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物造句(底字该怎么组词和造句)

底字该怎么组词和造句底字该怎么组词:底图、天底、底稿、底力、后底、底梁、封底、底气、盘底、方底、见底、细底、心底、底厉、底极、底服、底样、底帐、......

底物造句(底字该怎么组词和造句)

底字该怎么组词和造句

底字该怎么组词:
底图、天底、底稿、底力、后底、底梁、封底、底气、盘底、方底、见底、细底、心底、底厉、底极、底服、底样、底帐、底角、底垫、底平、没底、酒底、底丽、端底、到底、囊底、底伏、底弃、底里、底货、冬底、底脚、家底、炉底、胡底、宣底、眼底、卖底、澈底、特底、基底、底死、作底、锅底、底绥、底簟、本底、底物、头底、清底、透底、交底、底襟、底作、讨底、底事、底簿、底本、底法、底着、底墒、底遏、罐底、湫底、箱底、底就、彻底、店底、露底、底烦、底居、恁底、末底、班底、底细、底慎、底线、滞底、倒底、锅底饭、鼻子底下、心里有底、鞋底板、无底壑、歇斯底里、底下人、打底子、巴士底狱搜趣网、井底鼃、一底一面、筑底巷、枪底饭、纳鞋底、被底鸳鸯、天底下、无底窦、眼皮底下、海底猴儿、耳朵底子、没底坑、海底山脉、堕罗钵底、囊底智、原底子、福底儿、漆桶底脱、尽收眼底、连底连面、老底子、井底蛙、撤根到底、木头底儿、打底稿、桶底脱、包袱底、底下书、本底子、笔底生花、囊底才、吊桶底
底字该怎么造句:
1 . 他们对于改革将奋斗到底。 2. 该装置将于年底投入生产。 3. 被酶作用的分子称为底物。 4. 你到底发现是谁干的了吗? 5. 我估摸着她月底就能回来。 6. 邮递员把信从门底下塞入。 7. 他们决定彻底调查这件事。 8. 我从心底里怜悯你们两人。 9. 他到底想要打我什么主意。

底多音字组词

底多音字组词
基本信息
编辑
拼音:dǐ de
注音:ㄉㄧ 或 ㄉㄜ
部首:广,部外笔画:5,总笔画:8
结构:半包围
五笔86:YQAY
五笔98:OQAY
仓颉:IHPM
郑码:TGRS
笔顺编号:41335154
四角号码:0024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E95[1]
汉字释义
编辑
基本字义
◎底 dǐ
(1)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海~。~肥。
(2)末了:年~。月~。到~。
(3)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
(4)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
(5)何,什么:~事伤感。
(6)www.souquanme.com古同“抵”,达到。
◎底 de
(4)同“的”。[1]
详细字义
◎底 dejioEEB
(1)“底”在古典白话初兴时也用于表达领属关系,今多作“的”。
◎底 dǐ
〈动〉
(1)形声。从广,氐声。本义:止住;停滞。
(2)同本义搜趣网www.souquanme.com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3)又如: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4)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5)隐藏。如:底伏(隐伏)
(6)达到。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7)引致。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政府用是谪公(袁可立),再收再黜,以底于削甚哉!——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8)磨砺。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2]
词性变化
◎底 dǐ
〈名〉
(1)最下面,底端。
底,一曰下也。——《说文》
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
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
清澈见底。——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全石以为底。——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
(3)底子;基础。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
(4)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如:底样
(5)底细;内情。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
(6)引申为尽头;末尾。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
(7)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如:圆锥的底
(8)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如:留个底儿
(9)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如:白底红花
◎底 dǐ
〈代〉
(1)疑问代词。何,什么。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
(2)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
(3)指示代词。此,这。如:底事(此事)
◎底 dǐ
〈副〉
(1)尽;极。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
(2)的确;确实。如:底确(定准)[2]
作为姓氏:
◎底 dǐ
底姓来源 底姓起源底姓,回族姓氏之一。现也有汉族底姓。《中国姓氏大全》:西汉鲁侯奚涓母为底氏;唐宁州有底氏;明有甘肃巡抚底蕴。从明礼部对底蕴墓祭礼,考城底氏古墓藏,底蕴为汉人,后裔有信奉伊斯兰教,改马姓。

关于茶的诗和成语

关于茶的成语:

1、 粗茶淡饭

【拼音】: cū chá dàn fàn

【解释】: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出处】: 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造句】:一家人,只要相处和睦,粗茶淡饭的日子也是一种幸福。

2、不茶不饭

【拼音】: bù chá bù fàn

【解释】: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出处】: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害的我不茶不饭,只是思想着你。”

【造句】:爷爷去世后,奶奶终日不茶不饭,差不多以眼泪洗面。

3、茶余饭后

【拼音】: chá yú fàn hòu

【解释】: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出处】: 元关汉卿《斗鹌鹑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造句】:茶余饭后邀请好友来打牌。

4、清茶淡话

【拼音】: qīng chá dàn huà

【解释】: 清:清淡。喝着清茶随意闲聊。形容待客亲切随和。

【出处】: 金侯善渊《西江月》词:“寐静茅庵潇洒,危峰密锁烟霞。朝阳轩外一枝斜,待客清茶淡话。”

【造句】:都市文明的负面真性、诚信的弱化市场化的经济和竞争的社会,可说是一个“清茶淡话难逢友,浊酒狂歌易得朋”的时代。

5、 三茶六礼

【拼音】: sān chá liù lǐ

【解释】: 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出处】: 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

【造句】: 宋茶特有的茶俗文化至今影响着近现代人的生活,比如“三茶六礼”婚庆习俗的最终定型,就是在南宋时期。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