
四时风月属闲人。
田庚题半园草堂
乘兴而来,约两三知己;
幽赏未已,填一半儿词。
刘珍题半园草堂
园虽得半,身有余闲,便觉天空地阔;
事不求全,心常知足,自然气静神怡。
吴云题半园草堂
乱红迷紫曲;
浓绿涨瑞窗。
陈从周题半园三曲桥。 瑞窗:瑞玉制的信物,这里作精妙别致解
池荷出水清于我;
庭草当风瘦可人。
李根源题半园君子居。 可人:使人满意的人、能干的人
如乘宝筏何须楫;
虽有长风不挂帆。
史伟堂题半园石船。 宝筏:佛之教法
三径余闲,还将书读;
一春无事,只为花忙。
半园还读书斋
半榻眼琴,半瓯沦若;
园花献佛,园鸟呼朋。
李根源题半园还读书斋
芒鞋竹杖来闲坐;
玉宇琼楼在上头。
庄怡孙题半园待月楼
闲为水竹云山主;
静得风花雪月权。
半园靳芝亭。 风花雪月:指四时景色
遗经阐至教;
大札资圣功。
玄妙观三清殿。我国南方典型古典建筑物,已有1700多年历史,几毁几建,几易其名。据《吴县志》载,玄妙观共有25个大殿,正殿三清殿,是江苏省最古老的木结构殿堂建筑,三清殿高12丈,共有74根大青
石柱子支撑着,有的浮雕是五代和南宋遗物
圆筦叶三元,仁宣橐龠;
妙机含万有,寿溥垓埏。
乾隆题玄妙观三清殿。 圆筦:笛子,筦同“管”
千树桃花万年药;
半潭秋水一房山。
玄妙观七星潭阁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祸兮福之所倚,称真庆,号开元,复搜趣网玄妙,盛世欣逢,河山改貌。中华千万里,江东宏伟名观,姹紫嫣红超往昔;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福兮祸之所伏,启周秦,经唐宋,越明清,劫灰历尽,典藉犹在,道德五千言,赤县光辉环宇,餐霞挹翠揽于今。
王也六题玄妙观七星潭阁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蕉声。
郑定忠题耦园,又名涉园,在苏州小新桥巷,因住宅东西各有一园,耦连成对,故名。假山为耦园突出的景点,用黄石叠成的假山,气势雄浑,匠心独运,可与明朝张南阳所叠上海豫园黄石假山媲美
耦园住佳耦;
城曲筑诗城。
耦园枕波双隐
千朵莲花三尺水;
一弯明月半亭风。
唐寅墓,在苏州横塘王家村
在昔唐衢常痛苦;
只今宋玉与抬魂。
韩菼题唐寅墓。 唐衢:唐代文人,擅诗词,屡试不第,见有投合自己情感的文章,读后必放声大哭
才子风流,岂在色字;
名贤忠正,不附权奸。
唐寅祠
身后是非,盲女村童多乱说;
眼前热闹,解元才子几文钱。
唐寅祠
沧浪亭中,吴郡名山占一席;
桃花坞里,金阊遗迹足千秋。
俞阶青题唐寅祠
松似高贤迎客笑;
山径兴复满亭春。
雪相题灵岩山迎笑亭。灵岩山,座落在苏州城西南30里的木渎镇,四面山峰环绕,北为焦山、天平山;西北为银顶山;西是穹窿山;西南为香山;以及东、南横山、狮子山、清明山、高峰山等,古人有“灵
岩秀绝冠江南”之美称,并有“吴中第一峰”的美誉。灵岩的特色为吴宫遗迹多,夫差曾为越国美女西
施在此建馆娃宫,是灵岩的重要名胜
默祷现金身,不舍大悲示妙相;
至心称圣号,即蒙显应慰群情。
圆瑛题灵岩山观音洞。 显应:佛教用语.即“显机显应”
云起慈门,愍彼群迷不易悟;
波腾愿海,怜伊佛性了无殊。
郭炅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愍:同“悯”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圜悟藏性,彻证自心,道通天地有形外;
慈起无缘,悲运同体,恩遍圣凡含识中。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圜悟:宋代高僧
冀有情共证真常,本寂灭心,说圆通法;
期含识同登觉岸,依一实道,开方便门。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证诸佛本妙觉心,安住寂光,享真常法乐;
愍众生迷如来藏,现身尘刹,作得度因缘。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一尘不立得真圆通,现随类逐形之身,寻声救苦;
