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一句话
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的一句话的含义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l、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诗一开头就极其凝练、确切地点明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群众普遍的不满情绪。一方面,封建军阀政府实行残暴统治,宣传革命会招来杀身之祸;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不满和反抗,日益高涨,犹如遍地堆放着干柴。一句真理的话就会点燃起熊熊烈火,这一精辟的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渗透着对黑暗势力的批判意识,表明了诗人鲜明的倾向性。更为可贵的是,接着诗人又以深沉的历史感,将中国“五千年”历史与当时的黑暗现实挂起钩来,暗示出它们之间的连续向一性,即在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下,人民大众始终没有当家作主和说话的权力,由此把批判的锋芒推向历史的深度。
2、对理想中国的追求和赞颂。
尽管“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但是诗人还是呐喊出“咱们的中国”,表现出他对理想中国的执着追求和无所畏惧的勇气。“三一八”惨案发生后,诗人在《文艺与爱国》一文中说:“爱国运动能够和文学复兴互为因果”,两者应该携起手来,为祖国而死就是伟大的诗篇。《一句话》体现了他的这一追求和信念。毋庸讳言,当时作者对理想中国的具体内涵和性质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他是民主义者,还不是共产主义者。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未来的中国是“咱们的中国”,民众的中国。他把自己融合在民众的追求和理想之中。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通过预言和警告:“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表达了自己心向往之和衷心拥护的心绪;以赞颂式的描绘:“青天里一声霹雳”,写出了它的声威、影响和世界性意义。3、对民众力量充满信心。祖国与人民是不可分离的。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必然热爱人民,相信民众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潜力,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和脱离人民的。诗中以“火山”象征当时的民众,非常贴切、精当。这暗示了民众的沉默不过是暂时现象,而他们巨大力量的喷涌而出、叱咤风云则是必然的。所谓“蓄之既久,其发必速。诗人批判了“铁树开花”的观点,嘲笑了在民众力量面前害怕、惊讶和反对的态度,表达了他对民众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支配自己命运潜在力量的坚定信念。他相信,在人民当家作主的那天,必将会爆发出“咱们的中国”这自豪的呼唤。
二、独特的形式美
《一句话》集中反映了闻一多诗歌创作的追求和特点,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它有着丰富的形式美因素,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写实手法与隐喻手法的结合
这首诗注重写实,语句大多平易朴实,但又凝炼、贴切、富于表现力。“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几近口语。“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又对惊慌失措、害怕反对的情状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同时,作品又大量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如以“火山”隐喻民众,以“青天里的一声霹雳”隐喻民众的反抗和呐喊,以“铁树开花”隐喻不相信民众会当家作主。“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是更复杂的隐喻,其中“一句话”被想象比喻为火种,而“着火”的材料则暗示着民众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写实与隐喻两种手法的并用和结合,一方面使诗通俗易懂,另一方面诗句也更加含畜、形象化和富于诗意。这使《一句话》在艺术上成为雅俗共赏的佳作。
2、形式整齐、和谐、优美。
闻一多较早地提出新诗的格律问题。当时正处于新诗开创期,新诗作者为了解放个性与诗情,奋起打碎旧格律的枷锁,但有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忽视诗的形式,流于散文化。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主张“节的匀称和句的匀齐”的“诗的建筑美”,就是为了扭转当时的偏颇。他在《诗的格律》中说:“越有魄力的作家,越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一句话》就体现了他这方面的追求。全诗分两节,每节都是八行诗句,除了最后两行,每一行又都是九个字。文字、诗行整齐匀称,但毫无生硬雕琢的痕迹,似乎是自然天成的。这就使诗的形式具有一种“建筑美”。
