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念阿弥陀佛,只会念这一句,好吗?
平时每天走路时候都默念阿弥陀佛,我想知道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心里是什么都不想吗?还是顺其自然。 除了这句佛号,我还可以念一些什么。 念佛时需要持念珠吗?我有一个14颗菩提手链。 请大师指导!谢谢元音老人: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普被三根,圆该八教。盖心即土、土即心,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故经云:欲净其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土即是心,而心又是宇宙间最大的能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无有一物超越心量之外,故也无有一宗能超乎净土之外了。所以净土能高能下,可深可浅。
如就净土的本义说来,修行人的心清净了,则一切土、一切处无不清净、无不自在,十方世界无不同时化为净土。心如不净,即在庄严佛土,亦复颠倒烦恼。古德云:心净阿鼻即为净土,心秽净土即为阿鼻。至于西方乃表日升于东落于西,结果圆成之意,故普贤大士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净土,以圆成佛果也。
真修净土者,时时观照心念——或用念佛观,或用净土庄严和阿弥陀佛圣像作观,更或观自身即弥陀等,不令攀缘住著。才有念起,即凛觉转空,或提起佛念,化去妄念,不使相续。久久专注,努力用功,时节因缘到来,忽然能观与所观、能念所念,顿时脱落,弥陀真性,灼然现前,亲见法身,即当下现生净土。这在禅宗谓之明心见性,在净宗谓之‘花开见佛悟无生’,语虽异而义则一,故禅净不分家也。
欲真生净土,正不待死后往生。必须现生努力,当下能生,方有把握。《弥陀经》所说之‘临命终时’一般皆解作‘等到气断死亡的时候’,其实这都是依文解义。如按经的精义来说,盖所谓临命终时者,不是死下来的时侯,而是‘等到生死命根终断的时候’。什么是生死命根哩? 就是我人的颠倒妄想啊! 所以《弥陀经》在临命终时接下来就说心不颠倒,彼佛现前。当我们用功作观或念佛,用到著力时,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孜孜兀兀,除佛念外,别无他念,这生死命根——妄念,即将终断。到最后忽然根尘脱落,一心不乱,当下即亲见真佛,生到净土了。
到那时,方知娑婆即是极乐,极乐即是娑婆,平日分东分西、说净说秽,皆如白日做梦。故云真生净土者,生而无生,去而不去也。如果仍有娑婆、极乐之分,净土、秽土之别,正是心未清净、妄念未尽也。
可惜现阶段一般修习净土者,眼光均向最下层看,修行从最低处著手,异口同声说:‘我们修净土宗,以生西为目的,而生西是仗佛慈力接引的,是他力修行,不是自力修禅宗,不要明心见性。’如问他:‘一心不乱’是什么? 为什么《弥陀经》要说‘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呢? 他便连说不须不须。灵峰蕅益大师说过:‘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我们只要具真信切愿,临终自有阿弥陀佛接引生西。只要能生西,就是下品下生,纵或边地疑城,于愿亦足矣。因为既到西方,成佛不过时间快慢长短而已,终得一生补处预期成佛。比在娑婆沉沦六道者,不知好万千倍了。
因有此如意算盘好打,于是有些善男信女往往把生西的责任推到阿弥陀佛身上,自己不肯努力修持,勇猛精进。早晚除作二时课诵外,一点也不遵照古人修持的方法,绵密提持佛号,用以打扫妄念、改造习气,净其心地、储备往生资粮。他们哪里知道蕅益大师的说话是二句对合语,绝不可切开来断章取义。因为信、愿、行是净土宗修持三要诀,缺一不可。关于此理,净土大德说得很清楚,无信愿即不能与佛慈愿力相接而生西,无行非但无从表示信真愿切,更不能完成信愿。故大师在上面说了信愿,接下来就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就是说要上品上生固要甚深之修持功行,即下品下生亦须相当之修持,方得往生,因修行不力,正是信不真,愿不切也。并不是阿毛阿狗口里念佛而心不净的人都能往生的。更何况大师之有上语,是针对当时以念佛求定,不思生西的人说的哩。
永明寿大师说:‘行人净业成熟,心地清净,与佛相应,方见佛现前,接引生西。’佛虽现前,实无来去。如月在天,千江万水,一时俱现。而月实无分,心犹水也,如心不净,犹水混浊,月虽在天,而不现影。故心颠倒混乱者,佛虽放光接引,犹生盲不能见日。
如照密宗的说法,阿弥陀佛是兴无缘大慈,无人不接、无生不救的。不问什么众生,于命终时,都一视同仁,放光普照,接他们生西。只以众生障重,不能相接。甚者,因佛光炽盛,畏而逃避,窜入恶道,宁不可悲可叹!