五蕴皆空证大寂灭,依即心自性之道,说法度生。
曹岳申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五蕴:佛教名,即物质、感受、思想、行为、意识
华严顿演圆宗,独被上根,尚未悉符出世,度生弘誓;
行愿导归极乐,全收九界,方堪大畅成道,利物本怀。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九界:佛教用语,即菩萨、声闻、缘觉、修罗、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九界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有年,令九界众生出迷途,以诞登觉岸;
睹明星而悟道,说法三百余会,俾大千佛子复本性,以彻证唯心。
印光题灵岩山寺大雄宝殿。 兜率:佛教名,天界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实如来,成始成终之妙道:
弥陀誓愿,全收九界示众生,心作心是之洪猷。
印光题灵岩山山门。 三根:佛教用语,即未知当知根、已知根、见之根。 心作心是: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省称
悲智双运,发扬五明毓僧秀;
解行并进,坚持三学住灵岩。
明招题灵岩山无尽轩。 五明:佛教用语,即声明、因明、内明、医方明、二巧明。 三学:佛教用语,即戒、定、慧三学
香水濯云根,奇石惯延携砚客;
画廊垂月地,幽花曾照浣纱人。
刘墉题灵岩山西子池。 香水:灵岩山前有采香泾,又名香水溪
杨歧灯盏明千古;
宝寿生姜辣万年。
灵岩山山寺库房。 杨歧、宝寿:僧名
漫说越池吴沼,二千五百年,虎斗龙争。但看这,吴王井傍智积井,领略湖上风光,山堆螺黛,水拥珠明,独占吴中胜境;
环观木渎苏城,三百六十日,莺歌燕舞。且让那,姑苏台伴拜佛台,如见灵鹫香水,月照禅房,星临贝阙,平分苏浙天堂。
王也六题灵岩山香光厅
莲障千重,此日已成云出岫;
松风十里,他年应待鹤归巢。
灵岩山馆
花草旧香溪,卜兆千年如待我;
湖山新画障,卧游终古定何年。
毕沅题灵岩山馆。 卜兆:这里为“卜老”解,引申为选地定居养老
大路一条,到此齐心向上;
好山四面,归来另眼相看。
叶恭绰题灵岩山继庐亭
平地上灵崖,过此关头,自有天梯登绝顶;
劳尘修净土,认清蹉路,岂无宝筏渡迷津。
彭飞健题灵岩山继庐亭。 灵崖:灵岩山。 劳尘;佛教用语,又作“尘劳”,意为烦恼。 宝筏:佛教用语,比喻渡生死的妙法
祠庙肃沧浪,更寻来一万字穹碑,彩焕岩前榱栋;
威名震吴越,还认取七百年华表,遥传江上旌旗。
林则徐题灵岩山韩世忠墓
观大海者难为水;
悟自心时不见山。
吴济时题灵岩山落红亭
万笏穿云藏翠坞;
一盂浸月碎珠泉。
吴荫涪题天平山御书楼。天平山在苏州城西30里,位于灵岩山和支硎山之间,海拔221米,是苏州西南诸峰最高峻的一座,天平山的万笏朝天奇景,名闻遐迩,据说天平山上的石头都是向下而生的,被视为最不吉利
的地方,
宋代名臣范仲淹不以为然,却在山上购置地皮,作为坟地,坟建成后,天气骤变,一阵狂风,山上所有石头
都翻了个,变成百官上朝时所奉笏板,形成了“万笏朝天”的奇观,山上风景以石称胜,是苏州重要游览胜
地之一。御书楼今称“乐天楼”,相传唐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曾来此游览、居住和读书
伟石皆人立;
倚崖忽鸟惊。
天平山御书楼
万笏皆从平地起;
一峰常插白云中。
范玉琨题天平山御书楼
门前绿水飞奔下;
屋里青山跳出来。
天平山高义园来燕榭。高义园旧为白云寺,清乾隆皇帝到此游览时,赐名“高义园”,因范仲淹捐宅创立义庄,以养济族人,取杜甫“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之意为名
石笏满山排地起;
塔峰一笔插天清。
天平山高义园来燕榭
新枝吐绿,矗地千林围翠幛;
奇石穿空,朝天万笏接沧溟。