3、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全诗注重语言的音乐性和诗句的韵律感,读来铿锵有力,琅琅上口。首先是一韵到底,几乎句句都力求押韵。如第一节中的祸、火、破、默、国。“霹雳”、“爆一声”虽不押韵,但音乐效果比押韵要好。因为它们作为过度和转折,烘托出最后一句“中国”一锤定音的韵脚魅力。诵读时余音袅袅,回环往复。其次,两节诗的前六句尽管句式不同,但都是由四个音顿构成的,如“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每一顿字数的多少不等,却都包涵着四个音节,句与句之间显得整齐、统一,富有很强的音乐感、节奏感。
4、反复手法运用美。
两节诗的末三句重叠,仅仅将“突然”换成“等到”,显而易见,这里用了搜趣网反复的修辞手法。它一方面强化了全诗的主题,即“咱们的中国”呐喊懂得声威与意义;另一方面,它也突出了全篇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细细品味,两次重复的不同在于:第一次表现的是作者对它突发性的认识,第二次则强调了作者对它的期待和信念。
闻先生曾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赤诚爱心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这种情绪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体现。全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构思中心,运用写实和隐喻相结合的手法,反复咏叹,极力渲染烘托。第一节先用排比,通过“祸”与“火”的写实和比喻,揭露黑暗现实对民意的压制,也寓示着民众积蓄着的巨大的力量。接着进一步用火山作比,它虽然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这一喻象表明诗人对人民反抗的力量充满信心。第二节针对一些对中国前途悲观、不相信民众者发出警告,用“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来之不易但终会成事实。通过“我”坚信与“你”不相信的对比,引发出不信者可能会产生的惊慌、反感等种种诧异的表现,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民众反抗的必然性和突发性,表明诗人对民众解放自己、改造旧中国的潜在力量坚信不疑,并衷心拥护。他将民众的反抗与呐喊比喻成“青天里一个霹雳”既呼应“火”的意象,显示出无穷的威力,又是一种盛赞的口吻乙“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的两次反复,强烈地表达出对理想中国的期望与追求。此诗语言平易,形式上整齐匀称,又自然天成,富于节奏感和音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l、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诗一开头就极其凝练、确切地点明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群众普遍的不满情绪。一方面,封建军阀政府实行残暴统治,宣传革命会招来杀身之祸;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不满和反抗,日益高涨,犹如遍地堆放着干柴。一句真理的话就会点燃起熊熊烈火,这一精辟的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渗透着对黑暗势力的批判意识,表明了诗人鲜明的倾向性。更为可贵的是,接着诗人又以深沉的历史感,将中国“五千年”历史与当时的黑暗现实挂起钩来,暗示出它们之间的连续向一性,即在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下,人民大众始终没有当家作主和说话的权力,由此把批判的锋芒推向历史的深度。
2、对理想中国的追求和赞颂。
尽管“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但是诗人还是呐喊出“咱们的中国”,表现出他对理想中国的执着追求和无所畏惧的勇气。“三一八”惨案发生后,诗人在《文艺与爱国》一文中说:“爱国运动能够和文学复兴互为因果”,两者应该携起手来,为祖国而死就是伟大的诗篇。《一句话》体现了他的这一追求和信念。毋庸讳言,当时作者对理想中国的具体内涵和性质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他是民主义者,还不是共产主义者。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未来的中国是“咱们的中国”,民众的中国。他把自己融合在民众的追求和理想之中。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通过预言和警告:“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表达了自己心向往之和衷心拥护的心绪;以赞颂式的描绘:“青天里一声霹雳”,写出了它的声威、影响和世界性意义。3、对民众力量充满信心。祖国与人民是不可分离的。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必然热爱人民,相信民众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潜力,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和脱离人民的。诗中以“火山”象征当时的民众,非常贴切、精当。这暗示了民众的沉默不过是暂时现象,而他们巨大力量的喷涌而出、叱咤风云则是必然的。所谓“蓄之既久,其发必速。诗人批判了“铁树开花”的观点,嘲笑了在民众力量面前害怕、惊讶和反对的态度,表达了他对民众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支配自己命运潜在力量的坚定信念。他相信,在人民当家作主的那天,必将会爆发出“咱们的中国”这自豪的呼唤。