所以我们要真正生西,非脚踏实地努力用功不可,绝不能贪便宜怕吃苦,把生西的责任单单推到阿弥陀佛的身上。不然,《观经》为什么教我们种种入观的方法,《弥陀经》又教我们执持名号,至一心不乱哩?
观想或观相比较心细,功夫较持名念佛难,故晚近净土行人都只修持名。现在我们就持名念佛法门来谈一谈它的修法与奥妙。释迦文佛默察末法众生垢染深重,难以打开玄关识锁,离苦得乐,从悲心中运用广大智慧,巧妙地设一念佛法门,将一粒清净佛珠——万德洪名——安放在众生妄染心中,密密转移其颠倒妄想,从切近处断其生死根株,而得心花开敷,见弥陀佛性,往生净土。一切唯心造,而人不能无念,不念佛、法、僧,必念贪、嗔、痴。念贪、嗔、痴则杀、盗、淫恶业起,恶业起,生死轮回无有止息。佛乃因势利导,抓住众生不能无念的习气,善巧方便地用一佛念来代替妄念,使人于不知不觉中将妄念转为佛念,染心换为净心,从而轻而易举地往生净土,出离生死。古德云:‘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莲池大师云:‘念佛就是于众生生死切近处(妄心)作最亲切、最简易的转换。’我们如果不体察佛祖的深心和伟大的教导,认真以念佛的功行来改造自己,单靠依赖弥陀之愿力接引往生,又怎么能达到目的呢? 古德云:单修(单靠弥陀愿力)生西难,双修(自己用功和佛力相应)生西易。真是不朽的名言!
我们明白了念佛的作用和生西的道理,就知道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确切不移、无可改变的至理名言了。上中下三根,不问哪种人,都须遵照这确切的指示,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放下,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统统摄在一句佛号上,绵密提持不绝,自然于不知不觉中将妄心转化为佛心,与西方弥陀感应道交,打成一片。所以古人说:‘万修万人去。’
念佛时,既不能操之过急,追求次数,以免伤气耗血,亦不能疏漏缓慢,让妄念有空可钻;既不可追求一心不乱,以免妄上加妄,更不可认念佛成片为难,畏惧不前。我人果真看破红尘,知一切是幻,毫无系念,定能死心塌地地抓紧一句佛号,著力提持,而不致口念心乱,妄念翻滚不歇。念佛如能像推重车上山一样用力,句句相接,字字分明,虽下下根人亦不怕佛念不能成片,心不开悟! 因念佛功夫,不在懂得深奥玄妙的道理,而贵专一。心不外驰,便能一切放下,死心塌地地一心念佛,久久功纯,妄心何患不融,佛性何患不见! 故云:下下根人有上上智。盖看破红尘,一切放下,专心念佛,即上上智也。
净宗大德嘱人,不要管他是否一心不乱,也不要问他明心见性与否。只安详稳步秉直念去,自然水到渠成。一是怕我们要求一心不乱或明心见性而妄上加妄,反自误事;二是恐要求过高,胆怯众生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不敢进修。并不是说念佛法门不要一心不乱,或与明心见性无关。净宗是寓高深之理于平易践履之中,于真实行处而暗合道妙。故上、中、下三根人遵其所教,平实念佛,俱能见性。不似禅宗,只接上根利智,中下根人无从问津,故法门深广也。
或者有人说,这是禅宗的说法,不合净宗的轨则。兹为增进读者信心起见,节录一段印光大师《念佛三昧》如下,以证余言不谬:
‘若论证三昧之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反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而念,返观而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念外无观。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鞠到根源! 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此之谓也。功夫至此,念佛得法,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之见,是名真见。到此则溪声山色,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嘈,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相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了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东升,圆明朗彻,语其体,犹皓月西落,清净寂然。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象,唯是一色,了无异味。论其益,现在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 ’
诸位,请看这一段说话,岂不尽与禅宗同出一辙? 念佛时,非但要观念一致,还要在阿弥陀佛这一佛念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岂不即是禅宗参话头的功夫? 及至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力极功纯,豁然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界与下面一大段所描绘的悟后境相,岂不即是禅宗参究豁开本来面目、明心见性的境界? 我们现在对一般人不说参究提撕,只说心念耳闻,观念一致,极力追究,功夫纯熟,自能豁然脱落,证入三昧,与禅宗明心见性,完全无二。但不能像现在一般人,仅以做早晚功课为完事。
说到此,真难立言! 连德高望重的印VDysVYDNHa光大师末后还要慨叹地说一句:‘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 ’何况他人! 法华会上佛说法,尚有五千人退席,遑论末法时代,要人人信入,不生疑谤,又怎么能做到哩? !