马国征题天平山高义园来燕榭
高树鸟鸣青嶂里;
半山泉响白云中。
谢孝思题天平山半山亭,在一线天附近
鱼戏夜同乐;
莺闲亦自来。
卫东晨题天平山听莺阁
花林宛转清风透;
霞石玲珑瑞气开。
祝允明题天平山听莺阁
老树荫浓新雨后;
空山寂静夜禅初。
祝允明题天平山听莺阁
屏小云气山开通;
树里檐声雨满堂。
天平山芝房
想子美高标,水流云在;
忆尧夫旷致,月到风来。
陈奕禧题天平山芝房。 子美:北宋诗人苏舜钦,字子美。 尧夫:北宋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字尧夫
即色即空,现美人身而说法;
大悲大愿,指恒河沙以为期。
金粟香题天平山咒钵庵,在翻经台后,室内有“山石间”、“佛在者裹”等砖刻,相传范仲淹少时曾住庵中,专心攻课,因家贫吃不上饭,每天烧一锅粥,待其凝冻成绿豆糕一般,然后划成四块,上下午各吃两块充饥,
有时以咸菜下饭,有时用粗盐当菜,典故“断齑划粥”即为此意。

耦园的园内景观

从东园停车场,走仓街,抵达耦园门厅狭窄的砾石路。两手臂宽,一溜青瓦白墙的民居等身高,几条平直的运河几千年来就这样静静地淌着,在一个一个的水码头前传送着欢乐的、伤悲的、外面的世界里的消息。从城市到民居,从街坊到园林,从园林到心里,耦园,保留着苏州古城特有的车船并行的交通、“枕河人家”的水乡建筑特征和浓厚的士大夫私宅特点。
耦园处于平江古城保护区的腹地,苏州人用二千五百年创造出的特有的城市面貌、城市韵律、城市文化,反过来,无时无地不关照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苏州人。一句俗话,苏州是有味道的,苏州人是有味道的,耦园是有味道的。不追求形式上的奇巧,更多的精心于心灵安适,从这个意义上说,耦园是奇葩!
耦园坐北朝南,三面环水。南沿小新桥巷,大门面水,有河埠驳岸码头,一条沿河小路笔直地伸展出去,连着西面的人家;北临小柳枝巷,后门设有私家码头,东接内护城河,如今依然橹声袅袅。再东面已经是城垣的残迹,野树遮挡了外面的驳船和市井的嘈杂。在这不显山漏水的市井之间、简陋的民居周围,耦园如幽兰般沉浸在自我芬芳的简洁文雅里,像它的主人一样孤芳自赏,自我满足于个人生活的甜蜜和安谧中,像苏州古城一样永远的遗世独立,保留着最鲜明的个性和最丰富的内涵,就像贝聿铭先生所说“有明遗构”。
三百年来,耦园安静而泰然地迎送着它的主人。清初这里原是仕人陆锦归还故里后建造的涉园,名取自渊明的《归辞》, “园日涉以成趣”;到了同治年间(公元1874年)安徽巡抚沈秉成抱病下野,偕爱妻退隐,请了当时有名的画家顾纭在涉园的基础上拓展开辟,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耦园。偏于一隅,“枕波双隐”,“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了整个园宅的特征,布局上中轴对称、东西对应。耦园,摒弃了世间的纷扰,汇聚了自然的精华,流连于“诗酒联欢”、吟风诵月的风流岁月里,静默在潜心修道、书生意气的自在中,还幸福在鸳梦温暖、两两相随的神仙日子里。如今虽然佳偶不再,但诗城已然。我们刚才看到门外跨街的石坊上,有砖刻门额“耦园”两字,一面为隶书,一面为篆书,是园主沈秉成孙子的好友、近代书法家周退密先生所书,古朴、典雅、沉静,正符合了耦园的基调。大家再注意看耦园的大门,简单而坚固的石门框内竟然不是木制的门板,而是用上等的竹片拼制髹漆而成。细密的交织中把沉涩剔除了,鲜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跃然而出,男耕女织、夫妻和谐的生活气息越发浓厚了。