二、独特的形式美
《一句话》集中反映了闻一多诗歌创作的追求和特点,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它有着丰富的形式美因素,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写实手法与隐喻手法的结合
这首诗注重写实,语句大多平易朴实,但又凝炼、贴切、富于表现力。“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几近口语。“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又对惊慌失措、害怕反对的情状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同时,作品又大量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如以“火山”隐喻民众,以“青天里的一声霹雳”隐喻民众的反抗和呐喊,以“铁树开花”隐喻不相信民众会当家作主。“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是更复杂的隐喻,其中“一句话”被想象比喻为火种,而“着火”的材料则暗示着民众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写实与隐喻两种手法的并用和结合,一方面使诗通俗易懂,另一方面诗句也更加含畜、形象化和富于诗意。这使《一句话》在艺术上成为雅俗共赏的佳作。
2、形式整齐、和谐、优美。
闻一多较早地提出新诗的格律问题。当时正处于新诗开创期,新诗作者为了解放个性与诗情,奋起打碎旧格律的枷锁,但有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忽视诗的形式,流于散文化。闻一多提倡“新格律诗”,主张“节的匀称和句的匀齐”的“诗的建筑美”,就是为了扭转当时的偏颇。他在《诗的格律》中说:“越有魄力的作家,越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一句话》就体现了他这方面的追求。全诗分两节,每节都是八行诗句,除了最后两行,每一行又都是九个字。文字、诗行整齐匀称,但毫无生硬雕琢的痕迹,似乎是自然天成的。这就使诗的形式具有一种“建筑美”。
3、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全诗注重语言的音乐性和诗句的韵律感,读来铿锵有力,琅琅上口。首先是一韵到底,几乎句句都力求押韵。如第一节中的祸、火、破、默、国。“霹雳”、“爆一声”虽不押韵,但音乐效果比押韵要好。因为它们作为过度和转折,烘托出最后一句“中国”一锤定音的韵脚魅力。诵读时余音袅袅,回环往复。其次,两节诗的前六句尽管句式不同,但都是由四个音顿构成的,如“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每一顿字数的多少不等,却都包涵着四个音节,句与句之间显得整齐、统一,富有很强的音乐感、节奏感。
4、反复手法运用美。
两节诗的末三句重叠,仅仅将“突然”换成“等到”,显而易见,这里用了搜趣网反复的修辞手法。它一方面强化了全诗的主题,即“咱们的中国”呐喊懂得声威与意义;另一方面,它也突出了全篇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细细品味,两次重复的不同在于:第一次表现的是作者对它突发性的认识,第二次则强调了作者对它的期待和信念。
闻先生曾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赤诚爱心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这种情绪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体现。全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构思中心,运用写实和隐喻相结合的手法,反复咏叹,极力渲染烘托。第一节先用排比,通过“祸”与“火”的写实和比喻,揭露黑暗现实对民意的压制,也寓示着民众积蓄着的巨大的力量。接着进一步用火山作比,它虽然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这一喻象表明诗人对人民反抗的力量充满信心。第二节针对一些对中国前途悲观、不相信民众者发出警告,用“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来之不易但终会成事实。通过“我”坚信与“你”不相信的对比,引发出不信者可能会产生的惊慌、反感等种种诧异的表现,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民众反抗的必然性和突发性,表明诗人对民众解放自己、改造旧中国的潜在力量坚信不疑,并衷心拥护。他将民众的反抗与呐喊比喻成“青天里一个霹雳”既呼应“火”的意象,显示出无穷的威力,又是一种盛赞的口吻乙“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的两次反复,强烈地表达出对理想中国的期望与追求。此诗语言平易,形式上整齐匀称,又自然天成,富于节奏感和音
闻一多死后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以上这句话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李公朴追悼会上所作的《最后一次讲演》中的最后一句话。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暗杀。