只念一句佛号的锅炉匠的成就高于很多高
谛老看到之后,非常赞叹说:‘你没有白出家啦,你的成就,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啊!’
民初,谛闲法师有一位徒弟,这徒弟四十多岁才出家。他的年龄跟老法师差不多,他们是从小在一起玩的朋友。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一点,所以念过书。他的舅父做生意把他带出去,所以算是见过世面,出外旅行过的。他那个同学家境清寒,没有念书。长大之后,生活非常困苦,学一个‘锅漏匠’的手艺。什么叫锅漏匠?就是碗碟打破了,他能把它补起来再用。他就天天挑个担子在外面叫喊,非常的辛苦。他真正体会到人生太苦了!他也知道小时候在一起玩的朋友,出了家,做和尚了,于是就找。找到谛闲法师,在庙里住了几天,就跟老法师说:‘我要出家。’法师说www.souquanme.com:‘为什么?’‘生活太苦了,我一定要出家。’老和尚说:‘你不要开玩笑啦,住几天还是去做生意吧!’为什么不让他出家呢?老和尚考虑他年岁太大了!在当时,四、五十岁就是老人,体力也衰了。出家,五堂功课学不会,念经也念不来,这样,住在寺庙里,让人瞧不起,冷眼看待,心有多难过啊!学讲经吧!他不认识字,得从念书做起,要到那一年才能成就啊?于是,老和尚就拒绝他。结果他就硬赖著:‘我非出家不可,我不做生意了。’老和尚给他搞得一点办法都没有,再想著小时候在一起啊,这份感情抔抔。老和尚就说:‘这样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答应我几个条件。’他说:‘这没有问题,我认你做师父了,你说什么我统统听,统统接受。’老和尚说:‘这很好!我给你剃头,剃了头之后,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庙里。受戒,五十三天你受不了。再说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破庙、废庙没人住,就找一个小庙给住下来。’
老法师在附近,找几个护法、信徒每一个月给他送一点钱、送一点米,安住他的生活。又在附近找一个念佛的老太太,每天给他洗衣服,并烧中午、晚上两餐饭。然后教他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交代他:‘你就念这一句佛号,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将来一定有好处。’这个人没有读书,但是听话、老实,他就死心塌地念这六字圣号。他真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在那个庙里,三年都没有出门,一句佛号,一点也不杂,这就叫精进。这一天,他离开寺庙,到城里去看他的亲戚朋友。晚饭吃完,就跟那位烧饭的老太太说:‘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这个老太太心想:‘师父三年都没出门,今天出去看朋友,大概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所以叫我不要给他烧饭了。’
到了第二天中午,老太太到庙里去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有没有人请吃饭?那是个破庙,庙门都不关的,到庙里,喊师父,没人应,就再去找一找。看见师父站在寮房里,面对著窗户,手拿著念珠。叫喊,他不回应;走到他前面,才知道,他死了!站著死的——念佛往生了。这个老太太吓了一跳,她从来没有看见人死是站著的,于是赶紧报告那几位护法。这些护法一瞧,也不晓得怎么办,就派人到观宗寺报告谛闲法师。那个时候没有车,请人去报信,走去再走回来,需三天。你看他,站著往生,还要站三天,等他的师父来替他办后事。诸位要知道,三年能成功,精进啦!谛老看到之后,非常赞叹说:‘你没有白出家啦,你的成就,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啊!’一句阿弥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三年成功,了脱生死,这样殊胜的成就到那里去找啊?一句阿弥陀佛,就叫专精,不夹杂、不间断,是成功的关键。