穿过“平泉小隐”天井,来到轿厅中央平面图前大家看这幅耦园全景图,园子不大,占地面积80公顷,中央部分有明显的南北中轴线,从水码头开始,依次为门厅、轿厅、大厅和楼厅,整个住宅区带有明显的仕宦第宅的传统特点。在布局上,“以楼环园,以水环楼”;同时暗合“偶”宇,东西花园相互对应。东花园以中心的黄石假山为主景,高拔峻挺,是涉园的遗存,也是苏州古典园林里最著名的黄石假山;西花园则以湖石构景,绵延舒展。同时,在个体建筑上也有樨廊、筠廊之间,双照楼、听橹楼之间,吾爱亭、望月亭之间等等两两呼应,或东西、或南北、或上下、或明暗、或高低等不一而足。由于历史上耦园多次被毁,文革期间沦为工人宿舍,八十年代重新整修,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建筑框架,但就整个园林来说,住宅部分艺术性略显薄弱。就像我们看到天井的门楼上,已没有太多的装饰,西边的风穿牡丹,东边的孔雀开屏,除了多了一层富贵气之外,好像和“平泉小隐”也不甚和谐。“平泉”原指唐朝高官李邺侯的别墅,后通指隐居场听;“小隐”则隐于野,说出了园主远离庙堂、浪逐江湖的心愿。寄情山林,从晋开始――直以来是文人在战争频召仍、党权争霸、政治主张难以实施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以退为守的内敛的生活方式。桃花源的创造,乌托邦的具像构造,以一种出世的心情去过人世的生活。在城市重文明发达的时代,人力物力叠山理水在家中,坐拥山林的自然美景,同时享受诗文酬唱的风雅。
进入园主在坊里隙地为我们准备的“城市山林”。北行进入大厅载酒堂, 高大爽洁,大厅巍然,面对门楼上“厚德载福”的温良教训。这里原是主人会客、宴聚、议事、仪礼的主要场所。匾额是东花园落成后,沈秉成邀众友庆贺,李鸿裔欣然题写的:东园藻成,同仁燕集斯堂,遂以载酒颜之,盖取唐人东园载酒西园醉涛意也。而在1993年重建之后,王西野先生顺着这层意思,借陆游先生词句“载酒园林,寻常巷陌”,附会成一对联悬挂中堂: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抱柱联上“左壁观园右壁观史,西涧种柳东涧种松”和堂前东西两侧小门的门额“载酒”“问字”相呼应,我想这可能是园主规划住宅功能的总体理念吧:东园以宴乐赏景雅聚为主,西园以静修著述藏书为主,承继了苏州古典造园以辉映自然和人文精神的一贯传统。
“观之不足”一直是园林审美过程中最大的妙处和难处,寻字外之意,景外之致,才能帮助我们正确领略园林的东方魅力。所以大家不妨细想,主人载酒肯定不会为了买醉,实写酒事,虚指酒外之兴。正如欧阳修先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载酒”原来为了流连山水间,难怪东花园主要观景点取名“山水间”、实至名归,把载酒的谜底揭了。从这一点又再次证明了耦园在设计过程中文人山水的特点,耦园充分体现了园林布局上的因果对应、前后连贯和融会贯通。
楼厅院中——最后一进一般为家眷居住的地方。小院安静而绿意盎然,植有桂花和玉兰等树,扣“金玉满堂”之意。而门楼是清代旧物,可惜在文革中遭毁,依稀可辨的砖刻细腻精雅,场景一派清新自然,“诗酒联欢”的主题表现很具体,完全不像一般的深宅大院到处是诗书礼仪的规范教训,显示了主人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和夫妻相随、远离尘俗,幸福的家庭生活。特别一提的是整个楼厅的建筑为二层,呈凹型。两边分别和东西侧楼相通,往东可达东花园的补读旧书楼以及最东端的双照楼,这一部分也呈凹型;西行沿楼倒量便是西花园的藏书楼,曲折凹型。整体连贯一气,俗称“走马楼”。砖刻门楼、风火墙、走马楼都是徽派建筑特有的。主人原为安徽巡抚,自然受其影响,同时徽商自明中叶势力遍及全国各地,徽派文化成为一时的风尚。而这里的走马楼依据住宅东西分配的特点,不像经常所见的四方型围廊,而是在北墙处曲折有序、错落有致、蜿蜒伸展,跨度长达四十米,把东西花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形成了耦园一大特色。