提示:“提问”中问题:“…死后说的…”有语病。因为人死以后是不会说话的。
以上这句话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李公朴追悼会上所作的《最后一次讲演》中的最后一句话。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暗杀。
提示:“提问”中问题:“…死后说的…”有语病。因为人死以后是不会说话的。
闻一多的事迹
童年
碧蓝碧蓝的天幕上印着几朵雪白雪白的云。
连绵起伏的青山脚下,一汪清澈的湖水,水中镶嵌着大片大片的荷叶。在碧绿如洗的荷叶中,点缀着一支支荷花,雪白的、粉红的,时见晴蜒立在荷尖,常有黛燕掠过水面。一阵轻风吹过,荷花、荷叶刷刷地曼舞轻腰,远处湖面上泛起道道银波。这一切,在骄阳丽日下显得格外清新悦目。
这湖,名为望天湖,方圆约一万亩,位于长江中游北岸的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
1899年11月2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闻一多就诞生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
湖的北岸有一栋青砖瓦房,一进几重,高朗气派,一看便是名门望族。房子坐落在山凹内,屋后树木葱茏,门前是一垅稻田。这就是闻一多的故居,当年的闻家新屋。多年之后,闻一多曾经这样描述过他的故宅:
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
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
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
紧紧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里。
这清灵、别致的文字勾染出了一幅活脱脱的水墨丹青图画,表现出闻一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了幼年的闻一多以美的熏陶,家乡的明山秀水滋养了诗人、学者和画家闻一多。
巴河镇地处鄂东,位于巴河与长江交汇处,是古刑楚属地,过去名蕲水县,现归浠水。巴河是浠水的第二大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沿浠水县的西缘入江。据《浠水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在们期间,有一支来自名叫巴州那个地方的移民居住在这河口地带,从此,人们把这条河叫“巴河”,一直沿用至今。它上接鄂州、黄州,西连武汉三镇,下通黄石,连接九江,交通方便,物产富饶。这里尤以生产九孔莲藕而闻名。其藕洁白如玉,入汤久煨不化,入口滑爽柔绵,满口生香,因而驰名鄂东,清代曾定为宫廷贡品。
自古以来,巴河是难得的鱼米之乡,清嘉庆浠水籍状元陈沆有“日有千人撒网,夜有万盏明灯”的诗句描述。这里文化发达,素有戏剧之乡之称。一年四季的时令节日,龙灯庙会、婚寿喜庆、氏族修谱,以及各种民间佛事祭祀活动,都有演戏的习惯。常常一演十天半月,红男绿女,扶老携幼,这里看完了,又到那里去看。当地流传着“世上有,戏上有”,“少读儒书多看戏”的说法。闻一多也是一个小戏迷,不论巴河镇上或附近乡村演戏,他总是吵着要大人们领着去赶热闹。
闻一多看戏可认真啦!舞台上红花脸进,白花脸出,他都要问个清楚明白,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哭一笑,他也能与之同悲同乐。“舞台小天地”里的忠*善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潜移默化,培养了他不畏强暴、扬善抑恶的正义感。闻一多还对戏剧中各式各样的古装人物服饰特别感兴趣。看完了戏,回家就对照乡像小说中的人物插图描描画画。时间长了,他所画的山水、花草、虫鸟、人物等等都还有板有眼,颇受长辈们的称赞。他把它们装订成册。
后来,家里、村中的姑姑、婶婶、姐姐们,谁要绣枕头、纳袜底、做桃花抹衣,都找他画花样。这种早年的兴趣,后来逐渐发育成为闻一多在清华读书时酷爱绘画、在美国留学专攻美术的内因。
闻一多在看戏、绘画的兴趣中建立了与他家长工韦的深厚感情。
韦奇年轻参加过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从江西流落到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在闻一多家帮工。他为人厚道诚实,人缘好,身体也很好,七十多岁时还能扛粗杠子抬东西。他做事舍已,在闻家干了几十年,全家上下都很尊重他。
韦奇对闻一多很有感情。闻一多出生时,是他去叫的接生婆。闻一多一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当时叫“热症”,久烧不退,险些送命,甚至母亲已把装殓的衣鞋都准备好了。也是韦奇三番五次地去请医生、抓药,终于从死神那儿夺回了闻一多的生命。每次,韦奇从巴河镇回来总忘不了给闻一多带一个饼、麻花等街坊小吃。
每逢赶场看戏,闻一多骑坐在韦奇的肩上,两手抱住韦奇的额头,乐颠颠地听韦奇讲故事,解释剧情,说明舞台人物。回到家,韦奇又到处从旧书中翻找绣像画供闻一多临摹;又为他剪纸花,订画册,带他到后山或望天湖边写生。他疼闻一多,闻一多也很爱他,处处维护着他。韦奇有一个癖好:爱吃狗肉。但当时人们认为狗肉不登大雅之堂,不能入席,而且不能在灶台上烹制。因此,韦奇只好在后门架几块砖支个锅或鼎罐(一种形似古鼎有耳无足的炊具)煮着吃。然而,闻家还是有人对此看不顺眼,动辄责骂。闻一多却表示不以为然。一次,韦奇又烧狗肉吃,闻家有人要打他,闻一多让韦奇躲在自己的书房内,自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出面责问:“打人对不对?”