你知道念一声“阿弥陀佛”将获得什么吗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南怀瑾
【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
这是说明“方便有余土”,十方世界一切诸佛都有的,它的条件是要断见思烦恼。简单讲,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一个是看错,一个是想错了。“见”就是见解,就是你看错了,“思”就是思想,你想错了,合起来叫“见思烦恼”,就是错误的想法跟错误的看法。西方世界跟我们这个地方“方便土”又不一样,因为十方诸佛世界的方便土有九种人住在这个地方。这九种,天台家的说法,是藏教里面的声闻、缘觉两种;通教里面有声闻、缘觉、菩萨有三种,合起来www.souquanme.com就五种;别教里面是三贤菩萨,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再加上圆教十信菩萨。这些都是断见思烦恼的,你断了见思烦恼,你一定生在“方便有余土”,不会在“凡圣同居土”,这是超越六道轮回了。但是极乐世界不一样,极乐世界纯是大乘菩萨,不像娑婆世界有九种这么复杂。
‘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这句话很重要,这是功夫。我们念佛人不要去想到经教里面这么多的名相、这么多的说法,我们只要一句佛号老老实实的念下去,它的过程必然是先伏断见思,功夫深了就是任运,“任运”就是自自然然断掉了。自然断掉,可能断掉的时候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还没有发觉,它确实断了,确实没有了。如果我们天天想:我念佛念得这么久,还没有得一心。很多人问我:“法师,我念了好多年,都没有得一心。”我就告诉他:“你这一辈子不会得一心,我老实告诉你,绝不骗你。”为什么?因为你天天有个“得一心”这个念头在打闲岔,在障碍着你。所以真念佛,管他一心不一心,不要去理会这个事情,自自然然就念到一心。心里头常常念着一心不乱,这是个障碍,你应当念阿弥陀佛,不要去想一心不乱,这就对了。也不必去想四土三辈九品,统统都不要想,一句弥陀念到底就好。这是这个法门的殊胜奇妙!所以,一切要让它自然。
什么叫“事一心”?“事”是完全从事相上说,“一”是纯一,“乱”是杂乱,是乱想。我们专心念这句阿弥陀佛,决定不怀疑,要相信佛在经上讲的句句都是真实语。前面蕅益大师教给我们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们从这里建立真正的信心,随顺诸佛真实的教诲,决定不怀疑。其次很重要的,就是决定要做到不夹杂,我们念佛里头不能有杂念。开头念佛,夹杂是决定不能免的。夹杂有“有意”跟“无意”,“无意的”我们自己不能控制,无关紧要,怕的是“有意”的。譬如我念佛,又想参禅,又想念咒,这就坏了。这是你有意在夹杂,那就很难成就。抉择法门之后,其它所有一切法门我统统放下,决定不沾染。遇到了,我对它恭敬,我决定不受它的干扰,这个才行。《观经.上品上生章》里面所说的,善导大师讲得太好了,最怕的是夹杂。就是菩萨、佛来劝我们,说还有一个法门比这个还稳当、还快速、还要好,我们都要谢谢那个佛,我已经选择阿弥陀佛法门,其它法门我也不要学了,这种心才行。死心塌地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决定不受外境动摇,真正做到不夹杂,功夫不间断,无论定课、散课都不间断。
这样念,念的佛号是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这句佛号心里头真的有佛,我们的心就变成佛,这心是佛心。这句名号唤起自己的心佛,这叫“相应”,我们常看到祖师注疏里面说,“一念相应一念佛”。什么叫“相应”?相应就是名号跟心相应,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名号是心之名号,佛之名号,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句句佛号都把自性弥陀念出来了,这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个念法不但能断见思,连尘沙、无明也统统破掉,法子真的巧妙!真正是圆顿!