东循廊前往东花园,小天井内——这里是中厅与东花园之间的过渡空间,我们可以注意到由中轴线到东花园的审美视角在渐次敞开,身后的院墙壁立,而向东的樨廊,且割且联,山体若隐若现社会生活在墙之后,个体生命体悟就在眼前;空间由实而虚,渐入佳境。而这里又有一小体量的“无俗韵轩”分割空间为二,南面在废墟上现辟为盆景园,北部几座太湖峰石清白兀立,掩映在浓郁墨绿的桂花丛中,尽显妩媚之姿;中有一布满纤细的浮雕的鼓 墩石,原为主人放置兰花的花座;旁有一拙朴的石条矮矮地横在两石之上古松之下,想必是主人兴之所至操琴的地方。四时不同,兰桂馨香飘然人室,催发主人雅兴,细听松子落地,和以《高山流水》,不亦乐乎!无俗韵轩内南望,三扇冰裂纹的窗户在黯淡的室内织起了一张思想的网,宜静定,宜小聚,宜清乐,宜雅谈,而作壁上观,推窗即成三幅绿意盎然的诗画作品,特别是月正中天,光辉落在树梢时,此情此景,饶有禅机。匾额清丽秀雅,是中国最后一位秀才――苏局仙老人手题的。
在东侧外墙镶嵌了一扇半透明的花窗,四角有双鱼、蝙蝠图案,四方的窗内中置梅花图形,铺满万字装饰变体,中放四扇方形明窗,吉祥的图形象征相濡以沫、高洁、幸福的爱情生活。当时的女主人湖州才女严永华亲书“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横批:枕波双隐。典出《世说新语》孙子荆归隐山林,欲枕石漱流,作狂狷态。这里一语双关,既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流水人家的家园特征,又暗示夫妻双隐,可谓才情双绝。轩南北一空园一实墙,虚实对比。前面的门廊连接中部和东部,既便利雨日烈阳下的行走,又可稍作停顿,同时又成为游园的序曲,城曲诗情的发轫。 由樨廊北行,经藤花舫、储香馆,到城曲草堂游廊曲折环合,连接着各个主要观景点。西面秋阴丹桂芬芳,故称樨廊;樨,木樨,桂花的别称,因为树干断面的年轮如犀角图纹。
东面相应的叫筠廊,早春新生之竹谓之“筠”。利用城曲草堂的门廊和南部听橹楼、魁星阁之间的走道,引导我们从不同方位、不同季节去欣赏位于中央位置的山水主景。这一部分曾经是清初涉园的位置,黄石假山、受月池、宛虹杠小桥是当时的遗存;耦园主人购得该园后,在原有的建筑废墟上精心设计,根据山水特征重新安排了亭台楼阁,退居四周,尽量控制体量,与原有风格浑然一体,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所以大家注意看,西侧樨廊拐角处巧妙地安排了藤花舫,山阴廊侧,小巧玲珑,不失为初春紫藤入画、盛夏藤阴下午后小憩的绝妙场所,同时主人引庄子“不系之舟”的遐想,“无所求,饱食而遨游”,闲散自在之情油然而生;
沿着北墙的就是走马,楼的东面延伸部分,曲尺形,各有名头。楼下先是储香馆。因为是小孩渎书的地方,为勉励他们勤奋苦读获取露功名,“蟾宫折桂”,光宗耀祖,故借每年金秋桂雨飘香举行乡试的来由,命名为“储香”待放,殷切希望自己的孩露子脱颖而出。城曲草堂、安乐国、还砚斋,楼上的补读旧书楼、双照楼作为宴客、休憩、读书、诗画的主要场所。草堂名取唐朝诗人李贺的诗: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诉说园主夫妇如牛郎织女得三生缘相聚人间,园门前河埠头上的依依杨柳柔情似水,柳絮绮丽如梦常在,园主对生活的知足略见一斑了,于是更毅然决然放弃名利场,钻进温柔乡、“安乐国”,天上人间只在今朝矣。在尽头的还砚斋清净澹泊,“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乾嘉时期书法四大家之一的刘墉的题联真是恰到好处。
双照楼的茶社引入了城根的摇船和外护城河的汽笛,市民的行色和远方朋友的音信,撇去道家王僧襦的思辩:道之所贵,空有兼志,行之所贵,真假双照,在日月双照的楼里,园内外、心内外的感触也融在一杯清茶里了。整个建筑基调一致,正如草堂里的一副对联所写:卧石听涛满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有声有色的极致享受好像只有在自然的天籁里精神的空灵里才能得到。 也许大家会觉得疑惑的是,为什么安乐国的地板和补读旧书楼的楼板都是素面朝天没上油漆?其实,原因在于木板都为杉木所制,有吸潮湿的作用,上漆后吸湿作用就被破坏了,所以保留原样,反而古意盎然。第二,我们在这里可以见到不少瓷画座屏和挂屏,色泽清晰艳丽,不同于常见的大理石挂屏,也因为江南气候潮湿,保存纸质轴画不易,其实人物山水为题材的制瓷业十分发达和流行,镶上红木或者银杏木的 镜框,成为新的室内墙面装修的材料。第三,留心书画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这里保存了很多乾嘉书画名家的真迹。翁方纲、刘塘,粱同书、王文治书法四大家与园主家渊源很深,交情不浅,再望前走,筠廊的东侧墙壁上还有一块王文治的《抡元图》石碑,主题以“立身固不必以科举名重”与园林立意并行。