巴河镇素来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过去的蕲水县常以“清出状元明出相”辉耀史册。然而巧的是,这状元与宰相都集中在巴河镇,且相相距闻一多都不出三四里地。“相”,指姚明恭(1583~1644),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任户部尚书;“状元”,指陈沆(1785~1826),清代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鼎甲第一名状元,名噪京都,更饮誉乡梓。自后,巴河一带的乡民就把他们作为教育子女成才的楷模。闻氏是巴河一带的书香门弟,代有才人,曾出过进士2人,举人5人,贡生17人,太学生62人,秀才119人。倘若书香不继则是这种家族的饮天大恨。闻一多的家父佐逵公勤发奋,苦读书,长于诗词曲赋。他把树人的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先是建了一座“诱善斋学舍”,在家中宽裕时,又盖起了气派非凡的闻家新屋,并专辟“绵葛轩”书房。后来学生多了,更名为“绵葛轩小学”。
闻一多的父亲谱名邦本,又名廷政,字固臣,号道甫,排行第二,是清末的秀才,对国学有相当的造诣,是一位严谨勤俭的长者。早年参加过一些维新变革的活动,较早地接受了新思潮影响。他深怀爱国救国之心,为人耿介正直,不愿随俗浮沉,在政界呆过一阵后,就退隐家园,深居简出,读书写字,延师督子,创办改良私塾,以辅导儿孙为己任。他有10个孩子,5男5女,闻一多是第4个儿子,谱名家骅。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共有嫡堂兄弟17人,闻一多排行第11,为了称呼方便,弟妹们都叫他“一哥”,子侄们称他“一伯”、“一叔”。
闻一多5岁启蒙,老师姓徐。老先生有些古怪,管教也颇为严厉,还是老一套的方法方法,学的也是《三字经》、《幼学琼林》、《尔雅》等传统教材。不过,他教书很负责任,称得上一丝不苟,学生们对他敬畏有加。起初,闻一多年纪小,与兄长们比赛朗读,虽比不过,但他很认真,很要强。晚上,还随父亲念《汉书》,父亲喜欢把《汉书》中有趣的故事,特别是文人自小苦读的故事,讲给他听。幼小的闻一多竟能把白天徐老师讲的古人刻苦攻读的故事与《汉书》中的故事相比较。这使得父亲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闻一多6岁时,闻家又聘请毕业于师范学堂的王梅甫为老师。王先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读书人,他在传统的课程之处,也都国文、历史、博物、修身等新教材,同时还选用梁启超的文章来教学生。因为这些文章浅近,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孩子们倍感新鲜。他的传授方法也有变化,不让学生们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而注意运用文字的能力。老师教得活,学生学得也活。闻一多眼界大开,兴趣更浓。
孩子们的天性是好玩的。每当门外有玩龙灯、耍狮子,或有婚嫁的花轿经过时,孩子便心猿意马、吵吵闹闹地要看热闹。然而闻一多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发生,专心致志地读书。这种不受干扰、不随波逐流,却如“小大人”那样老成持重的读书劲儿着实赢得了家里人的一致称赞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www.souquanme.com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www.souquanme.com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祖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闻一多之子说:“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闻一多《七子之歌诗序》
“中华七子”命运的历史性转折发生在1949年金秋的北京。在这块曾被八国联军烧杀掳掠的土地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惨痛的悲剧。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8年,中国宣布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蒸蒸日上。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跃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实现祖国统一的呼声响遏行云。
“不能将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个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中华民族喊出了洗雪耻辱的最强音!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坐落在香港维多利亚海湾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6月30日23点59分,英国蓝底米字国旗和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英治港旗缓缓降落,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零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盛开着紫荆花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交接仪式后,查尔斯王子和刚刚去职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即将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轮船起锚处,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香港的地点。
两年之后,中华民族以又一个洗雪耻辱的时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1999年12月19日夜,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灯火通明。23时58分,绿色的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像帆一样滑落,20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和绿色带有莲花图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准时升起。中葡两国政府在这一刻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澳门回归祖国。家中对联高悬:“百年诞辰红烛燃遍举酒慰英灵,九九归一死水微澜昂首新世纪”,横批“澳门回家”。
闻一多之子闻立雕说:“父亲期盼骨肉团聚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新世纪梦想: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一句话》
