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及言是什么意思
及言:顾虑到已经说了的。指做事不守信用。
[拼音] [xíng bù jí yán ]
[出处] 唐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
“行胜于言”上一句是什么?
“行胜于言”上一句是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行胜于言”意思是说,做比说重要。
动人以行不以言出处
出自《晋书帝纪第六章》。
原文:动人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故我清静而人自正。
释义:用行动而不是言语来打动别人,用行动而不是说教来回应上天,因此我清静无为而百姓行为端正。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 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晋//www.souquanme.com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扩展资料
《晋书》的特点:
《晋书》同二十五史中的其他各史相比,有四个特点。
1、作者的众多。
《晋书》作者kzimcwSLBK共二十一人,而且都留下了姓名,这在历代皇朝修史工作中是不多见的。
2、体例的创新。
《晋书》有“载记”三十卷。载记是记述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即“十六国”史事的形式,这是《晋书》在纪传体史书体例上的一个创造。
《晋书载记》作为全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而且对于表现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历史面貌有深远的意义。
3、补旧史之不足。
《三国志》有纪、传而无志。而《晋书》中的志,多从三国时期写起。关于曹魏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经营西北,及晋朝占田制多有着墨。《食货志》讲东汉、三国时代的经济发展,可补《后汉书》、《三国志》之不足。
从当政者的角度,《晋书》虽为立传,但并不鼓励司马氏的发家史,《晋书宣帝纪》里曾讲到晋明帝问起晋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告之,明帝大惭,把脸埋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而唐太宗在其所作的史论里,更不乏警世之意。
4、记载完备。
唐之前的各晋史,或仅记西晋一朝史事,或虽兼记两晋史事,但对十六国史事则无专门记述。与唐之前的各晋史相比,《晋书》的内容较为详尽且广博,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舆服志》和《礼志》《乐志》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崇尚礼仪服饰的风气。赵翼说:“唐搜趣网初修《晋书》,以臧荣绪本为主,而兼考诸家成之。今据《晋》、《宋》等《书》列传所载诸家之为《晋书》者,无虑数十种。”
《晋书》问世后,“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兢从新撰”,它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书
成语什么不及什么
猝不及防、
言不及行、
罪不及孥、
衣不及带、
言不及私、
虑不及远、
驷不及舌、
言不及义、
鞭不及腹、
鸡不及凤、
行不及言
成语什么不什么言
【贵不可言】极其高贵,以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旧时相面的人卜测人的前程时常说的话。
【敢怒不敢言】敢:胆量大;言:说。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
【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敢怨而不敢言】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毫不讳言】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急不择言】择:选择;言:言词。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
【交浅不可言深】交:交情。对交情浅的人不能说知心话。
【苦不堪言】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kzimcwSLBK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搜趣网。
【苦不可言】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妙不可言】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乐不可言】快乐到了极点,没法用语言来表达。
【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
【行不副言】指言行不一。
【行不顾言】顾言:顾虑到已经说了的。指做事不守信用。
【行不及言】及言:顾虑到已经说了的。指做事不守信用。
【夏虫不可言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