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经》最后一句咒语 是什么意思
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一部很好的经,也可以说是菩提之祖。
在读经时,从到到尾,环环相扣,每个名词字句,都要咬透,从经理解是中理义,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于是,后面这咒语之义,就出来了。
其实,后面这咒语,是个呼唤,心灵的呼唤,行起的呼唤,菩萨道的呼唤,菩提得现的呼唤。
这心经,能让人看到真实一体的元明心,让众生从此法门而得解脱缚束,而得自在。
咒语,其时是清静的将心行起的作用。心起,即为动,动则有作用,是为功。在读这经是,只要在经文中理解,浸悟经中的理义,此心当下有变,是个转化,心有所明,即为动,DDCMDYE起了作用,是为功。所以说,读经时,说有功德,就是这意思。因为心成就了一切,心转,世界转,当下即往生。这作用的功力,是心。至于有没有德,那就看修行之人,在理解明悟经中之义后,能不能依此理义而修而为,于生活中是不是能如是安处,若是能合同于此道,是为有德。于是,功与德具成,这就是功德。
从读经,到理悟,到依法如世,这一过程,就是心DDCMDYE经的“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心经后面的咒语意思。就是通往菩提的路,通达菩提方法等意思。所以,这路,也就是说这经,真正读的,是读在生活中,运用在生活中。那经文,只是一个镜子,一个航标,一个能使自己不旁离的指导师。但真正要证得的,还是要自身于世道的修持。
稍微提供参考一下此咒语: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揭谛揭谛---揭者,是为去之义,达到之义,去经历、去体验的意思。是为去而达到之义。谛者,是为真谛,真理之义。大义是:去啊去,过去啊,渡过去啊,让我们去参证,去体验,去证悟,从而渡达万法的直实本质.(此为呼唤众生,将心行起,去参,去证,去理解万法之真谛,从而心离迷得悟,不再执妄,从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为而不为,不为而为)
波罗揭谛---波罗,是为路,为出路,要达到目标而通过的路。波罗揭谛,就是呼唤我们,一起行于此修行之路,将我们的心远离一切迷离颠倒,弃妄从真,以得出离。波罗,也就是法门的意思,但不能单作法门理解。波罗的意思,大义就是修行,满足无量的修行,也就是去成就法门的意思。就是从生活中,于万法中,参证,体验,从而能明悟的这一个过程。波罗揭谛,则为满足,成就这真理之路。
波罗僧揭谛--- 僧者,净也,是为无量的清静,解脱一切,不受生死,不受缚束,得大快乐等。也就是无量最上清静,得大自在的意思。因为心能证到一切本空,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所以,心不再起妄念,所作不妄,一切得离,是心本净,称之为僧。波罗僧揭谛,就是呼唤众生,要以最清静的心,去修行此法门而能通达。同时,也在这清静修行的基础上,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于是能得大自在。
菩提萨婆诃---菩提,这一词不好解析,当你能证到一切本为一体时,你就能觉了菩提之本义。大义是明了,觉悟之义。这有点像太极图,一阴一阳,本为一体,阴阳互生,阴藏阳现,凡事所物,尽有表里,表为阳,里为阴,但阴阳实为一体,一切本心所现。大概就是这意思。但菩提的本义,又不是那个太极图所能表达得了的。萨婆诃,就是成就,去圆满一切的意思。就是将自己所对应的一切,如经中所说的色,空,受,想,行,识,六根,等等。菩提萨婆诃,就是成就明了这一切本为一体,一切本空的真谛。
咒语难以详译,只懂那个意义就行。当你念此咒语时,心中涌现这一切意义,字与声,要与此义同步,如是,心当下即搜趣网静,心依义转,功行于当下。
其实,心经中,已经说的很清楚,搜趣网在此咒语之前,就说了:“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那就说明了此经,就是咒语,此经文,你读了,能理解了,那心就在当下功行,依义而转,功成悟就。所以,心经,本就是一个咒语。同样道理,如是则知,很多有形的无形的经,都是咒语。
愿你早证无上菩提
《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后两句是什么?
通俗解释“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意思就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世间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是什么意思
善哉解脱服:将“解脱”这种境界比作衣服,穿在身上,赞叹顶礼。
无上福田衣:“无上”是最高、没有能够珐胆粹感诔啡达拾惮浆超过的意思,
我今顶戴受:今天我愿顶礼接受,亦是受持的意思。
世世常得披:生生世世不退转。
末学也是抛砖引玉,还请各位老师、大德批评、指正。
祝愿福慧双增,吉祥如意。
南无阿弥陀佛
打字不易,采纳哦!
《金刚经》里说的四句偈,具体是哪四句?
【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金刚心总持论》【四句偈论第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
未审云何是四句偈。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误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
扩展资料
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因为受持《金刚经》,因悟透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证得空性、破迷开悟、解脱成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所以佛经是我们修行路上开悟的一大助缘。佛经是佛陀和高僧大德思想的汇集,能够帮我们开发智慧、清净自性。
所以佛门三皈依里说: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金刚经》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可以说字字精华、句句点睛,但是其核心,无非就是这三句话!
一、所有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里有句非常著名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说,世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都不是真实的存在,都是假相,都是虚妄不实的,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因为一切都是假相,都是空的,所以我们不要执着,要借假修真。
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时候曾经搜趣网说过: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却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告诉世人,虽然众生人人皆具有佛性,但是众生缺乏智慧,贪着妄想,无法见到事物真实的样子。若执着于相,就无法见到自己的佛性,也就难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所有皆是无住。
《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上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法,都如梦幻泡影般无常虚幻,这一点我们应该看破。既然一切终究是空,何须将其挂怀,何须将其住在心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内心不挂任何事情在心头,而生其心,生什么心?生清净心、欢喜心、慈悲心、平等心、菩提心,即佛心。就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说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里没有挂碍,就没有忧苦,远离一切颠倒妄想,常得清净、自在,得究竟解脱。
三、所有皆是名相。
名相,耳可闻者曰名,眼可见者曰相。我们一般都会认为我们眼睛里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感知和现象,其实它们只是名相而已。就像我们的名字一样,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并不是这个人本身。所有皆是名义上的相,并不是事物的本来。因为事物本来也是虚妄不实的。
虽然一切皆是名相,但是我们只有通过这些名相,才能看到真实的相。因此,我们学佛不要着名相,只有见到诸相非相,才能见到如来清净自性。
《金刚经》的核心,无非就是这三句话,悟透福报无边。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万法不离其心,一切唯心造,就如《六祖坛经》里说的那样,“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做到不着相,心头不住任何事,便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我分别和烦恼,才得让内心得究竟的解脱、清净和大自在。南无阿弥陀佛。