---------------------------------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 。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 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
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 ,收1925年以后的诗作28首,作品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了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 。同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列名编辑,在该刊上发表少量译著。秋后,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30年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定居北京,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1938年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此时,他广泛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由唐诗研究开始,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于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1942年出版《楚辞校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抨击国民党,当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闻一多全集》。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熟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选取材料和确定记叙重点的?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
闻一多<<红烛>>赏析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碧蓝碧蓝的天幕上印着几朵雪白雪白的云。
连绵起伏的青山脚下,一汪清澈的湖水,水中镶嵌着大片大片的荷叶。在碧绿如洗的荷叶中,点缀着一支支荷花,雪白的、粉红的,时见晴蜒立在荷尖,常有黛燕掠过水面。一阵轻风吹过,荷花、荷叶刷刷地曼舞轻腰,远处湖面上泛起道道银波。这一切,在骄阳丽日下显得格外清新悦目。
这湖,名为望天湖,方圆约一万亩,位于长江中游北岸的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
1899年11月2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闻一多就诞生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
湖的北岸有一栋青砖瓦房,一进几重,高朗气派,一看便是名门望族。房子坐落在山凹内,屋后树木葱茏,门前是一垅稻田。这就是闻一多的故居,当年的闻家新屋。多年之后,闻一多曾经这样描述过他的故宅:
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
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
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
紧紧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里。
这清灵、别致的文字勾染出了一幅活脱脱的水墨丹青图画,表现出闻一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了幼年的闻一多以美的熏陶,家乡的明山秀水滋养了诗人、学者和画家闻一多。
巴河镇地处鄂东,位于巴河与长江交汇处,是古刑楚属地,过去名蕲水县,现归浠水。巴河是浠水的第二大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沿浠水县的西缘入江。据《浠水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在们期间,有一支来自名叫巴州那个地方的移民居住在这河口地带,从此,人们把这条河叫“巴河”,一直沿用至今。它上接鄂州、黄州,西连武汉三镇,下通黄石,连接九江,交通方便,物产富饶。这里尤以生产九孔莲藕而闻名。其藕洁白如玉,入汤久煨不化,入口滑爽柔绵,满口生香,因而驰名鄂东,清代曾定为宫廷贡品。
自古以来,巴河是难得的鱼米之乡,清嘉庆浠水籍状元陈沆有“日有千人撒网,夜有万盏明灯”的诗句描述。这里文化发达,素有戏剧之乡之称。一年四季的时令节日,龙灯庙会、婚寿喜庆、氏族修谱,以及各种民间佛事祭祀活动,都有演戏的习惯。常常一演十天半月,红男绿女,扶老携幼,这里看完了,又到那里去看。当地流传着“世上有,戏上有”,“少读儒书多看戏”的说法。闻一多也是一个小戏迷,不论巴河镇上或附近乡村演戏,他总是吵着要大人们领着去赶热闹。
闻一多看戏可认真啦!舞台上红花脸进,白花脸出,他都要问个清楚明白,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哭一笑,他也能与之同悲同乐。“舞台小天地”里的忠*善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潜移默化,培养了他不畏强暴、扬善抑恶的正义感。闻一多还对戏剧中各式各样的古装人物服饰特别感兴趣。看完了戏,回家就对照乡像小说中的人物插图描描画画。时间长了,他所画的山水、花草、虫鸟、人物等等都还有板有眼,颇受长辈们的称赞。他把它们装订成册。
后来,家里、村中的姑姑、婶婶、姐姐们,谁要绣枕头、纳袜底、做桃花抹衣,都找他画花样。这种早年的兴趣,后来逐渐发育成为闻一多在清华读书时酷爱绘画、在美国留学专攻美术的内因。
闻一多在看戏、绘画的兴趣中建立了与他家长工韦的深厚感情。
韦奇年轻参加过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从江西流落到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在闻一多家帮工。他为人厚道诚实,人缘好,身体也很好,七十多岁时还能扛粗杠子抬东西。他做事舍已,在闻家干了几十年,全家上下都很尊重他。
韦奇对闻一多很有感情。闻一多出生时,是他去叫的接生婆。闻一多一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当时叫“热症”,久烧不退,险些送命,甚至母亲已把装殓的衣鞋都准备好了。也是韦奇三番五次地去请医生、抓药,终于从死神那儿夺回了闻一多的生命。每次,韦奇从巴河镇回来总忘不了给闻一多带一个饼、麻花等街坊小吃。
每逢赶场看戏,闻一多骑坐在韦奇的肩上,两手抱住韦奇的额头,乐颠颠地听韦奇讲故事,解释剧情,说明舞台人物。回到家,韦奇又到处从旧书中翻找绣像画供闻一多临摹;又为他剪纸花,订画册,带他到后山或望天湖边写生。他疼闻一多,闻一多也很爱他,处处维护着他。韦奇有一个癖好:爱吃狗肉。但当时人们认为狗肉不登大雅之堂,不能入席,而且不能在灶台上烹制。因此,韦奇只好在后门架几块砖支个锅或鼎罐(一种形似古鼎有耳无足的炊具)煮着吃。然而,闻家还是有人对此看不顺眼,动辄责骂。闻一多却表示不以为然。一次,韦奇又烧狗肉吃,闻家有人要打他,闻一多让韦奇躲在自己的书房内,自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出面责问:“打人对不对?”