从城曲草堂沿筠廊南行,过望月亭、吾爱亭,到山水间。 刚才所走的路线完全以中央的黄石假山为视线转移,远近迂回的过程把一座假山能呈现出的各种山 体姿态一一呈现出来丁。从草堂月台前南望,黄石以横向对垒,形成水平方向的曲线延展,山势东高西低,西部形成一山谷,桃屿成为主山的的余脉,平缓渐止于藤花舫,在蹬道委蛇向上处,小块黄石竖向渐次排列,愈上愈险,而间杂的树木也都在低处修剪成向下摇曳的形态,直至峰顶全然傲视一切奋力刺向天空;转到受月池端望月亭里,“受月”池中月到波心显其幽深,山峰因溪更显其高耸,这时对岸的假山一副桀桀峻挺的样子,纵向节理发达异常临深渊的悬崖峭壁,高远莫测;如果顺着池水由东北望西南,藤萝野枝婆娑水面,却生发幽情;在从山水间水阁北望,中国山水画的斧劈皴法清晰可辨,沿坡上蹬道,把绝壁、悬崖、峡谷、峰洞、山顶平台等山脉的自然形态刻画逼真。该山是涉园的遗物,传为造园名家张南阳所作,代表了黄石假山的最高水平,与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并称苏州假山之冠。 园中唯一的一座桥宛虹杠就在眼前,使人联想起红栏曲水的欢快,仁者仰止的故事。区别于平常所见的纤桥似的平梁飞虹,这是座高架桥;区别于其他的平静委婉,这座桥多了一点临渊啸唱的志气。 我们所在的这座水阁,凌水歇山建筑,外墙塑有松鹤延年、柏鹿富贵的浮雕,内置有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圆雕、透雕,刀法浑厚、笔力仓健,与醉翁之豪情、寄山水之逸趣融为一体,成为耦园的镇园之宝。遥想当年沈秉成夫妇临流照影,昆曲清唱,情动山水,恰似神仙美眷。 除了在布局上的阴阳对应,双照楼与山水间高低错落、听橹楼与魁星阁成双成对、吾爱亭与望月亭前突后退之外,在建筑安排上,还显示出园主对道教的浓厚兴趣。这里的“便静宦”明显地带有道教色彩。宦,本指东北角,后通指角落,便静直指虚境;而“魁星阁”本来就是祭祀文曲星的地方。 从这里向西看,一带樨廊错落开有漏明花窗。它们的特别之处是建园的时代特征造就的几扇富有欧式风情的漏窗。一种是富有流动感的月过浮云,中间一轮满月,四周瑞云奔涌,装饰感很强;另外是出现了几扇圆形的花窗,几乎类似于哥特式建筑门廊上的火焰式、玫瑰式的装饰图案,这种特征肯定和欧风东渐关系密切,在这里直接反映出来了。
沿樨廊折向中部,在向西花园,织帘老屋前,西花园以藏书楼、书房为特征,突出书斋与庭院的有机结合。把整体环境以织帘老屋为中心,与东花园的山水游赏体验相区别,利用湖石的纤巧柔媚、古木的深沉浓荫,创造出安宁、圆熟的胸壑山水,“风篁类长笛,流水为鸣琴”。在东花园载酒胜赏之后,西花园醉在精神的丰满,也许间杂着露台花街上瓶(平)升三戟(级)的仕途幻想,飘过东面“鹤寿”亭羽化登仙的酣梦。建筑属鸳鸯厅形式,根据季节、光线、温度不同,夏秋在北厅,冬春在南厅。其北就是贯穿全园的走马楼的西部,是园主的藏书楼,有一口古井,似与受月池相呼应。所以,综观全园,耦园的两大主题――隐与www.souquanme.com爱相得益彰,总体对称和细部处理结合完美。而且,园内的精致并非完全的封闭。大家如果注意的话,可以看到在东;花园樨廊尽头有耦园的私家码头,历史上,拙政园、耦园的主人经常乘船来往,两家风光一家赏。同时,在耦引的几个角落都建有楼阁,墙外的风光与院内的风景相互连接,使耦园隐而知天下事,保持着江南人家的平常心在某种意义上讲,耦园俨然是苏州现存最具地域特色的古典园林了。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