所以功夫用的得力的人,有两种人:一种是利根的,他对这整个道理完全明了,理论、方法、境界都清楚,当然没有问题,他当然会做到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所以他念得相应,念念相应。第二种人是不认识字的老太婆们。她老实,她理论、境界都不懂。教她念一句阿弥陀佛,她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她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想,她也能达到最高的境界,这个能成功。最麻烦的是半吊子,当中这一部分,很不好教。古人常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不移就是他不改变,不改变的人就是老实人。这两种人才是真正的老实人,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这个念法容易成片,功夫成片也就叫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总名称,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功夫深的是理一心不乱,浅的是功夫成片,这是决定能往生。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现在是什么时代,要抓紧这句阿弥陀佛,不要想其他的了
我劝同学的,学海贤,死心塌地学海贤老和尚,真信切愿,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念一年。把他老人家的光碟一天看三遍,一年看一千遍,佛号一天念一万声,一年念三百六十万声。能不能往生?能,功夫成片你决定证得,不难。走别的路难,这叫易行道,别的难行道,不容易。我在难行道里头浪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到八十五岁彻底回头,不干了。所有一切经论翻都不翻了,别人悟那是别人的事情,与我不相干,我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一部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一句佛号。往生重要,老和尚说得好,「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我搞清楚、搞明白了,八十五年彻底回头。
跟老和尚学习一点都不错,你决定会成就。要相信这一句佛号,在显教里面讲,是一切诸佛如来的总名号,念这个名号,所有一切诸佛如来全部念到,一个都没漏。在密宗里面讲神咒,这一句佛号是神咒里头的大总持法门,全念到了,也是一个不漏。教下讲,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经教,都在这名号之中,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你不肯念,是你不知道它是宝,你不认识它,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认识了,你能不念吗?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念。念这个佛号得的利益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法想像,为什么不干?
我的老师对得起我,我在三十几岁的时候老师就劝我修净土,念佛,我那个时候好高骛远,认为净土是老太婆教。对大经大论非常向往,学《华严》、学《法华》、学《楞严》、学《般若》、学《大智度论》,搞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搞了几十年,知识,佛学知识,能不能断烦恼?不能。能不能叫心定下来?不能。所以这真正认错,真正知道那个法门是大根器人修的,我不是大根器的人,我修念佛这个法门,信愿持名,我有把握,搞别的没把握。往生要学海贤老和尚,自在往生,不必要人助念,助念那是没有信心,那是不可靠。不要再搞六道轮回了,六道这个人道这次来,看到做人多辛苦!来生得人道很不容易,五戒十善修得好才能得人身,这一句佛号念得好,生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去?
《涅槃经》里头说的这个灭,灭烦恼的因,灭烦恼的果,就是六道轮回的果,超越六道轮回,这叫涅槃,小乘涅槃。「又《贤首心经略疏》」,这都是年轻时候学过的,贤首国师《心经》的注解,为我们解释涅槃,「涅槃,此云圆寂」,圆是圆满,寂是寂灭。下头有解释,「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曰寂」,所有的障碍都没有了。障是讲烦恼,见思烦恼断尽,证阿罗汉,尘沙烦恼断尽,证菩萨,无明烦恼断尽,就是起心动念没有了,证法身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起心不动念;菩萨,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分别;阿罗汉、辟支佛,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执着。换句话说,六根在六尘境界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有,这叫六道凡夫,他天天在制造六道轮回,他怎么能超越六道轮回?所以晓得六道轮回怎么来的,十法界怎么来的,见思烦恼造作的业,六道;无明烦恼造的业,就是起心动念,就十法界。破无明出十法界,破无明就见性了,所以明心见性超越十法界,我们得走这个路。你们年轻,还可以慢慢走,我不行,我要快快走。道理要搞清楚、要搞明白。
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