巴河镇素来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过去的蕲水县常以“清出状元明出相”辉耀史册。然而巧的是,这状元与宰相都集中在巴河镇,且相相距闻一多都不出三四里地。“相”,指姚明恭(1583~1644),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任户部尚书;“状元”,指陈沆(1785~1826),清代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鼎甲第一名状元,名噪京都,更饮誉乡梓。自后,巴河一带的乡民就把他们作为教育子女成才的楷模。闻氏是巴河一带的书香门弟,代有才人,曾出过进士2人,举人5人,贡生17人,太学生62人,秀才119人。倘若书香不继则是这种家族的饮天大恨。闻一多的家父佐逵公勤发奋,苦读书,长于诗词曲赋。他把树人的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先是建了一座“诱善斋学舍”,在家中宽裕时,又盖起了气派非凡的闻家新屋,并专辟“绵葛轩”书房。后来学生多了,更名为“绵葛轩小学”。
闻一多的父亲谱名邦本,又名廷政,字固臣,号道甫,排行第二,是清末的秀才,对国学有相当的造诣,是一位严谨勤俭的长者。早年参加过一些维新变革的活动,较早地接受了新思潮影响。他深怀爱国救国之心,为人耿介正直,不愿随俗浮沉,在政界呆过一阵后,就退隐家园,深居简出,读书写字,延师督子,创办改良私塾,以辅导儿孙为己任。他有10个孩子,5男5女,闻一多是第4个儿子,谱名家骅。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共有嫡堂兄弟17人,闻一多排行第11,为了称呼方便,弟妹们都叫他“一哥”,子侄们称他“一伯”、“一叔”。
闻一多5岁启蒙,老师姓徐。老先生有些古怪,管教也颇为严厉,还是老一套的方法方法,学的也是《三字经》、《幼学琼林》、《尔雅》等传统教材。不过,他教书很负责任,称得上一丝不苟,学生们对他敬畏有加。起初,闻一多年纪小,与兄长们比赛朗读,虽比不过,但他很认真,很要强。晚上,还随父亲念《汉书》,父亲喜欢把《汉书》中有趣的故事,特别是文人自小苦读的故事,讲给他听。幼小的闻一多竟能把白天徐老师讲的古人刻苦攻读的故事与《汉书》中的故事相比较。这使得父亲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闻一多6岁时,闻家又聘请毕业于师范学堂的王梅甫为老师。王先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读书人,他在传统的课程之处,也都国文、历史、博物、修身等新教材,同时还选用梁启超的文章来教学生。因为这些文章浅近,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孩子们倍感新鲜。他的传授方法也有变化,不让学生们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而注意运用文字的能力。老师教得活,学生学得也活。闻一多眼界大开,兴趣更浓。
孩子们的天性是好玩的。每当门外有玩龙灯、耍狮子,或有婚嫁的花轿经过时,孩子便心猿意马、吵吵闹闹地要看热闹。然而闻一多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发生,专心致志地读书。这种不受干扰、不随波逐流,却如“小大人”那样老成持重的读书劲儿着实赢得了家里人的一致称赞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www.souquanme.com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www.souquanme.com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祖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闻一多之子说:“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闻一多《七子之歌诗序》
“中华七子”命运的历史性转折发生在1949年金秋的北京。在这块曾被八国联军烧杀掳掠的土地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惨痛的悲剧。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8年,中国宣布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蒸蒸日上。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跃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实现祖国统一的呼声响遏行云。
“不能将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个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中华民族喊出了洗雪耻辱的最强音!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坐落在香港维多利亚海湾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6月30日23点59分,英国蓝底米字国旗和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英治港旗缓缓降落,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零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盛开着紫荆花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交接仪式后,查尔斯王子和刚刚去职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即将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轮船起锚处,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香港的地点。
两年之后,中华民族以又一个洗雪耻辱的时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1999年12月19日夜,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灯火通明。23时58分,绿色的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像帆一样滑落,20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和绿色带有莲花图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准时升起。中葡两国政府在这一刻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澳门回归祖国。家中对联高悬:“百年诞辰红烛燃遍举酒慰英灵,九九归一死水微澜昂首新世纪”,横批“澳门回家”。
闻一多之子闻立雕说:“父亲期盼骨肉团聚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新世纪梦想: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一句话》
---------------------------------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 。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 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
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 ,收1925年以后的诗作28首,作品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了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 。同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列名编辑,在该刊上发表少量译著。秋后,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30年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定居北京,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1938年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此时,他广泛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由唐诗研究开始,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于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1942年出版《楚辞校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抨击国民党,当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闻一多全集》。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熟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选取材料和确定记叙重点的?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
闻一多<<红烛>>赏析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闻一多的生平事迹
谢谢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祖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闻一多之子说:“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闻一多《七子之歌诗序》
“中华七子”命运的历史性转折发生在1949年金秋的北京。在这块曾被八国联军烧杀掳掠的土地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惨痛的悲剧。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8年,中国宣布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蒸蒸日上。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跃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实现祖国统一的呼声响遏行云。
“不能将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个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中华民族喊出了洗雪耻辱的最强音!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坐落在香港维多利亚海湾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6月30日23点59分,英国蓝底米字国旗和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英治港旗缓缓降落,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零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盛开着紫荆花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交接仪式后,查尔斯王子和刚刚去职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即将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轮船起锚处,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香港的地点。
两年之后,中华民族以又一个洗雪耻辱的时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1999年12月19日夜,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灯火通明。23时58分,绿色的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像帆一样滑落,20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和绿色带有莲花图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准时升起。中葡两国政府在这一刻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澳门回归祖国。家中对联高悬:“百年诞辰红烛燃遍举酒慰英灵,九九归一死水微澜昂首新世纪”,横批“澳门回家”。
闻一多之子闻立雕说:“父亲期盼骨肉团聚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新世纪梦想: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一句话》
---------------------------------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 。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 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
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 ,收1925年以后的诗作28首,作品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了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 。同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列名编辑,在该刊上发表少量译著。秋后,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30年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定居北京,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1938年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此时,他广泛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由唐诗研究开始,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于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1942年出版《楚辞校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抨击国民党,当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闻一多全集》。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熟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选取材料和确定记叙重点的?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LrODidE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搜趣网“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
闻一多<<红烛>>赏析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祖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闻一多之子说:“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闻一多《七子之歌诗序》
“中华七子”命运的历史性转折发生在1949年金秋的北京。在这块曾被八国联军烧杀掳掠的土地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惨痛的悲剧。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8年,中国宣布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蒸蒸日上。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跃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实现祖国统一的呼声响遏行云。
“不能将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个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中华民族喊出了洗雪耻辱的最强音!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坐落在香港维多利亚海湾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6月30日23点59分,英国蓝底米字国旗和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英治港旗缓缓降落,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零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盛开着紫荆花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交接仪式后,查尔斯王子和刚刚去职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即将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轮船起锚处,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香港的地点。
两年之后,中华民族以又一个洗雪耻辱的时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1999年12月19日夜,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灯火通明。23时58分,绿色的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像帆一样滑落,20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和绿色带有莲花图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准时升起。中葡两国政府在这一刻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澳门回归祖国。家中对联高悬:“百年诞辰红烛燃遍举酒慰英灵,九九归一死水微澜昂首新世纪”,横批“澳门回家”。
闻一多之子闻立雕说:“父亲期盼骨肉团聚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新世纪梦想: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一句话》
---------------------------------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 。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 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
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 ,收1925年以后的诗作28首,作品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了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 。同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列名编辑,在该刊上发表少量译著。秋后,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30年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定居北京,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1938年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此时,他广泛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由唐诗研究开始,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于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1942年出版《楚辞校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抨击国民党,当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闻一多全集》。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熟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选取材料和确定记叙重点的?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LrODidE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搜趣网“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
闻一多<<红烛>>赏析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